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乘涅槃為佛菩提一日之價

第126集
由 正德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今天這個單元我們要來探討「二乘涅槃為佛菩提一日之價」。

要對佛菩提道信解而發無上菩提心,對聲聞人來說確實不容易,因為證解脫不再受生死之苦,是很難退轉的心境。佛法中有解脫之道,也有成佛之道,聲聞眾們在 佛陀座下都是具足聽聞的,只是 佛陀是在第三轉法輪時期,才對聲聞眾說解脫道是以一佛乘而分說的法;聲聞眾已經修證的內涵,其實也是教導菩薩的另一種方便,證解脫果僅是走入佛道的方便門,圓滿一佛乘的法、成佛了才是究竟解脫。

佛陀來到人壽百歲的娑婆世間示現八相成道,最主要的不是要讓聲聞眾們全部都證解脫果以後捨壽入無餘涅槃,如果是這樣,佛法就不能燈燈相傳,也無法使人成就佛道。佛法就是要讓眾生像佛一樣能夠成佛,所以 釋迦佛在《法華經》中說,「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因此 佛陀非常重視菩薩善根的長養與成熟,因為菩薩能夠荷擔如來家業不斷佛種;也只有教化成就菩薩,佛法能夠弘傳了,才能出無量聲聞、辟支佛寶。大迦葉等大阿羅漢,對自己也是被 佛陀當作菩薩一樣在教導、也能夠作佛這件事情,終究是感到慶幸的,所以有著鄙視自己下劣之心的大志願與歡喜心;他想著自己曾經有著譬喻所說迷失窮子的處境,曾經安住於下劣之心,之後歷經 佛陀宣說如來藏正法的殊勝義理,漸漸熟悉與通達所實證的大乘般若種種珍寶妙用。佛陀也知道大迦葉已經成就了無上菩提心的大志願。

這個過程,在《大法鼓經》中也記載著。當 如來要宣講如來祕密法藏甚深微妙的《大法鼓經》時,佛說這部如來藏經是二乘人不信的法門,只有對 佛有清淨信、沒有任何懷疑者,才能聽受。因為信心不夠的眾生,乃至聲聞、緣覺,以及未滿十信或者尚未入於七住不退的菩薩,覺得他們自己不堪任聽受,認為 如來已經般涅槃,怎麼又說如來常住不滅呢?這是他們聞所未聞的;他們一直對解脫生死般涅槃的法修習空見,聽聞到究竟顯了、實相了義的清淨經都不信了。當大迦葉向 佛稟白說,有這個信心聽聞《大法鼓經》,因為對 佛有清淨的信心,有為法而戰的大志願不會退卻。佛陀就授記他在 佛示滅以後,會護持《大法鼓經》。這就是大迦葉自己鄙視先前如窮子般的下劣之心,了知如來藏正法才是佛法的無上寶藏,有了要護持法藏以報佛恩的大志願。

但是,當 佛陀告訴大迦葉,佛滅後多有眾生不信大乘經,因為五濁惡世時,多有眾生毀戒、誹謗大乘法;大迦葉告訴 佛陀,他沒有辦法能夠攝受那些誹謗正法、壞法的惡人,所以他寧可快速地捨身入無餘涅槃,也不能堪忍聽聞那些惡人毀犯淨戒、造作身口意行所說的種種音聲。佛陀告訴他,你所入的涅槃是聲聞般涅槃,非為究竟,要得一切種功德、一切種智,大乘般涅槃才是究竟;並且為大迦葉說了如來藏一佛乘正法。

這樣的如來藏正法,需要有不畏生死的弟子於 佛陀示現入滅後護持。就有一段對話如下:【爾時世尊即告我言:「於我滅後,汝當堪忍護持正法,至于法盡。」我時白佛:「我當堪能四十年中護持正法。」時佛責言:「何以懈怠,不能護法至于法盡也?」】(《大法鼓經》卷2)大迦葉說,當時 世尊告訴他:「在我入滅以後,你應當接手護持正法,直到法將滅盡的時候。」他當時稟白 佛陀說:「我應當只能夠在佛入滅以後的四十年護持正法。」那時候 佛陀訶責他說:「何以這麼懈怠啊!不能護法直到法滅盡嗎?」大迦葉當時的心境就是這樣,認為自己可以接受 佛陀的指示,將這個如來藏正法護持傳承下去,然後來護持法藏以報佛恩的大志願,但是卻沒有一點點心意把自己當菩薩看待,沒有信解自己能夠繼承寶藏成就佛道。

所以當大迦葉看到舍利弗被 佛陀授記成佛,了知自己也能被授記作佛,心甚歡喜,得未曾有。因此有感而發地說了迷失窮子的譬喻,對於本來無心有所希求的寶藏,如今自然而至的大歡喜;那樣的心境所表達的,就是聲聞眾本來只是為了解脫於生死苦惱,迷惑無知而樂於二乘小法,沒想到在二乘小法中精勤努力所獲得不受後有的涅槃,卻僅僅是整個佛法寶藏的一日之價而已。經文中說到:【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諸法戲論之糞,我等於中勤加精進,得至涅槃一日之價。】(《妙法蓮華經》卷2)大迦葉說:「今天世尊讓我們聲聞、緣覺眾思惟,先前所作的滅除諸法虛妄不實、戲論的遍執之糞,我們在其中勤加精進,得以到達不受後有脫離生死苦的涅槃;這樣的涅槃僅是佛陀一佛乘分出的一日之價而已。」在這裡,大迦葉所說的 世尊讓他們思惟的,就是《法華經》要開講以前,佛陀不斷地以種種稱歎方便,宣說著佛所得的法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難知,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觸及的。

然而,佛陀所說的一類無我空的解脫義理,他們聲聞阿羅漢也都證得,到達不受後有的涅槃;如今卻不知道 佛陀所說甚深難解的意趣是什麼?在四眾弟子五千人,因為罪根深重以及增上慢不信而退席之後,佛陀告訴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唯以一佛乘而為眾生說法;但是鈍根樂小法者,貪愛並且執著生死,值遇諸無量佛時,不能廣行深妙的佛菩提道,一向被生死苦所惱亂的緣故,所以為他們說脫離生死苦的涅槃解脫道。這是 佛陀所施設的方便道,完全是為了讓他們能夠藉這個方便入於般若實相的佛慧;只是未曾說他們將來可以成就佛道,因為時間還沒有到所以沒說。

舍利弗深深地自責,原來是自己不解 佛陀的方便隨宜所說,一開始聽到 佛所說的法,馬上就信受、思惟、取證;如今聽聞 佛陀所說的但教化菩薩的一佛乘真義,斷除了疑惑以及懊悔,原來自己沒有失去大乘法菩薩的資格,自己真的是佛子,將來可以成佛,非常歡喜。想起曾經以為自己已得漏盡、已證空法、已得滅度,如今才知道不是真實滅度;因為雖然同樣入於佛法的無漏法中,但是缺乏 佛陀的諸多功德,例如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不能為眾生說成佛的無上道,都沒有這些可以廣大饒益眾生的事相。世尊對舍利弗的開示,以及舍利弗對 佛的稟白,大迦葉聽在耳裡,等同於闡述他自己的處境,因此在那一天 佛陀說出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但說一佛乘這樣明顯而沒有覆藏的義理,說二乘精勤努力滅除諸法的戲論之糞,證解脫生死苦的涅槃,是為了讓他們入於佛慧所施設的方便道。

大迦葉在一日之中瞭解到,他們要具足菩薩的心性,奉事供養諸佛、廣行深妙的佛菩提道,才能成就如來的無量無邊智慧、十力解脫、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諸佛法藏。那麼這樣的涅槃,相較於 佛陀所證的諸多功德實在太微小了,因此大迦葉形容他們聲聞、緣覺所證的解脫,僅為一日之價的涅槃。就好像窮子在長者家裡除糞二十年所獲得的價金,相較於正式成為長者的兒子所繼承的所有金銀珠寶庫藏等無量寶藏,卻只有一日之價而已。這樣的譬喻所顯示的是,雖然在佛法中實證無漏法了,而無漏無為法與無漏有為法的智慧層面,從解脫的實質以及福德、功德莊嚴來說,其深淺廣狹之間存在著非常懸殊的距離。精勤努力滅除諸法戲論,原來僅是獲知有佛法寶藏前的除糞工作,僅是遠離虛妄法所得的解脫;這樣的解脫不是佛法本質的一切解脫,因為還沒有進入無上佛菩提道的寶藏中的緣故。

佛法的本質是實相法,三界世間的一切法都是虛相法,所以如果僅是在滅除諸法戲論的虛妄法上精勤努力,脫離生死苦的繫縛不受後有了,所證得的涅槃本際,就是實相法本來無生的這種自住狀態。每一位有情的實相法藉著眾緣,以及所含藏的貪瞋癡等煩惱的差別,變生幻化六道各種類別的五蘊有情在三界中生死輪轉;有情的貪瞋癡煩惱,都是在虛相法中攀緣執著而增長;什麼是虛相法呢?藉因緣所生、無常不能自在、沒有真實自性的法就是虛相法。有情由於無明遮障,把這個虛相法中能分別的覺知心,以及所分別的色受想行識,顛倒分別計執為我與我所,這就是戲論;以這個戲論為基礎,進而發展出來的種種世間法,乃至邪執誤計解脫所發展的這些外道法,就稱為諸法戲論。

如果有情被生死苦所惱,發起對三寶的善根、並且成熟,聽聞 佛陀所說的苦集滅道四聖諦法要,心生歡喜;為滅諸苦而修行八正道,斷我見、斷我執的過程,就是蠲除諸法戲論;以斷除後有生死苦的因成為阿羅漢,捨報以後不受後有,他的實相心不再現起任何一法於三界中,如是獨住的狀態就稱為無餘涅槃。所以,這位阿羅漢尚未捨報以前,勤加精進斷除我見、我執,從實相法來說,就只是除糞的工作,除掉顛倒分別實相法所生的虛相法為真實而有的這些我見、我執煩惱糞。在佛世時期的阿羅漢,雖然多數都有被 佛陀引導證入實相法,並且在 佛陀座下聽聞完整的般若諸經乃至方廣唯識諸大乘經,但是阿羅漢大多以為他們所證的解脫,已經達到 佛陀所宣說的無我空了;然而虛相法的無我空並不是真實的,只是顯示攀緣執著虛相法自我為真實的煩惱糞這個現象的本質罷了。

佛陀所說的無我空,是以實相法的真實我「無我空」為理體,隱覆而說由實相法藉眾緣所變生的幻化的法必然是無我空,因為無我空的實相法藉緣現起的蘊處界不可能會變成有我;實相法的無我空是常住法,而被緣起諸虛相法的無我空是無常法,這才是 佛陀一而貫之所說的無我法。所以 佛陀說:聲聞、緣覺不知道 佛陀所說的空無我義的真實義理,就會走向滅除諸法戲論之糞,求證不受後有生死的涅槃;並且認為 佛陀在阿含時期之後所說的般若諸經,從他們所證聽起來、去驗證是完全沒有違背的,符合空無我的法義。所以大迦葉他就對 佛陀說:【既得此已,心大歡喜,自以為足,便自謂言:「於佛法中勤精進故,所得弘多。」】(《妙法蓮華經》卷2)說經過努力蠲除諸法戲論,既然得了這個一日之價的涅槃,心裡大大的歡喜,自己以這樣的所得感到滿足,就對自己說:在佛法中勤奮精進的緣故,得到廣大的佛法。

大迦葉曾經感到滿足的涅槃,一直以為與 佛陀所證、所說的是一樣的;沒想到的是,因為安住這樣自以為足的緣故,當他們在聽聞 佛陀宣講般若方廣唯識諸經時,錯過了隨聞入觀實相法,進而探究乃至分證真如法身法無我的契機了。因此舍利弗會自責說,他們真的不解 如來方便隨宜說法,沒有獲得 佛的諸多功德,卻感到自以為足,真的是自己欺誑自己。要獲得 如來的功德,所依止而修學的是般若實相,以一切法皆一相、無二無別的實相法,最妙第一空觀,不著於空、不著於有,不貪著生死、不著於涅槃,如是安住;講論實相法、虛相法而皆沒有障礙,因為知一切法生亦無生,而無生本是無生,不是經過滅除煩惱糞以後所得的無生;雖然處於生而無有二,皆是一相真如空、無相、無願,隨其所生之處開導度化有情,執志勇猛不捨道意,直到圓滿菩薩道,乃至成就佛道。

菩薩就是這樣,修學的過程都是入於佛法寶藏實相法界中,不斷地探究寶藏的各種相貌以及功用;覺知心以自心實相寶藏的真如無我功德為依據,轉變覺知心自己而得以發起、增長、成熟真如無我智。以這個方式除掉無始劫以來的我執煩惱糞,於入地時證得一分真如法身的功德用,獲得聲聞、緣覺所證一日之價的涅槃解脫。入地以後,仍然不著於涅槃,不畏懼生死,護持一佛乘正法;為無上菩提故、為饒益諸有情故,世世常行菩薩道,地地增上,修證無生法忍道種智,最後圓滿一切種智,然後斷除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究竟解脫,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成就佛道大般涅槃常住安樂。這樣的佛法寶藏,每一位成為真實佛子的大心菩薩都能夠獲得,就算說為了度化貪著生死與涅槃的聲聞、緣覺,佛陀所宣說的除糞解脫法,也是為了給予一佛乘寶藏所施設的方便隨宜說法。舍利弗、大迦葉等大聲聞眾發現到,他們所證的二乘解脫雖然也是菩提,但僅是 佛所證的佛菩提所含攝的一日之價小法而已,他們卻樂於這樣的小法而得少為足。

為什麼說二乘菩提是小法呢?佛陀說:【菩提者,是空義、是真如義、是實際義、是法界義、是法性義。】(《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64)所說的菩提,指的是人我空、法我空的義理,是真實如如的義理,是涅槃實際的義理,是諸法功能的義理,是一切法無二法性的義理。從 佛陀所說的菩提意涵中,觀察於二乘菩提,僅是由於人我空成就涅槃的果證;因為二乘聲聞、緣覺所修、所觀,僅觸及到蘊處界諸法無常、苦、空的人我空義理,這個人我空僅是由虛相法所呈現的,還沒有涉及實相法的人我空以及法我空。最重要的是,人我空的涅槃,是由實相法的人我空、法我空所顯示的;那你如果離開了實相法,人我空的涅槃也不能成立了。真如是實相法變化諸法、運行諸法以及自住境界時,真實與如如所顯示出來的;實相法是涅槃的本際,是一切眾生苦的實際,是一切法所從來的實際;實相法具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世間功能,具有涅槃的出世間功能,具有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世出世間功能,因此稱為法界;一切法的法性都是從實相法界藉緣變化而有,因此一切法都無真實自體、無自性,皆是實相法的空性而無二無別。聲聞、緣覺眾證得出離生死、不受後有的涅槃,這樣的菩提,所覺悟的完全沒有涉及到任何真如義、實際義、法界義、法性義,乃至實相法的人我空、法我空的真修實證功德。

菩提的意思就是覺悟,聲聞所覺悟的是五蘊世間有生即是「苦」,五蘊有生必滅、不能自在、不真實故「空」,五蘊非真實我故「無我」;緣覺所覺悟的,是五蘊諸法的生起現起不離因緣,體悟到必須以入胎識為第一因,才得以有五蘊名色,因此才能破除無明,將十二因緣流轉的緣予以滅除而證得涅槃解脫。緣覺未進一步求證入胎識的所在,所以也沒有涉及到入胎識的究竟空義、真如義、實際義、法性義與法界義的解脫功德。因此從函蓋全面性的佛菩提而言,二乘解脫道就稱為小法;這個小法也只能自求涅槃,不能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也不能獲得一切智、佛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十力、四無所畏等佛菩提功德,因此稱為小法。所以大迦葉才會說:二乘涅槃為佛菩提的一日之價。

好,那我們今天就先到這裡了。

阿彌陀佛!


點擊數: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