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轉無上法輪

第074集
由 正國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節目。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有關「如來轉無上法輪」的相關法義,能信受如來是成就福德、智慧圓滿的無上正等正覺,並且能具足演說無上法輪,是四不壞淨的基礎;而無論是聲聞菩提或者佛菩提之見道,都得要成就四不壞淨;因此這方面的相關知見,對於修學者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我們先來看在《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82中對於法輪有這樣的解釋:【問:何故名法輪?答:此輪是法所成,法為自性,故名法輪。……問:何故名輪,輪是何義?答:動轉不住義是輪義,捨此趣彼義是輪義,能伏怨敵義是輪義,由斯等義故名為輪。】也就是法輪是引用世間法中之「輪」來形容所說之法及其作用,並且以所說之法為自性;而法輪常轉,能遍於十方世界五趣而廣度眾生,能令眾生遠離無明煩惱,得身心清淨及智慧光明,並且能以正理摧伏諸外道及破法者,所以便借用輪之名來形容,而稱為法輪。

大致上瞭解了法輪的意思之後,接著我們來看在《法華經講義》第四輯中,平實導師的開示:【「無上法輪」意思是說,所說的這一些法義是首尾相接而沒有任何的疏漏,這叫作法輪;而這樣的法輪是無上的,……十方三世之中無有一法可以勝妙於這個法,這樣演說出來的才叫作「無上法輪」。】(《法華經講義》第四輯,正智出版社,頁83。)這裡說的是在強調 佛世尊所轉的法輪是無上的,而這段開示中顯現出幾個重點:首先是無上法輪的法義,一定是前後可以首尾相接連貫起來而不會有疏漏。因為 佛世尊究竟通達一切法及諸法之法住法位,也知道弟子的根器及需要知道的內容,因此不會遺漏弟子所需要知道的重要法義;同時開示的法義也不會前後有違背的現象,即使是深淺廣狹不一樣,或者開演的角度不同,法義也是不會有矛盾的,因為整個佛法之法義都是依 佛世尊所究竟實證之實相心而開展出來的,因此絕對吻合法界實相及因果律等。

另一個重點,是因為 佛世尊所開示的法義都是基於萬法根源第八識,而這個心是所有法中最殊勝的,所以說是「無上」。因此在《央掘魔羅經》中開示:【若自性清淨意,是如來藏勝一切法,一切法是如來藏。】(《央掘魔羅經》卷4)也就是自性清淨的如來藏是一切法的根源,所以是一切法中最殊勝的,因此說「如來藏勝一切法」。因為不生滅之如來藏是一切生滅有為法之根本依,所以是最殊勝的;而祂所出生的一切法實際上本來就可以攝歸於如來藏,如水波本來就攝屬於水一般,所以說「一切法是如來藏」。而正遍知的佛世尊,其說法在一切人天之中是沒有障礙的,因為是無上法輪的緣故,所以佛又稱為三界導師、天人師等。同時無上法輪可以滅除一切煩惱毒以及消滅一切邪見,是故眾生依之修行,最終便可以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因此稱為無上法輪。

而這勝一切法的如來藏心,也是大乘見道及禪宗明心所證的常住真心。證悟後的般若智慧乃至一切種智,都是以親證如來藏為核心而開顯出來,所以《心經》中開示說:【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針對這裡,窺基菩薩解釋說:【妙用無方曰神,無幽不燭曰明,最勝第一名無上,無類可類名無等等。大師秘密,妙法紀綱,顯正摧邪,除惡務善,靈祇敬奉,賢聖遵持,威力莫加,故名為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卷2)咒的意思就是陀羅尼或總持,而萬法根源如來藏心就是真正的諸法總持,依親證如來藏心而入內門修學,令修學者能增上般若智慧,破除種種無明而達到究竟的彼岸。這個實相心如來藏能出生及含攝一切諸法,所以是最勝無上第一。所以在《楞伽經》中稱為「第一義諦相諸佛如來藏心」,所以菩薩有這樣的般若智慧,便能以方便善巧摧邪顯正、救護眾生,因此無上法輪一定是以如來藏為核心來宣說。而如來藏與眾生所知生滅性之蘊處界諸法的體性不一樣,因此說為「無等等」、「無類可類」。因為眾生通常會以自己所知之蘊處界諸法來思惟想像如來藏心,所以自古以來學人便很難真正瞭解及親證之,必須要追隨善知識熏聞正法,才有機會親證這不可思議之法。因此真正的無上法輪,是所有護法神、護法菩薩所想要護持的,也是所有賢聖修行時所遵奉的,所以說「靈祇敬奉,賢聖遵持」。

而諸位觀眾應該都聽聞過在《佛本行集經》中的一首偈頌:【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佛本行集經》卷4)這是 釋迦世尊還在菩薩位時,對於 弗沙佛的讚頌。從這首偈頌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諸佛世尊的福德智慧已經圓滿了,同時這是在十方世界都是一樣的道理,所以說「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因為這樣的緣故,智慧無量無邊的 佛世尊所開示的法義,必定是究竟圓滿的無上法輪。因為智慧究竟無上,並且大慈大悲,所以絕對不會有「大乘非佛說」這樣嚴重錯誤的說法;誤認大乘經典非 佛所親說、誤認是後世所演變產生的。這首偈頌所顯現的另一個重點,是佛法的函蓋面是完整的,因此弟子可以透過 世尊的開示而對於種種法有完整的瞭解。譬如一切世間法,皆可以含攝在 佛世尊所施設建立的蘊處界之內而不會有遺漏。所以佛弟子透過蘊處界等法的修學成就,便可以掌握一切世間諸法,因此絕對不會出現第六蘊、第十三處或第十九界的情形發生。所以菩薩經由修學無上法輪,便可以成就「世間所有我盡見」,因而確定無論是在法義的通達或者利樂眾生等種種方面,都是「一切無有如佛者」。包括三界六道因果、二乘菩提、菩薩成佛所需經歷的五十二位階及相對應的現觀,都含攝於 佛世尊所開示的無上法輪之中,而這些無上法輪所含攝的法義都是可以實際驗證的。

我們再來看在《法華經講義》第四輯中 平實導師的開示:【「無上法輪」是法法互相關聯而不可分割,不是支離破碎而不相干的法。……因為在真正的佛法中,都是法法相通的,不會說這個法跟那個法不相干。所以,真正的「無上法輪」就像老人家講的:「一理通,萬理徹。」】(《法華經講義》第四輯,正智出版社,頁88-89。)這一段的內容顯現出 佛世尊所開示的種種法義是可以貫串起來,因為是從 佛世尊的自心現量中說出,完全吻合法界實相及諸法之法住法位,因此所演說之無量無邊的法義都是可以貫串。所以說 佛所開示的法義稱為「經」,在《佛地經論》卷1中開示:【能貫能攝,故名為經,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說義,所化生故。】也就是說,佛所說的法義能夠貫穿及攝持種種法及義理,令弟子因為教化之攝持及奉行而不會散流於惡趣,亦令義理由法教之貫攝而不散失隱沒於人間。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知道,修學時必須把佛法當成是整體的,不可以任意切割,或者因為專修某種法門而貶抑其他法門。

平實導師也時常開示,在法義的修學及引生的智慧之「深與廣是成正比的」,因為學的越廣,就一定會想要去貫通有關聯的法義,所以一定會探究比較深細的層面而令法義能貫串。譬如學了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後,就會想到為何 世尊要施設這三類的法,而這三類的法又有何關係及要如何相互含攝,因此就要更深入去探究,才能貫通這三類的法;相對的,要對某種法義很深入,也必然會牽涉其他的法義而需要連帶探究這些有關聯的法義,因為佛法是整體性的。譬如要對於八個識的體性有深入的理解,便需要連帶去瞭解其相應與不相應的心所法,這樣便需要由心王的法義擴展到心所法,所以想要深入,同時就會造成需要廣。所以深與廣一定是互相並進,因此慢慢地便能逐漸朝著「一理通,萬理徹」的境界前進。尤其是對於菩薩來說,要廣度眾生,他就必須面對眾生提出的種種問題,因此菩薩對於法義努力精進地朝著深與廣前進是必然的。而要能圓滿貫串諸法,也代表 佛所開示的法義沒有遺漏重點,所以才能成就「貫穿攝持」,也因為如此才說 佛世尊已經化緣圓滿。

而無上法輪之所以能夠不是「支離破碎」、能夠不是「不相干的法」,當然也都是因為是基於萬法根源如來藏心而開演,都是從不同角度、層次來演說這個實相心及其出生之一切法,所以才能「法法相通」。同時,因為諸法都是來自同一個根源,是有關聯的、可以分類的,所以才能夠被修學者修學完成;否則諸法無量無邊,十方世界亦無量無邊,如果諸法互相之間沒有關聯,那要到何時才能學完而成就一切種智。譬如想要瞭解無量無邊的生滅有為法,便可以從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入手,因為蘊處界已經含攝一切生滅有為法了;先瞭解這些法之各別種類的特性,譬如色如聚沫、受如水泡,乃至識如幻化等等,這樣便可以先掌握一切法的概要與架構,那在修行上便會非常有效率而不會遺漏,這也是一種學佛的方便善巧,能夠避免見樹不見林的問題。而能夠這樣分類及函蓋的原因,是因為諸法都是直接或間接由萬法根源的如來藏心所出生,否則絕對不會有「一理通,萬理徹」的結果。

而這裡也要順便提醒的是,如果自己對於法義無法貫串,則一定要以恭敬心請教善知識,或更精進地修學以求突破,絕對不可以因為這樣而否定正法,或者自己任意將佛法切割成獨立的不同體系;如果這樣的話,在學佛的過程中便會有很大的風險與障礙,這是我們要特別留意的,因為有些法義並不是閱讀之後便可以理解。所以佛法中有聞慧、思慧與修慧之差異及不同層次,越後面越是深入,同時有些法義是需要配合定力才能夠現觀的,需要止觀互相增上才能不斷前進,因此一步一腳印依教奉行才是最安全及快速的。

因為佛法是如此珍貴難聞,是無上法輪,因此在開始宣說時當然是要很慎重,以及能發揮最大利樂眾生的效果。所以在《瑜伽師地論》卷45中開示:【又證無上正等覺已,未為有情即說正法,待梵天王躬來啟請,為諸有情於正法所起尊敬故。作是念言:「當所說法定應殊妙,故今梵王悕望世尊說是法故,躬自來請。」……先以佛眼觀察世間,然後為轉無上法輪,一切世間所未曾轉。】也就是說,佛在正式說法之前,會感應大梵天王親自來請法。因為大梵天王在古天竺婆羅門心中是最尊貴的,所以稱大梵天王為祖父,也就是比自己的父親還要尊貴,而婆羅門又是四種姓中最尊貴的;因此,如果由最尊貴的大梵天王親自來請法,就會讓眾生相信這個法是最勝妙的無上法輪,因此會對於佛法產生極為尊重之心。同時為了避免有些人會誤認 佛是因為大梵天王之請而說法,不是因為 佛自己的慈悲心及善觀因緣而說法,因此 佛在說法前也會先以佛眼觀察世間與眾生的種種因緣,而在最適當的時間以最適合的方式與內容來說法,這樣也可以令眾生遠離誹謗因緣。所以由此可知,佛真的是大慈大悲,在各種方面都是為了利樂眾生而作考量。

從上面的說明大家就可以知道,這無上法輪是非常尊貴無比的,所以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中開示:【如是微密法,無量劫難聞,精進智慧者,乃聞如來藏。】也就是說,基於如來藏心而開演的甚深法義,能夠圓滿說明世界與有情生命的真實道理。當然這些法義必然是非常微妙而深細與嚴密,能夠把深廣而又隱密難知的道理顯發出來,令有緣眾生了知及實證,否則如何能解釋這個深奧難知的生命現象與森羅萬象的世界;同時能夠聽聞的機會很少,又極難相應,因此是眾生「無量劫難聞」的。尤其在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幾乎掩蓋了正法,因此要能夠與這樣的無上法輪相應,必須要精進地累積智慧與福德資糧;並且必須是有智慧簡擇力才不會當面錯過,或者被邪見所誤導而錯過這微妙甚深之法。所以有關如來藏阿賴耶識相關之法義,必須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緣才得以聽聞及相應;而如果因緣不具足,或者缺乏信根、心量不足,則 佛通常是不為他作詳細深入的開演,以免因為不能信受而誹謗及衍生無量的過失,乃至成為斷善根之一闡提。所以聖教中開示「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要說明的是,釋迦世尊應化在此娑婆世界化緣圓滿而示現入涅槃,這一定是代表祂開示的法義已經圓滿了。也就是說,佛所開示的無上法輪,一定包括第二轉法輪的般若與無上無容究竟了義的第三轉法輪唯識種智;因此三轉法輪皆是 佛金口所說,絕不會是比較深的二轉或三轉法輪之大乘經典反而是後人所創造的,那這樣如何稱作無上法輪呢?所以這是大家所要留意的。從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與佛地成就的四智圓明、十力、十號、三十二相等等,也可以了知成佛之道所需要修學的內容是極為深廣的,因此 佛世尊絕對不會只為娑婆世界的眾生開示初轉法輪經典,而不細說成佛之道。所以相信 佛世尊是無上正等正覺並開演無上法輪,是成為佛弟子的最基本條件。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來作幾個簡單的結論:第一點,佛陀已經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因此於此娑婆世界示現成佛,而化緣圓滿時一定是已經具足開演無上法輪成佛之道。第二點,無上法輪一定是以不生滅之萬法根源——如來藏為核心而開演的,並且可以經由正確及有次第的修學而一一實證,不是虛妄想像之法。第三點,無上法輪的種種法義一定是可以互相貫串而不會有矛盾,可以法法相通,並且是完整的。第四點,聽聞及相應無上法輪,需要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緣,因此如果已經值遇了,一定要好好珍惜、恭敬,以及依教奉行,並且也要積極地護持及弘揚之。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點擊數: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