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義之一佛乘

第034集
由 正偉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螢幕前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節目,是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

在上一集的節目中,我們說到《法華經》是 佛陀五時三教的頂峰,所以它的義理非常的深奧,一般的人無法明白,甚至連佛門的出家人,像是一位北投的大法師,他乾脆直接說《法華經》是很好的神話故事,也就是暗示著弟子《法華經》並非 世尊所說的經典。雖然這一位大法師自居為臨濟法脈的禪師,卻無法通宗、也無法通教,知見邪謬,所以就膽敢毀謗《法華經》只是一本神話故事罷了。所以在外相上,這位法師他就只能夠收取廣大的供養、興建佛學院教授錯誤的理論;廣蓋大型佛寺,實質上卻沒有正確佛法的內容,那麼就已經遠離了出家人的本分事了,可是像這樣的情況卻是千百年來許多人的常態。

所以各位觀眾應該要好好地珍惜 平實導師的《法華經講義》,在未來的菩提道上,更應該時時以五時三教的次第,來檢驗自己現在在菩提道上的落處以及未來的增上之處。例如要思惟自己實證三乘菩提之前,所應該具備的人天二乘福德是否已圓滿?必定是一位已經具足天人的大福德與善心性的佛弟子,才有可能實證三乘菩提的果位。自己進入解脫道的初果所應完成的五蘊空觀是否已實證呢?是實證,不是意識心的瞭解而已。要追求大乘明心真見道之前,於三縛結是否已真實現斷而自知?於般若空觀是否已成就?那不只是意識心上的理解而已。這一些關節才是追求佛道增上的佛弟子們,所應該念茲在茲的內容。

好的,到了這一邊,我們終於瞭解以《法華經》圓教為終點的五時三教佛道次第之後,我們來看到教材的第79頁倒數第三行的內容。我們看到經文說到:【天人所奉尊,適從三昧起,……(一直到)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妙法蓮華經》卷1)這邊的偈句是將前面經文的內容,重新以偈頌體再演說一次,文字上的解釋在前面正才老師的課程中已經為大家說過了。像這樣子前面是散文,後面則將經文濃縮為偈頌體再演說一次,這一種散文與偈頌混合的文體,是佛經、特別是大乘佛經典中常常出現的方式;很多人可能會用中文的文體來判斷,以為散文體的經文是主體,而偈頌則是後來附加上去的次要文字,但事實上卻常常是完全相反的!為什麼呢?大部分的佛弟子們用心於修行,並不瞭解古代印度佛教的傳承方式,是大大地迥異於中國佛教。

在印度,從吠陀時代到 佛陀時代到之後,一般人學習知識的方法,是師徒相承的口誦心憶,也就是師父口誦經文、講解義理,徒弟則背誦經文然後理解義理。文字記錄的經典很少,也不重要,背誦才是主要的學習方式;文字經典不重要也少有,這樣子互為因果的結果。印度的印刷術的普及是17世紀以後的事,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直到12世紀佛教在印度滅亡之前,佛經幾乎都只有手抄本,只是被用來當作幫忙背誦的一個工具罷了;所以師徒口承的經文,自古以來就是以能夠方便背誦的偈頌體為主。所以這一些偈頌又被叫作總持,將整段經文的義理,用小小一段的偈頌來總持這一段的法義。所以古來佛經的傳授,偈頌體的總持是記憶背誦必備的部分,散文體的經文反而是其次;再加上佛經經典的傳承,特別是大乘經典的傳承,在最初將近一千年的過程當中,大略上它歷經了半摩揭陀語,到各地的俗語,到中印度的俗語,到混雜式梵語,到正統的梵語的改變,所以口耳相承一直是當時的印度知識傳授最主要的方式。

例如4世紀的時候,法顯法師去印度學習時的紀錄說到,他學習了很多種類的佛經,但是很難找到完整文字版本的經文,偶而有聽說哪一間寺院或者是哪一個人擁有經典,他就想辦法去借來,然後請人抄寫,因為沒有印刷術。後來7世紀 玄奘法師去印度的時候,情況稍微好一點,這是因為佛教的傳承在公元的第3、第4世紀之後,開始全面進入標準梵語的時代,但是在 奘師的學習紀錄中,僧人的學習課程仍然是以師父的口誦教導為主,各種文字的經典仍然很少、仍然是次要的,有的時候甚至要動用關係去借來,然後再請人抄寫。

玄奘法師再晚一點的義淨法師去印度學習的時候,情況還是一樣。義淨法師可以找得到老師教授他學問、戒律,但卻常常找不到現成對應的經文本子,同樣也是有的時候聽說哪一間寺院有哪一本經典,那就得去請求寺院借給他抄寫。另外再對應到現存的梵文的完整佛經,大部分是12世紀以後的抄本,就可以知道早期經典的傳承,它其實是以簡短質樸的偈頌當作背誦的主體。同時,早期梵文經典的文字研究也顯示了,散文體大部分偏向晚期文字、文體、文法,而偈頌體反而是較早的俗語文字,在現在現存的幾種《法華經》梵文的本子中也顯示出同樣的特色,有興趣的菩薩可以去參考季羨林老師、金克木老師,或者是辛島靜志老師這一些人的文章。所以在我們讀經時候不要忽略掉這一些偈頌的部分。

在《法華經講義》此處的經文,提到了 世尊講完了《無量義經》之後,進入無量義三昧,也就是真如如來藏的無邊無量廣大不可盡的三昧。所謂的世間,它包含了三界:欲界、色界與無色界;其中欲界與色界,是由色法與心法這兩大類法所形成的,除此之外並沒有第三類的法;無色界則純粹是心所成的唯心世界。三界的組成是由五蘊法,也就是色、識、受、想、行蘊所蘊集、所構成的。好,那我們來想一想,色法與心法的數量是有限還是無限?色法有形有相、有邊有界,所以是有限量之法;而心法有心法與心所有法,無論是識陰、受陰、想陰、行陰都各有它們的種類,各有其範圍與邊際,所以也是有為有作、有限量之法。例如說,眼識不是耳識,兩者是不同的法,是各有其邊界、各有其生起與滅失;又像是受陰不是行陰。如此這般,釋迦世尊說法,將三界世間一切的色法與心法,統歸為十八界法;十八界的法,一一界各有其差別與限量,一一法皆有其生、住、異、滅,所以一一法的本性都是屬於輪迴變異有量之法。所以十八界的法,本質上就不可能具有「無量」的義理,也就是說,世間的一切法都不能夠成就「無量義」。

那麼請問各位:世尊此時入無量義三昧,是什麼樣的三昧可以叫作無量義三昧?所謂《無量義經》講的是什麼法,能夠具有無量義呢?是的,那就是真如如來藏,也就是本來自性如來藏,祂不屬於三界之法,卻又不離十八界,不即也不離,無來也無去,於無分別中廣分別,於無自性中成就一切法自性,所以才能夠有「無量」義理,叫作無量無不量。其實整部《法華經》,乃至於全部的大乘了義經典中,釋迦世尊想要述說的核心,始終都只有這個真如自性的一佛乘,所有自凡夫位到成佛位的法義,也都是依循著這個眾生本具的無量義心而才能修行、才能夠地地增上。成佛的道路上,我們要對治無量無邊過恆河沙數的煩惱與習氣,所以就會衍生出無量無邊的法義;但一切無量那由他數的法義、一切無量無邊的煩惱,不過都是自心如來藏中所具有無量種子的轉化罷了。如果不能體會這個道理,就難以明白《法華經》的圓滿之處,也沒有辦法真正地明白各種大乘的了義經典,那就會變成見樹而不見林,永遠在理論學術之中而無法出離。

大乘的了義經中,把我們每一個人自身本具的如來藏,在《華嚴經》中叫作普賢身,代表每一個人本來自己本有清淨普賢身,只是自己從來不自知。從凡夫直到成佛,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過程當中,其實我們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的普賢身,所謂成佛的六度萬行也只是在普賢身中行走罷了。所以最初頓教《華嚴經》說到 大毗盧遮那佛,也就是自性法身佛的普賢身,這樣子說的:【見彼一切菩薩莫不皆在普賢身中,亦見自身在其身內,亦見其身在一切如來前、一切普賢前、一切菩薩前、一切眾生前,又亦見彼一切世界一一各有佛剎微塵數世界種種際畔、種種任持、種種形狀、種種體性、種種安布、種種莊嚴、種種清淨、種種莊嚴雲而覆其上、種種劫名、種種佛興、種種三世、種種方處、種種住法界、種種入法界、種種住虛空、種種如來菩提場、……。】(《大方廣佛華嚴經》卷70)

這是說:「菩薩見到一切菩薩無一不在此自性普賢身中,也見到了自己的身體也包含在普賢身內,也見到了己身在一切如來面前、一切普賢身之前、一切菩薩之前、一切眾生之前,也見到一切世間各自有其佛土,如微塵那麼多的佛土世界,各有種種邊際界限,佛土之中自然而各有種種任運的現法,種種形狀、種種體性、種種安置、種種莊嚴、種種清淨、種種莊嚴妙雲覆蓋其上,各有種種成住壞空之劫、有種種佛陀教化、有種種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運行、種種方位處所、種種的法於各個法界住持安立、種種諸法任運入興於法界,而種種之法不過是住於虛空無相、如此種種法皆是如來菩提道場。」這就是說,原來一切諸法本來已安住在普賢身之中,不過是普賢身中種種遊戲神通,原本都是虛空而無相,這正是《法華經》中圓教的真實說。

各位是否也同樣見到了自己的普賢身呢?是否能現前觀見普賢身中的種種法相呢?若已得觀見者,當然就會發現在未來成佛的道路上,其實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普賢身中行。各位同修!您是否也想要得見自己的普賢身呢?若是想要真實實證這個普賢身的同修,唯一的方法就是要尋求善知識的攝受與指導,前來正覺講堂修學就是最近最快的道路喔。好,我們一不小心又偏離了教材了,我們繼續回到教材,並且引入了黃寶生老師《法華經》的白話新譯文來作為對比,讓我們更能瞭解經文的意思。

好,今天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點擊數: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