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122集
由 正齡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節目,今天這個單元我們接著再來看〈安樂行品〉的第三個安樂行法。
上次我們說到,未來在末法惡世時要為眾生講述《法華經》的菩薩,不應該對隨學者說「他們是放逸的人,對於佛道的修學很懈怠的緣故,因此距離證道還很遙遠,終究是不能得到一切種智的」。這其實是會讓隨學者失去信心,也會對法的實證沒有修習的動機與助力;同時也不利於佛法的弘揚,對於弘法者來說,這樣的言語是不應該有的。所以弘法者不應輕視任何一位眾生;此外也不該對法存有戲論之言語,這是不重法也不敬重 佛的一種行為。
另外,對別人不該有「諍競」之心;有諍競心表示這個人的證悟是有問題的,異生性障還很重。真實證悟的人會有證量上的差異,但不會存有互比高下貶抑別人的作為。最後說到對於一切眾生應該生起大悲想,這是因為一般世俗眾生不知道自己身處苦中,而愛樂於五欲諸法;不知求解脫出離生死苦,更不知應尋求生命實相,所以無法以法來利益,只能對他們生起大悲心,讓他們早日有因緣可以進入正法修學,不再沉淪生死。
今天我們要看的是「於諸如來起慈父想」(《妙法蓮華經》卷5),這在《法華經講義》第十二輯296頁。對一般眾生要起大悲想,而對人天至尊 如來則要起慈父想。有句成語說「嚴父慈母」,這是形容在一個家庭中,父親的角色往往是比較嚴厲的,而母親則往往會扮演著父子間溝通協調的角色。所以我們對諸如來起慈父想,這是因為 如來就如同慈母般在照看著我們,因此對 如來就應該如同生育我們的慈母般看待。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在修學佛法。也就是說,我們修學的是成佛之法,不是聲聞緣覺法,更不是世俗外道法;法從 如來而來,我們過去幾千幾萬劫的發心、修行、安住,因為 如來而開始孕育;未來無數劫的修行之路,也還須仰仗 如來,或者 如來安排的諸大菩薩的滋長。大家應該相信:只要不離這條佛菩提道的修行,如來永遠不會離棄我們。所以對於 如來應當有「如來恩逾於慈母」而起慈父想。
接著我們來看 平實導師在書中的開示:【起慈父之想,其實各人的認知都不一樣。一般人都會想:「如來當然夠格當我的父親。」大概就是只有這樣想。可是從世間人的層次來想:「欸!我的父親都還不如世尊呢!那麼如來應該可以當我爺爺。」然後又想:「我爺爺也不如世尊,往上推究到祖宗十八代也都不如世尊,那我對如來是應該怎麼尊敬?」】(《法華經講義》第十二輯,正智出版社,頁296。)當我們這樣想的時候,恭敬心就會增加很多了。但是像這樣對 如來有較正確的理解了,在大眾中仍然是極少分中的極少分;因為 如來的證量到底是什麼,仍然無所知。所以當有一天斷三縛結了,會發覺說:「我現在斷三縛結了,可是如來的智慧我還是不知道啊!」這時對 如來又多增加一分恭敬了。
接著繼續進修到二果、三果乃至四果,甚至三明六通大阿羅漢了,就能夠想像得到 如來的智慧與解脫的境界了嗎?還是不行。這時候就只能去請教諸地菩薩了;不問還好,越往上位菩薩請問的結果,越會發覺無法想像,因為不只初地菩薩說對 如來的境界不清楚,連等覺、妙覺菩薩也說不清楚 如來的境界。這是因為不迴心修菩薩行而沒有實證菩薩道的阿羅漢,連三賢位的七住菩薩的般若智慧都不懂,那又如何能想像入地後諸位階菩薩的智慧呢?就連三地菩薩對 如來也不太知道,所知道的全都是 如來開示出來而有的理解,完全無法具足證知,所以凡事都得依靠 如來。
這就好像大富長者家裡,有各個年齡層的兄弟,年紀比較小的弟弟初地菩薩,對長者父親有哪些產業,其實並不清楚;而年長一點的四哥、三哥,猶如六地、七地菩薩,當然就知道得多一點,但還是所知不足。那麼大哥等覺、妙覺菩薩,應該就完全知道了吧?非也!也不完全知道。因此 平實導師說:【所以沒有人真的知道 釋迦如來;知道得越多的人,就會發覺自己知道的其實是感覺越少,因為他實際參與越多時,才知道其實還有更多以前所不知道的內涵,他的感覺是這樣。所以都是知道得越多,感覺上卻認為自己現在對 如來的所知其實很少,越發知道自己對 如來的境界不懂的地方更多了。所以即使是妙覺菩薩,當來下生成佛的妙覺菩薩——一生補處菩薩,對 如來也都是生起慈父之想的。】(《法華經講義》第十二輯,正智出版社,頁298。)
那麼如果有人說:「我知道啦!釋迦如來的境界就是這樣,因為我現在已經跟祂一樣了。」這麼一聽就知道那個人一定是凡夫,只有凡夫才會這樣想;只要是證得初果的人就不會再生起這種想法了。所以實際上諸地菩薩都是如同以上所說的「於諸如來起慈父想」。即使到了八地於相於土自在,都還覺得自己只算是 如來家中剛剛成年的兒子,長者父親的產業總共有多少,還是不很瞭解的;八地心如此,如果到了等覺、妙覺,那就像是三十幾歲將近四十歲的兒子,可是也沒有完全知道,一直要到成佛時才完全知道。這樣看來,有誰可以不「於諸如來起慈父想」?是沒有人可以違背 世尊這個聖教的。
接著,「於諸菩薩起大師想」(《妙法蓮華經》卷5);對諸菩薩的確應該要起大師想,但前提是得要先定義「菩薩」的意思。這就像不能讓不懂事還在學講話的小孩子,在路上不管見了哪個男性都叫爸爸一樣;只有真是爸爸的那一個人,才可以這麼叫。同樣的,要「於諸菩薩起大師想」,然而什麼樣的人才是菩薩?要先定義清楚,可不是所見的每一個人都認為是菩薩。所以說,「菩薩」要定義清楚,不能夠見了阿羅漢也當作菩薩,或者是見了緣覺也當作菩薩。「菩薩」有一定的內涵,具備那個內涵時才能稱為菩薩。
菩薩有幾個不同層次,首先是凡夫菩薩。一定要受三歸、受菩薩戒,否則就不能成為菩薩;所以有三歸並且有菩薩戒,才能稱為菩薩,這時就叫作凡夫菩薩,是初發心行菩薩道的菩薩。而凡夫菩薩可以是在家、也可以是出家,不一定是出家人才叫作菩薩。同樣的,出家人也不一定都是聲聞人,因為也有菩薩是現出家相的。
接著要再區分:是勝義菩薩?或者是名義菩薩?名義菩薩,顧名思義,有菩薩之名卻沒有菩薩之實。因為雖然受了菩薩戒,但是戒行不好,一天到晚在犯戒,那就是名義菩薩。有努力在改變自己,這個名義菩薩的階段修行過了,就說他是真正的菩薩,但這個真正的菩薩還只是個「凡夫菩薩」,因為還沒有實證。所以如果只是受了菩薩戒而成為菩薩,可是一天到晚都在世間法裡面混,那麼只是名義菩薩,而不是實質上的菩薩。接著是勝義菩薩,勝義菩薩是說在佛菩提道裡面已經有實證,已經生起了實相般若,能夠現觀法界的實相,也能現觀無餘涅槃中的實際,那就是勝義菩薩,也被稱為菩薩摩訶薩。
菩薩摩訶薩,這同樣是不論身相是男是女、是在家或出家,這些都不管,只論實證的階位如何?也就是在菩薩道五十二個階位中,現在是在哪個階位?這必須是在第七住以上,不退於七住位之下,才能成為菩薩摩訶薩;這就是三賢位的證悟菩薩,也可以稱為菩薩僧;同樣也不論在家或出家,因為已經是實證佛菩提的勝義菩薩了。而賢位菩薩繼續進修,對佛菩提道通達了,圓滿見道的功德而入地了,就叫作聖位菩薩,也屬於勝義菩薩,一樣叫作菩薩摩訶薩,當然更是勝義菩薩僧。所以對菩薩要有明確定義:是假名菩薩、名義菩薩,或者是真正的菩薩。
也就是說,真正修學佛法的人,一定要先懂得菩薩明確定位的道理。如果有人既不受三歸,也不受菩薩戒,竟然誇口說他是菩薩,就可以告訴他:「你這個也可以稱為菩薩,叫作『理即菩薩』。」說他這是「六即佛」中的第一個「理即佛」。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從實際理地上來說他是菩薩,但實質上還不是菩薩。這對佛教內部的正本清源很重要,可以避免外道擅自冒用菩薩的身分,所以得要先將「菩薩」定義清楚。
所以如果有人只是名義菩薩,就不應該對這個人起大師想,因為他只會帶壞我們;如果對他起大師想,就會被他帶著到處去吃喝玩樂,雖然吃的都是素食,但是道業一定會止步不前;而他也不懂得要教我們如何布施修集見道前應有的福德資糧,又布施時應有的作意及態度應該要怎麼做,才可以達到最好的福德效果,他自己也不懂,更不會教我們。所以如果對這個人作大師之想,隨著他的教導去做,那就會走錯路了!
甚至於有人受了菩薩戒,又去受聲聞戒而現出家相,雖然年高德劭,可是教導的全都是「六識論」邪見,然後教導說:「你們要護持正法喔!凡是講如來藏的人,都是自性見外道,要努力破斥他們,要破邪顯正。」其實他這樣的行為才是在破法,而我們卻拿他當作大師,起了大師想,遵照他的話去破斥如來藏。這下就真的糟了!下一世不可能生在人間了,因為那是違犯了遠遠重於菩薩十重戒的「謗菩薩藏」一闡提重罪。所以,「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是對的,但前提是那個「菩薩」有沒有菩薩的實質?要先將菩薩的定義弄清楚了以後,才可以確定說:「應該針對什麼樣的菩薩而生起大師想。」我們不能見了每一個凡夫菩薩,都把他當作大師想;也不能夠見了那些否定正法或是精修雙身法的假名菩薩們,都對他們生起大師之想啊!
所以這裡面的分際要先把握好,如果把握好了,「於諸菩薩起大師想」,這樣道業的進步就很快;因為我們就不會漏掉證量比我們高的菩薩,而都會一一承事,然後就因此獲得許多法利,道業的進展自然將會很快,就可以「化長劫入短劫」。所以,「於諸菩薩起大師想」之前,應該要先確定那個菩薩值不值得對他起大師想;如果是那些喇嘛們自稱是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再來,那要將他們當作菩薩嗎?當然絕對不應該!所以,「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是絕對正確的,大家都應該依教奉行;但是要先將菩薩的定義界定清楚:哪一些菩薩是應該「起大師想」的人?哪一些菩薩是應該遠離的人?都先要定義清楚。有這個智慧之後,才能夠依教奉行「於諸菩薩起大師想」。
接著說「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十方有無量佛世界也都有大菩薩,所以我們三歸依在歸依僧寶時,應該要「歸依十方諸大菩薩」,不只歸依地球上的菩薩僧團,而是十方世界的一切菩薩摩訶薩都應該一體歸依。就像正覺同修會在三歸依法會上,平實導師都會特別強調:我們歸依僧寶,是歸依十方常住菩薩僧,不能歸依聲聞僧,也不是單單歸依我們地球上的菩薩僧團;因為佛國淨土不是只有這個地球上有,而我們也屬於十方菩薩僧團中的一員。所以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佛國中的大菩薩們,我們一體歸依,才是大乘法中說的「歸依僧寶」。既然是歸依於十方世界整個菩薩僧團,就不是歸依於某一個人;如果只歸依於某一個人,那就成為「依人不依法」了。像這樣歸依之後,就時時都要「深心恭敬」,然後禮拜「於十方諸大菩薩」。
當我們能夠這樣做到的時候,心量自然就會變大了。這是因為 佛陀的境界不可思議,法的深廣也難以想像,而十方諸大菩薩的境界不可測度,真的理解其中的道理,這時心量就很大了!接著就是:「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以順法故不多不少,……。」(《妙法蓮華經》卷5)當心量大的時候,對一切眾生說法時就很平等了。諸佛都是隨順於因緣為眾生說法,假使某個弟子證阿羅漢果的緣熟了,就為他演說阿羅漢法;而另一位弟子證菩薩法的緣熟了,就為他說菩薩法,幫助他證悟;或者更有一位弟子入地的因緣成熟了,就為他演說入地的法,讓他入地。諸佛都是這樣隨順於個人的因緣來說法,不會吝法;但是也不會多給,因為多給了也吸收不了,虛耗彼此時間,所以說法時應該不多也不少,因為得要「順法故」。
當然,對不同人有不同的說法方式,有人只要講一遍就聽懂了,可以自己去思惟理解,這種人就應該為他多說,不然就是說太少了;而有人可能對一個法,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多方講解才能理解,那樣就不應該為他說太多法,他會理解不來的;另外有人則可以舉一反三,每一個法只要略說一下,就能推演出很多法來,由於學法的速度很快,那就應該為他略說很多法,不應該少說,或是只在少數的法上面去作深說。
所以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但因為順法的緣故,就應該不多不少隨順根機與因緣而說。所以遇到聲聞種性的人,就只能為他說聲聞法,不應該為他說菩薩法;如果為他演說了菩薩法,就是說太多了,他不相應,也無法吸收,他也會厭惡。如果遇到了菩薩,卻為他說聲聞法,他也不相應,也會厭惡而說:「我要學佛菩提,善知識偏偏都只跟我說解脫道,我不來了。」他就不想再學了。所以說法時要恰到好處,因此要隨順於法,就是說要觀察眾生的根器;他們的根器是什麼樣的種姓,就為他們宣說適宜的法。
未說完部分下次再繼續,時間的關係,說明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