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之作意

第075集
由 正國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節目。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有關「菩薩之作意」的相關法義,因為「作意」這個法有引導心行的作用,對於佛弟子在修學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今天就來探討身為菩薩應當存在的作意。

一開始我們先來看在《成唯識論》卷3中,對於作意的定義:【作意謂能警心為性,於所緣境引心為業,謂此警覺應起心種,引令趣境,故名作意。】也就是說,作意是一個心所法,屬於五遍行心所法之一,作意就是心中存在著想要緣或趣向某種境界或法的意念,而能引導自心趣向該預先設定的某種境界,以便成就某些想要達成的法。因為這樣的緣故,加上作意屬於遍行心所法,所以作意可以說時時刻刻在引導著我們的心行,因此聖教中也開示說:【若於此作意即於此了別,若於此了別即於此作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作意對於修學者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修行中如何維持著正確的如理作意而遠離錯誤的不如理作意,便成為很重要的事情了。因此修學者如果心中一直有不如理作意存在,便容易與雜染法相應;相對的,如果一直存有如理作意,便很容易可以與善淨法相應,因此作意有引生雜染或善淨法的作用。

而在這裡面,身為一個菩薩,他心中最基本的作意便是要自利利他。譬如在《瑜伽師地論》卷79中的開示:【問:菩薩當言以何為苦?答:眾生損惱為苦。問:菩薩當言以何為樂?答:眾生饒益為樂。問:菩薩當言以何作意?答:悟入所知境界邊際,及作一切利眾生事以為作意。】大意就是說菩薩因為心量廣大要攝受眾生的緣故,所以他是以眾生的苦惱為最主要的苦,而相對的是以眾生能得到利益為樂;也就是菩薩心心念念都是在利益眾生上面,所以說菩薩種姓最尊貴。論中接著就問說:菩薩應當要以什麼為作意?論中回答說:菩薩以修學及親證種種法為作意,而且是一切對於眾生有利的法都要修學,也要以利益眾生為作意,而且對象是一切對眾生有利之事。所以論中的精闢開示,正顯現出菩薩特性與菩薩種姓的精要。而且這裡面不只說到利他的部分,也提到自利的部分,因此菩薩要提昇自己的定力與智慧等,才會有比較大的力量來幫助眾生,而且可以利益的對象也就可以更廣,同時菩薩可以做的利益眾生之事的層次也會跟著提昇。而實際上,自利就能夠增上利他的能力,同時從利他的過程中也可以令自己的智慧、福德增上。譬如醫生的醫術越好,他就能治癒更多的病人;而醫生看越多的病人,則可以使其醫術更加精湛。從上述聖 彌勒菩薩的開示中,我們也可以聯想到菩薩戒三聚淨戒中的攝善法戒與攝眾生戒,而攝律儀戒是菩薩本來就應當要去做的。

大略瞭解了菩薩應有的作意之後,我們接著來看 平實導師在《法華經講義》第四輯中的開示:【接著,舍利弗尊者敘述說:……每次或坐或經行時,常常都在思惟這一些事情;有時候思惟到悲切,不免失聲痛哭起來,總是自己深深地責備說:「我為什麼還認定自己是阿羅漢而不是菩薩?竟然是以阿羅漢的身分在修學佛菩提,這不是自欺嗎?」】(《法華經講義》第四輯,正智出版社,頁30。)這就是說,舍利弗尊者有很強的菩薩作意,雖然在僧團中是以阿羅漢的身分出現,而且還沒有被 佛世尊定義為真實義的菩薩,但實際上他本來就是菩薩,所以這個與菩薩相應的菩薩作意就會自然存在著,而令他感覺示現的阿羅漢身分與菩薩作意不同。這也是在提醒我們身為菩薩,就應當有菩薩的作意與身口意行,這才是名符其實;而眾生也可以依此而判斷他是否是一位菩薩,所以有時候說六度就是菩薩的印記。因此正確的菩薩作意,可以令菩薩的道業快速前進。相對的,一般不迴心阿羅漢,他的心中主要是灰色作意,一心想要入無餘涅槃,對於三界有為諸法除非是必要的,否則他都不想要去接觸攀緣。譬如在《瑜伽師地論》卷79中的開示:【又阿羅漢於有餘依生死界中,一向發起厭背之想,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向發起寂靜之想。如來於彼有依涅槃無差別想,安住第一平等捨故。】也就是說,不迴心阿羅漢在尚未捨報之前的有餘依涅槃境界中,他是一心背離厭棄這生死的三界與種種世間法,所以去托缽的時候,通常眼睛只看著前方地面;而對於滅盡五陰十八界無餘涅槃的寂滅境界,他是嚮往的。然而如來之無住處涅槃,卻是不住於涅槃中,也不住於生死中,因為如來已經遠離一切執著,斷盡二障、離二種生死,究竟證知一切法都是自心現量,所以安住於第一平等捨之中。因此從上述的說明,諸位觀眾就可以大略知道,佛菩薩之作意與阿羅漢是有很大的差別。

實際上修行者心中之作意,會隨著修證位階之不同而有轉變,而其心中也可以存在著幾個不同的作意。我們先來看在修學解脫道過程中的七種作意,在《瑜伽師地論》卷34中開示:【若樂往趣出世間道,應當依止四聖諦境,漸次生起七種作意,所謂最初了相作意,最後加行究竟果作意,乃至證得阿羅漢果。】大意是說,修學解脫道一定要依四聖諦來修,而在這修學的過程中,需要配合七種作意,也就是了相作意、勝解作意,一直到第七個稱為加行究竟果作意;透過這樣的過程,可以令修學者證得初果乃至四果。一開始是了相作意,也就是要聞熏四聖諦的正確道理,這是最基本的;並且要配合四聖諦十六行觀,來對於四聖諦作十六個重要面向的觀察——實際上是針對四諦,每一諦有四行,因此四諦共有十六行。也就是在這個階段,他的心中一直會存在著一個作意,就是要徹底地瞭解及觀行四聖諦,而當觀行純熟就能夠進入勝解作意,而對於四聖諦之觀行獲得心得決定而令智慧出生,因為已經能夠確認、勝解印持而不動轉了。

接下來,如果能一直有遠離作意,代表他已經有薄貪瞋癡二果的功德受用了,這個時候他頂多只會有「暫起微劣諸煩惱纏」的現象,因為與遠離作意相應的關係;而「觀察作意」與「攝樂作意」則是心中有這樣的作意,能夠不斷地數數觀察已斷、未斷的煩惱,對於未斷之煩惱能如實對治之,並且心中對於可厭法深心厭離,對於可欣法深心欣慕,這樣就能夠產生一種很強的力量朝著解脫道前進,這是屬於解脫道在修道位中所要實修的內容。而最後要依加行究竟作意來斷除最後一分思惑,這個在解脫道中稱為「喻如金剛三摩地」;三界愛完全斷除之後,就可以住於四果的解脫境界,此時相應的作意稱為加行究竟果作意。

上述所說明是屬於修學解脫道的七種作意,而菩薩在修學過程中也要配合種種的作意。譬如在《大乘莊嚴經論》卷5中的開示:【菩薩次作是念:「我今應住不顛倒心,於佛所知應以諸波羅蜜恆時隨攝。」是名隨攝作意。次作是念:「我今於退屈諸波羅蜜者,不應生悅。」是名不喜作意。次作是念:「我今於增進諸波羅蜜者,應生慶悅。」是名歡喜作意。】這裡是針對菩薩所作的開示,大意是說,菩薩心中應當一直存在著行六度之作意,也就是隨攝作意。而如果對於六度之行有退屈,譬如有時候會覺得行菩薩道很苦,或者畏懼於法義之廣大艱深,或者有時候會遇到比較大的障礙而產生暫時的退屈,因為與自己設定的目標不同,因此便會生起不喜之慚愧心,這就代表有不喜作意;相對的,歡喜作意是說,如果是在六度之行方面有增長,則內心慶悅,因為離目標越來越近了。所以菩薩會隨時對於自己的六度之行,有觀察的作意存在,因此可以令道業快速增上。上面我們只說明菩薩的三種作意,但實際上在聖教中,為菩薩開示與細分了更多的作意來幫助修學者的六度之行,譬如有四十四種作意等。可見得如理作意真的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當從聖教或善知識的教導中,學習到菩薩應當具有哪些作意。而這些重要的作意雖然很多,但我們可以先挑出一些與目前自己修學狀況比較有關的,來配合而精進修學。

從上面修學四聖諦與菩薩道各有相應的作意之說明,大家就可以瞭解不同的修學位階與內容需要配合不同的作意,由此可見得作意之重要性。接下來有關不如理作意的部分,我們來看在《瑜伽師地論》卷70中的開示:【云何以四相了知不如理作意?一、是煩惱生因,二、與雜染生相應,三、毀壞羞恥,四、起錯亂犯。】大意是說,我們需要注意心中所起的不如理作意,這主要可以從四個面向來作判斷:第一個是不如理作意會引生煩惱。例如在聖教中說「無明以不如理作意為因」,也就是說,內心中存在著不如理作意,則會引生無明或愚癡,也就是使得對於正理的理解會產生遮障,所以這真的是很嚴重的後果。譬如心中存在著想要尋覓別人過失的染汙作意,那就會使他自己一直在用心於別人的過失,如質疑自己師父的證量與是否持戒清淨,或者容易誤信謠傳,或別人的渲染等。又譬如存有想要攻擊對方說法的作意,就容易引生對於經教的斷章取義,或易落入見取見之中等等;變成他跟這些煩惱法很容易相應,而忘失應該將行六度的作意攝持在心裡面。

第二個是上述之煩惱——惡不善法生起之後,又會引生相應的雜染法而造作輪轉三有之行;如果心中有遠離染汙法之如理作意,就知道應該不要讓染汙法繼續衍生下去。第三個是會毀壞羞恥心,也就是因為心中存在著不如理作意,而遮止與如理作意相應之羞恥慚愧心的生起,讓善淨法無法發揮力量;因此難以止息惡行,這當然是很不好的現象。第四個是第三個的衍生,因為毀壞了羞恥心,便容易犯戒、造作惡業,或者棄捨先前所學的正確道理而退轉於正道上。由上述的說明,大家就可以知道,不如理作意雖然本身不是造業,但是卻會衍生出很嚴重的問題,因此一定要留意自己是否與不如理作意相應。另一方面,如果發現自己非常精進在修行,可是卻沒有進步或反而退步,那也可以檢驗自己的某些作意是否有問題,或者也可以請教善知識給予指導。

對於菩薩來說,有一種作意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真如作意」。在《金剛經宗通》第八輯中,平實導師開示:【然後你能夠不懷疑,心得決定,永遠住於這個見地之中;除非你入了等至位而進入定境去了,否則你時時刻刻都有一個真如作意存在;雖然你不會去感覺到你有這個作意存在,但那個作意卻是一直存在著;所以你一反觀的時候,就會發覺你是這樣安住的。】(《金剛經宗通》第八輯,正智出版社,頁47。)這主要是說菩薩悟後的作意,這個時候能夠現觀第八識真實而如如,知道一切法都是直接或間接由真如心所出生,因此能夠轉依這個不生滅的真如心,安住於真如三昧之中;而這樣的菩薩也能夠觀察萬法唯識,也就是萬法是由八識心王和合運作而出生,因此可以令智慧快速增上。當然這也顯示出依據八識論才能正確觀察諸法,如果依據的是六識論而去除其中的第七識與第八識來觀察諸法,則會落入不如理作意的範疇而引生許多的邪見。

有關真如作意,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在《顯揚聖教論》卷3中,有開示七種真如作意相,這主要就是在開示有關七真如的法義;因為第八識真如心是成佛之道的核心,因此必須要對祂作深入的探究。而七真如的法義就是說,我們可以從七個面向或境界來瞭解有關七種真如體性,包括從流轉真如作意一直到正行真如作意。這代表菩薩應當配合各種智慧與正知見,產生觀察真如體性的七種正確作意,才能成就七真如的觀行,這是菩薩悟後起修中很重要的一環,在入地前必須要完成七真如的觀行,才能稱為見道通達。這裡需要留意的是,七真如並不是說有七個真如心的意思,而是從七個面向或重點來觀察真如體性,這是佛菩薩的慈悲施設,代表由這七個最重要的面向來觀察,對於地前菩薩來說是有最大的利益,不會過於複雜或簡略;而對於地上菩薩來說,則需要修學更深廣的十真如。

另外,同樣在《顯揚聖教論》卷16中亦開示:【聲聞相應作意修,……為盡自愛作意修習,……菩薩作意修,謂如有一是菩薩住菩薩法性,……觀自他俱利,依安立非安立諦作意門入真如理,自內緣無分量法,大悲增上故,起利益他攝受方便行,……為盡自他愛作意修習,……。】這裡就把聲聞與菩薩的作意之主要差異明白地顯示出來,前者主要是「為盡自愛作意修習」,而後者是「為盡自他愛作意修習」,這與前面我們所說的是一樣的,也就是前者聲聞偏自利,而後者菩薩是自利利他;而這裡又特別提到「觀自他俱利,依安立非安立諦作意門入真如理」,也就是菩薩的觀行對象同時需要兼具安立諦與非安立諦,而即使是安立諦也是要攝歸真如的。因為安立諦苦集滅道也是要依萬法根源第八識真如心才能建立,所以在七真如中也有相對應的「有漏法苦諦實性」、「業煩惱集諦實性」、「善無為滅諦實性」與「諸有為無漏善法道諦實性」,所以最後還是要攝歸於三界唯心之心真如。

另外再特別提出,聖教中有開示一個也是很重要的作意,稱為「殷重作意」。也就是修學佛法必須要非常的誠懇與殷重,也要非常恭敬慎重,要有這樣的「殷重作意」,因為正法是那麼尊貴,聖教中說為「如來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所以修學這極為珍貴之法,一定要以極為殷重之心而有殷重作意,能夠這樣才能在佛菩提道上快速成就。相對的,對於弘法者來說應當要注意,「求經過者,慎勿示之」,「不恭敬渴請,亦勿為說」,一方面是保護聞法者避免毀謗正法,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正法太尊貴了,不可以隨便不分對象說法,以免正法遭到破壞。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來作幾個簡單的結論:第一點,在修學的不同階段與位階,都要保持著相應的正確作意,才能令修學快速成就。第二點,菩薩以利益眾生、攝受眾生為目標,因此就會產生相應的菩薩作意,這也反映出菩薩種姓最尊貴。第三點,作意有引導心行的作用,因此需要攝持如理作意而遠離不如理作意。第四點,第八識真如心是萬法根源,因此「真如作意」在菩薩道中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點擊數: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