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與眼見佛性

第029集
由 正偉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螢幕前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節目,是正覺講堂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二),也就是 平實導師的著作《法華經講義》的導讀。

在上一次的課程中,我們講到了《法華經》中 釋迦世尊說到:大通智勝佛坐道場之後,十劫之中佛法不現前。且道什麼是佛法不現前的道理?從以前的 克勤祖師以此題目叫戰天下,大慧祖師仍舊用此題目投石踢舘,到了今天 平實導師還是用這個題目叫板全世界佛法阿僧;但一千多年過去了,仍舊是無人能答,那些自稱禪師家者個個裝聾作啞,只是羞煞人間。箇中的原因其實說來很簡單,這是大乘中完成真見道位的菩薩,其人所現前觀見的自受用境界,也就是世界如幻觀的首成就,達到了菩薩十住位的修行人,方能一窺箇中方隅。它甚至不是最初開悟明心者所能想像的,完全是得要過來人現量所見所得;若要論其究竟,則是佛的四智圓明的實證。

前面曾向菩薩們報告,佛法的實際修證是轉識成智,成佛就是將凡夫的八識轉為佛的四智心品,也就是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但這並不是說,原來的識就消失了而出現了另一個不相干的智慧,而是同一個識體能夠轉變為清淨性的智體智用,識為體而智為用。

在佛法的修證之中,轉識成智的過程有著三階段:下品轉、中品轉以及上品轉。行者在大乘見道後,由於在自己阿賴耶識的運作當中,能親證到真如心體,於是能夠開始轉依,也就是轉變而依止了這個萬法根源的如來藏心,能夠斷除了見所斷煩惱,所以就開始了下品轉的過程;隨著見道位中真見道與相見道的過程而能地地增上,使得第六識產生下品的一分一分的妙觀察智,第七識產生了下品的初分平等性智;六、七二識為識體,而因為轉依清淨真如體性的緣故,妙與平二智便得以一分一分地出生,成為其二識的妙用智。智用依止於識體,自明心初真見道一直修到初地見道位完成,完成了對等於解脫道阿羅漢的實證,斷了習氣種子的現行,才能夠完成下品轉的過程。

進入地上的修道位後,斷了種子習氣的現行後,則開始了識體的中品轉過程,更進一步要斷習氣種子難以察覺現行的隨眠,由初地到七地,這又要修上一大阿僧祇劫;至於八地到妙覺位,更是要斷盡一切無記性習氣種子隨眠的粗重難顯,如此方能完成最上果的上品轉,具足佛地的四智圓明。所以《成唯識論》第10卷說:【此轉有漏八七六五識相應品,如次而得。智雖非識,而依識轉;識為主故,說轉識得。】

佛地的第八識成為無垢識,此佛地真如無垢識以五法為身,也就是佛的五分法身。五法就是「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還有「成所作智」,以及總的來說四智皆依佛地的「清淨真如」而顯發,所以又有統稱佛地叫法界體性智,亦可方便說為三界中唯一有生起而無結束之法,本無而今有。因為是以佛地無垢識心體顯示出的清淨真如以為體性與法相,所以作為一切轉依的第一法,此清淨真如加上四智心品,就成為佛地的上品轉依,所以《成唯識論》說:「非淨法界獨名法身。」(《成唯識論》卷10)成佛後不是只有一個清淨法界就可獨名為法身,而是五分法身具足。

從最初大乘真見道時,能證、能轉依此清淨真實如來藏,所以第六識與第七識隨即下品轉為妙觀察智與平等性智。所以《景德傳燈錄》等經論中說轉識成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雖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但轉其名而不轉其體也」(《景德傳燈錄》卷5)。同樣的道理,《六祖壇經》說「五八六七果因轉」,是指前五識與第八識,在修行成就的果位上才能夠轉識成智,而第六識與第七識在修行過程的因地隨轉。一直修行直到即將成佛坐道場時,以手按地而得明心轉為大圓鏡智,六、七二識才轉為上品圓滿的妙觀察智與平等性智,此時異熟流注生滅斷盡無餘,第八異熟識頓現大圓鏡智,遂改名無垢識,也就是佛地的清淨真如;到了夜後分,目睹東方明星而得眼見佛性的時候,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如此四智圓明而成就了圓滿佛果。

相同的道理,世尊在《解深密經》中說:【相除遣故,粗重亦遣,永害一切相粗重故,漸次於彼後後地中,如煉金法陶煉其心,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得所作成滿所緣。】(《解深密經》卷3)首先除遣相縛,然後除遣煩惱障習氣種子隨眠,因為微細難斷,所以叫作粗重縛;最後則是斷除最微細的無記性種子變異生滅,一直到成佛前最後一剎那仍然在除遣;終於坐於道場,大圓鏡智成就上品轉,而得所作成滿所緣,能化現出不可限量化身事業,也就是成所作智完成法上品轉,至此才是四智圓明,功德圓滿成就最上佛果。

所以現在我們就比較能夠理解,釋迦世尊說「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起」,就是指成佛時的四智圓明,雖然皆依於佛地清淨真如出生,但 大通智勝佛大圓鏡智成就,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場降魔軍,而成所作智未得現起,十劫後所作成滿所緣方成就四智圓明。然而這其中的道理,並非善知識告訴我們這些知見就算懂,而是可以至少要以禪門親證的明心與見性而相對應;實際上是十住以上的菩薩,能現觀到明心下品轉的大圓鏡智,與見性下品轉的成所作智,親見親證到下品轉的相似四智。

在正覺講堂內部,這些只是悟後起修的增上班中,要學習更上道種智的基礎前提必備條件之一,也只是吾等正覺弟子現前現量所觀實際的一部分罷了!即使如此,古今無數道場人中英豪,尚且不能夠瞭解其中的義理皮毛,更遑論對於法義得到現證現量。在過去的年代,這些看似較深的法義,因為需要以自己的現證現量為前提,才能夠領會知曉,所以常常是只存在於師父與弟子之間的縱向傳授,不對外廣說;也可說是師弟之間彼此對法義的共同現量領會,例如像是 克勤祖師與 大慧祖師彼此之間的口說手比、心領神會。但下品轉的明心與見性,卻又是實證真如心體與現觀心體妙用,未來三賢位與地上的修行,皆得依此而顯發,所以將明心與見性立為禪門的初關與重關。釋迦世尊在《法華經》中特別提到 大通智勝如來的事蹟;在《解深密經》中,則將「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得所作成滿所緣」,兩件事雖為一體的兩面,但在解說事相上卻分開為二來分別解說。

各位菩薩聽到這邊要小心,千萬不可認為自己因此就懂得為何 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的道理,因為在這邊說的都是皮毛的皮毛,表相的表相。這裡面如何是坐道場?如何是佛法現於前?這些都得依於現證現量現觀的轉依才能知其所以然。即便是禪門中破了初關,也眼見二關,也只是個下品轉罷了;依於識體通相,向上仰望上地境界,與中品轉,甚至是上品轉,實際的相差差距不只是十萬八千里啊!以上極簡略地解釋了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起,但是較為深入的實證觀行的部分,則有待於菩薩們親自求師訪道;若有幸能得善知識攝受,方能入門稍窺其堂奧。

然而自古以來,要求大乘見道已經是極難之事,要得宗門大義禪門初關明心,則叫作刀頭舔蜜,險到極處,因為一個不小心便落入野狐身難有出期;至於要求得重關見性,最好是將初關明心見道的法義現前體會得透徹之後,然後在善知識的指導下如法參究,日後眼見之後,對道業的增上能有不可思議的大利益。明心是體,見性是用;真如是燈,佛性是光,兩者是一體的兩面,相輔又相成,若只有一邊,雖然依舊能行,但就變成個獨眼龍了。要能眼見佛性,幾乎完完全全靠的是善知識的幫助,若世間暫時沒有見性的善知識出世弘法,則要真實透證此法的機會基本上等於沒有。世尊在了義經中雖然也常常提到見性境界功德,但應機弟子太少,所以一般的佛弟子很難了知有關於見性經文的真實義,許多人不明白明心與見性的差異,甚至不相信明心與見性是不同的事情,因為中文裡面呢,常常將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合在一起,當作是同一件事情來說。

即使得到了善知識的幫助,見性這件事仍然是很不容易,因為見性的條件必須得有大福德、大智慧,甚至是有適當的時節因緣等等,缺一不可,必須得是真實的定慧等持。看起來見性似乎是一個增法數,但真實現觀卻同時是捨的成就,這個地方很難形容,我們直接來看《大般涅槃經》中 世尊的開示:【若三昧多者則修習慧,若慧多者則修習三昧。三昧、慧等,則名為捨。善男子!十住菩薩,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見佛性。聲聞緣覺,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緣不見佛性。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見佛性,了了無礙,如觀掌中菴摩勒果。見佛性者名為捨相。奢摩他者名為能滅,能滅一切煩惱結故。】(《大般涅槃經》卷30)而明心與見性的不同,即使是許多開悟的菩薩也難以理解測度,所以《大般涅槃經》中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為我們請問 世尊:【世尊!云何為佛性?以何義故名為佛性?何故復名常、樂、我、淨?】(《大般涅槃經》卷27)

好,今天時間的關係,先為大家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點擊數: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