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084集
由 正莉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視頻弘法節目。
2022年6月9日琅琊閣於網路上發布貼文說:【「離念」與「靈知」兩者不但不是負面的字眼,表達的其實是覺悟狀態。蕭平實一直攻擊的「離念靈知」,因爲他不懂《起信論》與禪宗的教理和文字,不知道中國禪師常使用「離念」、「靈知」代表覺悟狀態。】(〈正覺同修會錯解「離念靈知」,誹謗馬鳴菩薩、六祖慧能、永明延壽、克勤大師、憨山德清、徹悟禪師〉,琅琊閣。)這是琅琊閣曲解《起信論》,又不解禪宗證悟內涵的邪見謬論,完全違背教證上的聖教量,也違背理證上的現量事實,同時也種下了誤導眾生的大惡業。琅琊閣當審思,發露懺悔求滅重罪,方是有智之人。
禪宗的證悟標的乃是真心如來藏,絕非離念靈知。永嘉玄覺禪師《證道歌》說:【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意思是說,究竟解脫的絕學聖人,不是以靜坐修定、捨除語言文字妄想的修行方法,來作為證道的境界;而是不除妄想,也不求真實,這才是真心如來藏的自住境界。離念靈知是定心,定心就是意識心,只有意識心才能處於定境。意識心乃是妄心,不僅能打妄想,也能除妄想,也能求真;所以,意識心離念靈知絕對不是禪宗證道者所悟的真心如來藏。是故,琅琊閣說「離念靈知代表覺悟狀態」,這是錯誤的說法。學人應當遠離琅琊閣邪見,否則絕無可能證悟禪宗般若禪;因為禪宗般若禪的開悟,是一念相應慧而找到不生不滅的實相心如來藏,現觀如來藏的真如法性而生起般若實相智慧,叫作證真如。
意識心離念靈知是緣生法、生滅法,所以 佛在《雜阿含經》卷9開示說:「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意思是說,不論是什麼境界中的意識,不論是多麼粗或多麼細的意識心,都要假借俱有依緣意根與法塵等,才能夠從根本因如來藏中出生。有生有滅的緣生法,絕非不生不滅的常住法實相心;所生法意識心離念靈知,於眠熟、悶絕、滅盡定、無想定、正死位等五位中必定會斷滅。簡單來說,離念靈知於每天晚上眠熟無夢時就斷滅了,這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夜晚所經歷的現象與事實;意識心離念靈知於夜夜斷滅之後,已經不存在,已經成為無法,無法就不能再自己現起,必須依於根本因第八識如來藏,以及俱有依緣意根、法塵、五色根等,這樣有因、有緣才能於第二天早晨重新再現起,這樣才符合佛法正義。
如果琅琊閣硬要說離念靈知於夜晚睡著無夢斷滅後,第二天早上可以無因無緣而自己現起,則落入 龍樹菩薩於《中論》中所破斥「諸法自生」的邪見中。如果琅琊閣改口說離念靈知於夜晚睡著無夢斷滅後,第二天早上可以無因唯緣而現起,則又落入 龍樹菩薩於《中論》中所破斥「諸法共生」的邪見中。琅琊閣若復改口說離念靈知於夜晚睡著時不會斷滅,仍然可以了知身邊周遭的人、事、物,則又不成其為睡眠,違背蘊處界的現量與事實。由此可證,琅琊閣主張「有生有滅的離念靈知代表覺悟狀態」,既違教證,亦違理證,本質乃是破法者!
平實導師在諸多著作的前面扉頁中,有法語開示說,意識心離念靈知境界大略分為十種層次:第一、處於欲界中,常與五欲相觸的離念靈知;第二、未到初禪地的未到地定中,暗無覺知而不與欲界五塵相觸的離念靈知,常處於不明白一切境界的暗昧狀態中的離念靈知;第三、住於初禪等至定境中,不與香塵、味塵相觸的離念靈知;第四、住於二禪等至定境中,不與五塵相觸的離念靈知;第五、住於三禪等至定境中,不與五塵相觸的離念靈知;第六、住於四禪等至定境中,不與五塵相觸的離念靈知;第七、住於空無邊處等至定境中,不與五塵相觸的離念靈知;第八、住於識無邊處等至定境中,不與五塵相觸的離念靈知;第九、住於無所有處等至定境中,不與五塵相觸的離念靈知;第十、住於非想非非想處等至定境中,不與五塵相觸的離念靈知。這十種境界相中的離念靈知,都是意識境界,如果計著為常住法、計著為開悟境界,屬於常見、外道見。
離念靈知,不論是已經修得定力而長時間的離念靈知,或者未修定力所錯悟的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中間極短暫的離念靈知,都是意識妄心。所以,馬鳴菩薩在《起信論》中說:【如凡夫人,前念不覺、起於煩惱,後念制伏、令不更生,此雖名覺,即是不覺。】(《大乘起信論》卷上)意思是說,對於一個凡夫人來說,他會認為:如果前念不覺而起了語言文字煩惱妄想,那麼就應該以一念不生而能夠覺照的後念來制伏前念,使煩惱妄想不再出生;當煩惱妄想的念頭不再出生了,那麼妄念就不再生起,這個妄念不起的境界,叫作覺悟的境界。但是 馬鳴菩薩說:「此雖名覺,即是不覺。」意思是說,這樣的覺悟,雖然也叫作覺悟,但它是凡夫的覺悟,不是大乘佛法的覺悟。然而,琅琊閣卻主張「一念不生的離念靈知代表覺悟狀態」,顯然琅琊閣誤解經論而錯說佛法,是故琅琊閣邪見不可信!
各位觀眾菩薩!意識心離念靈知絕非般若證悟的標的,而是要用意識心離念靈知,去尋覓另一個實相心如來藏阿賴耶識;證得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就是大乘宗門的開悟,也就是大乘佛菩提的真見道。所以《華嚴經》卷6開示說:【諸佛菩薩自證悟時,轉阿賴耶得本覺智。】意思是說,證悟阿賴耶識心體,可以運轉阿賴耶識心體的人,獲得了本覺智。又例如《入楞伽經》卷7 佛說:【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大慧!如來藏識不在阿梨耶識中,是故七種識有生有滅,如來藏識不生不滅;……是故大慧!諸菩薩摩訶薩欲證勝法如來藏阿梨耶識者,應當修行令清淨故。】意思是說,不生不滅的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識,想要證得勝法如來藏阿賴耶識,應當修行令身心清淨。由《華嚴經》、《楞伽經》、《起信論》等經論,即可證明 平實導師所說正法,完全符合佛菩薩的聖教量;同時也證明琅琊閣所說邪法,完全不應道理!
永嘉玄覺禪師《證道歌》明說:【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裡親收得;】這無價的摩尼寶珠,世俗人及佛門內未悟或錯悟的人都不能認識祂;若是想要獲得這無價的摩尼寶珠,就是要從實證如來藏之中才能親自獲得。證悟如來藏時,就從如來藏裡面親自收得了摩尼寶珠。這是在告訴我們:中國禪宗的證悟標的,乃是正覺所弘傳的第八識如來藏,而不是琅琊閣所講的離念靈知。永嘉玄覺禪師是中國禪宗證道者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證悟獲得六祖惠能大師印證,這是分明記載於《六祖壇經》;因此《證道歌》當然具有代表性,說明了中國禪宗是以親證如來藏而說證道。
再者,永明延壽禪師於《宗鏡錄》卷4也說:【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以不覺故,與諸妄想有和合不和合義。和合義者,能含染淨,目為藏識;不和合者,體常不變,目為真如,都是如來藏。故《楞伽經》云:「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即如來藏。如來藏亦是在纏法身。」】永明延壽禪師於《宗鏡錄》明說:「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意思是說,第八識如來藏不以別法為體,不從他法出生存在,本來而有,唯是真實心。由此可知,永明延壽禪師也是以真實心第八識如來藏作為證悟的標的,而不是琅琊閣所說的離念靈知。
永明延壽禪師於《宗鏡錄》卷34又說:【一切眾生皆有空寂真心,無始本來性自清淨,明明不昧,了了常知,盡未來際常住不滅,名為佛性。亦名如來藏,亦名心地。達磨所傳,是此心也。】永明延壽禪師進一步說明:達摩大師所傳的盡未來際常住不滅的第八識如來藏,乃是無始本有的自性清淨心。由此可見,永明延壽禪師所證悟的,就是盡未來際常住不滅的第八識如來藏心體,絕非琅琊閣所說夜夜斷滅的離念靈知。
永明延壽禪師於《宗鏡錄》卷47又說:【此阿賴耶識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隨染淨緣,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故名藏識。如明鏡不與影像合,而含影像,此約有和合義邊說。若不和合義者,即體常不變,故號真如。因合、不合,分其二義;本一真心,湛然不動。若有不信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別求真如理者,如離像覓鏡,即是惡慧;以未了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之義,而生二執。】永明延壽禪師明白地說:阿賴耶識就是真實心,阿賴耶識心體恆常不變,又稱為真如。顯然永明延壽禪師是以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作為證悟的標的,而不是琅琊閣所說的離念靈知。
琅琊閣望文生義誤解經論,錯會禪門宗旨而妄言:【中國禪師常使用「離念」、「靈知」代表覺悟狀態。】甚至亂說【禪宗文獻裏面還有大量「離念靈知=覺=真心=般若智」的說法】。(〈正覺同修會錯解「離念靈知」,誹謗馬鳴菩薩、六祖慧能、永明延壽、克勤大師、憨山德清、徹悟禪師〉,琅琊閣。)琅琊閣在網路上不斷地發布惡邪見來誑惑學佛人,其背後的目的無非就是欲動搖學佛人對中國禪宗的信心,使學佛人永遠無法證悟 世尊傳下來、由達摩大師傳來東土的教外別傳——正法眼藏。所以,永明延壽禪師於《宗鏡錄》訶責說:「如果有人不相信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離開阿賴耶識心體而別求真如理,就好比離開影像而尋覓鏡子,這樣的人就是惡慧。」有智慧的學佛人應當遠離琅琊閣惡慧,以免傷及自己的法身慧命!
時間的關係,解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