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30集
由 正偉老師開示
各位螢幕前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節目,是由佛教正覺講堂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二),也就是 平實導師的著作《法華經講義》的導讀。
在上一集的節目中,我們說到明心與見性是不同的,即使是許多已經明心開悟的菩薩也難以理解,所以《大般涅槃經》中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為我們請問:「世尊啊!什麼是佛性?為什麼要叫作佛性?又為什麼佛性就是常、樂、我、淨?」【「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見一切眾生所有佛性?十住菩薩住何等法不了了見?佛住何等法而了了見?十住菩薩以何等眼,不了了見?佛以何眼而了了見?」佛言:「善男子!善哉!善哉!若有人能為法諮啟,則為具足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者,則知佛性,亦復解知名為佛性,乃至能知十住菩薩以何眼見,諸佛世尊以何眼見。」師子吼菩薩言:「世尊!云何名為智慧莊嚴?云何名為福德莊嚴?」「善男子!慧莊嚴者,謂從一地乃至十地,是名慧莊嚴;福德莊嚴者,謂檀波羅蜜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羅蜜。復次善男子!慧莊嚴者,所謂諸佛菩薩;福德莊嚴者,謂聲聞緣覺、九住菩薩。復次善男子!福德莊嚴者,有為、有漏、有有、有果報、有礙、非常,是凡夫法;慧莊嚴者,無為、無漏、無有、無果報、無礙、常住。善男子!汝今具足是二莊嚴,是故能問甚深妙義。我亦具足是二莊嚴,能答是義。……善男子!復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復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大般涅槃經》卷27)
也就是有菩薩十住眼見佛性,但未得透徹了了分明,也有菩薩修行到九地仍然無法眼見佛性,所以從十住到十地之間,間隔甚寬廣;至於世間也有愚癡惡人,竟然敢依一己的私意竄改佛經,說此處十住見性的十住是指十地啦!不是十住位,公然無視於同一段經文之中,佛所說「亦有九地菩薩聞見佛性」,要小心啊!來世有惡殃果報等待。
也就是說,對此世間一般佛弟子而言,禪門重關見性的法,陳義甚高難以理解,所以 世尊在經中雖常常開示明心與見性的境界,並且常說到兩者的功德與受用分,但應機的弟子數目其實不算多。例如,與 大慧祖師同時期的天童宏智正覺禪師,他以教授「默照禪」名聞天下,但對於重關眼見佛性卻是無能為力。雖然二人是知心好友、齊名於天下,但天童宏智一生當中沒有少受 大慧的埋汰,而且是師出有名、檢點有理;事實上,大慧為天童的默照禪所收拾的爛攤子直到今日啊!
要說到這件事,得先看到宋朝時代,不論是一心向佛,或是附庸風雅、或是逃避現實,士大夫們幾乎全面化的進入禪宗門下。早期像是王安石,罷相之後轉為一心習禪,他形容自己是「身如泡沫亦如風,刀割香塗共一空」;大學士黃庭堅二十七歲已入禪門,說:「凌雲一笑見桃花,三十年來始到家,從此春風春雨後,亂隨流水到天涯。」這是他習禪三十年後的心得,整個南宋朝堂士大夫,幾乎就是個禪門居士會。
而此時的禪門大德,也樂於廣收仕宦弟子。例如,當時敢與秦檜分庭抗禮的李彌遜,號普現居士,早年已入 克勤祖師門下。《五燈會元》中記錄他常入克勤室參訪,代表他是入室弟子。有一天結束早朝返家的時候,行到天津橋,馬匹一時之間忽然跳躍了起來,李彌遜當下忽然有所省悟,驚異到全身都在冒汗,所以直接就跑去天寧寺拜見 克勤祖師。恰巧 祖師外出返寺,遠遠地看到了李居士,克勤就說:「居士啊!且喜你的大事了畢囉!」從此之後,李彌遜機鋒犀利,與 克勤祖師問答攻防之間,當機不讓。各位且說說,李彌遜走向 克勤,為何 克勤祖師說:「你的大事已畢囉!」而兵部侍郎李綱也是 克勤的弟子,後來接續著轉入 大慧門下。某晚李綱正在官衙中辦公,忽然聽到一聲巨響而因此悟入,寫了偈將心得呈給 大慧祖師審查,大慧為之印可。
就像這樣子,當時禪門宗匠門下,多有大小文武百官,克勤與 大慧都是如此。其實更早之前,石霜楚圓傳下黃龍慧南與楊歧方會,這兩個人就已經十分樂意接引士大夫習禪,像是黃龍雖然居於江西黃檗山,但十方道俗大小官員多有來跟從他學習禪法,之後他傳下的法脈,像是晦堂祖心、真淨克文、東林常總都積極地與士大夫交遊;楊歧方會更是直接開示說,禪門的發展不能離開官僚士大夫的幫助。
南宋禪門一代一代的宗師身邊總不缺乏成群的士大夫跟從,其中就以 克勤與 大慧師徒最為興盛。他們不但借重官宦弟子的幫助,同樣也反過來對於這些弟子的道業多所提攜,因為禪門宗法本來就不限制在山林野谿,更不是只限於出家緇素。克勤祖師常常告誡在家士大夫弟子,當以歷史上的大居士,像是 維摩詰、傅大士、龐蘊、裴休、楊億為榜樣,要在調伏名位、權勢、意氣之中來修習佛法;他要求弟子要在「二六時中轉一切事緣,皆成無上妙智」,不須要去找尋藉口去「厭喧求靜、捨彼取此」,所以呢,【不必盡棄世間有漏有為,然後入無為無事,當知原非兩般,若懷去取,則打作兩橛也。】(《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15)
大慧則更是積極入世,他的身邊形成了龐大的士大夫居士集團,相較於 克勤,大慧更為擇善好義、不苟利養。所以公元1141年,秦檜為了打擊政敵張九成,由於九成同時也是 大慧的弟子,秦檜乾脆一不作二不休,藉口神臂弓的事件,圈禁張九成,而流放徑山主 大慧,將 大慧追回度牒流放南方,不過這反而使得 大慧開啟了另一段的度生事業。例如 大慧在梅州六年,「遠近聞名,大眾皆從其攝受度化,家家戶戶繪製了 大慧的肖像來供養,敬重虔肅」。離開梅州的時候呢,太守親自陪同,官兵齊聚送行,居民扶老攜幼,擋住了道路要為 大慧餞行,大家都眷戀不捨啊!甚至連很後來的朱熹也讚歎 大慧的影響,說「今之不為禪者,只是未曾到那深遠,才到深處,定走入禪去」。
以上是 克勤與 大慧師徒的攝受眾生事業,就如同 克勤祖師所說:「佛法即是世法,世法即是佛法。」在禪法方面,克勤著述了《臨濟正宗記》交付給大慧分座訓徒,為突破當時禪法的流弊。大慧運用了「看話禪」,在看話頭、參話頭之中鍛鍊定力、生起疑情,直破無明沉殼,以疑情為先決條件,重點在於參究公案話頭。大慧說:【千疑萬疑只是一疑,話頭上疑破,則千疑萬疑一時破。】(《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28)所以呢,【禪不在靜處,不在鬧處,不在思量分別處,不在日用應緣處。然雖如是,第一不得捨卻靜處、鬧處、日用應緣處、思量分別處,參!忽然眼開,都是自家屋裏事。】(《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19)聽到這邊,各位有沒有覺得分外的親切呢?
而同一個時期,曹洞宗的天童宏智正覺禪師,他教導徒眾默照禪,以默照禪為根本,這迎合了部分士大夫厭鬧求靜的心理,數以千計的徒眾來到天童,將彼處作為躲避社會現實的處所。尤其嚴重的,是默照禪的本質,他並不會引導徒眾走向開悟,天童宏智本人他也知道一昧地守靜,這不能夠斷結證果;他的度眾開悟方式,並不在默照守靜上,而是另外給予有緣徒眾個別的指導,但他大規模的默照教學的結果,則會讓大部分的徒眾誤會了習禪開悟之路,以為在一昧的求取默照時就會走向開悟,實際上則剛好相反。更重要的是,這種默照禪法一直就影響下去,直到今天。
大慧曾公開的指責「無言無說、良久默然」的默照禪,這是十分地有害禪林的發展,將宏智貶為:「邪師輩教士大夫攝心靜坐,事事莫管,休去默去,豈不是將心歇心,將心用心?如此修行,如何不落外道、二乘禪寂斷見境界?」這可以說是用 大慧最重、最深沉的力道來抨擊默照禪啊!1134年,大慧在閩地遊歷,發現當時的寺廟默照禪之流行,於世俗法則與社會給脫了節了,對於解脫法則妨礙明心見性的過程,於是 大慧奔走疾呼、予以痛斥:【往往士大夫多是掉舉,而今諸方有一般默照邪禪,見士大夫為塵勞所障,方寸不寧。怗!便教他寒灰枯木去,一條白練去,古廟香爐去,冷湫湫地去,將這箇休歇人。爾道:「還休歇得麼?」殊不知這箇猢猻子,不死如何休歇得?來為先鋒去為殿後底,不死如何休歇得?此風往年福建路極盛,妙喜紹興初,入閩住菴時便力排之,謂之斷佛慧命,千佛出世不通懺悔。】(《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17)各位可以看一看,大慧祖師將默照禪評為「千佛出世不通懺悔」。
大慧從南方流放回來後,曾經去到天童,當面向宏智檢點默照禪的流弊,宏智也無法反駁;雖然兩個人私下是很好的朋友,彼此相惜,宏智甚至要求在他往生後,請 大慧幫忙照顧指導他留下來的門人,但宏智仍然不能改變默照禪的命運。這更是因為天童宏智心裡很清楚,自己只有禪門初關的修證,而 大慧是早已經過了重關,甚至是牢關,因此他對於 大慧諸般的指謫,甚至是幾近辱罵的方式,他也只能默默的接受,因為那說的是事實啊!這種默照禪的流弊一直到今天,像是北投勝簷禪師一生皆以默照禪弘傳,引的徒眾不但無一人得以開悟,而且走向了錯誤相反的方向,於禪無所成,於定亦無所成。
接下來,我們恭請 平實導師來為我們開示,請翻到課本的第195頁。這首偈的前四句,大慧宗杲曾經拈提出來說。克勤圜悟大師在世也曾拈出這四句,請問諸方證悟的大師們:「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為什麼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祂明明已經證悟了,為什麼繼續坐於道場十劫,而佛法還不能現前?為何仍然不能成就究竟佛道?當代沒有哪一位大師能夠答覆他,因為當代沒有別人可以知道其中的原因。不能知道其中的原因,是因為不知佛性的境界,所以無法通達。以前我們也講過這個道理,可是後來整理在書中流通出去,會外的人其實讀了也是不懂的。這就是說,明心與眼見佛性是不一樣的,因地時如此,到達佛地時仍然如此。開悟明心只是知道如來藏的所在,能夠現前觀察祂確實是真實而如如,還具有各種法性;可這如來藏的本覺性,卻可以在山河大地上看見;絕對不是妄知妄覺,而是如來藏的本覺性,真的可以看得見。
好,今天時間關係,就先為各位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