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琅琊閣所認知「錯誤的真如」知見(一)

第086集
由 正鈞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今天要和大家談談「再說琅琊閣所認知『錯誤的真如』知見」。

大乘法的初次見道位不在於初地,而是菩薩五十二階位中的七住位,這已是佛之所開示,而為不爭的義理;當然,若是菩薩見道以後的未來世,雖仍在隔陰之迷之中,因為有先世的初次見道之後,所修證的福德與功德的依憑,當世再次見道之時,就有可能會是有七住位以上的功德。而琅琊閣這幾年來,反覆地在炒這一盤冷飯,而主張「大乘見道在初地」,並努力「舉證」經論中的內容來迎合其主張;但是,其所引用的經論內容,或者是斷章取義、或者是讀不懂經論的內容,故而其主張反而卻是完全違背經論中的內容的。

所以,有時候不免思惟:到底是為了什麼原因,明明在法義辨正上已經是處處落於敗闕;若是真是有心來修學佛法,而且事實上本來也是隨著善知識而修學,竟然會變成是「為反對而反對」的狀態?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聽到這裡的時候,也許有人心裡面會生出疑問,或者會產生驚訝:「欸!怎麼講得這麼火辣?別人多半是避而不談的問題,你反而把它攤在陽光之下!」會有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再正常不過了。世間法有所謂的「學做好人」,然而,既然我們是要學佛,就應該要面對這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這麼說?我們都知道學佛的時劫並不是以一世、兩世來論斷,而是最少要以「劫」來計算,乃至是「無量劫」的時間;更何況學人是在因地,一直到未離開隔陰之迷的階段之前,再加上說佛菩提道與單純的解脫道,其中除去異生性的內涵之差異是很大的;所以,學佛的過程會有進進退退的情況,也是合理的。既然是這樣子,當然就應當要思惟與瞭解一下,為什麼會有進進退退的狀態?因為不想要一直都在走「冤枉路」嘛,總會是共同的期待吧!而問題若是解決了以後,則參與解決這個問題的人,或者能夠除一分煩惱,或者而能夠得一分福德,這何樂而不為呢?

佛法之中的某一個法,若要說得以成就,或者是說得以親證之前,一定會有其必須要先成就的種種因緣,有時候就施設叫作成就這個法的資糧;而當這個法現前運作之時,一定會伴隨其他有關的法,一者是彰顯這個法的成就,同時也使得這個法的成就更加堅固,而不會再退轉。所以,佛法之中某一個法的成就,並不是一蹴可幾的,一定是會有其過程的;若是忽略或者是不具備那一些條件,而自己就認為已經成就某一個法,那這樣只恐怕會有很多的過失。這就好像說,善知識反覆為大眾宣說某一個法的義理,可是,或者是因為其義理深入淺出而範圍極為廣闊,或者是學人於此熏習的時節並不是很成熟,或者是學人於善知識有慢而不願意接受其攝受;所以無可奈何地,大多數這一些學人只能聽其名相,而沒有辦法進一步瞭解以及信受其義理。當自認為已經成就了某一個法,卻因為善知識的不認可,所以就反過來以種種莫須有的過失,強加在教導、攝受他的善知識的身上,這在末法時期,是否只能說是習以為常呢?

又譬如說,平實導師常常開示,佛菩提道之中要能稱為「入地」,一定要從因地開始,以斷我見、明心的法為基礎,在之後多劫的相見道位中,依非安立諦得「內遣有情假緣智」等三種智慧,然後再依於安立諦而完成四諦中的十六行觀,以及之後的九品心的實證;而這只是對菩薩在智慧上所應有的實證,作了簡略的描述,其餘還有像除性障啊、攝受眾生等等福德,再包括發種種的大願等,這依然是必須兼而有之的。既然已經開示了說,「內遣有情假」等三種現觀,是依於「非安立諦」才能夠成就的三種現觀;「非安立諦」所指的就是「法界實相」,是亙古以來就本有的,而不是依於攝受教導學人的方便,施設所成的「安立諦」;那麼,這其實就已經指出了入地之前多劫的真見道、相見道中,一定會先要有「明心」而親證法界實相的這件事情。這也表示說「入地」這一個法的成就,一定是要有上述種種的條件都分別完成了,才能夠說是「入地」。所以「入地」這個法正是如是而安住,除非說菩薩在多劫以前,就已經明心見道,而多世以來仍不離開隔陰之迷,否則絕對不能單說「明心就是入地」。你若是要問說:「為什麼入地一定要是這樣子?」然而,這又好像說有人也會問到說:「為什麼第八識是不生不滅的?」那其答案都一定只能是「法爾如是」。

或許從斷我見、明心,乃至是一直到「入地」的義理,對於一般的學人而言,也許是陳義過高,所以今天就藉這個機會來跟大家簡略地說說。既然佛菩提道是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夠成就的,故而其中的義理,絕對不會是三言兩語、乃至是三世五世就可以完全親證的。又譬如說,善知識也許會開示:「學人得要先斷我見之後才能夠真的明心。」又或者說:「當學人真的明心的同時,也一定會斷我見的。」換而言之,「明心」這一個法一定要有斷我見作為基礎,若是有人根本無法現觀基本的十八界、五陰的內涵,所說的法都還落在五陰之中,而卻妄說自己已經明心了,那根本是無有是處!因為五陰為假,實相心為真,若某甲認不清楚、不遠離、不捨棄假的,如何能夠確定那個實相心才是真的呢?乃至是轉依呢?那麼,再退一步說,若不是多分、少分遠離種種的粗重欲界之貪著,又如何能夠真正地現觀五陰、十八界的虛妄,而能夠成就「斷我見」的法呢?所以佛法中的每一個法的親證或現觀,一定會有其必須要先成就的其他法,作為成就這個法的基礎或資糧;而這個法所安住的層次,與其他法所安住的層次,必定是會有區隔的。

因此,回到這個問題的原點,若是學人想要成就某一個法,但卻不知道所應該要先成就的種種條件的內涵,乃至是不願意一一去修集這一些資糧,除去這一些性障而轉變自己的心性,即便是某甲在善知識的引導或攝受之下,能夠知道這個法的內涵之總相,也不能因此就說某甲是親證了這個法,或者說是其能夠有所轉依的。更何況假如某甲雖然被善知識之所攝受,尤其是在末法時代,常常會有的一種情況是,某甲所真正看重的是那一位善知識當時有沒有大名聲、大勢力,而不是多分對善知識的智慧,以及其利樂有情的菩薩胸襟,有所信受以及景仰而被攝受。因為這樣子,只是相應於善知識當時所示現的大名聲、大勢力,那也許經過了若干世,某甲與善知識在另外一個時空再度相遇,善知識之一本於初衷依然願意攝受此世的某甲;可是此世善知識不示現有世間的大名聲、大勢力,那麼可想而知的,攝受此世的某甲,一定會是幾經波折。然而究其因由,只恐怕是某甲自身對於名聞利養的多分貪著,並沒有在過去世以來的學法、證法的過程中,觀察其過患而加以對治;又或者是世世繼續增長對名聞利養的貪著,那麼就會變成來世學法上的重大阻礙。

如同前面所說,因為對名聞利養的粗重貪著,會造成「斷我見」的法無法穩固,這樣子的情況之下,進一步的「明心」之法,即便是因為善知識的攝受而知道其總相,然而對其而言,就只是一個「世間知識」,而不會有轉依的受用了。更何況,因為對名聞利養的粗重貪著,而進一步也成就了名聞利養在身,其所引發的憍慢,一樣是會造成自己學法上的障礙。而「憍慢」一詞就表面上而言,都是講有關於「殊勝的覺受」,但其實是一詞而為二法,經論之中有說其各有七種,這就不在此時說明了。不過,「憍」的部分,偏在說「我所」,而「慢」的法則偏在圍繞說「我」;蘊處界的「我與我所」,常常是會一起現行的。

學法的過程之中,真善知識會一直不厭其煩地開示:「若想要斷我見,乃至是進一步的明心,尤其要注意反觀自身的慢心是否降伏,或者是去除!」當然這一個層次的「慢心」,主要不是在說三果人要取證阿羅漢果之時,所要斷的微細我慢,而是在偏說「人我之間互相比較而生的慢」。因為,可能會因為往世的福業,而感生今世色身、族姓等的殊勝,而這一些法屬於「我所有法」,但卻很容易因習氣性障的驅使之下,使得「憍心」高漲;「憍心」高漲的緣故,這一分的「慢心」也因之水漲船高,就常常會認為示現得很平實的善知識,是不如自己的,因而就犯下了種種的過錯,卻反過來說那是善知識的過失。那麼,這樣就可以明白,為什麼 導師要再三開示「想要能夠真正地斷我見,當伴隨有未到地定的定力」之道理了。

這又好像說,在 平實導師還未將佛菩提道或者是解脫道的內涵鋪陳出來以前,海峽兩岸之中,乃至是南洋一帶,或自稱得三果、或自稱得阿羅漢者,真的可以說是比比皆是;或有甚者是,乃至自稱為「活佛」,或者是刻意以宣傳的手法——某乙就「讚歎」某丙:「你是觀音菩薩再來!」然後,某丙就「回敬」某乙說:「你是文殊菩薩再來啊!」對於末法時期的眾生而言,若是善知識沒有因緣出興於世,這恐怕只能說是正常的現象;究其緣由,都是佛菩提道、解脫道的內涵,或者是經過戰亂,如民國初年等;或者是被外道以政治勢力加以抵制、扭曲,如清朝的絕大部分的帝王。由於這樣種種的原因,貪著名聞利養的人就有機可乘,因為所看上的都是有利可圖,而這個時候天魔外道於是就會見縫插針,由於本來就已經是處心積慮的緣故;所以,眾生無由得知佛菩提道、解脫道中一一法所安住的內涵,也不知道其一一法之所成就得要有哪些法的配合。

單單說解脫道的三果、阿羅漢等,眾生就已經是可望而不可及了,更何況是佛菩提道的明心、入地,乃至究竟成佛等一一法之所安住;這個部分對一般眾生而言,能夠聽聞其名相而不加以嗤毀者,就已經很不容易了。用這樣的道理來思惟那一些自稱是得三果、阿羅漢的人,到底知不知道三果、阿羅漢的法它所安住的位置呢?能不能說一說要如何證三果、阿羅漢呢?想當然爾,那一些所謂的「活佛」等,連入地的法是怎麼回事都說不明白,更何況要經過兩大阿僧祇劫之後才能夠成就的佛果呢?然而,尤其對於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眾生於世世的輪轉之中,對於五欲的強烈追求、以及彼此相互之間的比較,就成為日常生活中的常態了;然而這樣的情況,正是修學真正佛法的一大障礙。

然而,眾生畢竟還是有一些有善根的,所以善知識才有因緣將佛菩提道、解脫道的內涵,如實地鋪陳出來;如實地鋪陳出來了以後,末法時期之中就又顯現出正法。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可以說正法仍然是在世間之中的。因此,學法的過程常常是有進進退退的,有時候學人在學法的瓶頸時期之中,不知道是否有機會可以一再地思惟,先不說「自己是對、是錯」的問題,單單想一想,自己當初是以什麼樣的心態或抉擇而前往善知識的處所求學?那麼,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而前往,表示自己應該是經過一番的深思熟慮;而如今學法的心態有所改變,相較之後,正是應該也要進一步探求其原因。

但是時間的關係,今天就暫時說到這裡。

祝願大家:幸福、健康,道業猛進!

阿彌陀佛!


點擊數: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