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法華故意根淨

第115集
由 正齡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節目。上次我們說到,由於持「法華經」的緣故,可以思惟無量義,說法也可以因此演繹出無量的法來;即使演說出無量法義來,最後仍可以與最初所說法義互相聯結而沒有扞格,前後都不會有所矛盾。也因為持「法華經」的緣故,而可以悉知諸法的法相,並隨著所聽聞之法義,而了知諸法間的關聯與次第。又因為累劫修學熏習此實相「法華經」的緣故,可以將所現觀的實相法,藉由世俗法的名字語言為大眾演說。最後說到這位持「法華經」的菩薩,凡有所演說,都是先佛所說過的法,因此於大眾中演說佛法時都無有畏懼,不懼任何人來挑戰。所以說,能夠依著所持「法華經」而演說佛法時,所說之法都是先佛所曾演說的法,因為沒有人之所說法可以超越先佛所說之法的緣故。若有人認為自己所說之法可以超越先佛所說之法,應當知道,那一定不是 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佛法,必是外道法。

今天我們所要看的內容是「持法華故意根淨」,這是從 平實導師 《法華經講義》第十八輯334頁開始。上次還有四句尚未說明:「持『法花經』者,意根淨若斯;雖未得無漏,先有如是相。」這是說受持《妙法蓮華經》——「此經」如來藏的菩薩,意根的清淨就像是這個樣子。上次我們說這樣的菩薩,是已經通達了三乘菩提而攝歸於唯一佛乘,所以在見地上已經通達了。見地通達可以從兩方面來看,首先至少得要證得最上品的三果解脫——這至少是由慧解脫起惑潤生,而世世受生於人間行菩薩道。另外,在般若實相智慧上面也已經通達了,這樣是可以出離三界生死的,但是由於大悲願的緣故,也就是十無盡願所持的緣故,所以世世起惑潤生而不入無餘涅槃,繼續受生於人間,都不畏懼胎昧所障,而願意繼續在人間受苦難,來自度度他,這就是意根清淨。

這位菩薩因為意根清淨已經到這個地步,雖然還沒有到達習氣種子清淨的無漏地步,也就是還沒有得到八地的三界愛有漏習氣種子斷盡的清淨地步,但就已經先有前面經文所說的勝妙的法相;因為先有這樣顯現在外的法相,所以「於眾無所畏」。

接下來的八句:【是人持此經,安住希有地;為一切眾生,歡喜而愛敬。能以千萬種,善巧之語言,分別而說法,持「法花經」故。】這八句是 佛陀對六根清淨功德菩薩所作的一個結論。世尊作結論所說,依舊是受持「法華經」的緣故,才能有這些功德;如果不是受持「法華經」如來藏,就不可能擁有這些功德。所以 平實導師說,能夠受持「法華經」的人,一世又一世不斷地延續下去,只要正法快要滅沒了,為了正法的久遠流傳,為了末法時代大眾的法身慧命著想,他可以拚了命召開法義辨正無遮大會,誰要來論法都歡迎。但他為什麼能夠這樣?因為沒有考慮個人的死生,也沒有考慮個人的名聞利養,願意為法、為眾生而付出一切。

因此 世尊作下的結論是:因為受持「此經」如來藏——妙法蓮花——的緣故,才能夠有這樣的功德;因為受持了「此經」如來藏,才能夠安住在「希有地」。

為何 如來說「是人持此經,安住希有地」?一定是有其原因的。譬如諸位來正覺同修會確實修行六度,完成了真見道應有的福德、定力及修除煩惱等等條件後,因緣成熟證了「此經」如來藏——也說是證了《金剛經》以後,請出四大部阿含總共二千多部經典閱讀,會發覺原來阿含部諸經說的解脫道,也是依於「妙法蓮華經」如來藏解說的解脫生死之道。然後再請出第二轉法輪般若諸經,研究的結果發覺,原來所謂真如,以及所謂的佛道通達,全都是依於「妙法蓮華經」如來藏而演說的。接著再請出第三轉法輪方廣唯識的種智諸經閱讀,一一比對後說,原來第三轉法輪說的次第之道,也全都是在講「法華經」如來藏。

最後到了《妙法蓮華經》所說的「唯一佛乘」,講的還是「此經」如來藏;這樣顯然就瞭解了:三乘菩提分開來為不同根器的眾生演說,最後攝歸唯一佛乘,為大眾所說可以次第成就佛道,究竟成佛,原來還是依「此經」如來藏而說的。這樣就證明:因為受持「此經」如來藏的緣故,所以智慧勝妙,通達成佛之道。這樣的人,其智慧世間無人可以挑戰,不論誰來談到解脫之道,或者談到成佛之道,都沒有人可以反對他的所說。這裡說能夠「安住希有地」,雖然是從 佛陀的聖教、從成佛之道的理上所作的說明;但從實證而且通達的菩薩的體驗來說明時也是如此,的確是因為受持「此經」如來藏——受持「妙法蓮花」的緣故,才能夠「安住希有地」。

平實導師此世的出世弘法來看,導師最初說法、寫書並沒有多少人相信,因為那時 導師既無出家表相,也是寂寂無名的人,而且所說所寫又與當時一切大師的法都不一樣。以一般人敬重出家師父、崇拜表相名聲的眼光來看,這樣的說法師根本不值跟隨修學;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真金不怕火煉。同樣的,真實佛說的深妙法不怕沒人識得,還是有真想親證「妙法蓮華」——「此經」如來藏者,循著不同的因緣來跟隨 平實導師修學。這原因是什麼?因為 平實導師將成佛次第的法道內涵顯示出來,也將成佛之道修證的根本法顯示出來,那就是「此經」如來藏;讓很多學佛多年始終弄不清楚佛法的內涵及入手之處的人,有一個明確且可行的佛法內涵與次第,據以修學而且實證。只要證得「妙法蓮花」,看見這一朵能生五陰身心與世界的「妙法蓮花」,祂能出生宇宙萬有;這個智慧生出來以後,講禪、講阿含,或般若及方廣唯識,都不是問題。所以 平實導師敢言前人之所不曾言,敢寫前人之所不敢寫,都是因為受持「妙法蓮華經」如來藏心的緣故。佛所說的一切法,都是依「妙法蓮花」如來藏而演說的;只要依「此經」來說一切法,就不會互相矛盾,也無人可以加以評論或反駁。

就是這樣的時節因緣,正可以講這部《妙法蓮華經》了;導師二十多年來陸續講了許多經典,已經將學佛人應該學的基礎都圓滿成就了,現在正好可以不依文解義而如實地將《法華經》講出來,大家也都不會生疑。雖然 平實導師此時看來還未修到無漏的八地階段,但是為什麼沒有人能夠依理或者依佛法正義來反駁 導師的所說呢?原因無他,正因為受持先佛所說的「妙法蓮花」此經如來藏。

又當年 平實導師決定評破密宗假藏傳佛教時,先將蒐集來的二百多冊密宗書籍,以一個月的時間看完,接著將整個大綱以一個晚上的時間完整列出來,又以三個半月的時間,雙手將全部評破內容五十六萬字打出來,期間雖然受手痛之苦,卻無所畏懼、不論辛苦,完成了四大巨冊的《狂密與真密》,披露出密宗非佛說的假佛法。導師為什麼能夠這樣作、敢這麼作?正是 世尊所說的「是人持此經,安住希有地」;因為佛菩提道已經在心中圓滿呈現了,接下來只是怎麼樣去一一實證而已;至少見地上已經通達了,所以敢這樣作。

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從佛教的法義上面,或者從法界的實相上面來批判 導師所說之法。所以只要實證了此經「妙法蓮華」如來藏,將來不愁不能成佛。這就是說:之所以能夠「安住希有地」,令一切天魔外道不能反駁、不能推翻,原因就是此道希有、此智勝妙,無與倫比!因為所證的是十方三世一切有情生命的真相。這是真相而不是理論或思想,一切凡夫與阿羅漢愚人們都不懂,當然是最希有的境界。

親證生命的真相以後,必然要探究:「一切有情的生命,到什麼境界才是最究竟?」所以當證得「妙法蓮花」如來藏以後,現觀《華嚴經》說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知道現在已經親證這個境界了,可是什麼時候才能成佛?接著又要如何進修?這些都必須要去探究;探究到最後通達了,就入地了!入地時成佛之道在眼前就都鋪陳出來了,剩下的是要如何一一實踐。所以說,因為受持「妙法蓮花」如來藏心的緣故,所以能夠「安住希有地」,安住於非常希有的智慧境界中。

因此,當受持「此經」如來藏心,後來「安住希有地」的時候,一定就是要出世弘法利樂眾生的時候了;可是歸結到最根本來說,還是要從所證的「妙法蓮花——「此經」——來藏開始。

由於想要達到 佛說的這兩句話,也就是想要成為 佛說「是人持此經,安住希有地」的「是人」,而所持「此經」就是「妙法蓮華」如來藏心,假使成為這個人,又能夠「安住希有地」,佛就讚歎這種人:「為一切眾生,歡喜而愛敬。」這是說受持此經「妙法蓮華」如來藏心,又能「安住希有地」有勝妙智慧的人,將會被一切眾生所願意親近、愛護與尊重;這裡當然是指,對於您所說法聽得懂且能信受的人。對於一切有心親證佛法的有情,只要是有理智,不顧慮名聞利養的人,對受持「此經」的菩薩,一定是如 佛所說「歡喜而愛敬」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位菩薩有表現於外的本質,那個本質就是接下來的三句:「能以千萬種,善巧之語言,分別而說法。」當受持「此經」通達的時候,面對大眾演說勝妙之法時,看到大眾一臉茫然無有反應,就知道說:「原來大眾聽不懂。」當這時候該怎麼辦?應該施設種種譬喻,運用種種不同的言語方便,為大家條分縷析,也就是作出各種分別而詳細地說出來。

換句話說,說法時必須由淺而深,而且必須要施設種種方便與譬喻,大眾才能夠領受,才能夠進步,接著才能夠實證。就如 平實導師當初剛剛出世弘法時講禪,因為大家沒有參禪的功夫,所以聽不懂而不知該如何參禪,導師就教導大家無相念佛的功夫,幾週後大家無相念佛動中定的功夫有些上手了,就慢慢聽得懂了。所以說,要有各種方便來教導大眾。因此對於佛教界的大師與學人們,除了 導師已經出版的一百多冊書以外,還每週二公開講經,更開闢電視弘法節目,接著推出視頻弘法方便大家收看,目的就在於提升整個佛教界的佛法知見水平,希望正法未來可以久住,眾生能因此得到正法之利益。再說 導師每週二的講經法會,則是從更廣的方面、更深的層面,來為大家演述此經「妙法蓮華」;能夠這樣講經,所倚仗的是勝妙的智慧以及善巧之言語,加上常常引述現實的例子或者譬喻,為大家說明,這就是 世尊說的「分別而說法」。不論從任何層面演說,都不會有矛盾,因為萬法都從「此經」如來藏而生,而如來藏清淨,猶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是一切法的根源,所以這朵蓮花就稱為能生萬有的「妙法蓮華」。

最後 世尊總結說:「持『法花經』故。」因為受持「法華經」如來藏的緣故,才能夠以各種方便善巧而為人演說妙法。當然這不是未找到如來藏而未能受持如來藏心、專門鑽研佛經的大師與學術專家們所能辦到的。這猶如在《無量義經》說,世尊以一義演述無量義,以一法開演無量法,其實是將「此經」如來藏妙心加以開演出去,以一個如來藏妙法來成就無量義;在《無量義經》說完之後隨即開演《妙法蓮華經》,也就是將開演出去的一切佛法,全部攝歸於唯一佛乘;而唯一佛乘就是《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就是如來藏妙真如心,就是收歸於《無量義經》所說的「一法」如來藏心。這樣子,以「此經」如來藏心開合自如而成就一切法和成佛之道。

親證、受持此經「妙法蓮華」之所以重要,也可以從佛菩提道的修行次第的內容看出來。首先在修學佛法之前,須於十信位累積信道的資糧,對佛法僧三寶具足了正信;然後進入初住位開始修學六度直到第六住位,熏習及實修六度波羅蜜,目的正是為了實證此經「妙法蓮華」作準備。之後,終於證得此經「妙法蓮華」,現觀真如了,得以入內門廣修六度萬行,開始悟後起修的過程,觀察一切法不離「妙法蓮華」如來藏心;再接著次第修學十度波羅蜜,完成了佛道之後,還是要歸結到此經「妙法蓮華」,這時「此經」第八識改名為無垢識,依舊是「妙法蓮華」。所以一切法的演述,來到最後一部經典,就是攝歸於《法華經》。佛陀說到此處作的總結是:一切佛法就是「此經」,此經就是「妙法蓮華」,「妙法蓮華」就是如來藏阿賴耶識;而菩薩「能以千萬種,善巧之語言,分別而說法」的原因,則是「持『法花經』故」,也就是受持第八識如來藏妙真如心,繼而修行使意根清淨才能辦到。

時間的關係說明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敬祝各位菩薩:

色身康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