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功德品〉 六根功德差別(三)

第105集
由 正翰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很高興又再次共敘法緣。歡迎您繼續收看正覺教團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三)」,主題是:〈法師功德品〉之六根功德差別。

接續前一回談到的「意根默容一切諸法」的義理;一切諸法包含十方三世世間、出世間法。經中談及「惟聖與凡,無不包容」,說明意根的默容包含四聖與六凡的十種法界。意根默默地含容著往世所熏習的解脫道、佛菩提種子,在生生世世修行過程中待緣熟相應,需要用的時候,意根就從如來藏中將過去世熏習過的種子拿來對應,然後繼續進修菩薩道,直至未來世可以成佛。而這一種現象,在我們身上也都能常常遇見,譬如此世開始學佛,第一次聽到叩鐘偈,全身愣住、感動莫名,甚至淚流滿面;看到書中寫的證悟明心的見道報告,心有戚戚、似曾相識;夢見往世親歷西藏覺囊派僧人與紅衣喇嘛的軍隊在大雨泥濘地上混戰,血流成河。這些點滴,在未聽聞意根能默容一切法前,都無所知為什麼;熏習此法後,都證明 世尊所言「惟聖與凡,無不包容」的法語,都是真實不虛的,都是誠實語,緣熟的時候,意根相應出來,就能一一親證體驗。

意根永遠是默容諸法的,祂從來都不會說話,不會跟你的意識覺知心作什麼提示,所以意根總是默默地含容諸法,而意識不一定曉得;縱使後來能曉得,是因為你道業有所成就,可是仍然無法具足了知意根之所含容!直到最後的階段,達到最後世而成為一生補處,然後下來人間成佛,那時才算「盡其涯際」,這就是所應知的十方三世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無不了知,就能全部究竟。為什麼那時候意識能具足了知意根之所默容呢?是因為意識已經通達意根諸法,能令意根與往昔所曾經歷、所實證的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具足相應,所以才能成佛,但是意識自身沒有辦法具足了知!所以得要靠意根來運作。因為與如來藏中含藏的種子相應的並不是意識,而是意根,意根才可以直接相應。成佛時的意識就運用意根這一個特性,直接從如來藏中去相應,結果還是經由意根才能夠完成!因此說「意根圓滿千二百功德」,所以不要小看意根。

可是從真實證悟的菩薩來講,我們的識陰六識加上意根,這七個識是生生世世都不捨離,因為我們世世所修的並不是聲聞道;必須要世世常在人間自度度他,乃至成佛,所以每一世的七轉識都要現行,不能取滅而入無餘涅槃,那麼這時就得要藉意根的特性,由意識指導著五陰努力修行、淨化自己,然後意根就可以漸漸地轉變清淨,漸漸地比前一世更能相應於如來藏中含藏的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的十方三世種子。所以意根能默默含容一切諸法,修學佛菩提道的人就是要利用意根這一種特性來修學佛法;直到成佛,同樣的以此法來利樂一切有情。

對意根講這麼多,是因為意根很重要,意根時時現行而不曾中斷,但意識則是常常會中斷。以睡眠時而言,眠熟時意識斷了,前五識也斷了,此時意識在睡覺嗎?也就是說,斷滅、不存在的法,怎麼可以喚作祂在睡覺呢。所以實際上睡覺的是依舊存在的意根。所以意根在睡覺時就是眠熟位。我們說的「意根睡覺」不同於世間人講的睡覺。一般人所謂的睡覺是說意識不了知,他們認為那一時意識還在,只是對境界不了知。而我們說的睡覺是意識中斷了,不存在了,而意根還在,所以睡覺的本質是意根繼續住在那個沒有識陰六識的境界中,那才叫作睡覺。

那為諸位講這些內容是在說明什麼呢?說明你的耳識與意識在聞法的時候,依舊不離意根;當你以眼根見一切諸法的時候,依舊不離意根;當你以舌根為人說一切法的時候,依舊不離意根;即使眠熟時依舊不離意根,更何況作夢時獨頭意識運行中,當然更不離意根!所以意根具足一千二百功德。但是這個意根所具足的一千二百功德,不能跟前面五根混為一談,因為祂有自己的功德性;前五根也各有自己的功德性,不歸屬於意根;然而前五根在運作的時候,祂們的功德性都要依賴意根的功德性來支援才能完成。所以意根雖然「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但祂仍然不能把前五根所有的功德法據為己有;即使意識作了錯誤的認知,而意根把這個錯誤的認知據為己有,實際上仍然是前五根所有的功德配合著,前五根依舊各自擁有自己的功德,而意根所有的功德仍然是自己的一千二百。那如何才能圓滿?到什麼時候圓滿呢?答案是成佛的時候才能夠圓滿。那時才能具足意根的一千二百功德。那時候大圓鏡智、成所作智都成就了,妙觀察智、平等性智也圓滿具足,成究竟佛,意根的功德才能顯發。這就是告訴我們說,這一個「清淨意根」是可以實證的,但是我們在實證的過程中,有法及次法都應該要具足修;當法與次法都具足修證的時候,就可以完成「清淨意根」的果證,這時就是你「通達無量無邊之義」的時節,那你就擁有這一千二百意根的功德了。

今天的視頻先到此告一段落。

阿彌陀佛!


點擊數: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