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常耳(四)

第087集
由 正旭老师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视频弘法节目,今天继续讲解《法华经讲义》。

在上一集中我们念了一段经文,但那一段经文的解说讲了不到一半,今天这一集继续讲解还没有讲完的经文。世尊接着说:“如是说法者,安住于此间,遥闻是众声,而不坏耳根。”这就是说,这样子说法的菩萨他的智慧、功德,已经使他修行到了耳根初步清净,又因为了义的《法华经》受持以及为人宣演,而不是自己密藏自珍,所以他能够有这样的功德。因此纵使那些阿修罗的音声很大,他听到了以后依旧不坏耳根。因为,如果很远的微细声音你也可以听得很清楚的时候,那你听到阿修罗说话的大音声,耳根就会被震坏了!但因为菩萨的耳根清净了,而且有最了义的《妙法莲华经》在为人解说的功德,而不是依文解义的《妙法莲华经》,是如实了知并且来为别人宣说;因为有这两种功德,因此虽然听到海边的阿修罗们说话等等的大音声,他的耳根并不会毁坏,这就是他的功德。

接着说:“十方世界中,禽兽鸣相呼,其说法之人,于此悉闻之。”不但如此,十方世界,也就是三千大千世界外面的其他十方世界,那一些世界里的人间禽兽在鸣叫,在互相呼唤的时候,这位为人宣演《妙法莲华经》的法师,因为耳根清净的缘故,所以他也能够听得到。那接下来说:“其诸梵天上,光音及遍净,乃至有顶天,言语之音声,法师住于此,悉皆得闻之。”那么那一些世界中的“梵天上”,因为前面已经讲过欲界天了,现在讲的是梵天,在色界清净天上的诸天,不论是光音天或者遍净天,乃至有顶天(有顶天就是五不还天的色究竟天),他们的言语音声,这位法师住在这里也可以全部听闻到。

接下来说:“一切比丘众,及诸比丘尼,若读诵经典,若为他人说;法师住于此,悉皆得闻之。”这里讲的,就是小乘法中的出家凡夫僧在读诵经典,或者为他人说的声音。为人如实演说《法华经》的法师,由于他到了色阴尽的时候,而使耳根更清净了,所以诵经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他都可以听得到。

接着说:“复有诸菩萨,读诵于经法,若为他人说,撰集解其义,如是诸音声,悉皆得闻之。”声闻人不会来读诵大乘经典的,因为不相应,他们不可能来读诵这一些大乘经典。你如果听到有人在读诵这一些经典,就知道这一定是菩萨。如果有的人还能够为人演说,功德当然更大。能为人演说大乘经典,很不容易,特别是有关“此经”如来藏的大乘经典;你们听听看啊!有哪一些大师请出《如来藏经》来讲?有哪一些大师请出《维摩诘经、不增不减经、无上依经》等经典来讲的?都看不见!因为凡是谈到如来藏、谈到第八识的大乘经,他们全都不敢讲,是因为没有实证而读不懂,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可是竟然有菩萨能够出来每一段每一句详细讲解,不是依文解义,所以一听就知道说:“这个声音是菩萨的声音。”

如果还有菩萨依大乘经典的法义而撰集论典,或者注解那些经典之中的真义,所以他跟别人有一些对话:“这一句是不是这样子批注比较好?”或者说明应该怎么样批注等等,一听就知道:“啊!这是菩萨的声音。”因为如果不是实证的菩萨,不可能这样来撰集或者来批注,他就不会与别人互相来讨论这件事情。所以一听就知道“这个是菩萨的声音。”因为已经走过了这个阶段了,所以听了当然就懂。当他受持了了义的《妙法莲华经》,而且又修到了耳根清净了,这时候一听到就立刻知道说:“这是贤位菩萨、圣位菩萨的声音。”

所以,只要他是菩萨,这位法师一听就知道是“菩萨声”;如果听到声闻圣者的声音,他就会知道这是“声闻声”,不是凡夫比丘、比丘尼声。因为他们是不是有证得初果,他听了他们讲话就知道了。如果有比丘、比丘尼在课诵二乘经典,或者在演说二乘经典,他听了就知道:“这个人是已经断了我见、断三缚结的。”那他就知道这不是比丘、比丘尼众,这叫作“声闻声”,听了就知道了。因为他们在演说二乘经典的时候,已经显示他们懂声闻经典里面的真义;他不会把他们错认为外道,因为他们讲的是二乘的经典;但是他们已经断三缚结,他知道这是声闻人在讲经,这已经不是“比丘、比丘尼声”了。

因为一到证果阶段以后,他们说法的声音就不叫作“比丘、比丘尼声”了,他们的身分就叫作沙门,因为具有沙门的本质而证得沙门果了。所以在阿含部的经典里面,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只要证得初果的时候就叫作沙门,他就叫沙门。沙门果是出家果,在家人身未出家,既然证得沙门果就表示他的心已经出家了,所以在家人所证的沙门果与出家人所证的沙门果完全相同而没有差别。沙门的意思是什么?就是出家的僧人。虽然他还住在家里,在古印度的佛教中,证得沙门果的在家人可能都有妻子,甚至有二妾、三妾、四妾,但他们还是沙门,因为他已经证得沙门果了,已经不是二乘菩提中的优婆塞、优婆夷,也不是比丘、比丘尼了。能够为人如实演说《法华经》的菩萨,听到这些人的声音的时候,都能听清楚而知道他们的声音是代表了什么样的身分,所以说:“如是诸音声,悉皆得闻之。”

那么接下来说:“诸佛大圣尊,教化众生者,于诸大会中,演说微妙法,持此《法华》者,悉皆得闻之。”“诸佛大圣尊”在教化众生,这也可能是他方世界的诸佛在教化众生,但也可能是在同一个世界内,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内的报身佛,在色究竟天宫为诸地菩萨演说诸法,施加教化;也可能有化身佛在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中的其他星球上,为大众说法教化,所以这句偈的“诸佛”所函盖的范围很广,才叫作“诸佛大圣尊”,那么只要他有因缘就可以听得到。当诸佛在教化众生的时候,在大会之中演说微妙法,这位受持《妙法莲华经》的耳根清净菩萨,如果他想要听闻的时候,全部都可以听闻得到。

接下来说:“三千大千界,内外诸音声,下至阿鼻狱,上至有顶天,皆闻其音声,而不坏耳根,其耳聪利故,悉能分别知。”受持了这部了义的《妙法莲华经》的菩萨,他对于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内的种种音声,上从色界有顶天,下至阿鼻地狱,都可以听得到。不但如此,乃至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外,上自色界有顶天,下至阿鼻地狱,也都能够听得清楚,但是却不会因为有的声音弱小,有的声音很大,就毁坏了他的耳根,因为他的耳根很聪明而锐利,却有无生法忍功德的缘故,所以全部都能分别而了知那是什么音声。

耳根的聪利,并不是完全指耳根的听闻,因为耳根纵使听闻到了,还得要意识配合去了知;所以这个耳根的听闻,函盖面其实是包括慧眼、法眼在内的。如果不是有慧眼、法眼,纵使天耳通很好,听闻到十方世界“比丘、比丘尼声”,“声闻声、辟支佛声、菩萨声、佛声”,他也分辨不出来,只是知道那是说法的声音,至于那是声闻还是凡夫?或是菩萨?或者是诸佛的声音呢?他分辨不出来。但是因为他有慧眼、有法眼,所以他能分辨出来。

就好像《楞严经》讲耳根圆通法门,以前很多人解释耳根圆通的时候都是说,要好好听声音,听到就把它流掉,然后讲了一大堆如何、若何,全部落在境界上。你们有看过或听过谁说耳根圆通是在思惟佛法、实证佛法的?都没有嘛!所以耳根圆通法门中说的“闻、思、修、证”,对他们而言,全都讲不进去,都只是在那些文字表面上说,要随着声音静静听闻,然后“入流亡所”等等。这类说法讲得最有名的就是南老师,其实他们全都错了。耳根圆通的具足一千两百功德,是因为能够具足听闻佛法,也能具足听闻一切世界法,所以才说具备一千两百功德,而不只是八百功德。但耳根这个一千两百功德,也得要智慧配合才能具足,否则听了还是不懂的时候,哪来的一千两百功德?

所以耳根圆通告诉你:闻、闻空,所闻也空。不是在声音上去听到他们说什么“听而不听,闻而不闻”,那都是胡扯!真正的“闻、所闻尽”是说,你对于所闻的以及能闻的,全知道同样是生灭无常,所以都是空;然后这个“闻、所闻尽”的前提是什么?是有一个本际,是有一个如来藏和祂的妙真如性在运作,这个妙真如性如来藏就是空性,简称为空,要去体会这个。体会到这个了,实证空性如来藏了,所以“能闻也空,所闻也空”。因为所闻的音声毕竟不是你所要证的,而是你所闻的那个音声里面所代表的真如佛性才是你要证的;你证了以后能闻与所闻就空了,能闻与所闻同时也就是空性了,因为能闻与所闻都只是空性里面的一部分,而空性自己的境界中并没有能闻与所闻可言,这才是“闻、所闻尽”。这是依于智慧而修耳根圆通,不是依于听闻声音去修耳根圆通。

《楞严经》是佛门的经典,又不是声论外道的经典,为什么要弄到声论外道的“听声”法去呢?所以很多人误会了,因此 世尊在这里就说明了:“持是《法花》者,虽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也就是说,因为有了这个能够如实了知《妙法莲华经》真实的智慧,这个智慧或者只有慧眼,或者只有法眼,但是由于他耳根清净了,心也清净了,所以他能够这样子听闻;这不一定要得天耳通,因为他是“清净常耳”,所以能够这样子听,才能够有这样的功德,于所闻的那一些音声之中可以一一去辨别:“这是三灾的音声,这是男女音声,这是迦陵频伽的音声,乃至这个是凡夫声,这个是声闻声、辟支佛声、菩萨声,或者是诸佛圣尊的音声。”这其实是要有慧眼、法眼来配合,加上他的四禅八定、五神通等修持而证得色阴尽的境界,使得他的耳根清净了,才能够以父母所生耳作得到,不一定要入定使用天耳通才能听得到。所以说,有了清净的耳根,还得要有这一种如实受持了义《妙法莲华经》的智慧,然后用这个父母所生耳,不必使用天耳通,才能够有这样的听闻全部音声的功德。

各位菩萨,今天这一集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的收看。

阿弥陀佛!


点击数: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