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资料
第074集
由 正伟老师开示
各位萤幕〔屏幕〕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
先问候大家:色身康泰否?游步轻利否?少病少恼否?众生易度否?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也就是本会 平实导师的著作《涅槃》的导读课程。
在上一集的节目中,我们说到了《增壹阿含经》讲到,所有的菩萨在成佛之前的三大阿僧祇劫当中,“于其中间,当受佛决”;佛陀救度众生是无间断的,菩萨襄助 世尊弘法也不会间断。在 佛陀出世之前,先于 佛陀来到人间的菩萨们,不害怕人间的困苦,不在乎自己的外相被后来的人称为外道,他们开始混入外道之中讲学著述,改造并且提升了印度的氛围,使得人乘与天乘的道理成为大众理所当然的常识,使得追求解脱成为人生最高的目标,让印度成为适合 释迦世尊降生及弘法度众的“中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正是〈普门品〉中,世尊赞叹 观世音菩萨的大行;这些菩萨的大行,不只是 观世音菩萨所独有,同时也在因地的菩萨们身上所显现。
从公元前一千五百多年,大约是距离现在四千多年前,《吠陀经》的思想开始一点一点地在印度兴起,推崇远离此世的享乐,而应该投入修行以得到未来的解脱;反过来说,若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追求自我的小利,则会产生不好的业力(karma),这些业力在未来会推动我们转世投生,陷入轮回的痛苦,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了离开轮回而努力修行。例如《梨俱吠陀经》中说到:【圣者立于风中,穿着黄色的污衣,他们随着风,快速地移动,去到那以前的神去过的地方。】经文中暗示着:站立风中、穿着脏衣服,持守着这样的戒律,能够得到好的未来;什么样好的未来呢?就是可以去到神才能到达的地方——天堂,或者说为解脱。
从《吠陀经》一直到《奥义书》,施论、戒论及生天之论成为哲理中定调的基础,当然这些印度哲学的发展是庞杂而多元的。《吠陀经》乃至《奥义书》的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与佛法中的施、戒、生天论还是有所差异的,但是追求布施、持戒、生天的基本态度是一贯而且一致的。所以,世尊开始弘法后,原先修习各种外道见解的人们,很容易就可以进入佛门而继续向上修学;像是舍利弗、目犍连、大迦旃延等诸大弟子们,本来都是外道中大师等级的人物,普遍地修学一切的外道法却无法获得解脱,所以最后才能发现 佛陀的教授才是真正的解脱。
例如,舍利弗尊者在进入佛门前,又叫作邬波底沙梵志;梵志就是外道的修行人。有一天舍利弗在路上看到了马胜比丘(他是最初证得阿罗汉的五比丘之一),看到了马胜比丘威仪庠序、举止安详,不同于一般的沙门,所以舍利弗心想:这必定是一个有道之人。于是就请问马胜比丘:“尊师是哪一位?祂教导您什么法门呢?”马胜回答:“我的老师是释迦族的乔答摩,祂已经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我跟着祂出家,修习清净的梵行。”舍利弗又问:“祂教导您什么教法,可不可以说给我听呢?”马胜回答:“如来的教法,甚深又微妙,难解也难知;我最近才出家,不能广说。我现在为您略说其义理。”于是就说了一首偈:【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卷2)舍利弗才听完,心中长久以来的疑惑就解开了,立刻证得了法眼净,断了三缚结,成就了声闻初果,因此立刻就说:“释迦世尊正是我的老师,祂的教法就是正法。”
由于过去世所累积的功德,加上舍利弗尊者从小实修了《吠陀经》《奥义书》的内容,进而成为一位名满四方的大梵志;也就是舍利弗尊者在进入佛门前,已经完成了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的实修,依于这一些外道的论典,生起了对于解脱的追求与实修。因为外道所传授的解脱,有着谬误与不足,所以一直无法达到真正的涅槃,但是该具备的许多福德资粮,以及对于解脱的追求、外道的见修行果,他几乎都已经完成了;所以,在听闻马胜比丘转达 世尊说法时,才能够立即修正外道所说的解脱的错误之处,依着 世尊所说的正理,于是就在当下现证了须陀洹初果。所以随后他拜见了 佛陀,听闻 佛说更深的胜义法之后,立刻就能够依法修行,成就了阿罗汉果。
类似舍利弗先于外道法修习完备,再入佛门迅速成就的事迹,在《阿含经》中比比皆是,几乎是大部分上首圣弟子的共同经历——都是经过了人乘与天乘福德的累积,再加上熟悉于婆罗门教外道的修行,进而体悟了其中错谬缺失之处,最后才发现只有佛法才是真正的解脱大法门。
又像是大迦旃延尊者,本来也是外道的大梵志,传授外道法名闻四方,但直到遇到了 世尊之后,才能解开最后的疑惑迅速地成就了阿罗汉。如果我们可以将眼界放得更广大,去看到一位修行人多生多劫以来相连贯的修行,就能够了解 释迦世尊与大菩萨们为弟子们长久以来所安排的因缘。在证得解脱果之前,必须先完成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的实修,加上本人已经是一心深求于解脱,虽然长久修习外道所传的法,皆是久求而无法获得解脱实证,必须要等到亲值 世尊,由 世尊为他教授,修正了之前的错误,能够在 佛陀的加持下,才有可能完成证果之路。
我们再来看看 释迦世尊本人在世的时候,也是示现同样的修学轨迹。过去的佛弟子很少去讨论 世尊在悟道前的所学,大家都知道 释迦世尊是印度北方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u的太子,父亲净饭王担心祂会出家,所以从小就让 世尊享用最殊胜的五欲妙乐,学习最佳的知识与善巧,一心想要培养 世尊成为未来的国王。那么 世尊年少的时候,学习的是哪些学问呢?
我们先来看,迦毗罗卫Kapilava这个名称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指黄色,另一个意思则是指人名。迦毗罗卫城乃是外道数论派的创教祖师迦毗罗Kapila所居住的城池,因此就以人名为这一座城的名称。并且在《长阿含经》释论中说到,释迦世尊的前世曾经出生在名为迦毗罗的婆罗门之家,后来出家成为梵志,这个梵志住在雪山的湖畔,因为他住在这儿,所以这里就叫作迦毗罗城。也就是说,世尊前世为外道梵志的时候,就住在迦毗罗城,所以在《本行集经》中,把迦毗罗城叫作“黄头居处”,也就是《梵网经疏》中所说的“黄发仙人住处”,《一切经音义》则说:“谓上古有黄头仙人依此处修道,故因名耳。”也就是说,世尊前世曾出生在数论派的家中而修行,所以迦毗罗城原本就是数论派的发源地。在佛世的时候,迦毗罗城的四方围绕着舍卫城、王舍城、拘尸城、波罗奈城,是新旧各派哲学互相交流的重要地点,传统的婆罗门思想跟各种新兴的新沙门主义,都在此处传播与较量着。
据说 释迦世尊少年时的启蒙教师叫作毗舍密多罗Visavamitra,也就是选友,这个人跟 释迦世尊相同,是出身于刹帝利种姓的学者。净饭王要选友担任太子的亲教师,选友按照着太子所应修学的内容,也就是传统婆罗门所应该要学的学问,传授给少年太子四部《吠陀经》与五明之学;而 世尊具足地完成了这一些课程,甚至还超胜过了选友本人。
后来 世尊示现看到人间的生老病死的无常而想要追求解脱,但是在祂过去所学习的吠陀诸经与五明学中,世尊找不到解脱的究竟答案,所以二十九岁时,世尊离家去追求真正的解脱。世尊拜访了许多的修行人,最著名的有两位——郁头蓝弗Udraka Ramaputra以及阿罗罗迦蓝Alara Kalama,跟着他们学习到了无想定与非想非非想定。例如 世尊见到阿罗罗迦蓝时,就请教对方要如何才能断绝生老病死?阿罗罗迦蓝就按照数论派祖师迦毗罗黄头仙人的教法回答 世尊,所以 世尊就留下来向他学习。但是当 世尊成就了这个禅定之后,祂就问老师:“这个非想非非想定是有我,还是无我?”同样的情况,世尊也请问郁头蓝弗:“无想定中是有我,还是无我?”两位老师都无法回答祂的问题,因此 世尊确认了这两种禅定都不是无我的解脱之处。这也就是为什么 世尊在成佛之后,第一个想要去救度的对象,就是这两位老师。有趣的是,郁头蓝弗与阿罗罗迦蓝同为当时数论派中最有名的两位大师,也显示了 世尊与外道数论派之间的深因缘。
各位还记得吗?世尊离开两位老师之后,知道这个世间再也无人可以指导祂了,所以祂就去修六年的苦行。那么我们就要想一想:既然当时 世尊已经修成了非想非非想定,是三界之中最顶最上的禅定,已经成就了三界最高之处,那么为什么接下来 世尊要示现去修苦行?而不是其他的修行法门呢?修行苦行还在最高禅定之上吗?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说到在传统婆罗门哲学中,“梵我一同”是各派最高的共同的原则;而当时 世尊清楚地观照知见:如果不能够断除轮回的我,就永远不可能得到解脱。
在早期的《布拉哈德奥义书》中说到:“只要看我、想我、听我、深思我,则关于世间的一切就会完全地了解。”那么什么是“我”呢?一定要先确认什么是“我”,才能够断除这个“我”。传统的婆罗门哲学中,特别是数论派,对于什么是自我的教法,有所谓的“五藏”,认为人类有五个层次的自我:
1.食味所成我(annarasamayâtman):也就是由食物所养成的肉体我,这是最粗浅的自我。
2.生气所成我(prānamayâtman):也就是由呼吸气息所构成的自我。
3.意所成我(manomayâtman):也就是由意识精神思惟所构成的自我。
4.认识所成我(vijñānamâyatman):也就是潜藏在意识思惟后面的自我。
5.妙乐所成我(ānandamayâtman):也就是真我,永恒真实的自我,是超越世界的最高境界,也是常住不变、不可思议的妙乐我。这种妙乐所成我,又可以叫作涅槃、不死、无上界、永恒的寂静,乃是修行人的人生最高的目标。
婆罗门哲学认为现在的食味所成我,是未来能得到般涅槃之因,也就是要透过修行的方法,解脱于前面的四种我,才能达到最后的妙乐所成我。世尊在完成了非想非非想定之后,却开始了六年的苦行,目的就是为了要断除“我”,要达到婆罗门所说的“般涅槃,妙乐所成我”。
各位想一想看,当时的 世尊是不是想要断除食味所成我?所以才日食一麻。是不是想要断除生气所成我?所以静坐着不动,无气、无息、无脉。
好,今天时间的关系,先为各位介绍到这一边。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