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真见道与见道通达

第019集
由 正龄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灯下黑之琅琊阁”节目。

上一次节目中,我们依禅门三关证明大乘般若正观现在前是在六住位,不遇恶缘、不被恶知识所转,更有幸者得遇佛菩萨或善知识摄受,可以进入七住位不退。同时也举《解深密经》,佛对 观自在菩萨有关波罗蜜多的开示,说明大乘真见道后还须修除性障、长养菩萨性,才能符合 佛说入地菩萨虽然还有烦恼会现行,但可以制伏烦恼,不会被烦恼所伏。因此证明入地前须修伏三界爱烦恼的习气现行,这正是 平实导师常讲的入地菩萨必有的条件之一,永伏性障如阿罗汉;这也可以证明入地进入修道位前,一定已经见到实相心了,才能依着证得实相心的智慧修除性障起圣性,同时也能够在这阶段内熏习唯识一切种智妙法,以臻于见道通达进入初地心中,开启大乘修道位之门。

今天我们还要依《成唯识论》的开示,来证明大乘般若正观在六住位,由于不疑所证实相心,且不违拒善知识的摄受,才能名为大乘真见道,从此安住七住成位不退菩萨,自此才能内门广修六度万行。《成唯识论》卷9中 玄奘大师提出一个问题说:对于成就“唯识相”与“唯识性”,共有几个位次?是什么样的人,如何修行可以悟入?大师接着解释说有二种大乘种姓的人可以渐次悟入,请注意这里讲的是“渐次悟入”,不是一次能成就的。所以,六祖慧能大师说一悟即至佛地,真的是方便说。是哪二种人呢?一者是本性住种姓,这是属于无始以来依附于本识法尔具有无漏法因的人。第二种是习所成种姓,就是不断听闻熏习法的功能性,成等流习性了,是属于闻所成等熏习所成的种姓。是这两种大乘种姓的人,才能渐次悟入唯识五位。

接着什么叫作悟入唯识五位?《成唯识论》卷9:【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我们上集说过资粮位从十信位开始到十回向位满心间,都列在大乘修道前修集见道、修道所需资粮的范围内,所以说是修大乘顺解脱分。而六住位即将满心前,为了让佛子能顺利见道般若正观现前,也因为这个亲证如来藏的大乘真见道,对于后面唯识性相的修学非常重要,因此特别将加行列出一位。除了让佛子知道,大乘见道是亲证四加行所立的少物之外,也让佛子们先证知能取六转识及所取六尘诸法都无实性,悟时能安忍所证无分别法,悟后才能安住这个智慧境界,所以说“近见道故立加行名”。但这意思并不是在这个资粮位的其他位次中不须要有加行;这是因为此时临近大乘真见道,将要打破无始无明证得法界实相心,这个关卡非常重要,因此才特别将越过这个关卡前所须的加行列出来,其实各个位阶都有加行。所以在加行位修大乘顺决择分煖、顶、忍、世第一法四种善根,决定随顺抉择大乘见道之法。

第三个是通达位,诸菩萨所住见道。以前有人以及现在的琅琊阁等人,都是因为这句话而认定大乘见道在初地,所以就找了很多经论来佐证他们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以《成唯识论》前后论文来看,其实他们真是误解了!首先我们来看,唯识五位通达位之次一位阶为修道位,修道位开始修诸地无生法忍,及依次第修十度波罗蜜多。依此来看,如果初地不包含在修道位内,那么初地主修布施波罗蜜多及百法明门,要何时修?难道在初地见道前就要修了吗?不可能嘛!如果他们又说入地心是见道通达位,接着初地住地心就是修道位开始了。那么这个说法不是与 平实导师及 玄奘大师对唯识五位的定位一样吗?可是他们这样的说法与 玄奘大师及 平实导师的说法表相一样,内涵精神不一样,于是就有第二个问题产生了。

既然初地入地心是见道通达位,那么从初见道到见道通达要不要时间?当然要!但是琅琊阁举《菩萨璎珞本业经》解读的结果是:【依照《菩萨璎珞本业经》:十住位:(一至十)是修“人空般若”。十行位(一至十):修“法空般若”。十回向位(一至十)修二空平等平等(人空、法空),到了初地才进入中道第一义谛正观。所以,《菩萨璎珞本业经》的七住位和十住位菩萨,只是开始修我空,连法空的修行都还没开始,哪儿来的禅宗开悟?】(〈佛法问答:《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的六住位“正观现在前”到底是什么样的“正观”?〉,琅琊阁。)琅琊阁的意思是没有具足修学人我空及法我空,不可能见道入初地,所以否定七住与十住的见道,也否定禅宗的开悟与见性二关。

琅琊阁到底有没有误解 佛所说的意思呢?《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 佛云:【是故佛子!从真实心,入众生空、无我空,二空平等无别。一观相、一合相。……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佛说初回向位是从真实心入众生空、无我空,二空平等无别。经文已经很清楚写着从“真实心”入众生空、无我空。琅琊阁在贴文中不知是有意或无意而没有举出这句话,但这是重点所在。这里要请问琅琊阁诸君:从真实心入众生空、无我空,这个真实心是指哪个心?难道不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吗?而要从真实心入二空,难道不需要先证得这个真实心,才能在对这个真实心可以现观之后,再由此心而深入去作人我空与法我空的观行、修行吗?能证得这个心而观察这个心,不是大乘见道,不然要名为什么呢?

犹如《成唯识论》卷9所说:【初照理故,亦名见道。然此见道略说有二:一、真见道,谓即所说无分别智;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分别随眠;虽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总说一心……。二、相见道。此复有二:一、观非安立谛,有三品心:一、内遣有情假缘智,能除软品分别随眠;二、内遣诸法假缘智,能除中品分别随眠;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能除一切分别随眠。……二、缘安立谛,有十六心。】这里第一句说“初照理故,亦名见道”,意思是刚刚、最初,或第一次照见般若理体的缘故,亦名为见道。先点出亲证般若理体真如心了,才是照见真如理、可以体会真如性,即使还不具备琅琊阁说的法无我观的智慧,或还无法观行诸法无我,只要触证到心体,还未通达真如,也叫作“见道”,而这个就是般若正观现前真见道。

接着论文明白清楚说见道有二种:真见道与相见道。这与 平实导师说的七住位不退真见道后,继而于十住眼见佛性也是真见道,还得要在三界六道众生及一切法中观察真如的种种别相,发起后得无分别智,正是这段论文所说的,相见道须观非安立谛三品心及安立谛十六品心。所以相见道的修行,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是要照见真如理后,才能依着《楞伽经》《解深密经》等熏修别相智与道种智,继而有《楞伽经》说的应该善观察二种无我相中的法无我相。再说,相见道中所观有两部分,其中安立谛十六品心,即使可以如二乘法般以四圣谛法来观,但是非安立谛三品心,不知或不接受阿赖耶识是大乘真见道所证之心的人,将如何观这三品心?所以说,见道通达是必须具足真见道与相见道两个阶段的功德,否则就不可能进入见道通达位,但是要到通达位前一定要先见道。

那么各位菩萨可以自己判断:琅琊阁是不是误解真见道与见道通达之间的差距了!而《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正是 平实导师一向所说:真见道只证得人我空,之后还有相见道要修学,因此是要依这个真见道根本无分别智的智慧,开始熏修别相智及一切种智诸法,当有初分道种智后才有资格入地。就如《大乘入楞伽经》卷2 佛所开示:【如是观察一切诸法,离心、意、意识、五法、自性,是名菩萨摩诃萨法无我智;得此智已,知无境界,了诸地相,即入初地。】初地发起的法无我智,并非十行或十回向位佛子所能思议,更非研究经论而没有实证如来藏者所能想象。

琅琊阁又说:【依《菩萨璎珞本业经》,六住位、七住位,乃至十住位都没有唯识所说的“真见道”!为什么呢?因为《成唯识论》说:真见道,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分别随眠。璎珞经所说的六住位、七住位乃至十住位,都还在“住”位,还没有进入“五阴法性空位”,还没有法空,只有人空,所以距离成唯识论所说的真见道还相差很远的。】(〈佛法问答:《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的六住位“正观现在前”到底是什么样的“正观”?〉,琅琊阁。)琅琊阁所说第二个理由,前面已说就不再说。而第一个理由完整论文内容为:【初照理故,亦名见道。然此见道略说有二:一、真见道,谓即所说无分别智;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分别随眠;虽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总说一心。……二、相见道。】(《成唯识论》卷9)

这里是在说明大乘真见道时,发起根本无分别智,实证人我空、法我空所显真实理确实由所证真如心显现,而且实断烦恼障、分断所知障分别所生随眠;虽然要多刹那才能观行完毕成就真见道功德,但由于证悟者与未悟者的真如心所显真如法相平等的缘故,总说为一心。这又证明 平实导师所说与《成唯识论》 玄奘大师所说一致,真见道发起根本无分别智,这可以由《成唯识论》卷9后面会说到:【前真见道,根本智摄;后相见道,后得智摄。】得到印证。而实证二空所显真理,是不是应该证得真如心了,才能观察真如心所显真如性是真实而如如?的确是这样的,所以名为无分别心。

那么实断二障分别随眠,这二障是指烦恼障与所知障,而这时所断的二障是指见道所断分别随眠。《成唯识论》及《成唯识论述记》是怎么说的?《成唯识论》卷10云:【此十一障,二障所摄:烦恼障中见所断种,于极喜地见道初断;彼障现起,地前已伏。修所断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切顿断。彼障现起,地前渐伏;初地以上能顿伏尽,令永不行如阿罗汉;由故意力,前七地中虽暂现起,而不为失。八地以上,毕竟不行。所知障中见所断种,于极喜地见道初断,彼障现起地前已伏。修所断种,于十地中渐次断灭,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方永断尽。】

这里意思是说共有十种重障,其中第一种异生性障含摄二种障,即烦恼障及所知障;其中烦恼障中所摄见道所断种,在极喜地见道通达是最初断的时候,因为烦恼障的现行,在入地前就已经降伏了;而烦恼障中修所断种,在佛地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切极细种一时顿断。由于烦恼障种的现行,已于入地前渐渐降伏,在初地入地后能够顿时究竟伏尽,令永不现行如阿罗汉;由于故意留惑润生之力,在七地以前虽然会暂时现起,但没有过失。八地以上,毕竟不会现行。而所知障中见道所断种,在极喜地见道通达时初断,这个所知障见道所断种,也是在入地前就已降伏。所知障之修所断种,当于十地中渐渐次第断灭,成佛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方永断尽无余。

《成唯识论》这里说的异生性障是含摄烦恼障及所知障二类,而二者又都有见所断与修所断之内涵。不论二乘或大乘见道,都能够在见道时断见所断之异生性障,也就是二乘见道时能够断烦恼障的见所断异生性障,而大乘见道时则可以断烦恼障及分断所知障的见所断异生性障,这是由于所知障的见所断异生性障比烦恼障的异生性障宽广且深细,所以要到初地才能断尽,不是大乘真见道时一时就能够断尽的,与二乘见所断异生性障差异很大。而这段论文会被很多人误解的地方,在于“烦恼障中见所断种,于极喜地见道初断”,以及“所知障中见所断种,于极喜地见道初断”,这两句话。包括现在的琅琊阁等人都误解这两句话的意思,所以认为既然《成唯识论》说烦恼障及所知障的见所断种,都是“于极喜地见道初断”,那么一定是要在初地才是大乘见道;但其实他们真的误会论文的意思了。

我们来看窥基大师在《成唯识论述记》卷10有一段解释烦恼障见所断种的注解如下:【论:烦恼障中至地前已伏。述曰:下文有二:初明二障伏断位次,后释妨难。初中先明烦恼障,以体性粗,三乘共断,易可见故;分别种子不论二乘。说菩萨者,于极喜地见道初断;以见道位体性稍宽,乃至相见道后得智起位久时犹名见道;今简于相,唯真见道;真见道中,唯取无间惑灭智生,故说初断;非相见道,亦能断故,然此分别烦恼现行。】这段大意是在说明烦恼障及所知障伏、断的位次。首先说明烦恼障,因为体性粗,是很容易可以观察到的烦恼,所以是三乘共断,而这部分说的是分别所生异生性障;二乘因为未证真如心,故所知障中见道所断分别所生异生性种子,就不说是二乘所断。至于说到菩萨于极喜地见道初断,因为见道位体性稍宽,乃至相见道后得智生起位次很久,犹名见道。如今简略去相见道,只说真见道,由于真见道时打破无始无明,发起根本无分别智了,因此只取无间惑灭智生,所以说是初断;这无间惑灭智生起时之所断,并不是相见道时所能断的,然而在相见道位时烦恼障相应的分别所生异生性障依然会现行。

这里有三个重点请各位菩萨注意:一、见道位体性稍宽,这是说虽然是初地断二障分别所生异生性,但是这个大乘见道位所含括的体性稍宽;也就是它函盖的位次比较宽,不单只是指初地这一个位次,因为相见道位后得智生起很久,也是名为见道。也就是明心真见道,加上之后的相见道,都包含在初地见道通达的范围内,而相见道位的修行源于真见道的智慧。所以不要看到经论说极喜地见道,就坚持大乘真见道在初地。二、无间惑灭智生,这是说根本无分别智生起,而此根本智生起之智慧所断的烦恼,并不是在后面相见道位时所能断的。三、然此分别烦恼现行,显示相见道位中还有烦恼障分别所生异生性障,须在此位中渐渐修伏,这符合论文“彼障现起,地前已伏”,而在初地通达位时“令永不行如阿罗汉”的说法。

由以上说明,我们作一个结论:大乘真见道位在七住不退初照真如理,乃至十住眼见佛性,这是属于人无我智的部分;接着是相见道的修行,粗分为别相智,细分还有一切种智,这则属于法无我智的熏修。所以,不论琅琊阁是用人无我、法无我,生空观、法空观,人无我智、法无我智,或者生空真如、法空真如,哪一种名相,大乘真见道与相见道都包含在见道通达所应具足的范围内。而见道通达在初地入地心,之前必定须有亲证真如心、照见真如理的智慧生起,才能有真见道可说,也才有后面相见道的修行,及修伏二障相应的分别所生异生性障,才能入地成就见道通达顿断二障见所断种;所以初地见道,是指已经完成真见道与相见道而说见道通达。

时间的关系,说明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萨:色身康泰、一切无碍、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点击数: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