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119集
由 正超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的視頻弘法節目,這一季所講的主題是「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二)」,這一個系列當中,法義要旨是依據 平實導師所著作的《法華經講義》作為藍本,再加以進一步論述當中義理。歡迎各位菩薩能繼續熏習這一乘圓教清淨了義、究竟圓滿而無上微妙的《妙法蓮華經》。
這一集繼續說到這個第二法「安樂行」中:【若有難問隨義而答,因緣譬喻敷演分別;以是方便皆使發心,漸漸增益入於佛道。】(《妙法蓮華經》卷5)這裡說到演述《妙法蓮華經》的菩薩,遇到出家、在家四眾,以及國王大臣乃至庶民,當然要和顏悅色而為他們演說;但是因為此經太深了,往往會因為聽聞而產生了一些疑惑。如果有疑惑提出來請問,乃至於有人因為聽聞而不能信受,心生懷疑不能接受就會提出質難;這時菩薩就應該隨著對方的所問,為他們一一解答。「隨義而答」,意思是不可以顧左右而言他,隨便講幾句話或扯了一堆無關的說法,答非所問,這就不是「隨義而答」了。真正的善知識都應該「隨義而答」,但是還沒有成佛之前,究竟還有不知,對於不知的部分就明白地答覆說:「這個部分我還無所知,不能夠回答。」也就是說,想為人解說《法華經》之前,你得要有深廣的佛法實證基礎,對方問什麼,你就針對他所問的問題而作答,不管他是疑惑而問或者是質難而問,你都能夠為他回答,這樣你才夠格成為能為人宣講《法華經》的善知識。
而在「隨義而答」時,就有好多種方式了,例如對方若是聽不懂,你就要告訴他這個問題的因緣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先幫他把這個問題的根源找出來,用這樣以因緣的方式先幫他把基礎的疑惑解決。接下來再用「譬喻」為他解說,因為你講了「因緣」以後,他可能還是聽不懂;他也許不懂你為什麼要解說這個問題的「因緣」是什麼,那你就要為他作個「譬喻」;有了譬喻他就容易懂了,也就能夠接受,否則他很難接受甚深微妙的法。所以你要有「譬喻」這個方便善巧,當你有方便善巧譬喻出來以後,他們聽了也就懂了。法義上如此,在事相上亦復如是。但這個「譬喻」聽了以後,如果他還不太懂,那你就得要「敷演」了,也就是把道理和譬喻全部都鋪陳開來,讓他更深入瞭解;因為你口頭上講的他不一定能夠接受,得要舉證出來。要怎麼舉證呢?例如那個地方所說的法義本意是如此,結果有第三者仿冒了原意以後,扭曲解釋變成另外一個樣子;然後又舉出第二件、第三件、第四件、第五件,不斷地舉例出來,同時以譬喻詳細說明,這個就是「敷演」。當你舉例出來為他解說以後,他瞭解了以後就會接受。可是如果你舉例了,他還沒有完全瞭解,或者他因為先入為主的觀念,一時改不過來,那你怎麼辦呢?你就要詳細為他作「分別」,說明這裡面的差異在哪裡。例如第一件事情裡面的差異、第二件事情裡面的差異、第三件事情的差異、第四件事情的差異,當你把它「分別」出來很多種差異,他一定會覺得你說得很有道理,他就會接受了。所以「分別」是最後的手段。
因此,你要能洞悉他所提出那個問題的原因,洞悉了就能為他解說:「因為是怎麼樣的原因,所以你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把那個「因緣」給解釋清楚,他就會信服。真正聰明的人,只要你講出了這一點,知道你看穿他提出問題的因緣,他就會接受了,也就信服了。如果是比較執著或者智慧比較不足的人,那你就要用譬喻;譬喻猶若不足的時候,再加以敷演;敷演之不足,我們再加以分別。那麼你有了很多層次的敘述說明之後,「以是方便皆使發心」,你就用這樣的方便解說,他就會瞭解,最後終於能夠發起菩提心,願意實修成佛之道而不是聲聞人所修的解脫道。佛法真的不簡單,確實是既深又廣、難以理解;當你能使用「因緣、譬喻、敷演、分別」的方式來演說佛法,能夠使聞法的人發菩提心,努力修學以後,終於「漸漸增益入於佛道」。因此他發心走入了佛菩提道,這是因為你有這一些方便說法,這一些方便就是這兩句:「若有難問隨義而答,因緣譬喻敷演分別。」所以要為人演講《法華經》真的不容易啊!你有了這一些善巧方便深廣的智慧,你就能夠使人「發心」。佛法中的發心是發菩提心,就是發起四宏誓願,這才能叫作「發心」。沒有發菩提心的人,而說他有什麼樣的證悟的內涵,自稱自己是怎麼樣的菩薩,那都是假話、是自欺欺人。真實的發心就是要歸依佛門三寶而發起四宏誓願,才能叫作真發心。你有這些方便可以讓人家發菩提心,當他們發起了菩提心以後,你自然就有智慧方便,運用這些種種的善巧來增益他們,於是他們漸漸就可以真的證悟,那不就是「入於佛道」了嗎?
接著說:「除嬾惰意及懈怠想,離諸憂惱慈心說法;」這兩句是告訴我們,你若是真正行菩薩道,為人演講《法華經》,自己得要先除掉懶惰之作意,也要先除掉懈怠之心想。不但如此,還要「離諸憂惱」,再加上第四法:以慈心為眾生演說佛法。這才是菩薩。當菩薩的人,若沒有辦法除掉懶惰之作意,就不夠格稱為菩薩;不但出家人如此,在家人也是如此,不僅不可以有「嬾惰意」,當然更不該有「懈怠想」。什麼叫作「懈怠想」呢?例如稍微努力一下,就想:「我今天拚得很辛苦,休息啦!」那就是懈怠;才剛拜佛,才拜了十分鐘就說:「喔,好累喔!」這就是「懈怠想」。如果是演講《法華經》的人,更不可以有懈怠;因為能夠如實演講《法華經》的人,背後一定有很多事情要作,沒有時間給他懈怠,所以這兩個條件是要遵守的;也就是不可以懶惰、不可以懈怠,否則就沒有資格如實演講《法華經》。
講《法華》的人也常常會被人家質疑問難,因為能如實演講《法華經》的人,一定是弘揚如來藏妙法的人。然而在末法時代弘揚如來藏妙法的時候,通常是會被人家質疑、會被人家問難的,因為別人都是悟得離念靈知,都是悟得意識境界,或者猶如密宗開悟,是落在識蘊身識境界中;單單你是悟得離見聞覺知的如來藏啊!那當然你會廣被質難、會被群起而攻,但是你不應該有憂惱;因為越被攻擊時,你就越發知道這個如來藏妙法的難證與可貴,你就會自己知道、就會想說:「我證得這個如來藏,他們都證不得,他們連理解其中的少分都作不到。」那你就會覺得自己能夠親證,真的好幸福、很珍貴,不可以也不應該有「憂惱」!當你沒有憂惱的時候,接著不是已除憂惱就算了,不是自己排解就算了,還要進一步為眾生「慈心說法」,要以利樂那些凡夫眾生的心態,來為他們演說佛法。所以說法的目的不是破斥他們,而是為了救他們,是想要救他們離開邪見,因此第四個條件就是「慈心說法」。如果說法時是瞋恨心,是氣得一塌糊塗、臉色鐵青,那真的不能叫作慈心。所以我們要發願,不論是今世或者是未來世,都要以慈心為人如實演講《法華經》;如此現在就一定要先開始作這四點:除嬾惰意、除懈怠想、離諸憂惱、慈心說法。這四個要點得要記住,不論是在家菩薩還是出家菩薩都一樣,要這樣子才是真正能夠為人講《法華經》的善知識。
既然「慈心說法」,當然就要看怎麼說了,所以接著說:【晝夜常說無上道教,以諸因緣無量譬喻,開示眾生咸令歡喜。】(《妙法蓮華經》卷5)也就是說,不論白天或者晚上,如果你有因緣為眾生說法,可不要為眾生演說世間法,也不要為眾生演說小乘法,應該演說「無上之道的法教」。例如演說二乘菩提就是有上之法,不是「無上道教」,所講的就不是無上之道的法教,就違背了你如實演說《法華經》的本意了。所以應該「常說」而不是偶然說,而且所常說的都是無上佛菩提道的法教。由於眾生對這些無上之道不容易聽懂,也很難得聽聞到,所以你要借用種種因緣來為眾生演說佛菩提道,但是都在顯示「無上道教」;不管什麼因緣都拿來演述,這才可以把這一切世間法轉為佛事來利樂眾生。當你藉著各種因緣來演述的時候,同時就會引申出無量的譬喻,否則無法使眾生理解。既然你要為人演述《妙法蓮華經》,就應該要藉著各種因緣,使用「無量譬喻」來為眾生說法,讓大家有所瞭解;當眾生在你的無量譬喻中瞭解了以後,他們才能夠發起菩提心,否則就不可能發心修學佛菩提道。你如果能夠這樣子都作到了,為眾生開示佛菩提道時,眾生就會瞭解:佛菩提道真的是勝妙而且深廣,值得用三大無量數劫去努力修學。當眾生聽聞你這樣方便善巧說法時,發了菩提心以後,他們心中一定是很歡喜的。所以真正為人演述《法華經》的善知識,是應該要有整體函蓋面,並且條分縷析、條理分明、層次分明,讓大家可以聽懂。那麼這樣聽法的人學起來就會很歡喜啊!因為知道自己接下來該怎麼辦,而不是學到渺渺茫茫、窈窈冥冥。所以如何為眾生方便善巧開示「咸令歡喜」,這是如實為人演說《法華經》的善知識應該要作到的事。
接下來說:「衣服臥具飲食醫藥,而於其中無所悕望;」講《法華經》的目的不是在於顯示說:「我的證量多麼高,你們大家都要來供養我。」不該是這樣,所以對於生活所需要的衣服、臥具、飲食、醫藥,不論是哪一種都「無所悕望」。因為能夠深妙地演講《法華經》的人,他對這一些都一定「無所悕望」的;這種菩薩是有道種智的人,當然是有福德的人,不必期待眾生來供養他這一生的生活物資。所以這樣的善知識,「但一心念說法因緣,願成佛道令眾亦爾」;能夠如實宣演《法華經》的善知識,他一心憶念著就是要用什麼樣的說法因緣,然後就為眾生說法;他自己「願成佛道」,但也希望跟他學法的人都可以成就佛道。如果宣演《法華經》的時候,能夠具備了這四句的心態與身口意行,那就是對於大眾有大利益的人,也是對於大眾可以施加安樂的人,也是如法供養大眾的人,這樣的善知識才值得供養。
接著說:【我滅度後若有比丘,能演說斯《妙法華經》,心無嫉恚諸惱障礙,亦無憂愁及罵詈者,又無怖畏加刀杖等,亦無擯出安住忍故。】(《妙法蓮華經》卷5)這六句是說要能夠安忍,「安忍」這個法很不容易修持。世尊說祂滅度之後,如果有比丘能夠演說這部《妙法華經》時,心中沒有嫉妒、瞋恚,以及種種煩惱來障礙說法;而他心中沒有什麼憂愁,也沒有人會來罵他、羞辱他;當他為人演說《法華》的時候也沒有恐怖的事情,或者其他值得畏懼的事情施加在於他的身上,更不會有刀杖等施加於他。為什麼他能夠沒有這些事情發生呢?因為安住於「忍」的緣故。也就是說,對於眾生不能信受這部《法華經》的事,他要有「眾生忍」。當這部《法華經》深妙法的經文,到了應該要加以演述時,他能夠為人如實演述,並且開示而令眾生可以聽懂,這表示他得要有「法忍」。可是,如果這樣子還達不到 世尊說的沒有任何橫逆的目標,因為他還得要有「慈忍」。也就是說,他存心要利樂聽法者,所以他對這部經裡面的法沒有吝惜,願意為眾生如實地、詳細地闡述出來,所以他還得要有慈忍。有了這三種忍力,他才能夠離開所有的橫逆之事,否則會被人家譏嫌、罵辱,甚至於有時候他講得太荒唐,使人聽不下去,決定要把他擯出;所以要能夠離開這一些事,得要安住於忍,就是要「生忍、法忍、慈忍」。
接著說:【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能住安樂如我上說;其人功德千萬億劫,算數譬喻說不能盡。】(《妙法蓮華經》卷5)世尊講完了這些重頌,就作了一個總結:「有智慧的人就像是前面所說的這樣子,善於熏修他自己的心,能夠住於安樂法中,如同我釋迦牟尼上面為大眾所說的一般;像這樣的人,他的功德無量無邊,假使我釋迦牟尼佛以千萬億劫的時間,用算數譬喻來加以說明,他的功德還是講不完的。」世尊這四句話的意思叫作語重心長。如果你能夠聽懂 釋迦世尊的意思,就會瞭解到祂老人家真的語重心長。因為在末法時要為人宣講《法華經》的菩薩,所要具足的「安樂行」,就是應該要如上所說的這樣子。那麼如果能夠真實作到了這一些開示的內涵,就表示你的證量已經到達某一個層次了;這一些功德要加以具足宣說出來就不容易了,因為這是經過了一大阿僧祇劫的修習以後,才能夠達到的這個階段。如果要一一加以細說的話,當然要把這一位善知識在過去阿僧祇劫修行的內涵全部拿出來講,那是不是要「千萬億劫」來說明呢?是啊!因為能夠到達這個地步的人,他就是經過了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修習才能夠達到的。那菩薩們你們想想看,一大阿僧祇劫修完了以後,能夠善說《法華經》,他的歷程是整整一個無量數劫,那麼用千萬億劫來述說他的功德,一點都不過分啊!所以才說「算數譬喻說不能盡」。一定要作到這四法,如果這四法能夠作得到,你的證量自然就會顯示出來,在為人演講《法華經》的時候,讓眾生得大利益、得安樂,這就是你對眾生的法供養,那時你的功德,就是 佛說的「其人功德千萬億劫,算術譬喻說不能盡」。以上說的就是第二個「安樂行法」。你如果要為人如實宣講《妙法蓮華經》,就應該要有這第二個安樂行法。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只能說到這裡。
最後祝願所有的菩薩們:色身康泰、學法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