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琅琊阁的刹那定

第023集
由 正才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灯下黑之琅琊阁”。我们这一集继续讨论琅琊阁、张志成先生所谈到他们群体目前的实修方式,大意是说:就直接修习“正知而住”,到刹那定成就以后,作五蕴观跟六入观来断我见证人无我,就是声闻初果。上一集我们已经针对他们那个群体带领实修的经圆先生所讲的有关“正知而住”作了检视,说明他们虽然宣称是依 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的论文内容来修,但我们已经举证并说明他们所说的“正知而住”并不是 弥勒菩萨所说的意涵,也没有依 弥勒菩萨论中所说的次第来修学。

我们这一集就继续来检视他们所谓“刹那定”的说法。关于“刹那定”的说法,张先生说:依他们所教的“正知而住”,可以获得所谓的刹那定,刹那定要是成就,依此定力作五蕴六入的观行,可以断我见证声闻初果。然而,要证声闻初果,最低的标准就是至少要有初禅前的未到地定。譬如《瑜伽师地论》卷69说:【唯依诸静虑及初静虑近分未至定,能入圣谛现观。】论文说“唯依”二字,就是只有依凭初禅以上以及至少初禅前的未到地定,才能证入四圣谛的现观,获得解脱道的果证。卷53也说:【若依未至定证得初果,尔时一切能往恶趣恶戒种子皆悉永害。】是说若依初禅前的未到地定而证得初果,能永不堕三恶道。

而所有的禅定,即使是初禅前的未到地定,修习的道理都一样,都是要“制心‘一处’”,将心安住于一个固定的境界,才能说是“定”,将来也才有可能有各种禅定的功德之一,也就是“心‘一境’性”。譬如《瑜伽师地论》卷11中说:【于初静虑具足五支: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乃至:【第四静虑有四支:一、舍清净,二、念清净,三、不苦不乐受,四、心一境性。】也就是说,不论是禅定的哪一种定,都有一种功德叫“心一境性”。在《瑜伽师地论》卷30,弥勒菩萨说:【云何心一境性?谓数数随念同分所缘,流注无罪适悦相应,令心相续,名三摩地,亦名为善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指一次又一次的随于忆念同一个所缘境界,就像水滴持续不断地滴在同一个地方,远离种种染污罪过,并且舒适欣悦地去相应,令这样的清净心长相续而不间断,就叫作三摩地,也称为善心一境性。

“心一境性”的“一境”二字,当然是指要缘于同一个境界,因此论文中才说“同分所缘”,而且要“令心相续”,意识心要相续地安住于同一个所缘境,才能叫作三摩地的定。因此修定的所缘境是不能变来变去的,所缘境若不停变换,那就不可能成就任何的定了。然而琅琊阁的经圆先生却说:“正知而住的所缘,其实是不停地变换的,……”、是“动态的所缘”。可是他也知道,禅定是要“心一境性”的,因此他狡辩说“正知而住也有正知而住的心一境性,……”,又说“刹那定也是定,一秒钟的一刹那的心一境性”。(〈正知而住、五蕴观、六入观、唯心识观(一)〉,琅琊阁。)这可真叫作睁眼说瞎话!由他的说法,可知他们所谓的“正知而住”或“刹那定”,就是前一个刹那缘这个境界,下一刹那缘另一个境界。而像这样所缘境变来变去,根本就不是“同分所缘”,根本就没有任何“心‘一境’性”可说;像这样的修行方式是没有半点“定”的实质,本质根本就不是在修定,当然依之而修也就不可能成就即使是最粗浅的未到地定了。而没有未到地定,解脱道初果的实证便完全不可能。

或许经圆先生没读过 弥勒菩萨在根本论中所开示的有关修定的道理,那我们就再以他宣称曾读过的论,他说他因为看过《六门教授习定论》才知道什么是“所缘”,我们就以这部阐释修定的论来检视他的说法。在电子佛典里,这部论是颂文与注释合在一起的,标明是由 无著菩萨造颂、由世亲菩萨注释的,论文并不长,仅有一卷;“六门”是在说修定的六个次第。在开宗明义颂文的第二句“于住勤修习”,意思是在标举勤于修定之人,心的所缘、所安住之处,世亲菩萨对此句的注释说:【于所缘处令心善住,名之为定,由不散乱、不动摇故。】(《六门教授习定论》)这意思很清楚,修定是要能够善于将心安住于所缘境,才能叫作定,而所缘境是不能散乱、动摇的,因为这样才能“制心一处”,也才能有“心一境性”。如果所缘境是变来变去,那显然就不是在修定,那是散乱了。

之后在解释“于住勤修习”的颂文里,第一个讲到的就是“所缘”。既然经圆先生说他是因为读了这部论才知道什么是所缘,那我们就来看论文是怎么说修定的所缘。论文说:【言所缘者,有其三种,外、上及以内,此三所缘生,应知住有三,自体心无乱。】(《六门教授习定论》)这是指在修定过程的不同阶段,心所要缘的对象、所应安住的境界,论中说所缘有三种:外缘、上缘及内缘。这三种不同所缘的内容,我们这里就不细说了,想进一步了解的菩萨可以自行查阅。但对于最后一句的“自体心无乱”,世亲菩萨注释说:【自体谓是心无乱相,名之为住。心无乱者,于外等处三种缘时,随其所缘,心无动乱。】(《六门教授习定论》)“自体”是指修定的本身,是应该将心安住于没有动乱的状态,这样叫作安住。而“心无乱”的意思,是说在不同阶段安住于外、上、内三种缘时,应该“随其所缘,心无动乱”。也就是不论在什么阶段,都不能随意攀缘,而应当将心安住于所缘的一境,心无动乱。换句话说,定的本质就是“心无乱相”。

对于这三种所缘,接下来的三个颂就依三个不同次第的所缘而说三种心所住的相应相。对第一个“外缘”时,论文说:【于境无移念,相续是明人。】对第二个“上缘”,说:【专意无移念,相续是明人。】对第三个“内缘”,则说:【定意无移念,相续是明人。】“明人”的意思,世亲菩萨注释说:【或因自思,或从他教,于静虑法而起加行,是谓明人。】(《六门教授习定论》)是说:或者是由于自己的思惟,或者是由于他人的教导,开始加功用行修习禅定之法,这样就叫作“明人”。而这里的重点是,不论是缘于哪一种所缘境界,都要“无移念”,心念不能散乱移动,都是要专注于一境,而且是要“相续”,持续专注在所缘境上。

此外,不论在哪一个过程,修定都要努力加行,要将心收摄、安住于同一个所缘境,不能变动,才是修定的“明人”。尤其是对刚开始修定的人,更是如此,对于刚学定的人,想要摄心缘于一境时,都还不见得能让所缘境保持稳定而不动摇,更何况还要一下子缘这、一下子缘那?这里的论文就说,不论在哪一个阶段,修定一定是“心无移念”,而且要“相续”于所缘境,这样修定才会有成果。像琅琊阁的修法,一刹那缘这儿、一刹那缘那儿,根本与论文所说彻头彻尾背道而驰,他们的修定方式其实是散乱、是攀缘,没有一丝一毫修定的本质。

之后,论文说修定过程有九种情况,叫“九住心”。从“最初住、正念住”一直到最后的“任运住”。世亲菩萨注释说:【此之九种心不流散,名之为住。】(《六门教授习定论》)也就是说,不论已经走到哪一个阶段,都是要将心专注于所缘境,不让心流散。譬如第一住心的“最初住”,世亲菩萨说要“其心坚执”,也就是需要坚定地执持不舍,必须一而再地将攀缘到其他境界的心拉回到原先的所缘境。而论中所说,不论哪一种情况,都一样是要将心安住于同一所缘境。

后面论文接着又说到,有“外心散乱、内心散乱”等修定过程中会产生的五种散乱的情况,论文说:【此乱心有五,与定者相违。】世亲菩萨注释“外心散乱”时说:【外心散乱者,于住心境起缘之时,遂缘余事,心流散故。】(《六门教授习定论》)是说在不同阶段,也就是在修九住心时,若过程中想到其他的事,导致心念流散而不能安住,这就叫作“外心散乱”。譬如经圆先生说:修正知而住时,如果起贪或起瞋,就正知于那个贪或瞋,就去缘贪或瞋。这算是“外心散乱”。不过,正确的修定是,如果发现心流散而攀缘于其他境界时,就要赶快将心拉回来,继续安住于原来的所缘;可是琅琊阁不是这样,他们是如果发现心去攀缘其他境界时,那就改攀缘新的境界去吧!所以他们的所缘才会变来变去。人家修定是要避免像这样的外心散乱,他们却刻意或接受让心散乱,这哪可能成就任何的定!至于论文所说的其他种散乱,我们就不一一列举说明了。换句话说,修定最怕心散乱,要制心一处就是不希望到处攀缘,对于不预期而生起的散乱,都已经要想办法尽力去克服对治了;可是像琅琊阁他们竟然还要主动去到处攀缘各种不同的境界,说这样是在修定、能成就定,真是岂有此理!

此外,一般而言,戒定慧是有次第性的: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所以 无著菩萨在论中也提到了戒的重要,因为心若不清净,就常会有烦恼生起,那么要修定就不容易了;所以修定要以戒清净为基础,那就要从戒的四个净因着手。因此,颂文说:【住戒戒清净,是资粮住处,善护诸根等,四净因应知。】世亲菩萨注释时先说:【必先住戒,戒行清净无有缺犯。】然后接着说:【若求戒净有四种因:一、善护诸根,二、饮食知量,三、初夜后夜能自警觉与定相应,四、于四威仪中正念而住。】(《六门教授习定论》)各位菩萨有没有发现,这内容跟上一集我们提到根本论所讲的涅槃法的劣缘及世出世间二道资粮相似呢?

那为什么这四个净因能让戒行清净呢?世亲菩萨注释说:因为四个净因能够以清净正行来面对境界,能和所依的根身共相扶顺,又能善于勤加修练,并能免除种种过失,因此能令持戒清净。对于第一个净因“善护诸根”来说,就是守护根门不攀缘不造恶,以清净心行来面对所遭遇的境界。第二,“饮食知量”,就是对于饮食,量不能过多或过少,以此调理修定所依的根身,才不至于因色身的因素造成修定的障碍。第三,“初夜后夜能自警觉与定相应”,是对于修定这类善事,要精进不昏沉努力用功,发起精勤的修习。第四,“于四威仪中正念而住”,是说在行住坐卧中应善于用心,保持正念分明,知应对进退,才能避免犯下过失。由于这四个条件,所以戒行能得到清净。

对于这第四点,其实也就是我们上一集所说的“正知而住”,我们上一集也曾举《杂阿含经》说明,其实 弥勒菩萨在根本论中所说的正知而住,意涵其实是指正念正智,无著菩萨这里的说法也是如此,因此论文用的是“正念”而非“正知”。而且,无著菩萨也说“正念而住”是持戒所摄的法;换句话说,“正知而住”本来就不是直接用来修定的法门,它是修定的前行或助缘法,不能因此便得定。根本论里不也说正知而住之后还要修“乐远离、清净诸盖”,之后才能“依三摩地”修禅定。所以这部论的所说,是与《瑜伽师地论》相互呼应的。

经圆先生自己宣称读过 无著菩萨的这部论,可是不但不知修定的义理,对正知而住的意涵也完全不懂。而由这部论,也再次证明正知而住并不是琅琊阁所说的道理。总而言之,像琅琊阁所说不停变换所缘而修的所谓“刹那定”,连最粗浅的未到地定都不可能成就,要证声闻初果当然也就不可能了。反观正觉所教的无相念佛,就是缘于自己所熟悉的佛菩萨,是单一的清净境界,这样才容易与定相应,才能有“心一境性”,也才是正确的修定方法。更何况,〈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5)大众又何乐不为呢?所以,对于琅琊阁网站的“刹那定”的说法,奉劝随学者可得要睁大眼睛辨明清楚,千万别被误导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生命!

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谢谢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成佛道!

阿弥陀佛!


点击数: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