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有十種人可為其演說此經(下)

第118集
由 正融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弘法節目,目前所講的是「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

前面講到了《妙法蓮華經》第三品〈譬喻品〉中的內容。在上一集當中,我們已經講到了 佛說有十種人可以為他演說《妙法蓮華經》的第一部分的四種人,以及第二部分六種人當中的第二種人。這第二種人說的就是那些必須「持戒清潔,如淨明珠」,而且還要深心想要「求得大乘經」的人,像這樣的人,才可以為他演說《妙法蓮華經》。相反的,如果是那些愛樂修學二乘解脫道的人,一天到晚就只是想著:「自己要趕快出離三界生死。」對於高堂上的父母、孩子以及家親眷屬們,他不想去理會,也沒有想要度他們求得智慧、求得解脫,一心就只是想著自己要入涅槃。

那麼,又有那些對於專求二乘經教卻又否定大乘法教的人,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這樣的人,他的心地是曲折不直的,因為他會想:「大乘的經教這麼的深,我又不能承認說我不會!如果承認不會,那我還能弘什麼法?還能受什麼人供養呢?」所以他們不會承認自己不會大乘法,而是乾脆就把大乘法直接全面的加以推翻掉,像這樣子的作法,他們卻自以為是的認為這樣就沒事了。那真的是無明愚癡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也因此只有像那一類的人,他們才敢大膽的把大乘經法否定掉。然而,專求大乘經法的人,他們的心地都比較正直,因為他們知道:「二乘法不究竟,大乘法我又還不懂;既然不懂,我當然就應該要修學!而不應該隨便的就否定了大乘法。」像這樣的人,才可以為他演說《妙法蓮華經》。

接下來要來看,可以為他演說《妙法蓮華經》的第三種人。世尊開示說:「若人無瞋質直柔軟,常愍一切恭敬諸佛,如是之人乃可為說。」這是說,如果有人他的心地很和善,從來不起瞋恚心,而且他的心地也是很直爽和很調柔的;當他跟大眾接觸的時候,身段是非常的柔軟,而且常常憐愍掛念著一切眾生,在他的心中也是非常地「恭敬諸佛」。像這樣的人,才可以為他演說《妙法蓮華經》。

那第三種的人所強調的是「無瞋質直柔軟」,這是指說這種人他自己的心性調柔,不會動不動的就冒然生氣,所以他的心性,在本質上是正直的、不彎曲的。不彎曲的人都有個特性,就是直心、不作假、不欺瞞;例如說你向他請教某一個法,假使說他對於那個法義不瞭解,他就會直心地向你說:「對不起!這個我不會,請你另請高明就教。」但是,如果是心地不直的人,他就會跟你胡謅講一大堆,都是些言不及義的內容;他就是不肯直接承認自己不會,總是會曲意的想要籠罩別人。然而,無瞋而且又質直的人,他的心地當然是調柔的,那麼像這樣心地調柔的人,絕對不會是自私的人,所以他才會常常愍念一切眾生。會愍念眾生的人,他是不會生起慢心的,他一定會「恭敬諸佛」,因為這些都是連帶而且相互有關聯的。

我們也可以去注意看:凡是自認為證量跟 佛陀是一樣的人,或者開口就說大話,認為「釋迦牟尼佛只不過是個化身佛,而我們如今都已經是報身佛了」的那一些人,他們都是絕對不會愍念一切眾生的。所以想要實修《妙法蓮華經》的人,一定是「無瞋質直柔軟」,並且「常愍一切」眾生,同時也一定是「恭敬諸佛」的。那麼像這樣的人,就可以為他演說《妙法蓮華經》。

接著 佛再開示,可以為他演說《妙法蓮華經》的第四種人。世尊開示說:「復有佛子於大眾中,以清淨心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說法無礙,如是之人乃可為說。」(《妙法蓮華經》卷2)這具緣的第四種人是說:如果還有佛弟子在大眾之中,他有智慧,並且言辭辯給,他又能夠以無所求的心、以清淨的心,在種種的因緣當中去把握住各種的因緣,用各種的「譬喻言辭」,可以為眾生說法而沒有障礙,這就表示說他的智慧是廣博通達的,他在聽聞了法義之後就會瞭解、就會通達。像這種人,就可以為他演說《妙法蓮華經》。

接著 佛繼續開示,可以為他演說《妙法蓮華經》的第五種人。世尊開示說:「若有比丘為一切智,四方求法合掌頂受,但樂受持大乘經典;」這第五種人是說,如果有比丘、比丘尼等等人,為了想要求得「一切智」的智慧,也就是大乘法中的一切種智;因此他就會四面八方的到處去尋求正法,只要遇到了大乘經法,或者是聽說有誰能夠理解大乘經法的,他總是會很恭敬地「合掌」來求法;又當他得到了大乘法之後,他必定是頂戴受持的。像這樣的人,才可以為他演說《妙法蓮華經》。

但是在臺灣大部分佛教寺院中的出家僧眾,當他們聽說某某出家法師現在正在正覺同修會學法,那麼他們就會對這位法師說:「哎呀!你是法師欸!你怎麼跟居士在學法呢?」原來在寺院中的這些出家僧眾,他們的心裡面都會認為,出家人是不可以跟居士學法的。如果說具有這種心態在學法的,就表示說他們在佛法上面的基本知見都還是很淺薄的。因為他們是以剃髮著染衣所顯現出來的聲聞出家相作為最看重的,而不是以是否能夠實修三乘菩提的果證證量,當作是首要應該看重的核心。

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2〈報恩品〉中的經文,佛有開示說:【世出世間有三種僧:一菩薩僧,二聲聞僧,三凡夫僧。文殊師利及彌勒等,是菩薩僧。如舍利弗、目犍連等,是聲聞僧。若有成就別解脫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見,能廣為他演說開示眾聖道法利樂眾生,名凡夫僧;雖未能得無漏戒定及慧解脫,而供養者獲無量福。如是三種名真福田僧。】這就是說,世出世間有三種僧寶是真福田僧。第一種是「菩薩僧」,譬如 文殊師利菩薩是現童子相,是現天人相的菩薩僧;另外像是 彌勒菩薩就是現比丘相、現聲聞相的菩薩,當然他們都是菩薩僧。第二種是「聲聞僧」,譬如舍利弗以及目犍連,他們是現比丘相、現聲聞相的聲聞僧。那如果是「出世間僧寶」,那就表示說一定是有「得法」,有「實證三乘菩提果位」,而被稱之為「出世間僧寶」;當然世出世間的「菩薩僧」僧寶,以及出世間的「聲聞僧」僧寶,他們都是在佛法上有「得法」、有「果證」的,都是屬於真實福田。

第三種是「凡夫僧」,當然要能夠成為真實福田中的「凡夫僧」,也必須要有他應該具備的條件,就是說他必須是「有成就別解脫戒的真善凡夫」;也就是說,他是出家菩薩,他是以「菩薩戒」為主,以「聲聞——比丘戒、比丘尼戒」為別,同時顯示出他是以「成佛」為目的的,並且也顯現出出家的莊嚴相。雖然說他還沒有無漏的戒定慧,還沒有證得三乘菩提的果位,也還沒有解脫的功德,但是他對於佛法是有正知正見的,他也能夠廣為眾生開示聖道之法而利益眾生;所以說,他仍然是有住持「表相正法」的功德,因此對於供養者來說,供養這樣的凡夫僧也是會獲得無量福的。

當然,如果我們有因緣值遇到實證的勝義菩薩僧,那麼是不是就更應當要隨學於勝義菩薩僧,來修學佛法才是正辦,才不會錯走冤枉路。所以絕對不可以以偏執的出家身相,來當作為自己修學佛法所依從追隨的歸依之處。再說,現聲聞相的出家人,是不是就一定是菩薩呢?那可也並不一定。比如說,他在現聲聞出家相之後,又受了菩薩戒,可是他卻主張說:「菩薩戒是別解脫戒,比丘聲聞戒才是正解脫戒。」如果他又主張說:「出家法師不可以跟居士學法。」那就更表示說他對於佛法是完全外行的。

好,現在我們再回到講義中來看。假使有人是為了求得大乘法「一切智」的智慧,並且能夠「合掌頂受」,這才是真正修學佛菩提的菩薩行者。然而有多少人能夠懂得要求證「一切智」的智慧呢?事實上,大多數的人是完全不懂的。大多數的人,都是錯誤的將聲聞解脫道當作是成佛之道,最主要是因為被惡知識錯誤教導所產生的錯謬知見。所以,真正為了求得「一切智」智慧的人是不多的,而且是難能可得的。因為被惡知識所誤導的大部分人,都認為說:「成佛之道就只是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至於第八識如來藏,那是外道神我。」但是,有人深心懂得應該要追隨 佛陀的「一切智」智,也就是一切種智,那麼他就會去「四方求法」,只要能夠求得「大乘經法」,他就會「合掌頂受」。他一心只樂於受持「大乘經典」,如果是二乘法的經典,他不但不會受持,乃至於即使像是其中的一首偈那麼的短,他也不會願意去受持。像這樣一心一意只想要修學大乘法的人,就可以為他演說《妙法蓮華經》。

接著 佛再開示可以為他演說《妙法蓮華經》的第六種人。世尊開示說:「如人至心求佛舍利,如是求經得已頂受,其人不復志求餘經,亦未曾念外道典籍,如是之人乃可為說。」(《妙法蓮華經》卷2)最後的這第六種人是說,譬如有人以至誠心在求佛舍利,想要供養舍利;這樣的人在求得經典以後,便會「頂戴受持」諸佛的法舍利,再也不會起心動念去尋求其餘的二乘法或者是人天善法的經典。像這樣的人,才可以為他演說《妙法蓮華經》。

我們知道舍利有分兩種:就是肉身舍利以及法舍利兩種。「肉身舍利」是說,諸佛以碎身舍利的方式而取滅度,因為這樣子才能夠更廣泛的跟眾生結下法緣;至於「法舍利」,指的則是三藏十二部經的妙義,就稱為法舍利。經文中說,如果有人是以至誠心來求二種舍利,不僅尋覓碎身舍利,同樣的也覓求「大乘經典」,求到之後就會當作法舍利,在此之後就會「頂戴受持」而「不復志求餘經」。

那麼也許遇到有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妙法是可以發起大神通的,你趕快來學吧。」但是他絕對不會學,因為他所專求的就只是佛菩提的智慧。所以凡是想要修學大乘法的人,絕對不會愛樂那一些外道法,他要的是實相智慧。也就是說,他只專心一意的求取「大乘經」;這種人對於二乘經法尚且都不喜愛了,更何況是「外道典籍」呢?因為當他「大乘經典」讀多了,讀了以後再看那些外道所寫的所謂的經典,那全部都是世間法、都是戲論。然而,如果那些還沒有學佛或者是淺學的人,當他們聽到你為他們講《妙法蓮華經》的時候,他們會說這個是在講夢話,因為他們根本不可能接受。暫且不說這些世俗人,回過頭來看看那些主張「大乘非佛說」的六識論聲聞人,他們常常說:「大乘經典裡面講的,很多是神話。」那你想想看,這些具有無知而且輕蔑心態的人,你怎麼能夠為他們宣講《妙法蓮華經》呢?因此,若是有人以至誠心在求佛舍利,想要供養舍利;這樣的人在求得經典以後,又能夠頂戴受持,再也不會起心動念去尋求其餘二乘法或者是人天善法的經典。如果是這樣的人,才可以為他演說這一部《妙法蓮華經》。

佛陀說完了可以為他演說《妙法蓮華經》的四種人,又再加上六種人之後,接下來 佛作了總結,經文開示說:【告舍利弗我說是相,求佛道者窮劫不盡;如是等人則能信解,汝當為說妙法華經。】(《妙法蓮華經》卷2)佛說:「我告訴舍利弗你們大眾啊!我已經說明了能夠為說《妙法蓮華經》有關的種種法相,其實追求佛菩提道的人是有很多很多不同的狀況,如果要詳細地一一加以說明的話,就算是整整一劫都講過去了也還是講不完的;這是因為在求證佛菩提道的人之中,根性和因緣真的是千差萬別,這是沒有辦法只用三言兩語就能夠講得清楚的。那麼,就只有像前面我所說的這十種人,當你為他們演說圓滿了以後,他們就能夠信受以及理解,至於其他的人他們都是聽不懂的。因此就只有這十種人,你應當為他們解說這一部《妙法蓮華經》。」

因為時間的關係,這個單元就為您講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