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喜功德不思議

第079集
由 正益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是「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子題是:隨喜功德不思議。

這是在談《妙法蓮華經》非常非常殊勝,如果您可以勸人來聽這個講經的法會,這樣的話就會引導未來世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這功德有多殊勝呢?就是會跟九地菩薩——持陀羅尼的菩薩——共會一處。這就是當初你勸人的時候是這麼說:有一個講《法華經》的法會非常殊勝喔!您是不是和我一起去聽呢?所以講這個話的時候,就引導出未來就與九地菩薩可以一同共會一處,有這樣殊勝的功德。因為你邀請了別人也一起參與這殊勝的法會,又因為你是用口舌,然後來勸說,因此會引起你的未來的異熟果報,口、舌、牙齒等等都會非常的健康,不會有疾病;乃至於你跟人家講話的時候,是非常的溫和、非常的溫柔、非常的和雅,這樣去談,所以會使得你的相貌非常的端嚴。

因此在這個不可思議的經典裡面告訴我們:只要能夠介紹佛法,讓一般的大眾來聽聞,都會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功德。尤其《妙法蓮華經》它總述的佛法,就是一佛乘,讓三乘歸於一乘,讓大眾們知道真正的佛法就是佛菩提道,這就是 如來在世要告訴大家的道理,這就是真正的實相。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勸人來聽,當然會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果報。那有的人也可能這樣說:「能夠聽聞這樣的《法華經》,是百千萬劫、千萬劫難以遭逢的,你要想辦法跟我一起來聽喔!」那因此都可以來勸說、來導致自己未來的果報可以非常的莊嚴。

另外,回到 世尊的重頌。世尊在講完這一品以後,就針對重頌來作一個特別的強調說明,這一品既然是〈隨喜功德品〉,那我們就再根據重頌的地方來作說明。隨喜的功德有多麼殊勝呢?「隨喜」,就是說對於這部經典,你聽完或是聽到法師們來說的時候,你非常歡喜。然後聽完以後,你就回去家中告訴父母,乃至於向左右鄰居等等,這樣來把你的心中的感想,以及對這部經典的讚歎把它講出來;然後這樣的話本身就是在隨喜功德,並且作了法布施。經典提到說,如果下一個人,譬如說被你勸說,然後聽完這個裡面的,《法華經》裡面一句一偈,他聽了也很高興,於是他又轉過頭去,然後又找一個時間和下一個人再說,這樣下一個人也隨喜,如是次第,一直到第五十個人,這樣的隨喜功德還是無量無邊阿僧祇,所以真的是不可思議。

那要如何說這隨喜的功德到底有多大呢?經典中在之前已經用一個譬喻來說明:就是說有一位大施主,這位施主是饒有財富,他的財富是算不盡的,不是世間一般的這樣一個銀河系的一個財富而已,他是廣有四百億阿僧祇世界。也就是說,他能夠在這麼多的世界裡面遨遊,能夠攝受無量無邊的眾生,然後每一位眾生,他可以給他八十年無盡的財富,所以他的財布施,財施是非常的驚人。在這種情況下,他所攝受的眾生有多少呢?數不盡!就是說,經典裡面談到一切六道四生,胎、卵、濕、化,乃至於天、人、地獄、餓鬼、畜牲,他全部都攝受,然後都給他們所有的數不盡的財寶、珍寶等等;所以經典用這個譬喻,我們就知道這位施主所作的功德有多大了。

可是不僅是如此,他等到大家年老的時候,他就發起了無畏施,來跟大家作這個法施,讓每一位眾生都可以成為阿羅漢。那這樣的功德到底跟前面第五十位輾轉隨喜功德來相比,是哪一個比較大呢?經典說,即使這位大施主,他所作的布施已經不可思議、不可思議,超越這麼多的銀河系都在他的布施的範圍,假設這麼多的眾生都成為阿羅漢,都得到三乘菩提中的二乘菩提的解脫法,但是他的功德,還是不能夠跟第五十位因為輾轉聽聞《妙法蓮華經》一句一偈隨喜的人的功德。所以隨喜功德在究竟了義法中,非常的不可思議,這就是這一品〈隨喜功德品〉要跟大家來說明的。也就是說,即使是說具足財施、法施、無畏施的大施主,可以救度這麼多的無量無邊的眾生,在這種情況下,還可以讓大家得到二乘菩提果,可是這樣的功德仍然比不上這個隨喜《妙法蓮華經》一句一偈的輾轉聽聞的第五十位的功德;所以我們是不是應該來傳播這個法呢!

所以,在佛法上也可以讓我們見證到「佛法是不可思議的」,只有您親身去作,親身能夠向大乘佛菩提道去實踐,這樣的話,就可以將這功德無量無邊的發出來。尤其譬如說,一個講堂、兩個講堂、三個講堂,比如說正覺同修會在臺灣有作這個——師父每週二作法布施,這樣的話假設一晚有二千四百人,二千四百人的話,接下來因為聽完這經典非常高興,就隨喜跟其他人來說明,假設父母、兄弟、姊妹等等,乃至於親朋好友;這樣我們一算,假設有十個人,這樣他只要去傳播一次,就可以有二萬四千多人,就可以隨喜這功德;然後呢等到下一位,他又去跟十個人講,那這樣的話就有廿四萬人可以聽聞到殊勝的法——了義正法;然後第三次,等到第三次這個人又再去講,這樣就有二百四十萬人;等到第四次,然後大家繼續隨喜,就有二千四百萬人,就差不多是臺灣一個島嶼所住的人了。所以,就可以知道佛法傳播,只要你有隨喜的功德,然後去作,隨喜的心、喜悅的心,相信這個法可以攝受眾生、救度眾生,這樣來作就可以讓世界有所轉變。而且只要有這隨喜功德,將來這功德都不會遺失,都會變成他八識田中的種子,可以讓他度過許多的痛苦。

那我們再看看說,在隨喜功德完之後,如果有人他聽到別人是這麼說,那他就決定,他要走到這個法會的現場——不管它是道場還是寺院——來聽經聞法,這樣的話他來聽《法華經》,這樣他功德,來世的果報到底是什麼呢?世尊告訴我們,這樣的功德可以引導他未來世生在天人之中。因為他是來前往道場,所以以後他就有非常殊勝的馬乘、車乘,就是非常便利的交通工具;然後因為他願意到——就是從他家中等等,然後來到正法道場來聽經聞法,他因為用這虔誠的心,所以就會有這樣的果報。

乃至於呢,這車乘、馬乘,或是非常殊勝的交通工具——像世間不可思議的種種交通工具,在現代中——那以後也會讓他有這樣的天人的乘座,然後可以來往諸世界中;然後還有他的宮殿、寶殿,就是他的住處會隨著他一起可以移動,所以呢這就是他的乘坐。也就是說,他的舒適的交通工具,就是他生活的地方;然後也有非常名貴的、珍貴的這種七寶,然後來裝飾著。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願意聽經聞法,然後願意到聽經聞法的地方,這樣本身就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會使得來世果報非常增上;這一世是人,然後呢用人身來聽聞法,那下一世就可以轉為天人,就是有各種增上。

然後再來是,也有人他是在法會的現場,然後他看到有人過來,因此他就隨著這個因緣勸他說:「目前這個《法華經》非常棒喔!你應該也來聽講,聽這法師來為我們開解這個佛法,這很殊勝喔!」因此他就勸他坐下來,乃至於沒有位置的話,他就分出他的一些座位,然後讓這個人可以和他一起坐。所以這樣的話也有非常殊勝的功德,因為他勸人家坐下,然後又願意在沒有位置的情況下,分出自己的座位一半給人家坐,所以將來他就可以得到玉皇大帝釋提桓因的寶座,乃至於甚至是梵天的寶座;就是說他就可以當上天主,就是因為勸人來聽《法華經》,如是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在佛法中說啊,不管你怎麼作呢,只要以三寶——真正的三寶——來作這些利益眾生的事,功德不可思議!所作的功德看似很微小,但是他就像投入到佛法大海中,一點一滴都是無盡藏,盡未來際一定置於生死的彼岸,一定可以過渡生死的大海,得證三乘菩提,乃至得證無上正等正覺,成就佛道。

那在外面的許許多多的道場,對於涅槃本身並不是很如理,他們並不清楚真正佛法涅槃到底是什麼?如果以二乘涅槃來說,二乘涅槃這個涅槃是無所依法,祂不是依靠什麼成立的,不是依靠這些三界中諸法;因為三界中諸法都生滅的,但是涅槃本身是不生不滅的,祂的體性不同,所以對二乘人,他們就是要滅盡這些生死的諸法,然後來進入涅槃。但是這個涅槃也不是任何的時空等等,因為三界的時空限制等等都還是有它的侷限,都是生死的法,所以真正的無餘涅槃,他入涅槃實際上是把這個法〔編案:三界一切法〕滅盡的。所以在《阿含經》有說到:「誰般涅槃?」就在說到底誰真正可以入涅槃呢?實際上並沒有。就是將這些法滅盡,讓他可以得到清涼。

所以經典中會不斷地說到,於五陰,大家生起厭離、離欲,就是離開再有五陰的這種欲望,然後最後將五陰滅盡;不管五陰以後變清淨——變成五蘊,阿羅漢的時候,他們還會把這個法都滅盡,滅盡以後,這個六識心不在,意根就會也隨之滅掉,滅掉以後就只剩下無餘涅槃的境界,無餘涅槃這個裡面的本際,實際上就是第八識如來藏。所以《阿含經》才會這樣的隱晦的說:到底誰有般涅槃?實際上並沒有啊!並沒有誰可以進入涅槃,那是 如來方便為了二乘涅槃貪的眾生來作為這種宣示,讓他們可以得到涅槃解脫。

但涅槃到底是什麼呢?如果「涅槃」依經典來說,實際上不是一個完全空無的境界,可是世間的人就沒有辦法來思惟說:「那到底是什麼?」因為空無就是世間所說的斷滅空,但佛法所說的涅槃是真實的,祂是真實存在的。這個涅槃既然是不生不滅,因此一切的人不管有沒有學佛,不管有沒有得證四果阿羅漢,這涅槃還是一直真實存在。真實存在的意思就是說:本來就有一個常住的涅槃,不是因為這個人修學到四果阿羅漢,這涅槃才會出生。如果涅槃是這樣出生,那涅槃就變成有生之法,那世間的人(很多人)不管他開悟,或是怎麼樣,他都想要去創造、去得到一個重新出生的法;在那種情況下,那些都不是真實的實相法——不管他用自己的念頭把它斷掉,說這個叫離念靈知,或叫離念的一個覺知心,都還是落在五陰上,這些都是屬於因中說果,看不清楚 如來的境界到底是什麼?

如來雖然方便說二乘菩提,但二乘人還是要老老實實將自己的五陰滅盡,這樣才可能成就自己的道果,然後才可能真正入涅槃。實際上入涅槃就是沒有入涅槃,因為真正的涅槃,涅槃境界不是可以由這個意識心,然後自己去思惟、想像,然後可以說我就進入這個涅槃,這樣是不對的!因為已經滅盡了五陰,意識心根本不存在了,然後不管用離念靈知這樣來尋找二乘涅槃,也不可能成就。

所以,真正的涅槃法是真實的,而且涅槃是清涼的。這代表什麼?代表說這個法祂的殊勝性是無可比擬的。也就是說,這個涅槃是從來不與煩惱相會的,所以祂本身就是清涼境界;所以這一切我們就可以知道,實際上都要回到大乘涅槃來說,這樣才可能理解真正涅槃的真實義。也就是說,大乘涅槃在這個法裡面會說:「五陰是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就說五陰不是我,可是也不異於我——已經不是我,為什麼又說不異於我?難道有相同部分嗎?佛法就告訴我們說:「因為真正的有一個法,祂是未來會成佛的常樂我淨的我,可是祂在因地裡面,祂還是這個常恆不變,但是祂可以出生一切諸法,這個就是如來藏。」

在二乘法中《增壹阿含經》,然後也有提到三乘法,所以 如來就是透過修學如來藏妙法,將這些大乘菩提所應該具備的法具足,於是成就一切智智——一切種智。所以在《阿含經》裡面有說啊:「如來唯有堅固真法身在。」也就是說,如來畢竟是有法身的,不是今天有些法師他們說的,說 如來就是把這個法留下來了,所以這就代表法身。不是!

如來有一個不可思議的堅固法身,就是佛地的真如,又叫作無垢識。這是每一位眾生非常難以理解的,所以我們透過佛法修學,可以明白說五陰實際上是不堅固的。因此為了二乘人他們喜歡涅槃,所以 如來就方便施設了方便小法二乘法,來讓二乘人可以去追求涅槃,然後最後等到他們在涅槃之中,總會因為以前有熏習過大乘法,最後種子自流注(如來藏有自流注的功德),最後就可以離開這個無餘涅槃地;實際上那時候都是第八識如來藏所獨存的一個境界,這樣以後呢,這個人他就會重新出生了意根,重新出生了六識,最後他還學大乘菩提法,最後成就佛道。

所以,涅槃應該這樣來思惟,涅槃實際上就是第一義諦,應該回到大乘第一義諦,涅槃就是如來藏的自住境界。

好!我們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