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根清淨(一)

第106集
由 正超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的電視弘法節目。這一季所講的主題是「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三)」,這一個系列當中法義要旨,是依據 平實導師所著作的《法華經講義》作為藍本,再加以進一步論述當中義理,這五集的範圍各位菩薩可參考第十八輯208頁至284頁。歡迎各位菩薩能繼續熏習這一乘圓教清淨了義、究竟圓滿而無上微妙的《妙法蓮華經》。

這一集接續前集經文說到:【三千大千世界六趣眾生,心之所行、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皆悉知之。雖未得無漏智慧,而其意根清淨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亦是先佛經中所說。】(《妙法蓮華經》卷6〈法師功德品 19〉)這裡經文說到:於三千大千世界中的六道眾生,他們的心之所行、心所動作、心所產生的戲論,都可以全部知道。雖然這位菩薩還沒有得到斷盡三界愛的有漏習氣的智慧,然而他的意根清淨到這個地步了,那這位菩薩只要有所思惟、有所籌量、有所言說,全部都是佛法,沒有一個法不是真實的,也都是過去的諸佛在經中所曾經說過的法。

上述經文中所提:「三千大千世界六趣眾生,心之所行、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皆悉知之。」這是說意根清淨的菩薩,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也就是說,他所演說的一切世間法,也不會違背正法;乃至於外道所說的邪法,來到這位菩薩口中宣演出來時也會變成正法。如果有機會拿了一首外道寫的頌來,我們用八識論把它講解出來,也會是正法。可是如果本身是邪見的人,就算是龍樹菩薩的《中論》讓他來講,依舊會變成邪法。這也是事實,不是危言聳聽的。

例如龍樹的《中論》,它是在講第八識如來藏真如心不生不滅本來就離兩邊;但是被應成派中觀解釋以後,那就是用第六意識心來解釋《中論》;解釋到最後就變成了用意識心來想像、思惟,自以為離開兩邊,說那樣叫作中道。可是他們所講的那個思惟境界從來不離生滅、斷常兩邊。那麼假使我們把《中論》裡面所載外道提出的質疑題目,把外道質疑的那幾首頌,改用八識論將它解釋出來時,可就不是質疑了,就變成認同《中論》了,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所以《中論》中,如果把全部前後一貫都用八識論來解釋的話,那就是龍樹菩薩的本意了,包括裡面所有外道質疑的那幾首頌也都會變成正法。

假使有因緣,各位菩薩可以試著用這樣的方式來解釋外道們的質疑看看,那各位菩薩就會覺得說:「欸!外道質疑的法來到你嘴裡也會變成正法!」實際上它就是正法!因為你是依第八識的實相來解釋外道的質疑,那你就會瞭解到外道為什麼會有那一些質疑了。因為他們從世間相來看,不離六識境界,就會有那一些矛盾,於是就會提出來質疑。如果是站在六識論的層次來看,就免不掉有那些質疑了,而他們心中的疑無法解釋開來,自己也無法加以闡釋。可是我們如果用八識論來看他們的質疑,就可以把他們的質疑變成演說正法,這些質疑根本就不是問題。

對於《中論》中的那些質疑,每一句後面的問號,你就可以用八識論來解釋,全部都通,都可以把它改成逗號或者是驚歎號了。所以佛門中才會有一句話說:【正人說邪法,邪法亦隨正;邪人說正法,正法亦隨邪。】(《趙州和尚語錄》卷1)各位菩薩可以看到佛教界裡面,這兩三百年來這一些凡夫大師們,他們用所謂的應成派中觀,或者用自續派的中觀,也就是密宗兩大派的六識論假中觀來解釋般若、解釋中道,結果都變成外道法,他們所說、所知的《中論》就都變成邪法。這是事實俱在,仍然可稽、可考的事實及現象。

那麼現代如是,古時候也是如是。古時有人問說:「龍樹菩薩!您這個論一定要用八識論來解釋呢?或者是可以用意識心來解釋呢?」而龍樹菩薩的弟子提婆就提出來說:「這一定要用八識論來解釋啦!如果用六識論來解釋,我可以把師父寫的這個《中論》破掉。」因此,龍樹菩薩說:「那我們來試驗一下,眾生才會信嘛!要不然沒有這個實驗結果出來,那眾生也不會相信,那這部《中論》,未來豈不會變成外道論了嗎?」於是師徒兩人就真的實驗了起來,龍樹就改用意識來演說他的《中論》,他的弟子提婆菩薩就隨他所說而當下就把他破掉了。因為意識不可能符合《中論》的意旨,所以弟子就把師父的論給破了。

就這樣闡明了一個事實:龍樹的《中論》得要用八識來解釋才能通,用意識來解釋他的《中論》,有一天一定會被證悟的菩薩所破。這是歷史上發生過的真實典故,只是那一些密宗所謂的自續派、應成派的中觀師們,他們從來不講這個典故。這就是說,如果各位菩薩所證的佛法中心主旨是八識論,是以金剛心如來藏為中心主旨,也就是「妙法蓮華經」、「金剛經」如來藏「妙真如心」,那麼你來解釋佛菩薩們寫的經、論都能會通;如果是用意識心的境界或自性來解釋,那只是表面通,其實是不通的。

如果當代沒有善知識出世弘法,那麼他可以混一世,在佛教界裡面興風作浪、唯我獨尊,成為一個混世的魔王;可是有一天,如果有一個證悟的菩薩出現在人間弘法時,那這個魔王就當不了了。古時如是,現代亦如是;以前在佛教界還沒有正覺同修會 平實導師出來弘法,釋印順在臺灣佛教界真的成了混世魔王,他的《妙雲集》一本一本、一套一套印出來,還有《華雨集》一本又一本印出來,影響臺灣佛教界。那時臺灣佛教界真的非常混亂,所以就造成佛教界兩邊互爭。

可是當時因為沒有真實證悟的菩薩可以出來破釋印順,大家全部都是悟錯而同樣落入識陰之中,那時唯一證悟者廣欽老和尚又是禪宗出身的人,不通唯識,又不識字,也沒有辦法破他。如果真的要破他,也舉不出經教上的根據,因為引經據論得要識字才行啊,可是他偏又不識字,所以無可奈何。當年汐止有位慈航法師識字,也是研究唯識的,可惜又沒有實證,也無法破他。但是他明知道釋印順的書中所說全都不對,但是也無可奈何,那能怎麼辦呢?後來他故意請人去買一套《妙雲集》來,然後在佛教界某一些名人面前當眾放火把它燒掉,同時放一句話說:「將來一定會有人來收拾他的啦!」

當正覺同修會的 平實導師出興弘法時,大力破斥釋印順的六識論為核心來解釋佛法的外道邪見論,正是符合慈航法師生前所預計的結果一樣,讓釋印順直到死前終其一生,無法對正覺同修會的 平實導師作出任何的回應。為什麼呢?因為想當然耳,必然如此啊!佛菩薩不可能放著人間的弟子們,讓混世魔王的釋印順這樣一直糟蹋下去!因緣成熟的時候自然會有菩薩重新悟入了,重新來護持正法,這時就容不得混世魔王的釋印順繼續誤導眾生了。因為他是從根本把佛法常見外道化,密宗就可以生存了。

因為密宗也是從根本上把佛教給外道化,對末法時代的佛弟子傷害非常之大,而且影響非常深遠,遠超過釋印順的壞法行為。那個遺毒也會繼續存在,所以 平實導師才決定必須要徹底來處理它;否則未來世我們再來受生在人間時,還沒有離開胎昧,如果一個不巧撞進密宗去,又正巧撞進了應成派中觀去,那不就是冤枉地要多繞了一大圈嗎?這是為了未來世佛弟子們的法身慧命才做出吃力不討好的主動護法行為。

話說回來,如果以「此經」的實證,依「妙法蓮花」如來藏作為立足點來演述三乘菩提,就不會有錯誤;因為三乘菩提是依「此經——妙法蓮花」,也就是如來藏而開演出來的。這個道理,我們正覺同修會的親教師們在電視弘法「三乘菩提」系列中也演述很多了,這裡不再重複說明。所以說,菩薩所說的法,不論是「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全都會隨順於正法,不相矛盾,也沒有衝突。

不但如此,當這位菩薩意根清淨而於世間無所貪著時,還會有一個功德,就是:「三千大千世界六趣眾生,心之所行、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皆悉知之。」也就是對於三千大千世界的六道眾生,他們的心是怎麼在運作的,而他們的心有什麼動作?他們的心有什麼戲論?也全都知道。然而意根清淨有很多的層次,最基本的層次就是不貪著人間的五欲——財色名食睡,只要可以維持身心的正常、健康,可以繼續利樂有情也就夠了,並不額外的貪求,這是最基本的意根清淨。

那麼這樣基本的清淨以後,第二個清淨就是要離開欲界法的貪著。前面是沒有貪著了,可是仍然離不開欲界法,他只是沒有額外的貪著,但他無法離開欲界五欲。進一步的清淨五欲,則是可以離開欲界的五欲,所以他的境界是可以達到色界的境界,他的心已不住在欲界中,這就是說至少要已得初禪的人。即使他的初禪很差,只能當梵眾天,也是離開欲界貪著了。如果好一點的人就成為梵輔天的境界,或者最好的初禪遍身發,一剎那具足大梵天的境界,全部屬於初禪,這就是真正離開五欲的境界。甚至於更進一步的清淨而到達二禪、三禪、四禪等,這些都是意根的清淨。

因此意根的清淨層次有種種的不同,在人間至少有兩個層次:其一、意根清淨的菩薩,他之所以能夠清淨,因為受持「此經妙法蓮華」。而現象界的蓮花有兩種:一般說的水生蓮華,可是水生蓮華並沒有蓮臺,各位菩薩看到諸佛菩薩所坐的蓮華都有蓮花臺,那就不是水生蓮華;還有一種蓮花,在中國另外給它一個名稱稱為荷花,仍然是屬於蓮科。夏天來了天氣很熱,有些人就煮了一些蓮子湯,冷了以後放進冰箱冷卻,到了中午因為太熱了,吃不下飯,怎麼辦?舀了半碗冰冷的蓮子湯來吃,胃口就打開了,也就吃得下熱飯,就有體力作事了。那麼蓮子是從哪裡來的呢?蓮子就是荷花裡面的蓮蓬生的。

既然叫作蓮子,這種花是不是也可以叫作蓮花呢?當然是啊!只是為了作區別,給它安立另外一個名稱叫作荷花。這種葉子是離開水面的,這種蓮花有一個特性——就是花果同時。水生蓮花不長蓮子,沒有果實;而荷花是葉子離開水面,花梗長出來以後,花苞開了,你就可以看見花苞裡面就已經有蓮臺了,也就是所謂的蓮蓬。如果是水生蓮花是沒有蓮臺的,那佛菩薩怎麼坐呢?它沒有花臺啊!但是荷花是有花臺的,那花臺就可以坐。荷花開敷的時候就已有了花臺,花臺裡面就已經有蓮子了,所以荷花開敷時就已經有蓮臺、有蓮子;等到花謝的時候,蓮子就成熟了。所以蓮子不是花謝了以後再等很久才成熟的,它跟一般果實不一樣。

一般果實得要花謝了以後,然後再從花梗裡面再開始長大,變成果實,就譬如一棵番石榴、番茄等等,蓮花是花果同時生的。這種蓮花生在爛泥巴裡面,就已經是花果同時;花苞一打開的時候就有蓮臺,蓮臺裡面就已經有蓮子,隨著花慢慢漸漸長大,這個蓮子也就漸漸成熟,花謝的時候就可以採下來,不必再等它成長就可以取出蓮子來食用,所以它的特性是花果同時。諸佛菩薩乘坐蓮花,所以在十方世界,只要是我們這種人類所住的世間,就一定會有這一種蓮花在爛泥巴裡面生長出來,以這個來譬喻佛菩提道的修學,也就是花果同時。

就譬如菩薩您才剛剛證悟,就等於剛剛開花,開花時就顯示說你有了成績出現!那如果還沒有開花呢,就是他那個花苞才剛剛冒出來,還被這個綠色的外瓣包得緊緊的,而且還很小,幾乎瞧不見。只能夠說他叫作種性住的菩薩,說他有菩薩的種性,可是那種種性還不夠圓滿,是不會有人看見的,所以得要繼續生長;後來終於長高了,冒出水面來——冒出了汙泥的水面。

它終於冒出來,被人看見了;這時候花苞雖然大了一點,可是外瓣還全都是泥巴,很髒;它得要繼續再成長,這時就是要正式修學六度波羅蜜多時。初住修好了,長高了一些;二住又修好了,又長高了一些,蓮花苞也長大了一些;到達六住位修習般若完了,就說:「他的花苞已經高大圓滿了!快要開敷了。」然後,才一開敷,大家一看:「哎呀!裡面有蓮臺欸!」這花臺裡面已經有好幾顆蓮子了,只是那個蓮子還不太大,也還不太成熟。那些蓮子其實在水下就跟著花苞開始一起同時成長了!這就是荷花的特色:花果同時。

那麼現在花開了,人們就說:「欸!你開悟了!」菩薩當你開悟了,可以看見了你的花臺;可是還看不見蓮子,蓮子包在花臺裡面,那個蓮子就叫作如來藏中的一切種子。這時你再把它往前推尋說:「如來藏中的一切種子,我還不是很明瞭;但是如來藏呢,我畢竟找到了啊。而如來藏的這些種子,並不是我悟以後才有的——不是我悟了以後才出生的,而是我還沒有悟的時候它已經有了。」那你現在悟了,終於可以確定了這一點。

然後你來看那一些還在種性住的菩薩們,包括一切凡夫的大師們,你來看他們有沒有如來藏呢?有沒有如來藏所含藏的各類種子呢?當然都有啊!所以你現在開花了叫作開悟——悟的時候就是蓮花開了,當蓮花開敷的時候,你發覺到:「原來花與果是同時存在的。」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只能說到這裡。最後祝願所有的菩薩們:

色身康泰,學法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