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集
由 正融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弘法節目,目前所講的是「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這一集我們仍然來講《妙法蓮華經》第十四品〈安樂行品〉中的內容。

上一集有講到,如來座下的賢聖菩薩們不但要先斷我見、斷三縛結,跟著還要證得因緣法,之後再明心、見性,成為真實義的菩薩僧,這些都是與魔共戰而有功勛的人;既然有功勛,那麼 如來心大歡喜之下,就必定會有所賞賜。如來所賞賜的珍寶,就是禪定、解脫、無漏根力,以及諸法之財;如來是以這些勝妙法財來作賞賜,因此 如來在四眾之中就為大眾演說諸經,所以十二部經就一一次第的演述出來了。當然,如來演述這些經典,必定是能夠讓大眾心中歡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四眾們從 如來說法中,能夠獲得解脫、禪定和無漏的五根、五力,以及種種勝妙的佛法,賢聖菩薩們既然在聞熏修證之後,獲得了無邊的勝妙法財,那麼是不是大眾的心裡都會有無比的歡悅?

我們就以自己進入正覺同修會,修學佛法到現在的現量,來審視 佛陀在世說法時候的狀況作個比量,就可以證明經中所說的的確是如此。例如有的人學佛幾十年,全台灣的道場都走遍了,但是對於什麼是佛法,好像知道,可是又摸不著邊,心中真的是虛虛的不知所從。那麼講到般若,從來也不知道般若和實證的關聯性,因為這種法義不但是自己摸不著,也沒有聽到哪個人能夠講得清楚。同樣的,講解脫,如何才是真解脫?這也都是弄不清楚的。雖然有許多的大法師、大居士們,都自以為是的在錯說錯解佛法,但是一般大眾沒有智慧能夠分辨其中的淆訛,所以一般人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總是不知所措、茫然無依的。終於等到有一天因緣成熟了,來到正覺同修會學法之後,整個佛法的脈絡弄清楚了:能夠瞭解到什麼是證解脫道,什麼是解脫道當中的初果、二果、三果或者是四果;再說如何才能成為菩薩,菩薩的實證內涵是什麼,菩薩道所修與聲聞解脫道的所修有什麼不一樣,成佛之道與解脫道之間互相的關聯是什麼,它的過程與次第內容又是什麼,這兩者到底有什麼不同;全部也都有了整體和清晰的理解,所以來到正覺同修會學法以後,自己可以確定接著是要往哪一個位次邁進。

在解脫道中,我現在大概是初果向,因為三縛結有沒有斷除,我還得要再檢查檢查;等到有一天確定了,我的三縛結真的斷除了,在解脫道裡我已經是初果人了。但是我還沒有明心,我接著是「要拼明心開悟」等等;這些都必須要依著次第來實修,並且也能夠清楚的知道,自己現在的定位在哪裡,然後知道說,接著下一步我應該證什麼,再下一步我又應該修什麼、證什麼;對於這些也都清楚明白了,再也不會像以前學佛二十年、三十年,始終都是處在渺渺茫茫的狀態當中,從來不知道成佛之道到底是該怎麼修,或者是如何證?統統都不知道!那想想看,以前學佛總是學得苦苦惱惱的,而現在學佛卻是學得非常的快樂。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瞭解到,真正的學佛是必須要有實證的內涵來加以檢驗的。那麼總括而言,就是四種實證的內涵:包括禪定、解脫、無漏根力以及諸法之財。雖然 如來賜給了大眾這四種法財,但是這四種法財,仍然還不是最究竟的,最究竟的是《法華經》這一部殊勝的法財,這得要留在最後才會賜與大眾。也就是說,當大家跟諸魔共戰而且戰勝了,並且都各有功勛的時候,如來就會為大眾演說諸經,令大眾心中歡悅;當然還得要等到最後,才會賜與最殊勝的《法華經》,等到最後的階段,才會演說「此經」的真實義理。因此真正的學佛,必定是秉持殊勝佛法實證的內涵來修行,才能夠與諸魔對峙而戰勝諸魔。所以假使有人來到正覺同修會修學佛法以後,學得苦苦惱惱的,心中不快樂,那麼一定是他自己本身有問題要去探討,為什麼大家都學得很快樂,而獨獨的只有他不快樂呢?其實這就表示說,他跟諸魔共戰失敗了,因此沒有功勛可以相應。

再想想看,我們來到正覺同修會,禪淨班結業的時候,是不是至少得要斷三縛結、證初果?因為這是在正覺同修會裡面最基本的實證,這也是解脫果的初步實證,若是解脫果的初果已經證得了,心中當然是很高興;至於三縛結究竟有沒有真的斷除掉,我們也可以依據《阿含經》來作自我檢驗。現在解脫道當中的初果實證了,接下來的二果又應該要怎麼證呢?二果需要實證的內涵是「薄貪瞋癡」,這就表示說,二果並不是只有解脫道當中的見地,而是已經進入「薄地」了。也就是說,必須要努力的修行,把貪欲、瞋恚以及解脫三界生死的無明努力地去斷除掉,凡此種種是否全部都改變得非常的淡薄,這些也都是可以自我印證的,因為解脫道當中的實證都是自證自知的。

接著還要繼續地努力進修,為眾生付出,為正法的久住而努力,並且不會去考慮自己私人的利益,對於欲界的財、色、名、食、睡也都沒有任何的貪求。也就是說,從深心之中已經成功的說服了意根,於是未來就有機會能夠發起初禪。當這個初禪發起了,接著就會繼續探求五個下分結的內涵是什麼?想要再進一步確實的去斷除掉五個下分結,那五下分結指的就是三縛結中的我見、疑見、戒禁取見,以及欲界貪、欲界瞋;當探求了之後,又繼續努力地去把這五個下分結斷除掉,跟著也確實作到了,這個時候自然就會知道自己已經實證三果了,這又是在解脫道之中進一步的實證。

緊接著再修「不放逸法」,在這方面,平實導師已經在《阿含正義》書裡面,對於不放逸法作了詳細的說明,各位菩薩可以自行閱讀 平實導師所著作的《阿含正義》。大略的來說,三果人斷除了五下分結以後,持續依止於四正勤、八正道、五根、五力而成就四念住以及七覺支等等法;並且又繼續地來斷除對於三界中的貪愛,持續地來斷除我執的貪愛煩惱,之後再斷除五上分結,然後可以取證盡智以及無生智;最後當心得決定的時候,就能夠成就四果阿羅漢的果位。但是在這個時候,還得要故意再生起一分非常微細的思惑,那是在替未來能夠繼續受生在人間,再行菩薩道所先作的鋪路。這個時候天魔對你就無可奈何了,而你卻又可以繼續的住在天魔所管轄的範圍之中,努力的來度眾生。

那我們現在所講的這一些內容,全部都是可以實證的,至於學人自己目前是處在菩薩道當中的哪一個位階,這也是可以自我檢查的;我們可以用阿含聖教來印證自己在解脫道當中所證的位置,畢竟這些全部都是自知自作證的,這就是解脫。不但如此,當聲聞人迴心大乘以後,還可以親證菩薩的實相般若智慧而成為實義菩薩,這是說只要能夠悟得如來藏,現前就可以觀察祂的真實性與如如性,能夠現前觀察如來藏的真如法性,這就是經中所說的菩薩證真如;到了這個時候,菩薩就又多了一個涅槃解脫,叫作「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這原本是定性聲聞阿羅漢所不知道的境界。當定性聲聞阿羅漢對菩薩說:「我捨報後可以入無餘涅槃,那就是把我的五陰十八界都滅盡了。」可是菩薩會告訴他們說:「其實現在的你就已經是在涅槃之中了,只是你自己不知道罷了。」這時候阿羅漢們是完全答不上話的,可是心裡面卻會覺得非常的疑惑,接著菩薩藉由問答來告訴阿羅漢這其中的道理。

也就是說,當阿羅漢捨報滅盡了自己的五陰十八界以後,其實那就是 佛陀所講的「本際獨存」的狀態。這時阿羅漢的心裡就會想:「對啊!把自我五陰十八界滅盡了,確實就應該只剩下本際獨自存在。」當菩薩再問阿羅漢:「本際是什麼?」阿羅漢會回答說:「我不知道!但那應該是一個識。」菩薩就會告訴阿羅漢說:「對啊!就是本際阿賴耶識改名為異熟識的那個識;而你的異熟識本來就是不生不死;當你入了無餘涅槃以後,只有剩下這個本際,祂不生不死,那就是無餘涅槃。想想看,你現前當下五蘊存在的時候,你的異熟識是不是就已經是不生不死了?是啊!那不就是涅槃嗎?」阿羅漢想了一想說:「對喔!可是我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到底在哪裡?為什麼我看不見呢?」因此阿羅漢的心裡會想:「菩薩的法為什麼這麼難懂?」於是阿羅漢跟著就來向菩薩請法了。菩薩又再告訴阿羅漢說:「涅槃之中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跟你的五蘊非一非異。」阿羅漢們再仔細一想:「這不就是佛所講的中道嗎?原來菩薩懂得中道。」確實,實義菩薩懂得中道,可以如實的現觀,因此能夠為阿羅漢們當場講出中道的正理。

所以菩薩們的心中是很快樂的,而這個快樂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個快樂正是起因於 如來於四眾中為說諸經而令其心悅,就是從這裡來的。那麼,菩薩實證了佛法之後,有了法身德、般若德以及解脫德,同時也有三果的實證,這個時候就一定會有基本的禪定;在初禪證得之後,菩薩又繼續進修而證得二禪、三禪,再修證到四禪。在這個時候,菩薩最多只會修證到第四禪,一定不會想要再繼續進修去證四空定,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在這個階段,實證四空定是沒有什麼意義的,除非他的福德已經大到足以成就滿三地心了,那他就要將四空定、四無量心和五神通都要修證起來;在三地滿心之後,他就可以到十方世界去利樂眾生了。那菩薩的修證假使還不到滿足三地心的這個階段,那麼四空定是暫時不必去修證的。

當菩薩證得第四禪而有了這樣的禪定功德,然而這個禪定功德,卻是跟外道所證的禪定是不一樣的;因為外道的禪定依舊是生死流轉,而菩薩的禪定卻可以用來增益無漏根慧,使自己的無漏根慧產生出無漏根力。當然這個無漏性的根與力,是必須要靠 如來的教導才能夠熏習增長的,也才能夠從五根轉變成就為五力。五根是在十信位當中所要修的法,包括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和慧根。當這五根還沒有修學滿足以前,那是沒有辦法脫離十信位的,所以在十信位當中,都必須要努力地來培植這五根。然而信、進、念、定、慧這五根,是面對什麼而來說這五根?又是面對什麼而來說這五力呢?當然一定是要有一個基本的主體,才能夠談得上五根以及五力。這個信根的主體、信根的對象,就是信受三寶。那三寶為什麼能夠稱為寶?三寶的意涵究竟是什麼?

先說「寶」,寶表示是稀有、是珍貴,是不容易求得的,並且是令人尊重的,因此「寶」必定是要具有寶的實質內涵,才能夠稱為寶。佛法中的三寶,是指佛寶、法寶以及僧寶。佛法中的「法寶」是指出世間法,然而出世間法卻不在三界之外,而是恆存於三界世間之內;法寶是永遠都不會變異的出世間真實解脫之法。因為世間有法寶,所以世間就會出現佛、世尊、無上正等正覺,並且尊稱為「佛寶」;佛寶不僅教導眾生能夠免於三界輪迴而得解脫果,也能夠教導眾生發菩提心,得大菩提果,成就佛菩提道的究竟解脫。既然有法寶、佛寶,就必定會因為佛寶在人、天世間說法度眾生,而有佛弟子們出現,這一些佛弟子一方面修學佛法自度,另一方面也以自己所修所證的佛法來教導眾生、來度他,所以這些能夠自度度他的佛子就稱為「僧寶」。有佛寶、法寶和僧寶,就具足了三寶。雖然說出世間法有三種差別,然而只有大乘法才是究竟之法;因為大乘法它函蓋了三乘一切佛法,唯有大乘了義的無上究竟之法,才能夠讓學人進入一般眾生乃至聲聞、緣覺所不能進入的無上法境界,這是諸佛菩薩的境界,也就是如來藏不生不滅的中道境界。佛弟子對於這些佛法義理都應該要有所瞭解,這樣才能算是在大乘法當中、在佛菩提當中信根的圓滿。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這個單元就為您講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