- 背景资料
第115集
由 正龄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节目。上次我们说到,由于持“法华经”的缘故,可以思惟无量义,说法也可以因此演绎出无量的法来;即使演说出无量法义来,最后仍可以与最初所说法义互相联结而没有扞格,前后都不会有所矛盾。也因为持“法华经”的缘故,而可以悉知诸法的法相,并随着所听闻之法义,而了知诸法间的关联与次第。又因为累劫修学熏习此实相“法华经”的缘故,可以将所现观的实相法,借由世俗法的名字语言为大众演说。最后说到这位持“法华经”的菩萨,凡有所演说,都是先佛所说过的法,因此于大众中演说佛法时都无有畏惧,不惧任何人来挑战。所以说,能够依着所持“法华经”而演说佛法时,所说之法都是先佛所曾演说的法,因为没有人之所说法可以超越先佛所说之法的缘故。若有人认为自己所说之法可以超越先佛所说之法,应当知道,那一定不是 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佛法,必是外道法。
今天我们所要看的内容是“持法华故意根净”,这是从 平实导师 《法华经讲义》第十八辑334页开始。上次还有四句尚未说明:“持‘法花经’者,意根净若斯;虽未得无漏,先有如是相。”这是说受持《妙法莲华经》——“此经”如来藏的菩萨,意根的清净就像是这个样子。上次我们说这样的菩萨,是已经通达了三乘菩提而摄归于唯一佛乘,所以在见地上已经通达了。见地通达可以从两方面来看,首先至少得要证得最上品的三果解脱——这至少是由慧解脱起惑润生,而世世受生于人间行菩萨道。另外,在般若实相智慧上面也已经通达了,这样是可以出离三界生死的,但是由于大悲愿的缘故,也就是十无尽愿所持的缘故,所以世世起惑润生而不入无余涅槃,继续受生于人间,都不畏惧胎昧所障,而愿意继续在人间受苦难,来自度度他,这就是意根清净。
这位菩萨因为意根清净已经到这个地步,虽然还没有到达习气种子清净的无漏地步,也就是还没有得到八地的三界爱有漏习气种子断尽的清净地步,但就已经先有前面经文所说的胜妙的法相;因为先有这样显现在外的法相,所以“于众无所畏”。
接下来的八句:【是人持此经,安住希有地;为一切众生,欢喜而爱敬。能以千万种,善巧之语言,分别而说法,持“法花经”故。】这八句是 佛陀对六根清净功德菩萨所作的一个结论。世尊作结论所说,依旧是受持“法华经”的缘故,才能有这些功德;如果不是受持“法华经”如来藏,就不可能拥有这些功德。所以 平实导师说,能够受持“法华经”的人,一世又一世不断地延续下去,只要正法快要灭没了,为了正法的久远流传,为了末法时代大众的法身慧命着想,他可以拚了命召开法义辨正无遮大会,谁要来论法都欢迎。但他为什么能够这样?因为没有考虑个人的死生,也没有考虑个人的名闻利养,愿意为法、为众生而付出一切。
因此 世尊作下的结论是:因为受持“此经”如来藏——妙法莲花——的缘故,才能够有这样的功德;因为受持了“此经”如来藏,才能够安住在“希有地”。
为何 如来说“是人持此经,安住希有地”?一定是有其原因的。譬如诸位来正觉同修会确实修行六度,完成了真见道应有的福德、定力及修除烦恼等等条件后,因缘成熟证了“此经”如来藏——也说是证了《金刚经》以后,请出四大部阿含总共二千多部经典阅读,会发觉原来阿含部诸经说的解脱道,也是依于“妙法莲华经”如来藏解说的解脱生死之道。然后再请出第二转法轮般若诸经,研究的结果发觉,原来所谓真如,以及所谓的佛道通达,全都是依于“妙法莲华经”如来藏而演说的。接着再请出第三转法轮方广唯识的种智诸经阅读,一一比对后说,原来第三转法轮说的次第之道,也全都是在讲“法华经”如来藏。
最后到了《妙法莲华经》所说的“唯一佛乘”,讲的还是“此经”如来藏;这样显然就了解了:三乘菩提分开来为不同根器的众生演说,最后摄归唯一佛乘,为大众所说可以次第成就佛道,究竟成佛,原来还是依“此经”如来藏而说的。这样就证明:因为受持“此经”如来藏的缘故,所以智慧胜妙,通达成佛之道。这样的人,其智慧世间无人可以挑战,不论谁来谈到解脱之道,或者谈到成佛之道,都没有人可以反对他的所说。这里说能够“安住希有地”,虽然是从 佛陀的圣教、从成佛之道的理上所作的说明;但从实证而且通达的菩萨的体验来说明时也是如此,的确是因为受持“此经”如来藏——受持“妙法莲花”的缘故,才能够“安住希有地”。
平实导师此世的出世弘法来看,导师最初说法、写书并没有多少人相信,因为那时 导师既无出家表相,也是寂寂无名的人,而且所说所写又与当时一切大师的法都不一样。以一般人敬重出家师父、崇拜表相名声的眼光来看,这样的说法师根本不值跟随修学;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真金不怕火炼。同样的,真实佛说的深妙法不怕没人识得,还是有真想亲证“妙法莲华”——“此经”如来藏者,循着不同的因缘来跟随 平实导师修学。这原因是什么?因为 平实导师将成佛次第的法道内涵显示出来,也将成佛之道修证的根本法显示出来,那就是“此经”如来藏;让很多学佛多年始终弄不清楚佛法的内涵及入手之处的人,有一个明确且可行的佛法内涵与次第,据以修学而且实证。只要证得“妙法莲花”,看见这一朵能生五阴身心与世界的“妙法莲花”,祂能出生宇宙万有;这个智慧生出来以后,讲禅、讲阿含,或般若及方广唯识,都不是问题。所以 平实导师敢言前人之所不曾言,敢写前人之所不敢写,都是因为受持“妙法莲华经”如来藏心的缘故。佛所说的一切法,都是依“妙法莲花”如来藏而演说的;只要依“此经”来说一切法,就不会互相矛盾,也无人可以加以评论或反驳。
就是这样的时节因缘,正可以讲这部《妙法莲华经》了;导师二十多年来陆续讲了许多经典,已经将学佛人应该学的基础都圆满成就了,现在正好可以不依文解义而如实地将《法华经》讲出来,大家也都不会生疑。虽然 平实导师此时看来还未修到无漏的八地阶段,但是为什么没有人能够依理或者依佛法正义来反驳 导师的所说呢?原因无他,正因为受持先佛所说的“妙法莲花”此经如来藏。
又当年 平实导师决定评破密宗假藏传佛教时,先将搜集来的二百多册密宗书籍,以一个月的时间看完,接着将整个大纲以一个晚上的时间完整列出来,又以三个半月的时间,双手将全部评破内容五十六万字打出来,期间虽然受手痛之苦,却无所畏惧、不论辛苦,完成了四大巨册的《狂密与真密》,披露出密宗非佛说的假佛法。导师为什么能够这样作、敢这么作?正是 世尊所说的“是人持此经,安住希有地”;因为佛菩提道已经在心中圆满呈现了,接下来只是怎么样去一一实证而已;至少见地上已经通达了,所以敢这样作。
任何人都没有办法从佛教的法义上面,或者从法界的实相上面来批判 导师所说之法。所以只要实证了此经“妙法莲华”如来藏,将来不愁不能成佛。这就是说:之所以能够“安住希有地”,令一切天魔外道不能反驳、不能推翻,原因就是此道希有、此智胜妙,无与伦比!因为所证的是十方三世一切有情生命的真相。这是真相而不是理论或思想,一切凡夫与阿罗汉愚人们都不懂,当然是最希有的境界。
亲证生命的真相以后,必然要探究:“一切有情的生命,到什么境界才是最究竟?”所以当证得“妙法莲花”如来藏以后,现观《华严经》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知道现在已经亲证这个境界了,可是什么时候才能成佛?接着又要如何进修?这些都必须要去探究;探究到最后通达了,就入地了!入地时成佛之道在眼前就都铺陈出来了,剩下的是要如何一一实践。所以说,因为受持“妙法莲花”如来藏心的缘故,所以能够“安住希有地”,安住于非常希有的智慧境界中。
因此,当受持“此经”如来藏心,后来“安住希有地”的时候,一定就是要出世弘法利乐众生的时候了;可是归结到最根本来说,还是要从所证的“妙法莲花”——“此经”——如来藏开始。
由于想要达到 佛说的这两句话,也就是想要成为 佛说“是人持此经,安住希有地”的“是人”,而所持“此经”就是“妙法莲华”如来藏心,假使成为这个人,又能够“安住希有地”,佛就赞叹这种人:“为一切众生,欢喜而爱敬。”这是说受持此经“妙法莲华”如来藏心,又能“安住希有地”有胜妙智慧的人,将会被一切众生所愿意亲近、爱护与尊重;这里当然是指,对于您所说法听得懂且能信受的人。对于一切有心亲证佛法的有情,只要是有理智,不顾虑名闻利养的人,对受持“此经”的菩萨,一定是如 佛所说“欢喜而爱敬”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位菩萨有表现于外的本质,那个本质就是接下来的三句:“能以千万种,善巧之语言,分别而说法。”当受持“此经”通达的时候,面对大众演说胜妙之法时,看到大众一脸茫然无有反应,就知道说:“原来大众听不懂。”当这时候该怎么办?应该施设种种譬喻,运用种种不同的言语方便,为大家条分缕析,也就是作出各种分别而详细地说出来。
换句话说,说法时必须由浅而深,而且必须要施设种种方便与譬喻,大众才能够领受,才能够进步,接着才能够实证。就如 平实导师当初刚刚出世弘法时讲禅,因为大家没有参禅的功夫,所以听不懂而不知该如何参禅,导师就教导大家无相念佛的功夫,几周后大家无相念佛动中定的功夫有些上手了,就慢慢听得懂了。所以说,要有各种方便来教导大众。因此对于佛教界的大师与学人们,除了 导师已经出版的一百多册书以外,还每周二公开讲经,更开辟电视弘法节目,接着推出视频弘法方便大家收看,目的就在于提升整个佛教界的佛法知见水平,希望正法未来可以久住,众生能因此得到正法之利益。再说 导师每周二的讲经法会,则是从更广的方面、更深的层面,来为大家演述此经“妙法莲华”;能够这样讲经,所倚仗的是胜妙的智慧以及善巧之言语,加上常常引述现实的例子或者譬喻,为大家说明,这就是 世尊说的“分别而说法”。不论从任何层面演说,都不会有矛盾,因为万法都从“此经”如来藏而生,而如来藏清净,犹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一切法的根源,所以这朵莲花就称为能生万有的“妙法莲华”。
最后 世尊总结说:“持‘法花经’故。”因为受持“法华经”如来藏的缘故,才能够以各种方便善巧而为人演说妙法。当然这不是未找到如来藏而未能受持如来藏心、专门钻研佛经的大师与学术专家们所能办到的。这犹如在《无量义经》说,世尊以一义演述无量义,以一法开演无量法,其实是将“此经”如来藏妙心加以开演出去,以一个如来藏妙法来成就无量义;在《无量义经》说完之后随即开演《妙法莲华经》,也就是将开演出去的一切佛法,全部摄归于唯一佛乘;而唯一佛乘就是《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就是如来藏妙真如心,就是收归于《无量义经》所说的“一法”如来藏心。这样子,以“此经”如来藏心开合自如而成就一切法和成佛之道。
亲证、受持此经“妙法莲华”之所以重要,也可以从佛菩提道的修行次第的内容看出来。首先在修学佛法之前,须于十信位累积信道的资粮,对佛法僧三宝具足了正信;然后进入初住位开始修学六度直到第六住位,熏习及实修六度波罗蜜,目的正是为了实证此经“妙法莲华”作准备。之后,终于证得此经“妙法莲华”,现观真如了,得以入内门广修六度万行,开始悟后起修的过程,观察一切法不离“妙法莲华”如来藏心;再接着次第修学十度波罗蜜,完成了佛道之后,还是要归结到此经“妙法莲华”,这时“此经”第八识改名为无垢识,依旧是“妙法莲华”。所以一切法的演述,来到最后一部经典,就是摄归于《法华经》。佛陀说到此处作的总结是:一切佛法就是“此经”,此经就是“妙法莲华”,“妙法莲华”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而菩萨“能以千万种,善巧之语言,分别而说法”的原因,则是“持‘法花经’故”,也就是受持第八识如来藏妙真如心,继而修行使意根清净才能办到。
时间的关系说明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敬祝各位菩萨:
色身康泰,一切无碍,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