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081集
由 正潔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延續上一個單元,我們依於《優婆塞戒經》〈息惡品〉如來十號的經文,我們簡單地作一個依文解義的解釋。那在第二回合,我們還是要來依於這個同一部經《優婆塞戒經》,這一次會偏向於所知障、變易生死的部分而來作一個稍微深入一點的解說。在這之前,我們必須先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的經文,有關於佛——一個佛寶,祂有三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還有一佛寶就具足六種微妙功德這個部分的經文,先把它唸過一次。再請菩薩們在讀過經文之後,再依所讀過的經文這樣子的聞所得慧,我們再來回到這個《優婆塞戒經》的〈息惡品〉關於如來十號的經文,一一地將如來的這個十號,我們作一個比較進一步地解釋。
好,我們先來看一下《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相關佛寶的經文:【善男子等!唯一佛寶具三種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第一佛身有大斷德,二空所顯,一切諸佛悉皆平等;第二佛身有大智德,真常無漏,一切諸佛悉皆同意;第三佛身有大恩德,定通變現,一切諸佛悉皆同事。善男子!其自性身無始無終,離一切相絕諸戲論,周圓無際凝然常住。】(《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2)
好,這裡的「自性身」,指的就是受熏持種那一個如來藏,不包括祂現行出生這一個蘊處界當中可思可議的這些生生滅滅的五蘊的部分。這個自性身就如同 平實導師所說的超時空第八識,祂是不在時間、空間、數目、次第,文身、名身、句身當中;所以嚴格講,我們說這個自性身是第八識、是第九識、是第十識,那也是方便巧立施設名言,要來便於眾生能夠聞、思、修。
所以說,這裡的自性身無始無終,無始無終當然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我們也說過了,不生不滅法一定具足八不中道——所謂的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而這八不中道其實都是依於生滅法,必定是不離四相,所謂的生、住、異、滅。生滅法必定有生、有滅、有住,時間上的住就是常、斷,空間上的住就是來、去;異——有一有異,有不同的種種的差別,譬如色蘊有它形相會變礙(形狀的形,有變礙之相),譬如其他的非色蘊有它的運行之相的行相,都必定是有在時間當中乃至有在空間當中的住跟異,乃至最後必定說歸諸於滅。基於生滅法,有這八不中道相對應的這樣子的四種生住異滅;反過來講,這一個八不中道心指的就是這個第八識如來藏。好,那這就是自性身簡單的解釋,祂無始無終,祂不生不滅,祂言語道斷,祂心行處滅,祂不可思議,不在時間、空間當中。
好,再來:【其受用身有二種相:一、自受用,二、他受用。自受用身,三僧祇劫所修萬行,利益安樂諸眾生已,十地滿心,運身直往色究竟天,出過三界,淨妙國土坐無數量大寶蓮華,而不可說海會菩薩前後圍遶,以無垢繒繫於頂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如是名為後報利益。爾時菩薩入金剛定,斷除一切微細所知、諸煩惱障,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妙果名現報利益,是真報身,有始無終,壽命劫數無有限量,初成正覺窮未來際,諸根相好徧周法界,四智圓滿;是真報身受用法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2)以下四智圓明的部分,細項的部分我們就不說。
上面關於佛的第二身「受用身」,受用身——自、他受用,兩個當中的第一個「自受用身」的部分,有幾個重點要請菩薩們注意。好,第一個三大阿僧祇劫修了菩薩萬行之後,十地滿足了——滿心,「運身直往」這個「色究竟天出過三界淨妙國土」。換句話說,這裡的自受用身就是後面經文所說的真實的報身。而這真實的報身就是四智圓滿所相應的,其他包括後面要說的變化身,乃至底下要說的他受用身,乃至前面的這一個自性身,都不會去受用這個四智圓明;或是嚴格講,至少不是直接是完全相應的,只有自受用身才有資格叫作真報身,而成就了真報身才叫作成佛。真報身,在您三大阿僧祇劫在色究竟天成佛之後,那是有始無終——有出生,可是永遠不會消滅。所以請記得,根據上面所說的這樣子的「運身直往色究竟天出過三界淨妙國土」而來初成正覺,窮未來際「諸根相好徧周法界」,以四智圓明而來度眾生,這是真實的報身。
以這樣來說的話,我們要引用三種《楞伽經》的翻譯,來破斥藏密喇嘛所謂的無上瑜伽——以男女二根性交而為成佛之術——他的邪說所在。也順便矯正一般學佛人,對於這個應身這樣子的化身、這樣子的報身,可能有稍微一些淆訛之處。好,我們來看一下這三種翻譯的《楞伽經》裡面相關的部分。《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云何於欲界,不成等正覺?何故色究竟,離欲得菩提?】《大乘入楞伽經》卷1:【云何欲界中,修行不成佛?而於色究竟,乃昇等正覺?】最後《入楞伽經》卷10:【欲界及無色,佛不彼成佛。】佛不在那個欲界、無色界成佛;色界中上天指的是色究竟天,才能夠離欲成菩提。這裡的離欲,當然嚴格講是離三界欲,可是要直接破斥藏密來講,就是欲界的男女二根的淫欲。
以上三種翻譯的《楞伽經》,其實只需用一種就夠了,就是故意偏偏要三種新舊翻譯都舉出來提醒菩薩們。那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後面也會提到,凡是在菩提樹下破魔軍而成佛的,都只是變化佛;換句話說,我們 釋迦世尊顯現的,在講《妙法蓮華經》這個 釋迦世尊,祂是變化佛。祂尚且不是我們初地菩薩所見的他受用身,更不是諸佛如來才能夠彼此互知,所謂的互見,那是佛與佛互見的那樣的身,這一個自受用身、正報身。當然這裡所說的,是指以我們凡夫而言,以地上菩薩所說,未必可以說祂只是一個變化身,這是要注意的一點。請菩薩們再記得一點:這一個真報身的話,祂是四智圓明;那這個四智圓明的話,也會讓祂「諸根相好徧周法界」。所以這一個佛身,這是自受用身。嚴格講,祂並不是像我們所以為的,有色陰、有變礙之相相應的那樣子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隨形好種種,祂是「徧周法界」。可是也不要把祂想成:「哎呀!這個佛很大!這個佛身廣大,就好像一個無上瑤池金母;這個金母身很大,我們都出生在她當中。」如同大自在天這樣古印度那樣子的外道邪見所思。
好,我們再來講說底下的經文:【二者如來他受用身,具足八萬四千相好,居真淨土說一乘法,令諸菩薩受用大乘微妙法樂;一切如來為化十地諸菩薩眾,現於十種他受用身。第一佛身坐百葉蓮華,為初地菩薩說百法明門;菩薩悟已起大神通,變化滿於百佛世界,利益安樂無數眾生。】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2)第二佛身乃至後面的第三、第四,乃至十地的,我們為了節省時間就不說了。好,這裡如來「他受用身」的重點有幾個:第一個,八萬四千相好。菩薩們記得,這裡要跟底下的變化身所說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好來作一下對應;乃至要跟剛剛所說的這樣子的真報身——自受用身,「諸根相好徧周法界」來作一個對應。另外,在如來他受用身的部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這個他受用身必定只說一乘法(就是一佛乘、一大乘法),因為如來他受用身只是為這個地上菩薩——從初地乃至十地——而來所變現、而生為他受用身。
好,再來:【諸善男子!一一華葉各各為一三千世界,各有百億妙高山王,及四大洲日月星辰,三界諸天無不具足;一一葉上諸贍部洲,有金剛座菩提樹王,其百千萬至不可說大小化佛,……。】(《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2)所以記得,各於樹下破魔軍已,化佛才會再示現於樹下破魔軍。真報身第一次真實成佛必定在色究竟天,不可能是以男女二根相交而為成佛之術。而且這樣的色究竟天的成佛,祂必定遠離了剛剛所說四種魔當中的他化自在天的天魔;天魔是不可能能夠到色究竟天之上的十地菩薩已經要成就等正覺的那一個寓所。【各於樹下破魔軍已,一時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大小諸化佛身,各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為諸資糧及四善根諸菩薩等、二乘凡夫,隨宜為說三乘妙法:……。】(《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2)我們再把剛剛所說的,這在講到變化身的部分重點跟菩薩們提一下,第一個,「一一華葉各各為一三千世界」。換句話說,在三千世界當中,所函蓋的百億妙高山王,顯現了這四大洲、日月星辰,這樣的三界諸天無不具足;四大洲都具足的,二十五有具足的,有金剛座、有菩提樹王,而在樹下示現破魔之後成佛了,這些都只是佛的變化身。而這個變化身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不是他受用身的八萬四千相好,也不是真報身的「諸根相好徧周法界」。而且這裡的變化身,祂所說法的對象,是諸資糧位的、四善根位的,就是加行位的諸菩薩,乃至有這些二乘乃至凡夫。譬如祂要講人乘、天乘,要來修學三歸五戒之後,具足的六念處: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講這樣種種的要來修學受持五戒,免得犯了五戒而輪迴四惡趣,不能成為人中的道器;乃至修學上品的十善而成為欲界天;乃至加修定力,而成為四禪天的這樣子的定力,而來具足六念,而來修學三乘佛菩提法。剛剛這樣子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變化佛,祂講的都是三乘妙法。
好,那我們最後要來總結一下,而說一下一佛寶有六種微妙殊勝功德。經文如下:【諸善男子!如一佛寶有如是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利樂眾生廣大恩德,以是因緣,名為如來、應、正遍知、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善男子!一佛寶中具足六種微妙功德:一者無上大功德田,二者無上有大恩德,三者無足、二足及以多足眾生中尊,四者極難值遇如優曇華,五者獨一出現三千大千世界,六者世出世間功德圓滿一切義依。具如是等六種功德,常能利樂一切眾生,是名佛寶不思議恩。】(《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2)
以上我們是依於《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而講說佛有三種身:自性身、受用身,受用身又分為自受用、他受用;還有最後一個變化身。然後又總結:又說到一個佛寶就具足了六種,包括大恩德、大功德、獨一出現於世,然後於無足、二足、多足一切眾生中尊,乃至具足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然後以這樣子的三身六德,我們要來演說第二次的依於《優婆塞戒經》關於如來十號一一名號的比較,偏於大乘法、所知障、無始無明、五分法身、乃至要過五陰區宇的部分來解說。
最後,要請菩薩們方便記住的,就是關於這個三身佛,祂所說的各是什麼樣子的法?祂所對應的是怎麼樣子的智慧?祂所要說法演說的對象,各別是怎麼樣子的有情?乃至最重要的,記得:第一次成佛,第一次成就真報身,不會有第二次成佛;有第二次成佛全部都一定是示現;第一次成佛必定是在色究竟天。依三種《楞伽經》的翻譯,您就可以知道諸佛第一次成佛——成就真報身,而真報身是有生無滅,永遠都是於一切眾生有大智德、有大斷德、有大恩德。大恩德其實主要指的是變化身,大智德指的主要是自受用身。當然您方便也可以把這個他受用身,依於這個大智德對應四智,而能夠依這樣的四智圓明為地上菩薩演說,而把祂歸之於大智德這樣子的大恩德,當然也是可以。
好,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先演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