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琅琊閣的剎那定

第023集
由 正才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我們這一集繼續討論琅琊閣、張志成先生所談到他們群體目前的實修方式,大意是說:就直接修習「正知而住」,到剎那定成就以後,作五蘊觀跟六入觀來斷我見證人無我,就是聲聞初果。上一集我們已經針對他們那個群體帶領實修的經圓先生所講的有關「正知而住」作了檢視,說明他們雖然宣稱是依 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的論文內容來修,但我們已經舉證並說明他們所說的「正知而住」並不是 彌勒菩薩所說的意涵,也沒有依 彌勒菩薩論中所說的次第來修學。

我們這一集就繼續來檢視他們所謂「剎那定」的說法。關於「剎那定」的說法,張先生說:依他們所教的「正知而住」,可以獲得所謂的剎那定,剎那定要是成就,依此定力作五蘊六入的觀行,可以斷我見證聲聞初果。然而,要證聲聞初果,最低的標準就是至少要有初禪前的未到地定。譬如《瑜伽師地論》卷69說:【唯依諸靜慮及初靜慮近分未至定,能入聖諦現觀。】論文說「唯依」二字,就是只有依憑初禪以上以及至少初禪前的未到地定,才能證入四聖諦的現觀,獲得解脫道的果證。卷53也說:【若依未至定證得初果,爾時一切能往惡趣惡戒種子皆悉永害。】是說若依初禪前的未到地定而證得初果,能永不墮三惡道。

而所有的禪定,即使是初禪前的未到地定,修習的道理都一樣,都是要「制心『一處』」,將心安住於一個固定的境界,才能說是「定」,將來也才有可能有各種禪定的功德之一,也就是「心『一境』性」。譬如《瑜伽師地論》卷11中說:【於初靜慮具足五支: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心一境性。……】乃至:【第四靜慮有四支:一、捨清淨,二、念清淨,三、不苦不樂受,四、心一境性。】也就是說,不論是禪定的哪一種定,都有一種功德叫「心一境性」。在《瑜伽師地論》卷30,彌勒菩薩說:【云何心一境性?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指一次又一次的隨於憶念同一個所緣境界,就像水滴持續不斷地滴在同一個地方,遠離種種染汙罪過,並且舒適欣悅地去相應,令這樣的清淨心長相續而不間斷,就叫作三摩地,也稱為善心一境性。

「心一境性」的「一境」二字,當然是指要緣於同一個境界,因此論文中才說「同分所緣」,而且要「令心相續」,意識心要相續地安住於同一個所緣境,才能叫作三摩地的定。因此修定的所緣境是不能變來變去的,所緣境若不停變換,那就不可能成就任何的定了。然而琅琊閣的經圓先生卻說:「正知而住的所緣,其實是不停地變換的,……」、是「動態的所緣」。可是他也知道,禪定是要「心一境性」的,因此他狡辯說「正知而住也有正知而住的心一境性,……」,又說「剎那定也是定,一秒鐘的一剎那的心一境性」。(〈正知而住、五蘊觀、六入觀、唯心識觀(一)〉,琅琊閣。)這可真叫作睜眼說瞎話!由他的說法,可知他們所謂的「正知而住」或「剎那定」,就是前一個剎那緣這個境界,下一剎那緣另一個境界。而像這樣所緣境變來變去,根本就不是「同分所緣」,根本就沒有任何「心『一境』性」可說;像這樣的修行方式是沒有半點「定」的實質,本質根本就不是在修定,當然依之而修也就不可能成就即使是最粗淺的未到地定了。而沒有未到地定,解脫道初果的實證便完全不可能。

或許經圓先生沒讀過 彌勒菩薩在根本論中所開示的有關修定的道理,那我們就再以他宣稱曾讀過的論,他說他因為看過《六門教授習定論》才知道什麼是「所緣」,我們就以這部闡釋修定的論來檢視他的說法。在電子佛典裡,這部論是頌文與注釋合在一起的,標明是由 無著菩薩造頌、由世親菩薩注釋的,論文並不長,僅有一卷;「六門」是在說修定的六個次第。在開宗明義頌文的第二句「於住勤修習」,意思是在標舉勤於修定之人,心的所緣、所安住之處,世親菩薩對此句的注釋說:【於所緣處令心善住,名之為定,由不散亂、不動搖故。】(《六門教授習定論》)這意思很清楚,修定是要能夠善於將心安住於所緣境,才能叫作定,而所緣境是不能散亂、動搖的,因為這樣才能「制心一處」,也才能有「心一境性」。如果所緣境是變來變去,那顯然就不是在修定,那是散亂了。

之後在解釋「於住勤修習」的頌文裡,第一個講到的就是「所緣」。既然經圓先生說他是因為讀了這部論才知道什麼是所緣,那我們就來看論文是怎麼說修定的所緣。論文說:【言所緣者,有其三種,外、上及以內,此三所緣生,應知住有三,自體心無亂。】(《六門教授習定論》)這是指在修定過程的不同階段,心所要緣的對象、所應安住的境界,論中說所緣有三種:外緣、上緣及內緣。這三種不同所緣的內容,我們這裡就不細說了,想進一步瞭解的菩薩可以自行查閱。但對於最後一句的「自體心無亂」,世親菩薩注釋說:【自體謂是心無亂相,名之為住。心無亂者,於外等處三種緣時,隨其所緣,心無動亂。】(《六門教授習定論》)「自體」是指修定的本身,是應該將心安住於沒有動亂的狀態,這樣叫作安住。而「心無亂」的意思,是說在不同階段安住於外、上、內三種緣時,應該「隨其所緣,心無動亂」。也就是不論在什麼階段,都不能隨意攀緣,而應當將心安住於所緣的一境,心無動亂。換句話說,定的本質就是「心無亂相」。

對於這三種所緣,接下來的三個頌就依三個不同次第的所緣而說三種心所住的相應相。對第一個「外緣」時,論文說:【於境無移念,相續是明人。】對第二個「上緣」,說:【專意無移念,相續是明人。】對第三個「內緣」,則說:【定意無移念,相續是明人。】「明人」的意思,世親菩薩注釋說:【或因自思,或從他教,於靜慮法而起加行,是謂明人。】(《六門教授習定論》)是說:或者是由於自己的思惟,或者是由於他人的教導,開始加功用行修習禪定之法,這樣就叫作「明人」。而這裡的重點是,不論是緣於哪一種所緣境界,都要「無移念」,心念不能散亂移動,都是要專注於一境,而且是要「相續」,持續專注在所緣境上。

此外,不論在哪一個過程,修定都要努力加行,要將心收攝、安住於同一個所緣境,不能變動,才是修定的「明人」。尤其是對剛開始修定的人,更是如此,對於剛學定的人,想要攝心緣於一境時,都還不見得能讓所緣境保持穩定而不動搖,更何況還要一下子緣這、一下子緣那?這裡的論文就說,不論在哪一個階段,修定一定是「心無移念」,而且要「相續」於所緣境,這樣修定才會有成果。像琅琊閣的修法,一剎那緣這兒、一剎那緣那兒,根本與論文所說徹頭徹尾背道而馳,他們的修定方式其實是散亂、是攀緣,沒有一絲一毫修定的本質。

之後,論文說修定過程有九種情況,叫「九住心」。從「最初住、正念住」一直到最後的「任運住」。世親菩薩注釋說:【此之九種心不流散,名之為住。】(《六門教授習定論》)也就是說,不論已經走到哪一個階段,都是要將心專注於所緣境,不讓心流散。譬如第一住心的「最初住」,世親菩薩說要「其心堅執」,也就是需要堅定地執持不捨,必須一而再地將攀緣到其他境界的心拉回到原先的所緣境。而論中所說,不論哪一種情況,都一樣是要將心安住於同一所緣境。

後面論文接著又說到,有「外心散亂、內心散亂」等修定過程中會產生的五種散亂的情況,論文說:【此亂心有五,與定者相違。】世親菩薩注釋「外心散亂」時說:【外心散亂者,於住心境起緣之時,遂緣餘事,心流散故。】(《六門教授習定論》)是說在不同階段,也就是在修九住心時,若過程中想到其他的事,導致心念流散而不能安住,這就叫作「外心散亂」。譬如經圓先生說:修正知而住時,如果起貪或起瞋,就正知於那個貪或瞋,就去緣貪或瞋。這算是「外心散亂」。不過,正確的修定是,如果發現心流散而攀緣於其他境界時,就要趕快將心拉回來,繼續安住於原來的所緣;可是琅琊閣不是這樣,他們是如果發現心去攀緣其他境界時,那就改攀緣新的境界去吧!所以他們的所緣才會變來變去。人家修定是要避免像這樣的外心散亂,他們卻刻意或接受讓心散亂,這哪可能成就任何的定!至於論文所說的其他種散亂,我們就不一一列舉說明了。換句話說,修定最怕心散亂,要制心一處就是不希望到處攀緣,對於不預期而生起的散亂,都已經要想辦法盡力去克服對治了;可是像琅琊閣他們竟然還要主動去到處攀緣各種不同的境界,說這樣是在修定、能成就定,真是豈有此理!

此外,一般而言,戒定慧是有次第性的: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所以 無著菩薩在論中也提到了戒的重要,因為心若不清淨,就常會有煩惱生起,那麼要修定就不容易了;所以修定要以戒清淨為基礎,那就要從戒的四個淨因著手。因此,頌文說:【住戒戒清淨,是資糧住處,善護諸根等,四淨因應知。】世親菩薩注釋時先說:【必先住戒,戒行清淨無有缺犯。】然後接著說:【若求戒淨有四種因:一、善護諸根,二、飲食知量,三、初夜後夜能自警覺與定相應,四、於四威儀中正念而住。】(《六門教授習定論》)各位菩薩有沒有發現,這內容跟上一集我們提到根本論所講的涅槃法的劣緣及世出世間二道資糧相似呢?

那為什麼這四個淨因能讓戒行清淨呢?世親菩薩注釋說:因為四個淨因能夠以清淨正行來面對境界,能和所依的根身共相扶順,又能善於勤加修練,並能免除種種過失,因此能令持戒清淨。對於第一個淨因「善護諸根」來說,就是守護根門不攀緣不造惡,以清淨心行來面對所遭遇的境界。第二,「飲食知量」,就是對於飲食,量不能過多或過少,以此調理修定所依的根身,才不至於因色身的因素造成修定的障礙。第三,「初夜後夜能自警覺與定相應」,是對於修定這類善事,要精進不昏沉努力用功,發起精勤的修習。第四,「於四威儀中正念而住」,是說在行住坐臥中應善於用心,保持正念分明,知應對進退,才能避免犯下過失。由於這四個條件,所以戒行能得到清淨。

對於這第四點,其實也就是我們上一集所說的「正知而住」,我們上一集也曾舉《雜阿含經》說明,其實 彌勒菩薩在根本論中所說的正知而住,意涵其實是指正念正智,無著菩薩這裡的說法也是如此,因此論文用的是「正念」而非「正知」。而且,無著菩薩也說「正念而住」是持戒所攝的法;換句話說,「正知而住」本來就不是直接用來修定的法門,它是修定的前行或助緣法,不能因此便得定。根本論裡不也說正知而住之後還要修「樂遠離、清淨諸蓋」,之後才能「依三摩地」修禪定。所以這部論的所說,是與《瑜伽師地論》相互呼應的。

經圓先生自己宣稱讀過 無著菩薩的這部論,可是不但不知修定的義理,對正知而住的意涵也完全不懂。而由這部論,也再次證明正知而住並不是琅琊閣所說的道理。總而言之,像琅琊閣所說不停變換所緣而修的所謂「剎那定」,連最粗淺的未到地定都不可能成就,要證聲聞初果當然也就不可能了。反觀正覺所教的無相念佛,就是緣於自己所熟悉的佛菩薩,是單一的清淨境界,這樣才容易與定相應,才能有「心一境性」,也才是正確的修定方法。更何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5)大眾又何樂不為呢?所以,對於琅琊閣網站的「剎那定」的說法,奉勸隨學者可得要睜大眼睛辨明清楚,千萬別被誤導而浪費了寶貴的時間、生命!

我們今天就說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成佛道!

阿彌陀佛!


點擊數: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