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资料
第101集
由 正翰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很高兴又再次共叙法缘。欢迎您继续收看正觉教团弘法节目“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三)”,主题是:〈法师功德品〉之八百身功德。
在前几集的视频中讲述了法师功德,顾名思义就是为人演说《法华经》、宣讲如来藏妙法的这一位说法之师有几种胜妙的功德。此中“法师”的定义,从佛法真义上面来说,在三乘菩提中的定义是很严谨的。一定是在三乘菩提中有所实证,然后为人演说所证之法,才能叫作“法师”;至少也得不违背圣教量,依文解义而不是自己作解或过解来为人说法。
“法师功德”,所说的功德要从他具备了说法之师作为前提来说起,所以他必须要对万法的根源——如来藏“此经”——有所实证,实证以后对于《法华经》所说的十方诸佛深广内涵、以及诸佛实证的境界都深信不疑,他才能为人如实演述《妙法莲华经》。
而这个“妙法莲华”本身是清净而没有污染的,并且是本来就清净、本来就没污染,不是修行以后才清净离染的,所以才称为“妙法莲华”。那么《妙法莲华》这部经讲的就是第八识如来藏,是大家各自都有的如来藏妙心。能这样如实讲演的人才是《法华经》中 世尊所说的法师。然后如果受持这一部《妙法莲华经》,或者读、或者诵、或者解说、或者书写,则此人就能获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只要愿意依证悟的见地来解说这一部《妙法莲华经》,未来在理上一定会获得这一些六根圆满的功德;至于事上的功德,那就要继续进修了,并以此功德庄严六根,使六根皆清净,直到六根都清净时才能得到。
像这样的说法之师,将会具有眼根的八百功德。但是这八百功德,其实还是依“此经”而有,如果不依“此经”就没有这一个功德,因为眼根、色尘、眼识以及能见之性,本来就是如来藏的妙真如性之一;乃至鼻、舌、身、意,都是各有功德。所以耳根一千两百功德,鼻根八百,而舌根有一千两百、身根八百、意根一千两百,皆如来藏的示现,祂透过五阴示现出来的功德就是如此。此中的殊胜义理在《楞严经讲记》里已经讲解过了,例如眼能见色之性能够归到哪里去呢?你能归给眼根本身吗?不行的!因为这不是眼根自己就有的功能。你能归给色尘吗?能归给光明吗?能归给各种借缘吗?都不行,最后只能归到如来藏去。这一个功德是从如来藏中出生来的,借着眼根、借着色尘、借着光明、借着眼识而显示出来有这一个能见之性,所以这一个能见之性其实本是如来藏的妙真如性,是如来藏很多的自性当中的其中一种,本来就属于如来藏、附属于如来藏。
如此讲述是为了唤起诸位在上几集的记忆,掌握住〈法师功德品〉的要旨,才能接续我们要讲的主题:【虽未得无漏,法性之妙身,以清净常体,一切于中现。】(《妙法莲华经》卷6〈法师功德品 19〉)经文中 佛开示,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这一部《妙法莲华经》,能如实阅读、朗诵、解说、书写,当可得八百身功德。他具足了八百的身功德,实证了清净身,犹如清净的琉璃一样,众生们都很欢喜看见他,是因为他这一个身根清净的缘故。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一切已经出生的有情之类,无论其出生、死亡,出生的地位是尊贵或是卑贱的,容颜是美好的或是丑陋的,是出生于善处或者三恶道中,全部都在这一个清净身中显现。乃至铁围山、大铁围山、须弥山、大须弥山等等诸山,也包括诸大香水海,其中的所有众生,也都在这个清净身根中显现。从欲界的最下层阿鼻地狱,往上一直到色界五不还天之顶,所有的境界和其中的众生,也都在这个清净身根里面显现;如果有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或者诸佛在演说佛法,也都在这个清净身根中显现出他们的色相。由于“清净常体”如来藏的缘故,一切都在如来藏这个“清净身”中显现。
此中说“受持‘此经’”,此中道理那是学佛人必须知道的;“受持”是领受任持之义,“此经”所指乃是我们真心如来藏。“受持‘此经’”是指已经证悟明心的人,对于所证的无生智慧是能心得决定永不转易,并且还要能依真如的体性转依成功才能叫作受持;退失了就不能叫作受持。没有心得决定退失了,智慧就起不来,那就不可能真的受持,因为知道密意归知道密意,只是干慧,真正的智慧生不出来,还是没有用;没有参究的过程,更没有悟后整理的过程,悟后又不肯接受在增上班的详细解说与熏习,没有成功转依如来藏,智慧显不出来,所以不读、不进修久了也就退转了。所以未证者及退失者就不是善男子、善女人,他们依旧无法受持“此经”。
能够受持“此经”——《妙法莲华经》——就是能受持如来藏的菩萨,像这样的人,或者阅读、或者朗诵、或者解说、或者书写,这是四种不同的层次。那如何阅读“此经”呢?是拿着三藏十二部经论来读吗?当然也可以,但那已经太间接了。得要是直接的阅读,才是真正读“此经”。那就是说你破参了,然后不断地去观察看祂有什么自性、祂有什么功德,不断地体验、不断地观察,虽然你心中没有语言文字,这就是读,这才是真正的读啊!书越读就越有知识,同样的道理,“此经”如来藏,你越读祂,就越有智慧,所以要不断地读祂;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时才算是全部读完。
受持“此经”的人,一定会不断地去读自己身中的“此经”。虽然祂没有文字可以给你读,可是越详细读祂,你就越有智慧;有时会自言自语,有时会在心中行之于文字语言,或在心里面生起思惟,虽然没有在嘴巴里面念出来,这其实就叫作“诵”“此经”。诵持过程中,有时候就随缘为人家“解说”“此经”义理,这就从自受用功德转变成他受用功德,能够利乐诸有情。
接着有时候就会开始“书写”“此经”《法华经》;此“书写”就如同禅师一般,为求《法华经》墨宝的人“书写”《法华经》,即差言令备文房四宝,研墨、递笔,将笔沾了墨水,在纸上从西边画到东边,一整部《法华经》就这样“书写”完了、也“解说”完了,笔往地上一丢,那张纸就递给求墨宝者:“好了!这一部《法华经》写完了,拿回去!”如此的读、诵、解说、书写《法华经》才是真正胜妙的第一义谛法,才是真正能受持“此经”的菩萨。
佛说这样的菩萨,虽然还没有得到尽除三界爱习气种子的清净无漏身,也就是还未能得到八地以上才能得到的法性之妙身,而这位菩萨却可以清净而常住之体来为大众开示胜妙佛法,未来当可得到八百身功德。他具足了八百的身根功德,实证了清净身,因为他这个身根清净的缘故。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一切已经出生的有情类,全部都在这个清净身中显现。乃至三界器世间,所有的境界和其中的有情众生,也都在这个清净身根中显现出他们的色相。由于“清净常体”如来藏的缘故,一切都在如来藏这一个“清净身”中显现。
这里讲说“清净常体”,既是清净的,就表示祂完全符合实相《般若心经》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等八不中道,那才能叫作真正的清净。所以这一首偈中所说的“清净常体”是“常”而有“体”,不是无常之法,也不是想象施设之法。无常之法则是无体,而祂是“清净常体”,表示这一个“清净常体”是能够具足显示三界一切诸法,包括三界一切有情三世之中的世间、出世间法,全部在祂里面显现。所以“常体”显然不是指讲述《妙法莲华经》的菩萨摩诃萨的五蕴身。因此说,由这一个“清净常体”就能证明这个清净身就是第八识如来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你找到了如来藏,一定可以作这样的思惟观察:因为有有情存在,三界世间才存在。举例来说,欲界世间的存在是因为有欲界的这一些有情而存在,不管是四圣有情或者六凡有情,如果这一些欲界天和欲界有情,譬如人间和三恶道的众生若是不存在了,那么欲界世间就不存在了。正因为有这一些未离欲的有情存在,所以这一个世间就叫作欲界世间。如果欲界中三恶道有情恶业尽了,都转生到别的世界去,这里人间的人类以及欲界六天的天人们也都善业尽了,都转生到别的世界去,欲界没有有情众生存在,这里就没有欲界世间了!没有欲界世间的时候,这里的欲界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川江湖海等等,包括地狱就会开始毁坏,就会跟着不存在。
那么因为有情这样在清净身中显现,所以这一个欲界的山河大地,乃至三恶道的世界,也就跟着这一些有情而显现出来,也就是在众生的如来藏“清净身”中来显现这一些山河大地等世间。而能够显现山河大地,和一切有情种种事相的这一个“清净常体”,除了如来藏以外,再也找不到任何一法是“清净”的,而且是“常”而有“体”的法了!
那么这样来解释说,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生时死时等等,以及山河大地、三恶道世间,以及欲界天、色界天世间等等“悉于中现”,或者说“一切于中现”,这就讲得通了!所以由这里来证明经文与重颂中所说的“清净身”就是金刚心如来藏,又名“妙法莲华经”,这个道理就懂了!当你实证了如来藏,你的现观就应当如此。
而“清净身”绝对不是指五蕴身,佛陀早就开示过了:“色阴,不论是远色、近色、现在色,不论是粗色、微细色,都是无常、生灭、苦、空、无我。”同样的,接着就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所以“清净身”“常体”一定不可能是讲身体,一定不可能是讲人间的色蕴;一定是有一个“常”而且有自体性的心体,不必待缘而生,是本然而住、本来而有的一个心;而这个心一定也是能生万法的,所以有“体”。而能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一个,叫作第八识如来藏,又名“妙法莲华经”,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法可以是“清净常体”!因为就只有这第八识具备这一个清净而常、常住有体的真实义。
偈中的最后一句还说道:“虽未得无漏,法性之妙身,以清净常体,一切于中现。”虽然菩萨他还没有得到完全无漏的法性胜妙之身,菩萨虽然还没有得到八地尽除三界爱习气种子的法性妙身,但是以他现观真如心第八识这一个金刚心的清净常住之体,就可以从这里面来看见三界一切有情、山河大地,乃至三界世间,全部都在这个清净常体之中来显现出来。
今天的视频,就先到此告一段落。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