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降生前的人天二乘法(三)

第075集
由 正伟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萤幕〔屏幕〕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

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的节目,也就是本会 平实导师的著作《涅槃》的导读课程。

在上一集的节目中,我们说到:世尊在完成非想非非想定之后,却开始了六年的苦行,目的就是为了要断除“我”,要达到婆罗门思想所说的“般涅槃”,要断除前面的四种我而达到了“妙乐所成我”。所以我们来想想看,当时苦行的 世尊是不是想要断除食味所成我?因此祂每天只吃一粒麻。是不是想要断除生气所成我?所以 世尊静坐不动,无气、无息、无脉。是不是想要断除意识所成我?所以 世尊静坐着不思惟,没有一念的意识,也没有一念的反观之心,所以当小鸟在祂的头顶筑了巢,祂也不知道;如此透过了身体与心灵最严格的苦行,就是想要断除意识背后的潜意识我,而能证得涅槃妙乐我。

在苦行了六年之后,世尊自己说:“这样子的苦行,过去的诸仙人不曾有过,想是未来的修行人也不会有了。”代表 世尊用自己的经历来告诉众生:不论是用身体或是心灵的任何苦行,用有为有作的身口意行,想要去断除假我而得到涅槃的想法,是错误的,是没有用的。代表了任何想在三界中境界法上的用功,来达到涅槃是不可能的。涅槃不是三界法运行的结果,涅槃不在三界之中,因为境界之法是相对的:放逸相对于勤苦、努力相对于懒散、黑相对于白、对相对于错,世间的一切法必然落在境界的相对之中,从这一端到那一端,都只是轮回不断的境界法而已。所以必须以中道行、不落两端之行,才是正确的修行方式。那么什么是中道行呢?就是 世尊结束了苦行之后,世尊以手按地、夜睹明星——明心见性——而成就佛道。

我们来整理一下,世尊在家的时候,小时候随着数论派的老师选友,学习了四吠陀经与五明等世间学问;离家后的 世尊先从学于数论派的两位大师,然后发现那是禅定,并不是真正的解脱;最后依着《吠陀经》《奥义书》的最高教授,想要利用最极端的苦行,来断除“世俗我”而成就“妙乐我”,成就“般涅槃”;但苦行六年后发现那些都是无用的,任何程度的苦行都没有办法断除我而得到解脱。所以祂接受了牧羊女Sujata的乳糜供养,最后依止了真正的中道之行,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完成了最后身菩萨明心与见性,成就了圆满的佛果。由 世尊本人生平经历的示现,让弟子们看到了:要完成佛果之前,必须要先完成人、天二乘的修行,以此作为基础,才能够进修三乘菩提的解脱。

现在许多欧美的学者,看到了内、外道表相的相似与归纳,认为 释迦世尊的佛法,乃是脱胎自当时婆罗门各派思想,所以把佛法纳入新沙门主义而成为最大的一支,认为这一些新沙门主义虽然站在反对婆罗门的统治,但都不能离开原有婆罗门典籍所说的范围。例如,与 世尊关系较近的数论派说五大(地水火风空),就是后来佛法中所说的色蕴;数论所说的五唯(色声香味触),就是佛法中的受蕴;数论说的五知根(眼耳鼻舌皮),就是佛法中的想蕴;数论所说的五作根(舌手脚、男女、大遗),就是佛法中的行蕴;数论所说的心根,就是佛法中的识蕴;诸如此类,如果是只看表相的归纳,真的会令人觉得佛法不过是原来婆罗门思想的延伸罢了。

然而各位都知道,佛所说的三乘菩提胜义谛,是与其他一切外道所不共的。在 世尊出世以前,印度的各种宗教哲学,虽然都没有正确的解脱法义,但是却常常是修学人天乘法,乃至于学习殊胜三乘菩提之前,所应该了解的。因为修行的道路充满了似是而非的偏邪法义,若无能摧邪则不能显正;如果不能知道歧路的所在,就不能够看到正路的方向,这是一体的两面。如果只是因为佛法中许多的法义名相与外道所说的相似,就说两者是从属的关系,那就是以偏概全了。

所以,在《普曜经》中说到:世尊度化了优为迦叶(也就是事火三兄弟)成为阿罗汉之后,带着他们一起游行到摩揭陀国。此时 佛与诸比丘坐在树下歇脚,正好频婆娑罗王带着臣民来拜见 佛,大臣们看见优为迦叶就坐在 佛的身边,大臣们都认识优为迦叶是数论派中名满天下的大师,心中就生起了疑惑:“欸!这是怎么回事啊!为什么佛陀会跟优为迦叶大师坐在一起?难道是迦叶大师拜了佛陀为师吗?还是佛陀拜了迦叶大师为师呢?”大众心里生起了这样子的疑惑。

此时,佛陀知道大众心中的疑惑,就问优为迦叶:“优为啊!你本来是事奉什么样的神明呢?用水火祭祀那些日、月天众梵天,祭祀了多久了呢?过去的日子,你如此精勤地修学外道法,是否已经成就了梵我呢?”优为跪在 佛前回答:“世尊啊!从我祭祀神明以来,已经八十年了,我事奉了水、火、风之神,还有日、月、山之神,心中无他念地、夙夜都不懈怠啊!但是八十年来终究是一无所获,直到遇见了佛陀,我的心才得到了真正的安宁。”此时大臣们才知道,原来优为迦叶大师三兄弟,都成为 佛陀的弟子了。世尊告诉优为:“你起来吧!示现阿罗汉的神通给他们看吧!”于是优为迦叶就示现了一连串的大神通,最后又跪在 佛前说:“我是佛的弟子,佛是我的老师。”

此时,迦叶显现过神通之后,世尊开始为大众演说法义,开始破斥数论派的错误:“天下众生有眼,但未必是色蕴;以此观色蕴的无常,同理,痛、痒等想蕴、行蕴、识蕴也是如此的无常。”数论派认为众生的自性有五大、五唯、五知根、五作根、心根,配合上五种自我,如此而成为一个众生;但是 世尊却一一地驳斥,数论派所谓的自性与自我。总结为五蕴,都是无常虚幻的,有五蕴则必有众苦患之难;因为有五蕴就是有轮回,数论派所说的,不论是哪一种自我,都是虚妄不实的。

佛陀自身的示现,我们可以看到,外道的法义虽然没有真正的解脱,但是却是一个佛弟子在多生多劫漫长的修学过程中,所应该了解、甚至是亲身修学的。特别是菩萨道的行者,为了满足人天二乘资粮,为了成佛而累积一切世、出世的福德;并且为了一切的众生广修一切种智,所以遍学所有外道知见修行,这是一切诸佛菩萨共同的作为。所以次法,就是人天二乘修学的完成,他必须经历的顺序是:“欲为不净”,接下来“上漏为患”,然后才作得到“出离为要”。这些外道哲学论典,正是每一个佛弟子在“上漏为患”的修学之中,必得是清楚照见:喔!原来这一切外道的教法,皆是有容、有上、有漏,并不是真实的解脱;确认了这一点之后,才能够走上佛法三乘菩提的“出离为要”。

因此,平实导师在教材的第118页开示说:【要学人了解四禅与四空定的境界,只是色界与无色界的境界,都同样是受生之处而非已离受生处的涅槃境界,所以色界天、无色界天同样会有寿命生死而不离轮回,能使学人知道涅槃的实证是应该要超越这些境界的,学人即不会因为无知而产生大妄语业,死后就不会因大妄语业而下堕三恶道中。但是实证声闻解脱道而在死后取无余涅槃时,并不一定要具足四禅、四空定方能解脱生死,因为慧解脱者与证四禅八定的俱解脱者并无差别,亦可在死后入无余涅槃而解脱生死,生前亦是同样证得有余涅槃;所以慧解脱阿罗汉只需证得圆满的初禅就足够了(当然最好是有二禅的实证),但不需要具足证得四禅、四空定而取证灭尽定。】(《涅槃》上册,正智出版社,页118-119。)

以上所说,是诸佛度化众生实证声闻涅槃时的常行法式,正是佛教中所有善知识度人实证声闻涅槃时,应该遵守的说法次第,这就是诸佛为度众生出离三界生死而说四圣谛等“诸佛常法”之前,都会先演述而教导于学人的次法。

好,所以前面说到 佛陀本人是如此的示现,诸大圣弟子也是如此的经历,各位再想想,为我们所广知的大乘菩萨们,像是马鸣菩萨原本是广富辩才的外道,胁尊者为了度化马鸣从克什米尔来到了中印度,与马鸣展开了漫长的论法;最后,马鸣菩萨承认外道法的错误,才转为修学佛法,而成为下一代住持禅宗的祖师。

龙树菩萨从小就学习外道经论,甚至修学外道的神通有成,直到他侥幸度过了生死劫难后,转而修学大乘佛法;接下来的一生,广破斥外道——著作了《回诤论》广破诸外道,晚年在社会上激烈的宗教斗争,加上佛门内的内斗氛围之中,最后示现了自戕销业。

提婆菩萨原为锡兰国的王子,广学一切婆罗门典籍有成,所以信心满满地前往印度去辩论;却为 龙树菩萨所摄受,转而破斥婆罗门思想,著作当中广驳斥外道的思想,甚至最后在南印度被佛门外道所刺杀而身亡。值得一提的是,龙树与提婆师徒二人一生所破,正是数论派、声论派、胜论派以及其他相属的外道正理论,显示当时的佛门与外道的斗争极其激烈,甚至是危及生命,所以师徒二人都以身殉道。

无著菩萨与弟弟世亲菩萨,都是出身自婆罗门种姓,少年时代就已经完整地修学完了婆罗门的教育,所以在他们的著作当中每每都能广泛地先分析外道思想的是与非而广予破斥。鸠摩罗什大师少年的时候,也完整地修学了婆罗门的教法,所以后来才能够忠实地翻译出像是《百论》来驳斥外道的邪见。

至于 玄奘大师,那更是不世出的奇才,不但对于佛教三乘菩提能够全然地实证,对于诸般外道思想更是透彻地了解。在他前往印度取经的路上,他不但广泛地向佛教的前辈学习,也同时向外道的诸师学习,所以 玄奘在那烂陀寺时,他代表了戒贤法师,出面广破折服了各种的外道与二乘错误的思想,使得那烂陀寺的大乘唯识宗能够维持住最胜的声誉,也使得戒日王出面为他举办了十八天的无遮大会。在 玄奘回国之后,于百忙之中还刻意翻译出胜论外道的重要典籍《胜宗十句义论》,这不是佛教的典籍,而是外道的典籍。胜论派中最重要的典籍有两部:《胜论经》与《摄句义法论》,而 玄奘法师所翻译的这个《十句义论》,已经完整地融合了前面两本书综合的法义。从这里看出,身为中国人士的 奘师,竟然可以如此精研外道思想,即使是今日仍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时间的关系,今天就先为各位介绍到这一边。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


点击数: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