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资料
第149集
由 正益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要讲的系列是“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灯下黑之琅琊阁”,这一集要说明的是“大乘的空义”。
所谓大乘的“空”,实际上是在说明第一义空,但这第一义谛空并不像二乘法的无常空,或是说一切现象界像琅琊阁说的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这样没有办法来解释大乘真实的空义。那如果需要各种条件才能存在的,然后说明这就是空,这样只能够说明是二乘所处理的、所思惟的现象界的法,然后再配合如来的观机逗教,方便说二乘法来令大家得到一个解脱;可是这二乘解脱不是真实的大乘解脱法,所以大乘的空性,不是在说明世间现象界没有自性的空,空无自性并不能代表真正大乘的空义。如果依琅琊阁这样的解释来说明空,那就会变成说大乘的“第一义空”——第一谛空、第一义空、真如空——那就变成说是没有一个固定的真如、没有一个固定的第一义谛、没有一个固定的第一义;那如果这样讲的话,就显然不是大乘所要说的,因为大乘的空,并不是立足于一个自性的空,或是空无、或是空幻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重新来检视大乘的空义的话,并不是从意识心来着眼。因为意识心的体会是基于六识论的种种,这样来解释都只能够偏于现象界,对于真正大乘法所说的八识论,他是不能够理解的,他只能够从意识境界来作种种的思惟揣摩,然后来想这样的境界有多好、这样的境界有多好,大乘所说的本自解脱的这个心有多好;可是祂这个心的解脱性,实际上是源于自己六识心所思惟的,然后主要是要靠意识心这样来想应该是怎样、怎样。所以依于五识的境界,然后由第六识来作种种的思惟所得到的心境的自由平和、解脱快乐,这还是堕于意识境界,而不是大乘所说的非觉观境界、非寻思境界;因为大乘法是基于第八识如来藏,是过于一切世间、一切凡夫所作的一切寻思的境界。
那依这样来说的话,我们就可以知道,不论我们说的涅槃空、真如空、胜义空,并不在说明这样的空无,也不是说空幻,也不是说固定、不固定的东西种种,也不是说一些依于因缘条件所成立的;并不是像有的学术界的人,他们就想说,这些所说的这个大乘法是后人再编造的、去编纂出来的,并不是如此。大乘法是 佛所说的,因为二乘法一开始在开宗明义的时候就已经说了,二乘法的声闻的四圣谛法以及缘觉的缘起法,这些因缘观种种都是基于“如”;这“如”在翻译上,有时候翻译成“如如”,有时候翻译成“真如”,祂就是大乘所说的第一义,从第一义谛出生了一切诸法,乃至于这些教法,然后给二乘人来修学。所以二乘法是不离于空、然后也不离于如,不异于空、也不异于如,实际上真如和空意思是相同的。
在这个解释上的话,如果我们要说“空”就是大乘空,因为真如本身是空,可是这个空的话,你可以把它当作是空性,这是其中的一种解释。另外大乘法之所以要说空,就是因为众生堕于三界有,堕于三有的众生,他们没有办法来思惟大乘的空义,所以在教法上就会有二乘方便小法来令他们得到他们喜欢的涅槃——不生不灭的境界。因为二乘者他们有涅槃贪,因为他们这样,所以要有种种的二乘法来说明、来让他们契入,配合他们的根基,因此可以得到他们的解脱果。然而真正的解脱果,是本自解脱的法,才有解脱果;那既然是本自解脱的法,实际上“无智亦无得”,就像是《心经》所说的。
世间的人从外法上去作思惟或是作追求,他都是没有办法脱离意识境界;意识境界它不是真实的,所以要依于善知识所说的,因为善知识他已经亲证 如来世尊所说的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如来藏,如来藏本身是空性的,所以这个空并不违背如来藏的义理;而且如来藏是无我性,不可以把祂当作是外道神我这样来诬蔑自己的自性清净心。由于如来藏这个心体非常难以了别、非常难以亲证、非常难以思议,所以祂是过一切寻思境界。今天琅琊阁他自己说他是凡夫,既然是凡夫,他就不可能契入第一义谛;因为胜义谛中,就是要透过这样的熏闻、接受,然后不断地修学,最后能够参禅、证入。证入这一个空性如来藏的时候,才会与第一义谛契合,不然在那之前所说的法都还是有相之法;有相法,它就不是无相法,不管如何接近,它还是有相。
然而如来藏这境界是无相的,所以这就是“空、无相、无愿”,祂从来没有愿求;祂体性没有一法,所以“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这代表说,第八识的自体心,就是如来藏的自体,祂本身并没有任何一法,就像虚空一样,有时候是以虚空来作譬喻,虚空中不会有云彩、不会有雾、不会有雨、不会有灰尘在里面,因为虚空不取任何一法;所以,如来藏也是这样的体性,因此说为“空性”。这样可以让众生不再堕于三界有、堕于有性,所以说空。因为众生喜欢的就是从外法中去寻求,依六识来取其中的境界法,然而如来藏不是这样的境界法,如来藏是本有而不可思议的法,祂是不思议界、祂是涅槃界、祂是真如,所以第一义谛实际上就是如来藏。我们从这样来看,空无所得就在说明这空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这个从来没有污染的心体,祂本身是无所得法;是因为祂不会去取任何一法,祂也不会去恋著任何一个法,所以第八识的自体没有这样的法,因为祂虽然能够含藏所有的一切诸法的种子,可祂自体是清净性的,祂是无为性的。
然而这“无为”,大家也要知道,这无为并不妨碍祂有七种性自性可以出生一切诸法,所以这个心体又称为法身,所以如来藏就是法身。法身有一个意义就在说明这是诸法之身;所谓诸法之身,就是能够出生诸法,所以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里面也说到“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生”(《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69)。所以依这样来说明,真如一定是一个自己本自无生的法,然后祂才能够出生诸法;也就是说,要有出生诸法这个功德,这样才能够称为法身,所以经文就说“是名法身”。所以真如是法身,如来藏也是法身,所以不应该切割真如和如来藏。在真如这个解释上的话,有时候是直接说心体,有时候会将真如说成是法性、是体性,所以 玄奘大师在真如这地方有以法性来彰显。所以真如就是第八识的真实性,离开了这个第八识,并没有真正的真如法性可说;然后又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出生一切诸法,所以一切诸法离开了真如,也没有一切诸法可说,这就代表说大乘法是世、出世间一切空。
这个空义不是琅琊阁他所说的那种空义,他没有办法来真正彰显。所以他在文章说:“四大皆空如何来连结到慈悲为怀?”那实际上他对于这真正的空义,他不能真正的了解;其实他有读过,但是他没有办法信受这样的空义,因为这个空义必须一定要连结到第八识,一定要连结到真如心体;而真如心体是他不要的,所以他自然也否定了如来藏。如来藏的心体是众生难以思议的,因为第一个自性清净心,这个就非常难以思议;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是众生的心,众生在世间遭受一切染著,为什么这个如来藏还可以保持自性清净呢?所以这就非常难以思议。这又代表说,能够含藏一切染污种子,这样的阿赖耶识如来藏非常难以思议,因为众生不能理解:既然处于世间,然后又能够出生诸法,不应该有我性吗?这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从这样来简短的知道,现在的许多人他们会堕在因中来说果,以意识境界来揣摩第八识境界;甚至有的人没有办法接受第八识,干脆就把祂否定掉。
他们在说的是相似佛法,所谓相似佛法就是相似像法,相似像法就不是真实的佛法,他们都是用六识的境界来鱼目混珠,来妄图说这是大乘法。可是不论他们怎么说,都有很多的缺漏,比如琅琊阁在这个地方说生死、涅槃,他认为这是一样的。可是哪里是一样的,他要说出一个道理来,可是他是说不出来的。因为他的空性,他的“真如”这个法性,实际上与一切诸法都毫无关系,它是独立存在的;它也不是一个真实体,就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从意识境界去想一个非常清净完美、无为无作的心体;喔!对不起,他连心体也不要,因为他只要法性,就是他在这个地方说明就变得很奇怪。因为他说他是依《成唯识论》,但是《成唯识论》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个真如是识之实性;所以不论他在扭曲成是第八识的真实性,可是看一看第八识里面含有七转识,七转识哪有真实性呢?那如果这样只剩下第八识,可是他又要否定祂,否定第八识是真实,所以认为第八识是虚妄识;那这样情况下,他真正要立足的真如是什么?就没有了啊!因为真实性已经被他从八个识里面剔除,剔除以后他就找不到真如的一个真实性了(真如就是真实性与如如性)。
那既然都虚妄的法,八识都被他认为是这样的现象界的法,那就变成说八识中并没有不变的成分、并没有不变的法性、并没有不变的体质;既然都会变异就不应该称为如,而应该称为不如;既然都虚妄,应该称为虚妄。那这样他所追求的是什么呢?既然是虚妄不如的心体,如何常有?如何说这样的心体是真正的真如法性?那显然就讲不通。而且这真如法性还必须是空,对于他不能够理解这样的空义来说,真的是太困难了。
那我们现在根据经典来说明,我们来看《心经》怎么说呢?【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从世间的因明逻辑来说,色和空是相同的;因为“不异”代表说它们并没有差异,“即是”就代表说是等于,就等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包括了五蕴都是如此,这是证悟的菩萨在观行的时候——五蕴皆空。然后我们从这地方来说,它的层面和四大皆空是一样的,就在说明这空到底是如何。然后经文又说:【空中无色,……无智亦无得。】从“空中无色”一直说到“无智亦无得”的中间有种种的法,这些法告诉我们说,这不是空所拥有的。
那这样的话,《心经》到底在说什么呢?我们直接以《楞严经》来说,《楞严经》在说如来藏这心体的时候说到:【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4)然后后面还有。那如果大家读过《心经》会觉得,这一段非常的相似;是的,没有错!这个《心经》的空就是在说空性如来藏,所以《楞严经》就直接将这个地方点破,说明如来藏是本妙明心,如来藏这个心体祂殊胜、殊妙,然后圆满具足一切功德。所以这些法,祂不会恋著、不会取,祂出生这些法,但是祂从来不取这些法;那何以见得祂不取这些法呢?如来世尊在这段经文又说:【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是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所以,这样的心体,祂能够出生种种的诸法;乃至于二乘法的苦集灭道,再修学声闻乘、缘觉乘这样种种诸法来尽一切无明的话,一样统统都是含摄在这如来藏。也就是说,你在轮堕生死、在轮回中也是依于祂,修学也是依于祂,从来没有离开过祂。
那我们再来看经文怎么说?【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这意思是说,你要说祂是、要说祂是非,都很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因为意识境界是难以来说明这真实法,必须要亲证;所以 世尊说:这不是世间一切凡夫众生以及二乘的声闻、缘觉,乃至于得这无学果的可以知道的。因为真正的大乘法,不是用他们目前的凡愚所知的一切境界,然后以这样的心来测度如来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无上菩提;如何用世间言语来希冀入佛真实知见?
那今天琅琊阁他说他自己是凡夫,所以他没有办法契入第一义谛无相之法;他一切的觉观境界、乃至于跟人家讨论的一切境界,都还是堕于有相法,他跟无相法总是会差一截。所以,我们就说这样子用自己思惟的,又不肯依于善知识所教导的,你就不可能契入第一义谛的因缘;乃至于现在所言说的,也都是言不及义——言不及第一义。因为真正第一义谛,就是他否定的、或是他不太认可的,或是他评议的、认为是外道神我的如来藏,也是他认为是虚妄的、是生灭的这个第八阿赖耶识;本来这真实心体,就是 如来所说明的,可是他不能够接受。
我们再来看一下经文,《佛说不增不减经》:【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这意思在说,大乘第一义谛不离开众生界,不离开众生的一切而有这个如来藏。为什么?因为如来藏是与七识俱,又能够出生五蕴,所以五蕴皆空就是在说明这“空”都是如来藏这个心体,祂这空性如来藏所出生的;因为能够出生这样种种诸法、乃至于器世间诸法,所以说如来藏就是法身。那今天琅琊阁他对于如来藏非常猛烈地批评,他认为这有外道神我的味道,即使他认为这只是轻轻一句,这样也不可以。这样来说相似佛法的人,他还批评大乘第一义谛,他就会远离第一义谛;从声闻部派佛教的六识论凡夫他们来说这第八识是意识的细分,他们不承认有八识,他们也将如来藏直接拨入到一切世间能生诸法的种种意识幻想中的大梵、梵天种种,或是梵我,然后却来师心自用,来作很多种的写文章啊种种;可是这样对于第一义谛,实际上不了解第一义谛,也不了解第一义谛的空义。所以《华严经》有说:“于第一义谛不了,故名无明。”这就是在无明长夜里面轮回,所以大众千万不可相信这样的谬论、谬解,这样的相似佛法;应当亲近大乘正法,信受如来藏第八阿赖耶识如来常住。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