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资料
第057集
由 正国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节目。今天我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有关“多闻圣弟子”的相关法义。“多闻”在佛法修学中是很重要的一环,也是在圣教中所常常强调的,因为佛道修学需要有正确的理路与方法,最快的方式当然是透过听闻善知识说法,而不是靠自己摸索,所以佛道的修学必须是透过闻思修之次第。
我们先来看在《法华经讲义》第十六辑中,平实导师的开示:【因为智慧要从多闻而生,多闻之后因为熏习久了,然后融会贯通就是智慧。……所以你们看《阿含经》里面有很多部经 世尊都怎么说?都说“多闻圣弟子”,圣弟子前面都加上多闻两个字;意思就是说,因为他都在法上用功,心地直爽,才能实证而成为圣弟子。】这里的开示,主要就是在强调“多闻”的重要性,尤其对于菩萨来说,因为要利乐众生,所以必须要了解许多法义,在面对众生之疑惑时才能加以解说,并且可以方便接引之。而这许多的知见就必须是要透过多闻而来,并非一一自己去摸索;即使是各行各业的世间法,也是要经由拜师学艺,透过师父的教导才能成就,何况是极为深奥的世出世间法,更是一定需要有善知识教导,透过多闻的方式,才能正确及有效率的修学。
而这里也要注意的是,佛法里面大部分的内涵,除了听闻之外,也都是需要再加上自己的思惟整理,及透过实际深入观行、亲自体验,才能够真正知道其要旨与微细处,所以说唯证乃知,绝非单纯意识思惟即可了知;所以在上述 平实导师的开示中,说要“融会贯通”与“实证”,也就是需要经过闻思修的过程。而现代虽然经教的取得很容易,但是单单经由阅读经教,是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真实道理,所以虽然有经教存在,还是需要透过善知识的解说与教导,因为善知识是过来人;而听闻之后,也还需要自己思惟整理与观行体验,才能正确了解其中的真义而不会产生误解,而在这个过程中,还是需要有善知识之协助,才能随时解决疑惑,以及修正方向之偏离。所以如果没有善知识的教导,就很容易误解经教真义及堕入错误之修行,这由现代有许多人误解经教及修学邪法的现象就可以得到验证。
所以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中就很清楚开示:【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这里开示说,学佛的第一步就是要“亲近善友”,也就是需要有善友的接引、或善知识的指导,这是修学成功的第一步;如果一开始就接触了恶友、恶知识,一开始就被误导了,如何能够顺利修学正法呢?所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的开示,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明白地点出了关键。所以学术界单纯透过自己阅读或研究佛学所得,一定会有关卡限制住,因此往往得到错误的研究结果,这是我们所要留意的。学佛者应当了解,有实证之善知识才是最珍贵的,如果以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据,往往会走上错误的修学之路。而且这里面我们也要留意“修学错误的法门之后,要再离开通常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已经有先入为主的知见”,所以第一步的亲近善友,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如同上述之说明,实际上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所开示的几个步骤,都是需要善知识协助,因为在闻思修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错误,譬如虽然善知识之说法正确,但是可能自己听错或理解错了;也有可能是有如理正确的听闻,但是自己思惟整理的时候弄错了,产生了一些邪见,乃至修证时弄错了方向或遇到瓶颈、关卡等等。即使闻思修都正确,通常也需要善知识指点方便善巧或要诀,这样才能快速成就。所以说修学的过程都是不能离开善知识的,诸位观众可以由圣教中开示有关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道理,就可以了解。
所以在上述 平实导师的开示中,也说明圣教中非常强调“多闻”,所以很多地方会出现“多闻圣弟子”这样的称呼,譬如在《中阿含经》卷56中开示:“多闻圣弟子见善知识,而知圣法,又御圣法。”也就是说,“多闻”强调的是从善知识闻法,因此才能正确地了知圣法,也能够以圣法来调御自己,因而能够实证。而且有智慧的弟子,也一定希望能够得到善知识的教诲,所以有任何偏差的时候,都能够很快的得到修正;在善知识座下,通常进步会非常快速,因此一般善知识对于其弟子的教导,会包括教授与教诫,这样弟子才会得到最大的利益。另外在菩萨道修学中,因为需要长劫的六度之行,所以亲近善知识通常是一辈子乃至生生世世的事,因为有太多的法要修学,即使是证悟之后,也还是要在善知识的摄受之下持续修学。
接着我们来看在《法华经讲义》第十六辑中,平实导师的开示:【因为你对于法有所实证,继续进修之后通达了,当你通达的时候,诸法已经互相联贯而不会有错失,同时却又各住法位而不会有过错,所以你说法的时候不怕人家挑毛病。】这里的开示主要就是说,善知识因为有实证又通达诸法,所以他开示的法义,是可以互相联贯而不会有所矛盾,同时可以很有系统性及清楚的说明诸法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法住法位;所以听闻者便可以很容易接受及理解,而不会对于所闻法产生混乱,或者见树不见林。从这里大家也就可以知道,其实善知识对于弟子修学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一般说“名师出高徒”,确实是有它的道理存在。在佛法中会使用不同的方式将诸法架构及分类,譬如把一切法分成五位百法,而这些法之间有种种的关系存在,如“与此相应”、“二所现影”、“三位差别”、“四所显示”等,透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令修学者很容易掌握佛法的架构,以及各类法之间的关系,这是佛菩萨的慈悲与方便善巧之建立,所以修学者也要注意佛法的架构与分类方式,如此则有利于快速掌握佛法之总纲与重点。
实际上,上述所说通达法义的善知识并不容易遇到,所以说“真善知识实难遇”。如果您遇到了,真的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一件事情,因为有时候弟子听不懂并不是弟子的问题,而是说法者可能错说,而令弟子产生知见上的混乱或矛盾;或者说法者说法杂乱,没有次第、缺乏系统性;或者缺乏方便善巧,令弟子无法掌握重点,因此前面所引圣教中特别要提醒“亲近善友为第一”,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在《瑜伽师地论》卷64中开示:【由十相故,具足多闻。谓善说者说故,显了文句说故,尽其所有、如其所有义说故,安乐方便加行说故,离众苦说故,如是五种。复有五种,谓不求过失而听法故,但求涅槃而听法故,善听法故,谛听法故,于依名句文身义审谛观察而听法故。】这里开示说要成就具足多闻,也就是让闻法能够达到最大的成效,是有十个相关的条件,其中五个是指说法者,而另五个是针对听法者;所以要使多闻这件事情能够圆满具足成就,是师父与弟子都要有五个条件才能圆满完成,而不是弟子单方面的事。如果双方能够满足这些条件,就能够圆满成就“具足多闻”,而成为“良材美匠”的美事。
首先,善知识本身需要善于依正教说法,包括能够有系统性、有架构性、有次第性的说法,或者善知识善于使用譬喻等等;接下来是要能够把法义说得很显了而容易明白,而要把很深的法义说得让弟子可以理解,这是很不容易的事,善知识需要具备相当的功力及方便善巧;另外是善知识要把法义说得很完整、没有保留,也能如实解释其中的真义与理路,同时其说法之目的是能令弟子修学成就,也会说明如何作加行,以便令弟子克服某些修学上的障碍或关卡,并且能令弟子有实际的受用,而能远离烦恼无明等之系缚。所以善知识能依上述五个面向说法,并且单纯是为了弘扬正法、利乐众生而说,完全没有私心或个人利益之考量,这是圆满“具足多闻”的前五个条件。
另外五个是从弟子这个方面来说的,首先弟子听闻善知识说法的目的,不是在专门注意善知识有什么过失,或者挑剔其说法中的小瑕疵;也不可以心存慢心,而应当是以追求实证涅槃或无上菩提而来听法,这也相当于是说,弟子听法要有正确的作意;接下来是弟子要善于听法,也就是要专注、事前要准备或回去要思惟整理等;也要非常认真听闻其中的道理,正确了解其中的理路,并且不是断章取义等;最后就是要能够配合正确的思惟与观察来听法。
在《大智度论》卷5中就开示:【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闇中,有目无所见;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义,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多闻利智慧,是所说应受。】也就是说,即使了别思惟能力很好,但是没有听闻善知识说法,单纯靠自己是不可能了知诸法的真实道理,如同在没有佛法光明的黑暗之中,是没有机会修学佛法而亲证实相的;相对的,世间虽然有善知识出世弘法,同时自己也听了很多法义,但是如果自己理解力不足或者有遮障等,结果也是无法了知佛法的真实义。所以如果这十个条件具足,闻法者才能圆满“具足多闻”而真正理解法义与如法受持。所以从上面所说的十种条件来看,要圆满“具足多闻”其实也不容易。然而如果您能够到具有真善知识的正法道场修学,则前面五个条件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后面五个就要靠自己,如果是能信受三宝,对善知识恭敬,同时能够认真培植福德与智慧资粮,并且精进求法,那基本上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在《楞严经》卷6中开示:【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也就是说,对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真实法教之体,最清净而胜妙的入手处,是经由声音闻法而建立正知正见,也就是需要从善知识闻法之后,才有能力求悟如来藏而入三摩地;如果不是从听闻善知识说法中来熏闻正理,单单凭借自己意识思惟想要悟入三乘菩提,根本就没有机会,如同上面所引《大智度论》中的开示。所以这里也显示了多闻的重要性所在。诸位菩萨试想,善知识已经走过这条路了,已经亲证及有真实的体验,如果听从他的教导,不就是最快也最安全的一条路,何必自己去辛苦摸索而跌跌撞撞,甚至走错路而变成在修学邪法呢?所以有智慧的修学者在修学的第一步便是要去寻觅有善知识的正法道场,在现代网络非常发达的环境,各处道场之资讯的取得非常容易,因此可以方便大家作比较与选择,也可以多问问自己的亲朋好友等。所以有心修学正法者,一定要信受“亲近善友为第一”的圣教开示。
在《月灯三昧经》卷6中开示,菩萨多闻之十种利益,其中有六个,包括“远离疑惑”、“作正直见”、“远离非道”、“安住正路”、“开甘露门”、“近佛菩提”等等,其中之“远离疑惑”、“作正直见”、“远离非道”、“安住正路”就是我们刚才所说明的,在善知识座下闻法修学,才是一条最安全、最快速的道路;因为可以安住在正确的知见与法道上修学,不会走入邪道或走冤枉路。而这里面之“远离非道”、“安住正路”,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是正确的修学方式,则可以一帆风顺、超劫精进;相对的,如果进入错误的“非道”修学之路,那通常自己很难发现,要脱离是相当不容易的事,而且可能牵涉是否护持邪法的问题,所以这不只是单纯对错的问题,背后尚有相当复杂的因果业力之后果,因此大家必须要非常小心谨慎。而其中之“开甘露门”、“近佛菩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善知识为您开示的是如来藏正法,那这就是大乘甘露法门的核心,让您直接以如来藏法门之八识论正知见为基础来修学正法,实际上这样就会让您“近佛菩提”,也就是离实证佛菩提道相对就很近了。而如果所听闻的仅是世间善法或者六识论等邪见,那离实证佛菩提道可就还很远,乃至遥不可及。
另外要提醒的一点是,在这一世如果已经在正法道场修学了,那我们也要与道场内的诸同修道友能够广结善缘,大家一起以四摄法相处,一起修学、一起护持正法,这样广结善缘而且把护持正法的福德绑在一起的缘故,未来世与这些同修道友就有许多因缘能够相遇,因此就有因缘能够很快就进入正法道场修学,并且能够继续在一起修学与护持正法,这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学佛是生生世世的事情,所以千万不要与同修道友结怨,这不仅会严重损减自己的功德与福德,而且也减少自己下一世接触正法的机会。如果可以,建议诸位观众能够多收看本弘法频道,如此可以逐渐建立自己的抉择慧,那当您遇见假名善知识的时候,自己也可以有能力分辨,而不会被笼罩误入错误的修学法门,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障。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来作几个简单的结论:(1)多闻在佛道修学中非常重要,因为佛法不是单凭自己意识思惟就可以正确了解与实证。(2)在成佛之道中的第一步便是亲近善友,也就是要依靠善友的接引或善知识的教导。(3)具足多闻的条件,包括善知识之善于说法与弟子之用心修学,这两方面都是很重要的。(4)菩萨在正法道场中要学习四摄法,与同修道友广结善缘,这对于自己未来世有因缘修学正法会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祝您:身体健康、道业增上!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