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行品(七)

第007集
由 正娴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为诸位观众菩萨们准备的“三乘菩提系列—法华经讲义”,导读 平实导师所讲解的《法华经》法义,我们紧接着上一集的下列说明。诸位菩萨想一想,假使有因缘,如果梦中梦见了 佛在说法,您自己在四众之中,说法圆满时要记得赞佛、供养,并且整个过程要仔细地听,不能遗漏。如实的胜解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要有胜解,那就是您的智慧;也许会忘了听到什么法,可是当别人一说起同样的法,立刻知道那是什么,也会为人解说,那表示这一个法就是您的啦!

所以闻法时要记得如实胜解,要专心听受,也要记得供养。应身佛在世的供养,跟您梦中梦见了 佛的供养不一样;应身佛在世时,假使有缘遇见了,听完法就应该请 佛陀明日受供。佛陀明天来了,得要先供养,可不能等 佛陀为我们说法,证初果了后再供养。因为 佛陀帮您证初果后,已经过了午时,那时您再供养 佛,佛陀也不吃了。那时您怎么请求都没有用喔,因为 佛陀不为说法而受供,那一整天也就不再进斋了。而供佛那一钵饭也没有人能承受得了,没有谁具有功德能承受;理应由 佛陀受用的午斋,那时 世尊会交代您把那一钵饭菜拿到野外去:“要注意水里面没有虫,必须在没有虫的水里整钵倒下去。”倒下后,水中就会像烧红极热的铁丸丢到水里一样,整个水都会滚开,所以要教您丢入无虫的水中;因为如果水中有虫,全部都会被烫死了。

梦中所见的 佛,这跟应身佛不一样;您在梦中见佛也要记得供养,梦中供养诸佛也有功德啊!由心生故,是福田故。如果是在等持位里面看见了某一尊佛说法,也得要好好记住,可别一高兴起,结果出了定,后面的妙法您就听不见了。听完要记得供养,因为那种状况与应身佛在世不同,当您供养之后很可能就能获得陀罗尼,就获得“不退智”。这是因为您有七住位陀罗尼的时候,这四种陀罗尼可以保证您不会退转。

这个“不退智”是很重要的事,我们弘法以来已有几批人退转了;为什么会退转?因为他们没有这四种陀罗尼,他们只有法陀罗尼,可是义陀罗尼呢?付诸阙如。所以我们所说的法,他们后来显示出来时全部曲解了;会把法曲解的原因,就是对那些法没有如实知,所以他们缺乏义陀罗尼,当他们用自己的意思解释时,就跟那些法的本意脱节了,也就是没有义陀罗尼。没有义陀罗尼,他们心中对这个法就没有记持,也就没有咒陀罗尼。犹如您受持某一种咒,那个咒一点都不灵验,您就不信它,就一定不会受持;同样的道理,因为他们对第八识如来藏不相信,所以就不肯受持,想要外于真实心而另行求法,对这个平常实在的阿赖耶识如来藏不肯受持,那他们就没有咒陀罗尼。没有咒陀罗尼,就更不可能有忍陀罗尼啊!所以就外于阿赖耶识,想要再找另一个如来藏—于真实的陀罗尼不能忍,即是要再找另外的藏识。

心外求法,怎么可能找得到?因为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证阿赖耶识以后,能够现观阿赖耶识的真如法性时就是证真如,但对阿赖耶识的真如法性不能生忍,所以没有忍陀罗尼;既然没有忍陀罗尼,当然就会退转啦,因此不能“证不退智”。所以您如果在梦中看见 佛陀说法,正在那时闻法,要记得专心听法;听完了记得要作供养,供养完后才可以醒过来。千万要记得喔!这样子“证不退智”的时候,这不退转的智慧当然有很多种层次,佛陀同样的说法,有人可以明心,有人可以入地,也有人可以入八地,有人可以成为第十地不等,却是同样的说法,这个原因在哪呢?就是因为所得到的陀罗尼层次不同,随着个人目前的层次而去获得所能获得的部分,但是总而言之,就是不退转智。

从最低的层次来说,是这里所讲不退转智之外的,例如十信不退,叫作信不退;能够听闻佛法而得到信力的发起,不只是信根,具足了十信位,这种能使自己不退的智慧,也可以称为信不退,虽然只是凡夫位的智慧。那么修到第六住位满心以后,接着明心了,就属于这一部分了,因为真正的智慧生起而不退转了,这叫作位不退。接着就是行不退、念不退,佛地则是究竟不退,分属初地、八地以后以及佛地。所以不退转智有各种不同的层次,当然所得的陀罗尼也就有各种不同的层次。

再看下列经文:“佛知其心,深入佛道,即为授记,成最正觉:‘汝善男子!当于来世,得无量智,佛之大道。国土严净,广大无比;亦有四众,合掌听法。’又见自身,在山林中,修习善法,证诸实相,深入禅定,见十方佛。”当能够获得不退转智的时候啊,假如您的境界不是在定中、梦中看见,而是在应身佛于人间说法时,您生起这样的智慧,真的是“证不退智”,等到 佛陀演说《法华经》的时候,就会为您授记。如果在等持位中,是在他方世界闻法;例如有意生身,去色究竟天宫闻佛说法,或者去他方世界闻佛说法,得到较高层次的不退转智,佛知道您所想,也知道您心中的证量到什么地步,确定不会退转,当然知道已经深入佛道,未来将会如何走完成佛之道,这时就会为您授记,说将来可以成为“最正觉”,也就是成为至高无上的佛陀。

那么这时 佛陀会如此授记:“你这位善男子!于未来之世,会得到无量的智慧,具足了解诸佛的成佛大道。那时你的国土是庄严清净的,而且是广大无比的;你的座下也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大众一起恭敬合掌听闻你说法。”授记时一定是有具体内容的,这个具体授记,通常要把佛号、佛国世界、声闻弟子若干、菩萨弟子若干、正法住世多久、像法末法各住世多久、入涅槃后如何,全部要作授记的。假使成佛之后,并且直到入灭了,都没有作任何授记,那叫作与众生开玩笑的假佛。因为那是拿自己的法身慧命开玩笑,不是真佛。

如果将来遇见了什么人自称成佛,就问他:“请问您何时要讲《法华经》,为我们授记?”他们一定会好奇问为什么这么说?就告诉他:“诸佛入涅槃前一定要讲《法华经》,在《法华经》中为大众授记。”他一听到这里就懂了。当时诸佛演说《法华经》时,是连经本都没有的。诸佛都是全部讲完以后,祂已经入涅槃了,人家再结集下来给后人宣讲的,才称为《法华经》。

也就是说,当您有因缘实证这一个法,而在定中或者在梦中看见诸佛说法时,要记得好好去听,因为这跟我们的道业息息相关。如果在会外,这个道理跟他们就不相干;但是在同修会里断了三缚结,随后又明心的菩萨众就足够被授记了。前面《法华经》的经文中,被授记的人是有学跟无学的人都有,有学位的人也可以被授记啊!那断了三缚结,又明心了,请问您是有学还是无学呢?是有学嘛!虽然还不到无学的境界,至少在三乘菩提中都能说是有学位者;对这样的菩萨,佛在三转法轮圆满以后讲解《法华》时是要作授记的。因此在那个时候要好好听受 佛所说的妙法,要生起胜解,把 佛陀所说的详细理解。万一记不住,没有关系,那一个法已经在您脑海里,将来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用。

当胜解完,要记得好好供养;即使是定中、梦中的供养,也得要作;因为 佛会领受您的心意。供养完了,得到不退转智;因为您有四种陀罗尼,这时要醒过来之前,佛就会为您授记。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喔,因为这种机会不多;这时如果被授记了,得要记住,不要轻易讲出来;一旦讲出来就会有大麻烦,也会障碍道业。定中被授记,自己知道就好,因为这属于密授记。被授记以后,您知道未来再经过多少劫、供养奉侍多少佛以后,就会成佛,佛号叫什么,有多少弟子等等,您自己会知道;如果需要他人也知道,佛自然会为您讲出去。

除此,有时您会看见自己住在山林之中;在山林之中,当然是努力修行,不是隐居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因为菩萨生来人间,竟然不是出世利乐众生而住山中,当然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道业。所以如果进了正觉以前,一天到晚还在讲究如何生活,那他进了正觉讲堂学法以后就会很辛苦;不是身苦,而是心苦。因为眼看着这一位开悟了,那一位也开悟了,看来看去,左邻右舍都开悟了,心想:“啊!只有我一个人还没有悟。”那会不会很苦?心里当然苦欸!所以进了正觉讲堂以后就不讲究生活了,就是要努力在道业上面。不但为这一世,也为未来的无量世,都得要努力。

因此如果梦见自己在山林之中,当然不是去摘野果、野菜,而是在办道,都是在修习善法,努力去熏习、修行“法与次法”;把法与次法努力学习,目的是要证得实相中更多的种种法。这里说的“证诸实相”,不是要您证得各种实相,而是实相只有一种,没有很多种;可是一个实相里面有很多的法,无量无边;把这一些法都一一加以亲证,叫作“证诸实相”。

并且还要深入于禅定中,即使在梦中也能修定;因为您如果修定惯了,假使睡到一半,在半夜里面转入梦中的时候,您也会是在修定。如果在梦中也修定,一样在睡梦中之定境也会进步。而且梦中的修定,可能那个修定的梦才只有十分钟,但是在梦中那个定境可能已经过完一个大劫,那您的定力增长就会非常的快速。如果梦中那个定只是半天,那您梦中所修得的定力进步就慢。

所以不要小看那个梦,要看您梦中是在干什么;如果梦中也能够深入禅定,就会引发意生身,甚至醒来以后,可以进入等持位中,生起意生身去“见十方佛”,这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而这个意外的收获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您受持《法华经》、读诵《法华经》、为人演述《法华经》而得来的;可是有个大前提,才能得到这个殊胜境界,就是具足这四种“安乐行”法。一定要遵守这四个“安乐行”法,如实去履践《法华经》全部所说,才能够得到这样的境界。

我们再看下段经文:【“诸佛身金色,百福相庄严,闻法为人说,常有是好梦。又梦作国王,舍宫殿眷属,及上妙五欲,行诣于道场;在菩提树下,而处师子座,求道过七日,得诸佛之智;成无上道已,起而转法轮,为四众说法,经千万亿劫,说无漏妙法,度无量众生。后当入涅槃,如烟尽灯灭。若后恶世中,说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诸功德。”】(《妙法莲华经》卷5〈安乐行品 14〉)

我们来说明“诸佛身金色,百福相庄严,闻法为人说,常有是好梦”。在〈安乐行品〉的最后,佛说,后末世为大众演说《妙法莲华经》的人,遵守了〈安乐行品〉这四个“安乐行”法来弘法,最后会有什么样的好相或者妙境出现。佛的重颂在最后这一段是作总结,也就是说:菩萨为人如实演讲《法华经》时,应该依照〈安乐行品〉来受持,不可以自己随意杜撰,也不该强不知以为知,然后讲一些大众只能想象而无法理解的名言,最后连他自己都觉得不能理解,这样讲出来就不合“安乐行”法了。不可以在演讲《法华经》时用解脱道的法义来解释,也不可以以二乘法来取代《法华经》所说的“此经”—如来藏,更不可以赞叹二乘之道。能够这样子演讲《法华经》,即使他破邪显正的时候,也不会自吹自擂、自赞毁他;如果自吹自擂,用来自赞毁他,就不符合“安乐行”。

并且要具有“大慈心”,对于菩萨种姓者愿意加以帮助,让他们了解《妙法莲华经》的真实义;对于那一些没有因缘可以实证大乘菩提的声闻种姓或者凡夫,以及对于那一些还没办法领受《法华经》的真实义,或者连听闻的因缘都还没有的人,也愿意对他们生起“大悲心”,设法怜悯、帮助他们,至少可以在二乘法中有所理解,不至于误会解脱道。为人如实演说《法华经》的菩萨,还得要有这样的大悲心。像这样子行于安乐法的人,有一个基础,就是先要具备“法亲近处”、“众生亲近处”;法亲近处就是在实相之法有所实证,如果在实相法上有所实证,他在二乘菩提中自然也能有所实证,以这个作为第一个亲近处—第一个基础。然后还要有第二个基础,就是了解应该如何善待众生;对于众生不要有排斥或者有贪取之心,平等观待而摄受、亲近一切有情。以这两个亲近处作为基础,来实行其他三个安乐行法。那么这样的菩萨,后末世中即使是五浊具足时,一样可以为人安乐地演述《法华经》。

像这样为人演述《法华经》之时,他常常会梦见一个好梦,就是梦见诸佛;所梦见的诸佛,不管是在哪个时候梦见哪一尊佛,色身都是紫磨金色,而且所梦见的每一尊佛都具有百福之相。具有百福之相的佛,不是常常可以梦见的喔;因为这表示他所梦见的不是化身佛,所以有百福之相来作庄严。不但如此,也会听闻他所梦见的诸佛,也许前几年梦见某一尊佛,过几年又梦见另一尊佛,同样都是为他说法;或者为他一个人,或者为众人而说,而他也在座,所以总是能够听闻佛法。听闻到佛法之后,因为有了胜解,所以他醒来以后,知道那是什么法;因此醒来之后,他可以为人解说,这就是“闻法为人说”。像这样具足〈安乐行品〉所说四种“安乐行”法,来为人演述《法华经》的菩萨,常常会有这样的好梦。

今天就先说到这里,谢谢收看!

阿弥陀佛!


点击数: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