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123集
由 正齡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節目,今天這個單元我們繼續再來看〈安樂行品〉的第三個安樂行法。
上次我們說到「於諸如來起慈父想」,因為 如來的境界及智慧,當菩薩們修行階位越高時,會越發覺得自己不知道 如來,就越發恭敬 如來,所以 如來的境界並不是我們未成佛前,所能具足了知而想像得到的。而對「於諸菩薩應起大師想」,重點是要先定義清楚「菩薩」的內涵。對於凡夫菩薩、名義菩薩,不應該起大師想;而對菩薩摩訶薩的實義菩薩,則應起大師想,繼而「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妙法蓮華經》卷5)因為 佛陀的境界不可思議,法的深廣也難以想像,而十方諸大菩薩的境界不可測度;真的理解其中的道理,這時心量就會大起來了,這也是三歸依時,應該歸依十方三寶的道理所在。最後說到應當「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以順法故不多不少,……。」(《妙法蓮華經》卷5)這是由於隨順法的緣故,為眾生說法要恰到好處,應該要觀察眾生的根器,不同根器的眾生有不同的說法方式。
接著來看各種根器的眾生,及所適宜說的法,這在《法華經講義》第十二輯307頁。在《楞伽經》中,佛說有情眾生有五種種姓:就是聲聞乘種姓、緣覺乘種姓、如來乘種姓、不定種姓及無種姓。所以依眾生的種姓說適宜的法,對於聲聞、緣覺與如來種姓的眾生,就分別為他們說三乘菩提之法。但對於無種姓的人,要為他演說什麼法呢?這類人既沒有聲聞種姓,也沒有緣覺種姓,更沒有菩薩種姓,是沒有三乘菩提的種姓,既然沒有菩提種姓,在五乘法中,就只能為他說人天乘的人天善法了,畢竟這也可以利益眾生,讓他們來世有福德。所以對於有錢有閒而身力不好的眾生,可以教他們救濟貧窮,再布施財物給眾生;但有人有錢有閒也有體力,就可以教導他們再為眾生多付出一點身力。他們可能不清楚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就得告訴他們:「這樣行善可以有健康的身心,而來世也可以往生欲界天享福。」對於一般人來說能成為天人,那是很好的一個果報,就會努力去行善。
可是有的人不但是無種姓者,而且沒有善根,那就連人天善法都不能為他講,只能夠為他講「因果」:「造善業會有善報」,就為他說明為什麼會有善報;而「造惡業會有惡報」,也為他說明為何會有惡報。對這無種姓的有情,就單純為他談因果,不能講人天善法,因為他不可能乖乖聽話去行善,一定不會的,所以只能告訴他因果律。關於因果的法聽了,因為覺得我們說的法有道理,慢慢接受了,從此以後心性就可能開始轉變,不再造惡業,也許過個幾年,有一天突然想起:「以前聽某人講過,造善業有善業的因果可以生天享福,那我不如造一點善業也好。」也許他起心動念轉變了,那時就可以為他開始講人天善法。
可是依著諸佛常法,那個人天善法也只能為他講到五戒十善,還不能講禪定,因為這時候他還一心想著未來可以生欲界天享福,對於禪定是要遠離欲界五欲境界的知見,是還無法接受的;因此有關色界天及無色界天的法,就先不要為他說了。這就是要觀察他的接受度,一步一步勸誘,不能一下子講太多。這意思是說,在說法的時候應該「不多不少」,「以順法故」。也就是說,「法」是有層次上的差別,我們要隨順於眾生根性:無種姓者就只講人天善法;求生天享樂的人就只要講欲界天法;求離開欲界不淨境界的人,就為他講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法;若是一直在造惡、不求善生、不作善事的人,就教導他因果的法。
在《阿含經》裡面,佛陀說法時也都會觀察眾生的根器及因緣,凡是外道來問法,佛陀總是先說「施論、戒論、生天之論」都會先講這三論。先告訴來求法的外道們:持戒可以保住人身,布施可以生天享福;如果還想要更高層次的天界,例如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境界,得要將這三個法講完了,觀察對方接受了,然後才為他說:「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這時如果對方聽得懂也能信受,想要進一步學法,才會為他說明「五陰無我」,才講這個聲聞法,這時候都還談不上佛菩提的。所以說,對一切眾生平等說法,這個原則是在基礎上的平等,不是齊頭式的平等。換句話說,眾生的基礎是什麼,就依他們現在的基礎,應該說什麼法就演說什麼法,所以「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的前提,是以他的立足點來平等說法。
最後兩句:「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妙法蓮華經》卷5)什麼是深愛法?這一類人,不看講堂或道場的大雄寶殿是不是金碧輝煌,好像皇帝的金鑾殿一樣;他們也不在乎山頭大不大,純粹是因為這個法如實可證,他們就進來了。這類人有一個特性就是「愛法」,是深愛妙法;如果只為他們講一些世俗法,他們不愛聽,可是如果為他們講勝妙法,他們就愛得不得了,而且他們不怕聽不懂,越是聽不懂的越是要聽。為什麼呢?因為知道這是可證的,往往心裡會想:「只要聽久了,法就是我的。」有這樣的認知。所以像這樣的道場中,學人都是愛法的人,而且是「深愛法者」;像這樣的學人,為他們說法時,不論講得多麼深,他們都願意聽,即使聽不懂也願意聽。
這就像正覺同修會 平實導師週二公開講經,多年來前後講了《楞伽經》、《楞嚴經》、《勝鬘經》,以及《法華經》等這些勝妙的第一義諦法,對於一些比較晚學的人來說是聽不懂的,但因為深愛勝妙法的緣故,學員還是每週堅持來聽經聞法,這樣勉強自己聽久了以後,三個月過去了,甚至半年、一年過去了,終於開始聽懂了。同修會裡這樣深愛法者真的不少,當然也有人稍微懈怠一點;想到來上課常常聽不懂,難免會挫折而有所退卻,有時候會請個長假再回來;但是因為聽慣了勝妙法,對淺顯的法或是相似像法,就很難接受,休息一段時間之後,也會發現一直留在會裡學法的同修,程度都比自己好很多了;除非他確實有事不能再修學下去了,只要真的有心要修學正法,還是都會回來共修的。
就像前面說過,世尊為來求法的外道說法,一定會觀察其根器、因緣,是有次第在說法。所以 平實導師開示,說法要作觀察:什麼時節因緣該講什麼法,什麼時節因緣該如何將法作不同面向的思考,然後加以弘揚。有時得要大破,然後來大立;有時只是小破,方便攝受人家進來,然後作一些小立;有時根本就不破,就只是給他好處,讓他看著就歡喜,然後就進來學法,這是要觀察時節因緣。所以當某一種法,說到一個層次時該把它作結束,就作個結束,不能無限制地引申下去;否則就得像 文殊師利菩薩在大海龍宮裡面,一部《法華經》講上幾百年、幾千年,那不是人間的觀眾所能聽聞的。所以必須要分成不同的類別、不同的面向、不同的層次來說法;而佛陀說法就是以這樣的原則來說,不適宜說的絕對不說。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不論講什麼法,應該把握各個層次;當機者的層次在哪裡,就講到那裡。所講的層次如果超過當機者的層次,就不該講;因為講了對他們無益,反而使他們心中生起恐懼:佛法太深了,覺得自己沒辦法學,於是就退卻了。所以對眾生平等說法,而平等不是講齊頭式的平等,是應該依照眾生不同的根器來說平等。面對的根器是應該講到什麼層次,就只能說到那裡;不能吝法而不說,但也不能夠多說;因為多說無益,可能還使眾生覺得自己太笨、無法學這個法。那就不如讓他先學淺的法,然後等他次第學上來,漸漸地緣熟了,再教導更深的法。
總結這四集講的這第三個安樂行法,有幾個應該注意的點如下:凡是為人講《法華經》的人,都不要輕視於學法者,而為人講解《法華經》時,對三寶也應該要恭敬,不能因為說自己能講勝妙的《法華經》就覺得自傲,就對三寶不恭敬。恭敬於法很重要,因為真要懂得恭敬於法時,自然就會懂得恭敬於佛;同理,懂得恭敬於法時,自然就會恭敬於諸大菩薩。反之,如果於法不恭敬 (對佛就不會恭敬),對大菩薩們也不會恭敬。這也就是說,不要歧視或看輕學法者;因為眾生都還有胎昧,我們不知道他過去世的來歷,而他過去世的修為還沒有引發出來以前,我們並不知道;如果輕視於他,可能就輕視了大菩薩。另外,也不要以不屑的語氣告訴對方說:「你對三乘菩提的實證根本沒有希望、沒有因緣、別妄想啦!」真的不要這麼說,因為慧能大師不識字,可是慧能大師不但成為禪宗六祖,還講了《六祖壇經》,這是因為五祖沒有輕視六祖這位從南方來的不起眼又不識字的學子。所以說,「不輕新學」這個知見很重要。
因為還沒有滿足三地心之前,大家還沒離開隔陰之迷,都還有胎昧。不只我們不曉得面前這個人是什麼來歷,他自己也不知道;所以對於有心而來求法者,就該一體平等看待。如果能夠這樣作,表示這個人心中無慢;無慢的人就能夠對三寶有恭敬心,就能夠:【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於諸如來起慈父想,於諸菩薩起大師想;】(《妙法蓮華經》卷5)所以這一段經文所說的重點在於:弘法之師要有承上啟下的觀念;也就是對三寶要有絕對的尊重,向下則要起大悲想,這樣來攝受眾生。如果能起大悲想,攝受眾生時就不會有身口意行的過失,讓眾生產生煩惱。
接下來是另一段經文:【「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說是法時無能惱亂,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亦得大眾而來聽受,聽已能持,持已能誦,誦已能說,說已能書;若使人書、供養經卷、恭敬、尊重、讚歎。」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欲說是經,當捨嫉恚慢、諂誑邪偽心,常修質直行。不輕蔑於人,亦不戲論法,不令他疑悔,云汝不得佛。是佛子說法,常柔和能忍,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十方大菩薩,愍眾故行道,應生恭敬心,是則我大師。於諸佛世尊,生無上父想,破於憍慢心,說法無障礙。第三法如是,智者應守護,一心安樂行,無量眾所敬。」】(《妙法蓮華經》卷5)
這段經文語譯如下:【世尊告訴文殊師利菩薩說:「像這樣的菩薩摩訶薩,在後世正法即將要滅失的時候,如果有能夠成就這第三種安樂行的人,當他演說《妙法蓮華經》時,沒有人能夠惱亂於他,而且可以得到好的同學,共同來讀誦這一部經典,也可以獲得大眾前來聽受,而大眾前來聽聞之後也同樣能夠受持,能受持之後也能讀誦,能讀誦之後也能為人解說,能為人解說以後也能夠自己親自書寫;甚至於還教導別人,以及轉而教導別人去書寫經卷、供養經卷、恭敬經卷、尊重、讚歎經卷。」這時世尊想要重新宣示這個道理,就用偈頌重說了一遍:「如果想要為人演說這部《法華經》,應當捨棄嫉妒、瞋恚和慢心,還得要捨棄諂誑邪偽的心,常常要修行使自己的心地的本質變得很直爽。不可以輕蔑於別人,也不對勝妙法作出任何戲論,更不使別人對於法產生了懷疑以及後悔,而說『你根本不可能成佛』。像這樣的佛子為別人說《法華經》時,永遠都是可以很調柔、很溫和而能夠安忍,而且起慈悲心來面對一切有情,心中不生起懈怠之心。至於十方世界的諸大菩薩們,他們是為了悲愍眾生的緣故而行菩薩道,對於演說《法華經》的這種大菩薩們,應該從深心之中生起恭敬心來,認為『十方世界這一些大菩薩們都是我的大師』。對於諸佛世尊,則應該生起至高無上的父王之想,把自己心中的憍慢心完全破壞掉,這樣來為人說法時就不會有所障礙。演述《妙法蓮華經》的第三個安樂行法,大約就是這樣子,有智慧的人應該這樣守護自心、守護眾生心,一心一意來修這個安樂行,將會成為無量眾生所恭敬的菩薩摩訶薩。」】
這意思是說,在未來正法即將滅沒的末法時,演述《法華經》的真實義理是很難令人信受的;因為 佛陀的境界不可思議,而現在如果對那些寡聞少慧的人,講出 佛陀這種深妙境界,他們如何會相信呢?不會相信的結果,當然就會誹謗或抵制這位說法師。因此在那個時節要為人演講《法華經》時,應當要修這第三種安樂行:本身要對三寶有恭敬心,別人就不會譏嫌於你;同時也要對眾生有大悲心,作到能夠讓眾生感受到我們是一心一意要利樂或救護他們的心意的地步,就不會受到他們的抵制。
假使對三寶不恭敬,有時候會讓眾生起煩惱;譬如中國禪宗有一些祖師訶佛罵祖,這樣其實都不能攝受很多人的,而且還會被人看出虛實,而在後世被拈提。這也表示他們對於法的實質,沒有很深入;對十方菩薩僧的實質,也沒有很深入;對 佛陀的證量大多不知,所知只侷限於他自己那個層次。這樣對法的弘揚及度化眾生而言,都是不利的。可是我們來看 克勤大師,及往上的五祖法演,還有更上一代的白雲守端,他們都是過三關的人,可是他們沒有人敢對三寶不恭敬。雖然說 克勤大師一生拈提諸方,可是他對三寶恭敬的不得了。這就是說,自己恭敬於三寶的時候,大眾對他也就恭敬。如果認為明心證悟了就大事已畢,加上目空一切,自以為三藏十二部經都只是文字,而沒有真正懂得經文的真實義理,如此心狂而為人教禪,很容易淪為狂禪,那就只會停留在這個層次上,無法再往上。
未完部分下次再來看,時間的關係,說明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