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閣對於「五別境心所法」的點評純屬顛倒論

第051集
由 正旭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所要講的主題是:琅琊閣對於「五別境心所法」的點評純屬顛倒論。

首先,我們來看他們對於 平實導師在上課中所說的內容而作的點評。他們說 平實導師在上課的時候有這麼說:【阿賴耶識有五遍行心所法,不與五別境心所法相應。別境就是了別境界,所以阿賴耶識是無分別心。這是第一個課題。這十色法是阿賴耶識所緣、變生,不能外於阿賴耶識而有。】琅琊閣他們就對於這一段內容所說的五別境中的「別境就是了別境界」作出了點評。他們的點評是這樣說的:【這一段針對增上班學員指正蕭導師錯解「五遍行」和「五別境」心所法所説。正覺增上班一位學員明確指出:「別境」不是「了別境界」的意思,是「別別境界」的意思。「五别境心所法」不是五種了别功能,而是在完成分别後,心識對所緣境生起的一種乃至五種特别的心理活動。心識的了別通過「五遍行心所」完成。阿賴耶識既然是「識」,當然有了別功能,了別的就是五根和五塵組成的根身和器世間。】(〈《琅琊快報》2020.8.14 : 2020.8.11蕭平實導師講經點評〉,琅琊閣。)以上就是他們對於 平實導師所說五別境心所法的內容所作的點評。

對於他們的點評,我們現在就來進行辨正:首先來看「五別境心所法」有沒有了別境界的功能?我們來看《成唯識論》卷5:【識能了別事之總相,作意了此所未了相,即諸心所所取別相。】從這一段論我們可以知道,識唯取所緣境的總相,而識所未了的別相,是由「諸心心所」了別。「諸」心心所就表示不限於五別境。從這裡已經可以知道,「五別境心所」有了別所緣境界的功能。既然「諸心心所」都有了別境界的功能,我們就可以知道「五遍行心所」是不可能了別所有的境界,否則其他心所了別的功能豈不是與五遍行重複?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成唯識論》卷5:【餘處復說,欲亦能了可樂事相,勝解亦了決定事相,念亦能了串習事相,定慧亦了得失等相,由此於境起善染等。諸心所法,皆於所緣兼取別相。】從《成唯識論》這一段論,我們更可以知道「五別境心所」有了別境界的功能。又,從這一段論中「兼取別相」,可以知道五別境心所都能了別其所緣境的總相與別相。

由上面所舉《成唯識論》的兩段論文,已經可以證明「五別境心所法」有了別境界的功能,顯然都是在六塵中了別,因為所有境界都不外於六塵。而琅琊閣他們於點評中所說:「五别境心所法」不是五種了别功能;很明顯違背《成唯識論》所說的意旨。他們又說五別境心所法「是在完成分别後,心識對所緣境生起的一種乃至五種特别的心理活動」。所以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五別境心所法」是否真的如琅琊閣他們所說,是在完成分別後才現起?

我們首先來看五心當中的前三心是如何運作的?《大乘法苑義林章》卷1:【且如眼識,初墮於境,名率爾墮心。同時意識,先未緣此,今初同起,亦名率爾。故《瑜伽論》第三卷云:「意識任運散亂,緣不串習境時,無欲等生,爾時意識名率爾墮心。」有欲等生,尋求等攝故。又《解深密經》,又〈決擇〉七十六說:「五識同時,必定有一分別意識俱時而轉。」故眼俱意,名率爾心,初率墮境故。此既初緣,未知何境為善為惡,為了知故,次起尋求,與欲俱轉,希望境故。既尋求已,識知先境,次起決定,印解境故。決定已,識境界差別。】這整段文有一點長,那麼這當中有許多重點,我們以下就來一一作說明:「率爾心」,也就是眼識與意識同緣色境的第一剎那;在這個時候,眼識完成了了別色法的粗相,也就是顯色的分別已經完成,意識也同時在第一剎那的當中完成了這個色境上法塵的總相。為什麼說眼識在率爾心的當下,已經將顯色了別完成?我們可以從《瑜伽師地論》的論文裡面知道,「唯一剎那了別」是眼識所具有的其中一種業用。如果眼識不是一剎那就能完成了別顯色,意識一定無法在第三剎那完成決定所緣何境。

《瑜伽師地論》卷3又說:「非五識身有二剎那相隨俱生。」表示第二剎那意識「尋求心」起,不俱眼識,唯是意識。尋求未了,復起眼識;這種情況,意識才會在尋求心階段與眼識俱。如窺基大師在《大乘法苑義林章》卷1所說:【故五識率爾唯一剎那,尋求未了,復起五識;此之五識,但是尋求。】所以意識與其相應的五遍行心所同時現起緣境的第一剎那,名「率爾心」,此時僅了別所緣境的總相。接下來說第二剎那:「此既初緣,未知何境?為善?為惡?為了知故,次起尋求,與欲俱轉,希望境故。」從這一段可以明顯知道,意識在率爾墮心時,僅了別總相,仍然不知所緣何境?為善?為惡?表示分別尚未完成,所以起意尋求。也就是說,意識僅需靠第一剎那所了別的總相,就可以依這樣的總相,藉由過去的串習力而起欲心所與意識俱轉。

然而,《成唯識論》卷5說:【云何為欲?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這表示欲心所現起的時候,所緣必須是所樂境,而此時意識僅是了別所緣境的總相,尚不知何境,如何可以說祂的所緣是所樂境?《成唯識論》卷5說:【有義:所樂謂欲觀境,於一切事欲觀察者,有希望故;若不欲觀,隨因境勢,任運緣者,即全無欲。由斯理趣,欲非遍行。】這一段是第三師所說,窺基大師在《成唯識論述記》卷6說:【於此三中,第三最勝,境稍寬故。】由「所樂謂欲觀境」的說法最勝,表示意識在率爾心之後,只要是想要知道所緣是何境時,必起欲心所。因此五別境中的欲心所,是在所緣境界尚未完成分別之前就已經現起。

從這樣前面所說的說明可以知道,琅琊閣在他們的點評中所說五別境心所法「是在完成分别後,心識對所緣境生起的一種乃至五種特别的心理活動」,顯然違背教證。這樣的說法,純屬於他們自己的想像跟臆測而已,從這樣可以明顯的知道,他們對五別境心所的功能是連文字上的理解都有困難的,那就別說是現前的體驗了。

接下來說第三剎那意識的「五別境心所」作了什麼樣的了別?《大乘法苑義林章》卷1:「既尋求已,識知先境,次起決定,印解境故。決定已識境界差別。」從這一段所說,五別境心所中的勝解,可以決定所緣的境界為何,為善?為惡?此時才決定所緣為何境。然而窺基大師在上面所說的,只是舉其中一例來說明而已,其實其餘欲、念、定、慧四種別境心所,也都可以作為決定所緣的境界為何。也就是說,意識的「五別境心所」不是只有勝解心所能作決定。譬如,已證得初禪的人,想要入定,必須先起定心所,然後加行進入初禪;進入初禪的時候,定心所的所觀境名為「初禪定境」。初禪定境是由定心所完成的,也是由定心所了別的。了別完成的時候,由「想心所」取此定境分齊相,而名為「初禪定境」。如果照琅琊閣他們的說法,「五別境心所」是在五遍行心所完成分別之後才生起的;如果是這樣,應該先有初禪定境,而此定境是由五遍行心所完成分別以後,依這樣的定境才能生起定心所。然而,如果沒有定心所,哪還有定境可言?由此可知,琅琊閣他們的說法顯然與事實不符。

又,所觀境只是一個總名,必須由定、慧心所完成分別或簡擇之後,所觀境才會有名稱出現,因此琅琊閣他們顯然錯解所觀境的意涵;也錯解五遍行想心所「取境分齊」的內涵,而說境界的分別是由五遍行中的想心所完成的。同理,「慧心所」所能簡擇的諸法無量無邊,總名所觀境。諸心所中唯有慧心所具有簡擇能力,必須簡擇完成,同時決定所觀境是哪一個法、哪一種法,這個時候才可以說是斷疑。斷疑,表示分別完成而同時作出簡擇,琅琊閣他們怎麼可以說慧心所是五遍行心所在所觀境階段完成分別之後才現行的?如果五遍行心所可以簡擇這是哪一個法、哪一種法,那麼現起慧心所要作什麼?豈不是多此一舉!

再來看念心所,《成唯識論》卷5:【云何為念?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五遍行中的「想心所」沒有明記不忘之性,如何能知所緣之曾習境為何事?唯有現起具有明記不忘之性的念心所才能辦得到。又念心所是由前心心所或想心所串習的勢力所引而現行,如果想心所已經可以分別所緣之曾習境為何事,那麼現起念心所到底要幹什麼?講到這裡,就應該可以知道琅琊閣他們的點評中所說「心識的了別通過『五遍行心所』完成」,是錯得何等離譜了!

由前面所說,「五別境心所」確定是用來完成分別境界之用,所以不與五別境相應、只與「五遍行」相應的第八識,一定不能分別「五根」與「五塵」為何事、何物。第八識與其相應的「五遍行心所」當然有了別的功能,然而祂們能作何種了別,只有證得第八識者才能知道,或者是聽過證得第八識的人說過。琅琊閣他們沒有證得第八識,當然不知道了,否則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錯解?

綜合以上所作的辨正,我們可以知道 平實導師在他講經的時候所說「別境是了別境界」的說法,是完全正確的。雖然別境也有「別別」之境的意思,是五別境心所的所緣,但這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五別境心所是用來完成分别不同的六塵境界之用的。由於琅琊閣對於 平實導師所說的五別境心所法的內容所作的點評,沒有一點是正確的,所以我們可以說他們的點評純屬「顛倒論」。

今天這一集就講到這裡。謝謝各位的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