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资料
第008集
由 正娴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为诸位观众菩萨们准备的“三乘菩提系列—法华经讲义”,导读 平实导师所讲解的《法华经》法义。
我们紧接着看下列经文说明如下,经文这样说:“又梦作国王,舍宫殿眷属,及上妙五欲,行诣于道场;在菩提树下,而处师子座,求道过七日,得诸佛之智;成无上道已,起而转法轮,为四众说法,经千万亿劫,说无漏妙法,度无量众生。后当入涅槃,如烟尽灯灭。”有时又会梦见自己当上国王;梦见自己当国王时,一定会有宫殿,也有许多的眷属;在王宫之中所领受的五欲,当然是人间最胜妙的,然而能够舍离,因为他是菩萨。若是单单说四个字“上妙五欲”,诸位也许很难想象、如实理解。人间的五欲,色声香味触,谁没有领受过?每天都不离财色名食睡五尘,大家都有啊!那为什么要叫作“上妙”?
例如我们在人间啊,如果一袭衣服是以丝绸织成的,请裁缝工夫很好的师父来缝制,穿起来都没有感觉到有缝,就好像天衣无缝—天衣是不用缝的,就觉得说:“啊!这样的衣服很贵呢!也花了一、两万块钱呢。”就算很贵。可是如果现在去精品店看的话,一套西装要价四五十万、六十万元,还算是普通的,不算是最贵的,四、五十万元一套的西装,他们还看不上眼。
诸位也许还没有想到说“这有什么上妙的”,例如吃得很好,以前中国有一个富人叫作石崇,他吃饭很会作文章,他吃的饭叫作“金包银”,为什么呢?以前没有白米,古人都吃糙米;白米可得要精工细雕一般慢慢去舂,才会有白米;现在叫作精碾的白米,大家都已经吃惯了。以前富人才吃得起白米,普通人都是吃糙米。因为石崇的厨师把白饭煮好之后,每餐都要吃白米,厨师拿了蛋来,把蛋白去掉,剩下蛋黄,白米饭煮好了以后要用蛋黄拌一拌,然后再去炒。所以他吃饭时,每一粒米饭一咬开,外面是金黄色的,里面是白色的,这叫作“金包银”,他们认为这样才叫作过生活。
古时候官场有一句话说:“为官三代方知穿衣吃饭。”作官要富有,就得三代贪污累积下来,到了第三代时才懂得什么叫作过生活。中国古时候那个最有钱的石崇,富可敌国,他比国王还有钱;但也就因此成为犯上,国王随便找个借口,后来就被杀,财产全部籍没。
“籍没”就是“造典籍、列册、没收”,这叫作籍没。那籍没的典籍都要呈给皇帝看,记载所没收的黄金多少、白银多少、其他财产多少、妻一名、妾几名、妃几名。所以有钱人太过享受,超过皇帝,那可不行,传闻开来以后,皇帝就找个理由把他抄家,全部籍没。所以国王的五欲是人间最胜妙的,即使是宰相、丞相都要注意,要小心而不能超过;若是超过了,皇帝没有处置他,下一个继承上来的皇帝也会处置他,和珅就是这样被处置的。其实和珅应该知道自己会有那个下场,是因为乾隆需要这个佞臣,所以他贪污就由着他贪,等于是让他替皇帝的儿子保管那一些钱财,没有人敢动他;当乾隆才刚死了,嘉庆一即位,马上就抄了和珅的家;是因为他太富有,超过国家,已不是富可敌国,而是富超全国。所以说啊,国王的五欲是人间最上妙的,一般很难想象他们怎么享受;如果等而下之,什么酒池肉林,那已经是不堪入目了,不足道哉,所以说国王的五欲是最上妙的。
如果您是依据这个〈安乐行品〉,具足这四法去行,后末世为人讲《法华经》,如理作意而不杜撰,将会梦见自己当国王,虽然有宫殿、有眷属,也有上妙五欲,却全部舍弃;舍弃后当然不是去当乞丐,而是去当“乞法”—乞求正法,所以“行诣于道场”,离开王宫走向一个应该要去的地方,在那边有一棵觉悟之树(就是那个树下)坐下来参究。关于菩提树,我们这个年代说这一种树叫作菩提树,并不是因为坐在这一棵树下可以证菩提,而是因为 佛坐在这一种树下证悟菩提,所以大众改称它为菩提树。所以将来 弥勒菩萨成佛时,他坐在某一棵树下参禅证道以后,他身后的那一棵树,不一定是现在这一棵树的模样,也许是另外一种树,就称为菩提树。
将来您在一生补处时下生人间,出家后参禅时,也许觉得这一棵树有大荫,可以挡住太阳好参禅,那就坐下来,在那棵树下证道成佛,那棵树就会被大众叫作“菩提树”。菩提名之为觉悟,“菩提树”就表示那是有佛觉悟之树。并不是那一棵树可以使人觉悟,而是因为诸佛在那一棵树下坐,所以那一个种类的树以后就被称为菩提树。但是诸位未来世成佛的时候,坐在哪一种树下参禅成佛,就得看因缘。总之不会是稀稀疏疏挡不住阳光的,但若是在寒冷的地方,您可能选择一棵没有什么树叶的树旁坐下来参究,成佛以后,那一棵树也会被称为菩提树;但是通常不会在寒冷的地方成佛,而是会选在不很冷的地方来成佛,才方便舍弃一切,成立僧团。
坐在菩提树下“而处师子座”;当您成为妙觉菩萨来到人间,要示现成佛的时候,不管坐的那个地方,也许是石头,或者一堆草,只要您坐在那里参禅成佛,那就是师子座。成佛之后有庄严报身,也有化身佛,那么应身佛就随顺众生的因缘示现,跟众生看来是一模一样的,也一样要吃喝拉撒。这“师子座”,从声闻人来看,是以草木为座;如果是以诸地菩萨所见的报身佛,那就是金玉为座,这是不一样的。但在人间成佛时,就是得随顺人间的因缘,不管祂坐的是什么,都叫作“师子座”;所以当年 释迦如来坐的是牧人供养的一大把细草,就坐在那一把柔软的细草上面参究成佛,那就是应身 释迦如来的“师子座”。
“求道过七日”,释迦如来是悲愿特深,所以在人寿百岁时来示现成佛;大部分佛陀在人间示现,很少是百岁时来示现的,因为这是最难度的众生:具足五浊。通常是一千岁、两千岁、五千岁或者一万岁乃至八万四千岁时来人间成佛,那时只要出家参禅七天就行了。可是在这个五浊恶世中成佛,必须要作到让人信服说:“像这样的难行也作得到,我们真的没办法,所以祂真的是佛陀。”都是因为众生的五根不具足,五力还没有发起,只好这样示现。
释迦如来六年苦行,每天只吃一麻一麦;甚至有一天出定时,发觉头上竟然有鸟巢;因为祂那一次入定时间太久,母鸟以为那是一个木头雕成的人形,就在祂的头上筑了巢;后来出定时发觉头上鸟巢中还有幼鸟,若这一动,那母鸟会害怕而不敢再来,小鸟就得饿死,于是又重新入定很久,等到幼鸟长大会飞了,然后才出定。
后来又再示现说:苦行不能使人成佛,因为成佛不是靠苦行能够成就的,而是要靠智慧来成佛;所以改修不苦不乐的中道行,就去河边沐浴净身,然后接受牧牛女的乳糜供养,也就是掺了牛奶煮的粥;再接受牧童供养的一大把细草,然后走到菩提树下坐下来参究,终于夜半明心出现大圆镜智,天亮之前又眼见佛性发起成所作智而成佛。有这样难行能行的过程,众生也就信受了:“佛陀是经过六年苦行的呢!我们都作不到。后来祂放弃苦行参禅,发起智慧就成佛了。”于是大家就相信了,佛法才能弘扬起来,才能广利众生。
若是在人寿五百岁、一千岁、两千岁时来人间成佛,就用不着这么辛苦了;因为那时的人们若是能够活到五百岁、一千岁,一生所学的教训已经够多了,有世间智慧来判断那一尊佛是不是真正的佛陀,所以原本不信佛的人,最后也信受佛了。因此那时成佛的菩萨,在菩提树下“坐道场”七天就够了,就可以示现成佛“得诸佛之智”。但是得要记住前提:这是演讲《法华经》的菩萨在梦中的事情喔!是在梦中求道过七天以后成佛。这是说啊,在梦中先当国王当了很多年,然后梦中出家过七天成佛,成就无上道之后,起身为众生宣演无上之道,也就是运转三乘菩提法轮;这时就是“为四众说法”;这样说法经过了千万亿劫,度了无量众生,因为祂演说了无量无边的无漏妙法。接着就会示现入涅槃,入涅槃时所示现的五蕴犹“如烟尽灯灭”一样。
所以在梦中梦见当国王、舍宫殿、眷属等,然后成佛转法轮、入涅槃,也不过就是一场梦,可是每一个细节您都没有错过。在这一场成佛大梦中,就有许多有缘的众生在梦中被您度了,有的人成为阿罗汉,有的人入地等等。这不是梦话,因为如来藏的功能差别,您并不了解啊!所以有时在梦中度了人,但自己都没有警觉,因为您可能醒过来时全都忘记了。弘法对您而言,是日常的事情、是平常事,不会去记忆它;有时有些众生入梦来被您度了,而长劫与短劫是有差别的,但您并不知道。例如极乐世界一天,所经过的时间相当于我们这里一个大劫,也许在梦中去到极乐世界某一个菩萨的梦里面,听闻他一场说法;然后您醒过来,如果这不是尿床梦,那会了解那个菩萨所说的法是什么义理,当时有了胜解。醒来以后也许没有具足记忆,但是当您以后遇到了某一个场合,需要把那个法演说出来的时候,就能够直接讲出来。
所以啊,度人的事不能只限定在清醒位中,您的证量越高,这种状况就会越多;在梦中度人那是法界中的规矩,不是同修会的规矩啊!所以亲教师们如果在梦中为人家引导印证,这是法界的规矩,是如来藏种子界里的规矩,不是同修会所能管制的。所以假使谁梦见哪个亲教师帮他引导,说他开悟了,这不是我们管得着的事。不但我们管不着,诸佛菩萨也管不着;因为这是如来藏法界的事情,谁都管不着。所以当您作这种梦以后,第一个要作的事,就是醒来之后确定一下:这是不是尿床梦?怎么样确定呢?如果是尿床梦,会跟膀胱急有关;而且是跳跃式的、没有逻辑性的,那就是尿床梦。如果它是有逻辑性的,一环扣一环,完全顺着世间逻辑在进行的,那就不是尿床梦。
长劫入于短劫,短劫入于长劫,是有事上与理上的差别;所以当您为人如实演说《法华经》以后而作了这个梦,跟黄粱一梦完全不一样,因为黄粱一梦只是世俗法中的一场妄想;如果您具足了这四个“安乐行”法,也特别具足了那两个“亲近处”,使您能够在末法时代,如实而圆满的演述《法华经》时,那么您作这个梦,它就是如理作意的,完全符合逻辑去完成了这个过程,就表示那个晚上,在那短短的一场梦中,已经度了不少众生了。
那么最后说到这个“后当入涅槃,如烟尽灯灭”,就会有很多人误会说:“在梦中,最后梦见自己将会入涅槃,入涅槃以后就是什么都没有了。”那岂不是跟断见外道一样了吗?这个“如烟尽灯灭”,讲的其实就是梦中的五蕴如同“烟尽灯灭”,可是如来藏还是真实存在。假使是真实的成佛,就会具足三种意生身,应身佛示现入灭以后,庄严报身都仍然存在色究竟天宫中,继续为诸地菩萨们演说一切种智。所以“烟尽灯灭”的前面说“如”,是好像烟尽灯灭,而不是真的烟尽灯灭;只是应化身在人间示现入涅槃,成为碎身舍利,但实际上并不是断灭空。
“若后恶世中,说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诸功德”。最后说啊,如果在末法时代,特别是到了最后即将法灭的恶世之中,也能够这样为人演述《妙法莲华经》—演说这一部无上第一义的“此经”如来藏,这一个人所获得的伟大利益,就如同这一品〈安乐行品〉中所说的具足各种功德。世尊这样子告诉我们:想要提升证量,想要快速摄取广大佛土,就要发愿未来世一定要为人如实演讲《法华经》:“这一世作不到,没有关系,我又不是发愿这一世要讲,我发愿未来世没有人能如实演讲时,我就出世为大众如实演讲此经,那我就往这个目标努力前进。”
当这个大愿发起了以后,一世又一世去努力修行,最后总是有机会可以出世为人演述《法华经》的。只要能够依照经中说的这四种“安乐行”法来为人演述,就会得到这一品中所说的各种大利益。所以听到这里,就要记住〈安乐行品〉这四个“安乐行”法,同时也要发愿将来要为人如实演讲《法华经》。不要以为说,发了这个愿,只是发着玩的,因为诸位已经被授记将来 弥勒菩萨来人间成佛时,都是要当阿罗汉的人。当阿罗汉以后接着听闻 弥勒佛讲解般若,也在 弥勒佛的教外别传之下证得“此经”如来藏了;当《般若经》讲完时,弥勒佛又讲了《解深密经》或者《楞伽经》,您们就可以入地了,所以不要小看自己喔!只要实证了,是真实义的菩萨,那么在未来世,这就是必然会实现的事。您所要作的就是努力去把自己应该具备的条件加以圆满,只要条件圆满了,那么 弥勒菩萨来人间成佛而示现入涅槃以后,这是可以作、也应该作的事,就是如实为人宣演《法华经》。所以诸位得要找机会在佛前发愿喔。
今天就说到这里,谢谢收看!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