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宅三車的度眾方便(四)

第097集
由 正墩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系列佛法講座。本系列單元是以 平實導師的著作法寶《法華經講義》為根據,在此為諸位菩薩講解《法華經》當中所記載有關 釋迦如來當時在說法四十九年,經歷三轉法輪,到了最後的時期,也就是 釋迦如來在人間示現入滅之前,為佛弟子宣說的大乘佛法無上勝妙的圓教法義。

《法華經》〈譬喻品〉中 如來說:【「舍利弗!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妙法蓮華經》卷2)

世尊又說:「舍利弗啊!如果有的眾生,他的內心中有智慧性,隨從於佛陀世尊聞熏正法,而從深心之中相信佛陀所說法並且願意受持,然後殷勤精進如法觀行,想要儘速出離三界的生死,這是想要自己去求得不生不死的阿羅漢境界,這樣的人就是屬於聲聞乘的修行者,這個人就如同那一些大富長者的孩子們,樂於得到羊車,為了求得羊車而出離火宅的意思是一樣的;如果有的眾生,隨從諸佛世尊聽聞正法而信受,並且殷勤精進想要求得自然的智慧,樂於獨善其身而住於寂滅的境界之中,深入瞭解諸法因緣生滅的道理,這一類人就稱為辟支佛乘,就如同大富長者那些孩子之中,有些是為了想要得到鹿車而出離火宅之外;如果有的眾生,隨從諸佛世尊聽聞佛法,心中信受而且精勤修學,努力精進尋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的所知所見、十力、四無所畏,並且有慈悲心能愍念無量眾生,願意給予一切眾生安樂;他願意無窮無盡地利益天人,想要度脫一切眾生,這一類的修學者就稱為大乘的修學者。菩薩們正是因為尋求這個大乘法的緣故,所以才被稱為大心的修行人,名為摩訶薩,這一類人就如同大富長者那一些孩子之中,為了要求得大白牛車而出離火宅的人一樣。」

世尊這一段開示,是《法華經》中 如來比較具體解說三乘行者不同的根性。第一類的眾生,是自己心中有智慧性,他懂得應當出離火宅。相較於一般眾生,都是不會想要出離火宅,在火宅中生老病死是覺得很快樂的,所以你如果跟他說這五陰苦、空、無我、無常,不能接受。對於世間無常的苦,他是絲毫沒有認知的,為他講說苦是沒有用的。

進入佛門之中,想要一窺佛法智慧堂奧的人,存在有三種不同心性根器的差別:第一種人,是說眾生心中因為有智慧的自性,所以隨從諸佛世尊聽聞正法而能信受,殷勤精進想要快速出離三界,這樣的人在自心中唯一的所求就是實證涅槃,出離三界而不再受生死,這樣的有情就稱為聲聞乘的修行人;就如同大富長者的孩子們之中,有的是為了想要得到羊車而出離火宅之外。第二種人是說,如果有一種眾生隨從諸佛世尊聽聞正法而且相信,也受持了所聞的正法,很殷勤精進地想要求得自然慧,樂於自己一個人善得寂滅境界,深入了知諸法的因緣生、因緣滅等道理,這樣的人叫作辟支佛乘;就如同大富長者的孩子們中,有一些是為了想要得到鹿車而出離火宅。第三種人是說,如果有眾生隨從諸佛世尊聽聞正法已經相信而且受持了,然後精進修行殷勤地尋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的知見、十力、四無所畏;不但如此為自己追求,而且愍念一切眾生,想要安樂無量的眾生,所以盡未來際來利益諸天以及一切的人,想要度脫一切的有情,這樣的人就叫作大乘的修行人。菩薩是因為求實證這種大乘法的緣故,所以才稱為摩訶薩;這就如同那位大富長者的孩子之中,其中有許多人是為了想要求得大白牛車而出離火宅。

這段經文當中提到了「眾生有智慧性」,不但是人有智慧性,畜生道有情生來都有層次差別的智慧性,因為能夠了知境界,而能有分別好壞而逕行抉擇自己的行動,都是一種分別意識的智性。但問題是生物本能的智性,不是人類道德文明的智性,當然更不是解脫煩惱的清淨智性。即便是人天的善道,也是有所得的智性,並不能解脫世間的生死。只有三乘菩提佛法的修行,才有無所得的清淨智性,才能夠解脫生死。但一般人其實不存在求聲聞乘的智性,更不用說有大乘佛菩提的智性。因為一般人所想的是:「聽說有涅槃可證,可以不住於三界中痛苦輪迴。」但另一方面,他卻又想的是:「我這一個覺知心可以常住不壞,如此就可以不在三界中生死痛苦。」這樣的凡夫的智性不可能是聲聞乘的智性,但一般人卻以為那就是聲聞乘的智慧性。

不具聲聞乘的智慧性的現象,最常見的邪見,就是有一種號稱也是佛教的一個宗派,但事實上卻是外道本質的附佛外道,藉著雙身法騙人說可以成為報身佛。但這種人根本是畜生道的智性,因為畜生吃飽了就是想要怎麼繁殖,純粹是動物性;這種是毫無聲聞乘的智性。佛門也有許多不具聲聞乘的智性,因為受了六識論影響,加上以定為禪、常見外道見,始終不肯承認意識是生滅的,以離念靈知心、一念不生的境界,當作是解脫的智性;甚至還有人公開主張意識是不生滅的,這些也都是不具聲聞乘的智性的人。

若心內有聲聞法的智慧性「內有智性」的存在,所以隨從諸佛世尊聽聞到聲聞乘解脫道的正法後,信受、受持,接著殷勤精進而求快速出離三界。但他所證的涅槃,卻是「自求涅槃」,不是由 佛給他涅槃;因為 佛可以教他如何出離三界,然而聽聞之後實修,還是得他自己來作。並不是單單聽聞以後就可以證得出三界果,還得自己實際上去作觀行,才能夠證得聲聞果。「自求涅槃」,另一層意思就是自知自作證,這是指證得聲聞果,對於是否自己可以出離三界生死,是否捨報後真的不再受生於三界中,這是自知自作證的,不必他人來告知。

這樣求出三界生死而不再來三界中的人,就叫作聲聞乘。這種人成為阿羅漢以後,並不想學得更多,也不想繼續往上進修,只想求自己了生死,並不在意眾生是否可以出離生死之苦;這一世只是隨緣度眾,所以這叫作自了漢,稱之為羊車。而另外一種眾生,是隨著諸佛世尊聽聞正法,相信之後受持,但是不會立刻成為辟支佛;因為不想要在別人指導之下成為辟支佛,所以受持正法之後,殷勤精進而求後世的「自然慧」;沒有人指導,他可以自己觀察以後就有智慧出離三界生死。可是這一世已經受了 佛的指導,卻不去證涅槃,要等到轉到未來世去無師獨覺;無師獨覺就是世間無敵,不想有別人證量比他更高,示現是自己開悟因緣法而成為辟支佛,可以自力出離三界生死,這叫作「自然慧」。就是在無佛之世自己自然證得辟支佛果,自己獨自親證種種善法而住在寂滅之中;這就是說,他想要無師無敵而證得辟支佛果。所以重新出生以後出家,努力觀行證得因緣法,於是他在表面上看起來是憑自己的智慧成為辟支佛,世間沒有人與他匹敵,那就是所謂的「自然智」。這種人很深入地了知諸法因緣生、因緣滅的道理,這叫作辟支佛乘。

辟支佛乘法就是因緣法,而過去各大道場大家以為懂得這個因緣法,但卻不能夠證得辟支佛果,甚至連我見都沒有斷,原因是沒有「深知諸法因緣」;當然,愛攀緣諸法而不能「樂獨善寂」也是原因之一。「諸法」當然主要的是指五陰、十八界等法,這五陰、十八界必定有心所法配合運作。這樣就總合成緣覺乘所應深入熟悉理解的諸法。

為什麼對「諸法因緣」沒有深入探知、沒辦法深知呢?是因為以前沒有隨從 佛世尊的正教聞熏修學。諸佛世尊教導因緣法的時候,都不會以六識論來談因緣法,也都會講十因緣,然後接著講十二因緣。在說十二因緣法的時候,有增說、也有減說;但十因緣法從來都沒有增說、也沒有減說。不懂十因緣法真正義理的人,往往把十二因緣法當作十因緣法的增說,這樣便在因緣法的觀修上面會有嚴重的偏離。如果不知道十因緣法的真正意涵,就無法「深知諸法因緣」,對十二因緣法就無法如實觀行,因此說因緣法甚深難解。

辟支佛在十因緣上面,只是推斷出來有一個本識出生了名色,知道必定有一個萬法的根源本識出生了自己的名色,而超過了這個本識就沒有一法可得。辟支佛雖然智慧很好,而能以十因緣法自己推斷必有這個本識,才能夠有自己的名色出生,但他也只是推斷而已,並未實證這個本識。真實的來說,因緣法並非辟支佛能夠全部實證的,只有菩薩能夠實證,但菩薩的實證還是往世、今世從諸佛學來的。就像長者的那些孩子之中企圖心比較大,不像最小、最不懂的那幾個,覺得有羊車就很好了;他的企圖心大:「我要鹿車,鹿車可以載二、三人。」為了求鹿車而出於火宅,這就是辟支佛乘。

那麼佛菩提乘的人呢?隨從諸佛世尊聽聞正法以後,信受以後也努力精勤地修行、用功,為求一切智,求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十力、四無所畏。一切智,又稱為一切智智,就是一切諸法無所不知。一切諸法,當然包括了三乘菩提,不是只有菩薩乘而已,因為菩薩乘就是佛菩提乘,是函蓋二乘道的。「佛智」就是「一切智」的究竟位,到達了佛菩提智的究竟位無所遺餘,已經究竟了知了,才能夠稱為「佛智」。「佛智」還有一個代表名稱,叫作一切種智,也就是八識心王一切功能差別的智慧,這一切功能差別含藏在如來藏裡面,所以又稱為如來藏的一切種子的智慧。這個一切種智大概可以分成四種,就是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剛明心的時候,是法界體性智,是因為你證得了法界的體性了。而法界是以如來藏為體性,證得如來藏,當然就有了法界的體性智。由於法界體性智,才有下品的妙觀察智與平等性智的初分;像這樣子繼續地進修,具足了大圓鏡智等四種智慧,這才叫作佛智。

那自然智呢?也就是說,菩薩證悟之後,只要入地,未來一世又一世,都自然有佛菩提智;未來世不必再跟隨別人修學,一旦接觸到正法的任何可能出現的因緣,有一天自己也能夠悟入。縱使在此之前被人誤導,最後還是可以自己悟入,這叫作「自然智」。

而「無師智」,是說菩薩到了最後身,人間眾生得度的因緣成熟了,所以受生於人間示現如同凡夫一般。這菩薩三地滿心或者最遲五地滿心以後,都可以正知入胎、正知住胎,然後正知出胎;可是,到了妙覺位降生在人間,反而正知入胎、正知住胎,藉著母胎廣作佛事利樂眾生,出胎的時候行走七步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之後,就把一切都忘記了,示現為凡夫,要這樣從頭再來修學一切佛法而示現一個凡夫人類也可以成佛。這樣子最後身出家修行受盡種種苦,然後終於無師自通而成佛了。最後身菩薩來人間示現成佛,那八相成道是有其目的的,就是要告訴大家:「不要妄自菲薄,諸天還很難成佛,而以人身修行卻可以成佛。」以這樣子建立起眾生對三寶的信心,這就是「無師智」示現時最重要的目的。

那麼大圓鏡智成就之後,自然就有了如來的所知與所見,乃至於接著成所作智生起,於是十方無數億佛土之外的某一個世界正在下雨,下雨完了,總共下了多少滴雨,也是成所作智可以知道的,這也是如來的所知與所見。這聽起來真的是像神話,但是我們目前所證的並不能一概推翻;因為到目前為止,經中所說的許多妙法是我們可以實證的、已經實證的,至於其中尚有我們所未證的,自然不能夠一概推翻。

正覺同修會弘法以前,如果聽到說可以證得第八識如來藏,大家都不信。如果再加上說可以眼見佛性,而佛性無形無色,竟然可以眼見,當然更沒有人相信。但是沒有人可以實證的見性之法,不代表不能實證、不可想像、不可思議,還沒有人實證的經中其他的妙法,不能斷定說是假說的。然而,卻有許多大師在講禪,教人家可以明心開悟,但所悟的卻是意識,落在我見之中,不是真悟。那都叫作因中說果,未證言證。

如來的所知所見,不是妙覺、等覺菩薩之所能知,更何況諸地乃至三賢位菩薩,又如何能知呢?所以不該因為尚不能知、尚不能證,就說那是不存在的、不可證的。佛陀的境界不可思議,多數的比丘並不知道,能夠瞭解更多的只有是菩薩們。菩薩有智慧想要求證這一些智慧,大略有幾種呢?就是「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等這七種。這七種只是針對自己本身所應求得的。然而求證 佛陀這一些智慧與境界的人,一定有一個特性:「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只有這樣心性的人,才可能求得 佛陀的這一些智慧與境界;因為這些智慧與境界,不是像聲聞果的智慧一世就能夠成就;這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而且從利樂眾生中去修得。如果一天到晚只想著自己的智慧有沒有增長,不管眾生是否安樂,那不是真正的菩薩;因為佛地的智慧是要從利樂眾生中去獲得的,利樂眾生越多,福德越大,就越有能力獲得這些智慧。在修學佛菩提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愍念安樂無量眾生」的心態;菩薩所應該憐愍顧念的眾生,所應該安樂的眾生,是無量無邊的;既然無量無邊的眾生,那就得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努力地去實行,來利益一切的人天,想要度脫一切的有情,這樣才可能成就佛地智慧與境界。

要利樂人天、利樂無量眾生這個正確的心態,因為菩薩以大悲為根本;最勝妙的無上法,眾生有沒有能夠相對應的福德可以實證?眾生有沒有那個慧力能夠接受?這才是最大的問題。佛陀有交代:必須是眾生所熏習的知見,以及他的福德、他的慧力都達到應當開悟的程度,然後幫他開悟,才不會壞了正法。佛陀說:願意「利益天人、度脫一切」,願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然後來求一切智等等,這樣的人是永遠不會因為證得無餘涅槃就取涅槃,都會留惑潤生,一世又一世不害怕生老病死,繼續在人間利樂人天;這樣的人就稱為修大乘法的人,修學大乘法的人就稱為菩薩。世尊又說,菩薩因為求大乘的緣故,才稱為「摩訶薩」,也就是大心的有情。這樣的菩薩就好比大富長者那一些孩子之中,為了要求得很高廣、很大的大白牛車而出離火宅。《法華經》此處已經講得很清楚:「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菩薩是有出離火宅的;所以我見、我執堅固,而自稱得涅槃,自稱是菩薩摩訶薩,那根本是不值得信受。

由於時間的關係,這一集的解說到此。

阿彌陀佛!


點擊數: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