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身十號六妙德(四)

第082集
由 正潔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延續上一個單元,我們引用完《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簡單地說明一個佛寶具足三身,還有六種微妙功德之後,我們要回到《優婆塞戒經》〈息惡品〉的經文關於如來十號的部分,我們要來重新講說一下如來十號背後所蘊含的比較偏向於相應大乘圓滿實證的一個定義。

好,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先佛從莊嚴地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如來。】(《優婆塞戒經》卷3)我們之前偏向於表面的字義,我們說莊嚴地就是菩薩瓔珞莊嚴,就是戒、定、慧,就是菩薩萬行——四攝、六度種種的三大阿僧祇劫所應該要實證的,讓自己從這個凡夫心性變成菩薩心性,乃至具足圓滿斷除兩種生死、兩種障、兩種無明,實證兩種無我——人無我、法無我,永斷現行與習氣的煩惱而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可是嚴格來講,如果從大乘來說,所謂的莊嚴地,那就只有一法可以稱為莊嚴地;這一法我們如果引用《瑜伽師地論》卷45所謂的:【法有二種:謂有、非有。有為、無為,名之為有;我及我所,名為非有。】這裡的有為、無為,我們剛剛說過了,就是對應於三自性當中的依他起性法,這是有為法,還有這個無為法圓成實性心。當然還要再提醒一次,這裡的無為法,可絕對不是「四所顯示故」,那個依於蘊處界,乃至依於語言文字施設、時間空間施設的四所顯示故的那樣的真如無為、想受滅無為、虛空無為。好,依於這樣的三自性,諸佛如來都不可能離於實證三自性,乃至八地的圓滿這一個三無性(應該講初分的圓滿),乃至最後佛地的圓滿實證一切三自性、三無性,還有一切的三三摩地,而來成就佛道。

所以,就如同我們之前對於這個如來舊的翻譯,我們會說祂是「乘如實道而來」。雖然有人會故意引說:「唉呀!梵文的這個如來的背後的真實意涵應該是如去。」可是如來、如去,乃至或說如來有時候是取事實說,如來都是如實而語。現在問題來了,何謂如實而語?不證得一切種智,沒有四智圓明,你不是世間解,不能夠善逝的話,這裡的善逝可不是只有能夠善於遠離二十五有,還要能夠善於遠離五陰區宇,因為我說過了這是偏於大乘而說;沒有具足上面所說的功德,那如何能夠如實語咧?因為如來過此十萬億恆河沙劫的地方,那個有佛叫什麼名稱?祂轉幾乘法輪?祂住世多久?祂如何、如何、如何,佛絕對都能夠如實講。所以這個「如實」兩個字來解說如來,看起來容易,可是千萬不要如同字面那樣子的模糊,還是把它簡單化,因為對你我來講,這時候的「如實」,只有我不知道;可是我不知道,不等於那一個佛土的真實相貌,你我只是如實地表達自己的愚癡無明,你我不可能如實語。所以一切如實語者、一切不妄語者(不管是存心或不存心的),一定是只有諸佛如來。那這裡就不說了。這像律典裡面記載的目犍連啦,或是說舍利弗啦,他還有一些違戒的部分,因為他不可能具足如來的十八不共法,他們身口意一定都還有失——有過失,雖然都是無意的,不是依於三毒煩惱而所犯的過失。

好,那總結上面來說,「先佛從莊嚴地出」,那請問一下,一切諸佛如來的莊嚴地是什麼?那就是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或者妄想顛倒而不能證得;這裡的莊嚴地,指的當然就是密嚴國土。我們不引用契經來演說,單獨就只是告訴你深密、解深密,言莊嚴無比的就只有這個不生不滅法,這個無生法,所以才說佛與諸菩薩已受記、當受記,都是依於阿賴耶而能夠成於無上正等正覺。所以這裡的莊嚴地,雖然表面的意思好像是資糧位這些資糧地,這些法寶當中的「教、理、行、果」四法寶當中「行法寶」的修戒定慧行,依戒定慧行而證得果法寶有為果、無為果,好像是以這樣的法寶為瓔珞,來莊嚴、來妝飾自己的尚未成就佛地的圓滿的五分法身,菩薩以此為瓔珞。可是如果要就究竟義來講,這裡的莊嚴地,先佛從莊嚴地,世尊從莊嚴地,您我這些未來佛也必定從這個莊嚴地——也就是密嚴國土阿賴耶——才能夠出生而證得等正覺,而才有三身,才有具足六種微妙功德,才能夠叫作如來——乘如實道而來,才能夠一切如實語、一切不妄語者。

好,第二個:【具足獲得微妙正法,名阿羅呵。能受一切人天供養,名阿羅呵。】(《優婆塞戒經》卷3)好,「具足獲得微妙正法」,那您從這裡具足來講,您就知道了,阿羅漢因為習氣(煩惱障習氣)未斷,他雖然斷了分段生死煩惱障的現行,可是我們都知道,舍利弗有一個故事,就是說:佛有一天問羅睺羅說:「哎呀!羅睺羅啊!你們僧團們這些弟子們吃的如何啊?」佛明明有看到羅睺羅面黃肌瘦營養不夠,祂當然是明知故問。羅睺羅這時候回答說:「哎呀!吃得好的,面容身相就好;吃得比較不好的、不營養的,身相面容就不好。」當然就指像他一樣。那 佛當然就問原因了,原來眾僧去受供的時候,這一個居士(供養僧的這個居士)他沒有如實地平等而供,他對於上座比丘乃至中座比丘,他所供養的是有所差別;而至於下座比丘,剛剛新出家的類似羅睺羅這樣子的比丘,他們所吃的那些油啊、那些飲食啊,就比較不營養,所以這就面有菜色了。那 佛就說:「你這個上座比丘和尚是誰(引領眾僧去受供養是誰)?」羅睺羅回答:「是舍利弗。」佛就因此而責斥了說:「舍利弗食不淨食(是不清淨地受供食)。」舍利弗輾轉地聽聞了 佛這樣說之後,他就站立在大中午的太陽底下來自己受罰;而且把所吃的飲食,把它摳了吐了出來;而且發誓願,從今生以後就不再去受供養受食——今生不受[請]供食。

結果後面的話,波斯匿王、給孤獨長者,他們就跟 佛抱怨:「佛啊!很難去請您來供養您,可是供養不到您,現在連舍利弗都不[受請]供養了,那我們該如何怎麼辦呢?我們這些弟子如何植福呢?」佛就說了:「舍利弗只要言出他就必行。」所以 佛就講了過去世的因緣:「舍利弗曾經為毒蛇,牠咬了一個國王,這國王請了有咒術的一些咒師,把這個毒蛇攝來,然後燃燒了一個大火,跟這毒蛇講:『你要不就把毒吸回去,要不就自己跳到火堆裡去燒死。』那一世的毒蛇(舍利弗),牠說:『我這是有去無返,我說了就會做到,我吐出的毒哪有再吸回來的道理。』說:『我寧可死也不幹這種事情!』那一世的毒蛇(舍利弗)就投火而亡了。」佛說:「舍利弗從那一世這樣瞋的習氣乃至那樣子的個性,一直延續到現世已經三明六通成為阿羅漢了,都還沒有滅除。」這裡來講的話,也可以引用到後面的,我們為什麼說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他沒有資格叫作明行足,這個我們後面再來說。

好,第三個:【覺了二諦:世諦、真諦,名三藐三佛陀。】(《優婆塞戒經》卷3)這一個新的翻譯,玄奘大師翻譯,我們剛剛說過了,叫作「正等覺」;稍微舊一點點的,可能是鳩摩羅什大師,他翻譯的叫作「等正覺」。這裡的世諦、真諦,前面的單元已經說過了世俗諦還有勝義諦,依於這樣的無作四聖諦,乃至有作四聖諦,所謂的這樣子的有作、無作四聖諦;依於對三自性當中這個圓成實性心有沒有實證,對於這個無為自在心的一切界(一切種子)如何出生這一個有為法、依他起性這一個海浪——海浪是大海的一部分——藏識海常住,祂是真如性、祂是水性、祂是濕性;海浪就生滅法來講,純粹的無漏有為功德性、功德法、生滅法來講,祂一樣是水性、是濕性、是真如。

我們說煩惱就是解脫、生死就是涅槃,或是說淫欲是解脫、瞋恚是解脫,其實是依於這一切法就生滅法的角度而言,都是如來藏無漏有為的顯現。可是這個無漏有為,眾生不可能住於這樣子的無漏有為法,他必定依於六、七二識相應的我執、法執的種子,他必定不可能能夠實證、實踐已經滅除遍計執性——我執、法執——而完全只見到生滅法,這一個如來藏的有為法性依無為心、自在心而生。必定是在現行十八界、現行的這個總五蘊相似相續而稱為命根這樣的現行的第八識當中,他必定就依於六識、七識現行,他相應的煩惱心所法也現行,而這一個無間的現行必定讓眾生馬上就落於這一個生滅浪相,著於我執相、法執相。

我們以前在破斥琅琊閣「相似佛法」的部分,我們曾經舉用了:門一打開,您不用十分之一秒,你就知道這是陌生人還是熟人,你也知道這是陌生的白種人、陌生的黃種人,你也知道這是一個熟識的白種人或是熟識的這樣子的一個黑人。換句話說,門一打開,十分之一秒不到的時間,你早就落入了心不相應行的文身、名身、句身、空間、數目、次第,是一個、是兩個,是高、是矮,是認識、是不認識,是男、是女,是漂亮、是不漂亮,早就落入於這樣莊嚴、不莊嚴的律儀色、威儀色,甚至所謂的種種的美醜,這樣子的猥瑣、這樣子的所謂的端正無表色,是十分之一秒就落入了。

以十分之一秒你就了別了這個例子來說,我們眼睛一睜開、耳朵一張開,早就取像為真、執夢為實。這裡要請菩薩們記得,不要把生滅相、生滅法當中關於六、七二識的部分,把它作了一個混淆。當然我們剛才也說過了,在《成唯識論》乃至 玄奘的弟子一類的討論當中的話,它的現行藏識並不是完全如同我們剛剛所說的這個部分,它不會去講總五蘊的生滅相似相續而稱為命根;他們另外會依於我們要來斷六、七二識相應的我執、法執,他會把六、七二識的偏於生滅相,偏於我執、法執現行而說;所以這個部分,菩薩們必須要小心有一點簡擇。

好,再來:【修持淨戒,具足三明,名明行足。】(《優婆塞戒經》卷3)我們剛剛在第一回合引用《優婆塞戒經》經文的時候,有解說了比較偏向於小乘的分段生死的部分,偏向於入門初機,所謂的七方便、五停心觀的部分而去演說這樣的境界,乃至這樣子的三明。可是如果依於大乘要一一深入而說,那菩薩們請記得,這裡的明行足、善逝、世間解、調御丈夫、天人師乃至於佛,這幾個都是依於剛剛所說的「覺了二諦」,換句話說,「世俗諦、勝義諦」二諦都已經完全如實真實現觀、現證,無有遺漏,才能夠叫作三藐三佛陀;換句話說,就是成就一切種智,叫作四智圓明。比對於剛剛的《心地觀經》,您大概就知道了,就是初次成佛的時候,特別在指這個真報身,因為這裡講到一切種智、四智圓明,一切世俗諦也好、勝義諦也好,一切世出世間一切微妙功德皆是能夠作為所依,所以才叫作等正覺或是正等覺,或是這裡的三藐三佛陀。

換句話說,這裡的正等覺、等正覺,其實就是已經具足證得五分法身,就是具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這裡的法身是依於教、理、行、果,聞、思、修、證圓滿,依於法寶,依於這樣子的實證而說。這裡的法身,不可以把祂跟之前《心地觀經》所說的自性身,或是我們說如來藏就是法身,乃至成佛是法身佛,不可以把這兩個概念把它合在一起。好,這裡的等正覺,既然就是指具足五分法身,因為這裡就是真報身——自受用身,一切種智、四智圓明。那從這裡的等正覺以下,我們再來看一下《優婆塞戒經》〈息惡品〉這裡的如來十號當中的「明行足」,再把這個五分法身戒定慧,我們把它帶進去,那就可以很容易簡單地依於這樣的方便來互通,來說明如來十號當中某一少分的您我依於大乘菩薩修學而可以相應的一個法義,這跟我們修行當然也是有息息相關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我們說「等正覺」就是具足了。

好,再來看一下以下的明行足:「修持淨戒,具足三明,名明行足。」我們說這裡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是《楞嚴經》裡面的經文,《楞嚴經》卷6有講到「自覺已圓,能覺他者」,這叫作如來應世。「自覺已圓」,自覺就是自己已經覺悟圓滿證得五分法身,成就如來自受用身、真報身。這個真報身,有出生,無消滅,永遠都以四智圓明,乃至變現他受用身、變現變化身,來攝受地前乃至地上的一切有情、一切眾生。「修持淨戒,具足三明」,這裡您就可以知道了,明對面就是無明,佛是二種無明都已經是完全滅除了,不管是煩惱障相應的這個分段生死——一念無明,或是所知障相應的無始無明——變易生死,所以佛才是真正的明。十八不共法裡面有說,佛一切身口意行——祂這三種行——都是隨智慧行,這個智慧當然已經是無上正等正覺,斷除二種無明的智慧;而依智慧而行,祂都已經圓滿滿足了。阿羅漢的話,如果他迴小向大,他不是依意生身而住世、而修學佛法,他必定還會有隔陰之迷;他連四魔也沒有資格說已經是完全斷除。所以這裡的話,我們要把這一個阿羅漢,雖然有時候我們說三明六通大阿羅漢,也就是三明六通的辟支佛乃至大阿羅漢,他於這個三明——就是過去世相應的所謂宿命明,現在世相應的所謂漏盡明,和未來世相應的所謂天眼明——他雖然也證得少分,可是他畢竟有所界限,因為他根本完全未過五陰區宇,他連色陰區宇都還尚且未過。

好,那這裡「修持淨戒,具足三明,名明行足」,我們就可以把五分法身來對應它,換句話說,從具足淨戒(就是「戒」、定、慧),從戒第一分法身的少分多分,乃至到成佛的圓滿具足,最後當然也要包括定跟慧,而只是以這個修持淨戒來作一個說明。之所以佛會具足三明,而二乘無學沒有具足,就是因為戒、定、慧這三種法身;因為菩薩們都知道,三明六通這些神通、禪定的部分,都不離於佛所施設的戒乃至之後的定、慧而來修學。所以總戒定慧而來說,能夠圓滿具足諸地菩薩乃至最後佛地的三明六通,那才是真正究竟的明,因為已經是究竟遠離無明了。

好,再來下一個:【更不復生諸有之中,故名善逝。】(《優婆塞戒經》卷3)這裡的「善逝」,我們之前說過了就是善於遠離。我們在前面的話,比較偏向小乘的分段生死的部分,我們也說過了。「不復生諸有之中」,這裡諸有,表面的意思就是二十五有,所謂的「四洲四惡趣,六欲並梵王,四禪、四無色,無想五那含」。然而,如果佛只是遠離,永遠遠離二十五有,那從一方面來講,祂跟那些定性聲聞人永遠不在三有當中出生,豈不是沒有兩樣?豈不是沒有殊勝可言了?所以這裡請記得,從大乘來講,這裡的諸有,只要有變易生死,只要所知障還未斷,都還會再還生諸有當中,因為你還沒證得真報身、自受用身。所以這裡的諸有,除了分段生死相應的二十五有之外,我們還要加進去一個五陰區宇。

關於五陰區宇的部分,這已經是完全地上菩薩種智的範圍了,根本不是我們初學的凡夫所能夠去詳細解釋。可是為了要能夠有另外一個因緣,讓 平實導師在演說五陰區宇的部分,或許依於這樣影音流傳下來,底下我就要引用《電子報》當中 平實導師所解說五陰區宇的部分;不是為了要讓菩薩們現在能夠去聞思,更別說是修,就是要來讓菩薩們體會地上菩薩的證量,他是如何遠遠地超越過我們,他的智慧雖然以佛來講猶如海水的一滴,可是於我們來講,相比於我們,他卻是遠遠勝過不知多少了。

好,我們來唸一下,《正覺電子報》第124期在連載〈涅槃〉的部分:【入地以後應修十度波羅蜜多,但入地後應先側重於擴大六度波羅蜜多的修行,是依無生法忍而重新廣修六度波羅蜜多;於三地滿心位成就三昧樂意生身,證得色陰盡的境界(至遲應在五地滿心位前生起三昧樂意生身及證得色陰盡境界),此後每天若處在暗夜之時,永遠都是視物猶如白晝。於六地滿心位應證得受陰盡的境界,覺知心可以在自己的色身內外去住自由,不需入定以後才能進出,沒有任何障礙。然後轉入第七地中,修習方便波羅蜜多;到第七地滿心位已經是想陰盡的大菩薩了。】中間我們省略了一些,因為時間有限:【於八地滿心位應證得「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於相於土變化自在,行陰習氣種子已滅除一部分。然後轉入第九地中應修習力波羅蜜多,滿心位應證得「種類生無作行意生身」,同時具足圓滿了四無礙辯,行陰習氣種子又滅除一部分。接著轉入第十地中應修習智波羅蜜多,於滿心位證得行陰盡的境界;這時行陰習氣種子已經斷盡了,凡有所思、凡有作言、凡有所作,都因自意欲作而作,非無意義之事;一切無記性的身口意行,再也不會無意之間現行了,這才算是圓滿十地心。這時十方世界諸佛共同為他遙作灌頂而成為法王子,菩薩道滿足,準備轉入等覺位中。等覺位菩薩猶如諸佛故名等覺,從此以後百劫修相好,無一時非捨命時,無一處非捨身處,世世布施外財與內財而無猶豫,藉此斷盡識陰習氣種子;凡有起念,都屬故意所作之念,永遠不再有不經意而生的無記業等念。如是百劫滿已,成就大福德後,方能轉入妙覺位中,再觀察因緣而下生人間示現成佛、八相成道、三轉法輪而示現滅度。】

總結來說,在三地滿心就應該要證得色陰盡,或是說最晚、最晚也要在五地滿心要證得色陰盡。而證得色陰盡的三地滿心菩薩,他因為四禪八定、五神通於欲界、色界相應的煩惱都已經滅除;他依於這樣子的殊勝的無生法忍相應的禪定,而證得了四禪八定、五神通,當然就能夠讓他遠離隔陰之迷。就不會像舍利弗尊者這個樣子,雖然舍利弗尊者他早就已經是迴小向大,也證得地上菩薩的一個證量了。

好,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先演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