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眼見佛性、初地看大乘見道在七住位(下)

第018集
由 正齡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節目」。

上次我們說到《菩薩瓔珞本業經》中 佛說六住位正觀現在前,如果沒有被惡知識所誤,甚至有佛菩薩或善知識攝護,必入七住成位不退。而琅琊閣卻認為:經文裡所說的正觀並不是大乘見道,而這時的位不退只是不退回二乘,並沒有實質的般若實相親證,進而也否定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因此認定七住明心與十住的見性並不是見道,也不是唯識學中所說的真見道。以下我們還會再進一步說明《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六住位正觀現在前進入七住位不退,就是大乘真見道的位不退。

接著我們來看貼文的其他問題:【淆訛4:正覺同修會蕭居士及其弟子把七住不退住解釋為不退失、不懷疑其所做的修證,這個是錯誤的,違背了《菩薩瓔珞本業經》之意旨,正確的理解是七住【不退大乘發心】;】(〈佛法問答:《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的六住位「正觀現在前」到底是什麼樣的「正觀」?〉,琅琊閣。)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大乘發心」。在《大乘起信論》中 馬鳴菩薩說一切菩薩發心修行成佛,約略來說有三種發心的法相,就是信成就發心、解行發心及證發心。而信成就發心是依何等位階、修何種行得以成就這個信成就的發心呢?馬鳴菩薩說這種人是依不定聚,也就是心性還不定,但因為有佛法熏習善根力量的緣故,深信造業有果報而行十善道,厭倦生死苦而欣求無上覺;又值遇諸佛以及諸菩薩,承事、供養、修行種種行,歷經一萬劫對三寶及佛法的具足信才能成就。自此以後,或以諸佛菩薩教導力,或因為大悲心,或因正法將要壞滅等原因,以護持正法的緣故而能發心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既發了這個心之後,就可以入於正定聚,也就是菩薩心性確定,決不會改變了,將來畢竟不會退失這個成佛的發心,這個佛種性會與佛菩提的殊勝因相應,而不會與二乘菩提的下劣因相應。

或是有的眾生久遠劫以來善根微少,不多植善根,而且煩惱很深厚覆蓋他的心,雖值諸佛及諸菩薩承事、供養,但只種人天受生的種子,或種下未來證得二乘菩提修證解脫果的種子;或有人雖然求證大菩提道誓願成佛,然而菩薩根性不確定,因此或進或退;或有值佛及諸菩薩供養、承事、修行諸行,還未滿足一萬大劫,中間遇到因緣而發菩提心。會遇到何等因緣?所謂或看見佛的形相,心中欣悅佛的相好莊嚴;或有因緣供養眾僧,或者遇到二乘行者教導一點大乘法,或看見別人發心也跟著發心。然而這些發心,都是沒有決定性的發心,如果遇到惡因緣就退回外道法,或有時退墮二乘菩提;所以這些還沒有佛種性的大乘發心,就是還沒有成為信不退的一般佛弟子的發心。從 馬鳴菩薩的說明可以知道:信成就的發心關乎到對大乘法發心的決定不決定,如果決定了就入正定聚,不退於大乘法的成佛之發心。

馬鳴菩薩接著開示第二個發心:【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初無數劫將欲滿故,於真如中得深解故,修一切行皆無著故。此菩薩知法性離慳貪相是清淨施度,隨順修行檀那波羅蜜;知法性離五欲境無破戒相是清淨戒度,隨順修行尸羅波羅蜜;知法性無有苦惱離瞋害相是清淨忍度,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知法性離身心相無有懈怠是清淨進度,隨順修行毘梨耶波羅蜜;知法性無動無亂是清淨禪度,隨順修行禪那波羅蜜;知法性離諸癡闇是清淨慧度,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大乘起信論》卷下)

這是說經過一萬劫十信位進進退退後,終於進到初住位了,從此開始外門修習六度萬行。這時不只聽聞熏習,加上理解及實行,所以 馬鳴菩薩說這時候叫作解行發心;而且因為聞熏及解行都有轉變與提升,因此較十信位殊勝。這是因為六住位滿心前尚未修四加行,尚未證得如來藏,因此對於實相般若都還是臆想的;即使六住位即將滿心加修四加行,也還是現前立少物——知道身中有一個能出生蘊處界諸法的真實心如來藏——離見聞覺知,不生不滅,隨緣應物而不作主、亦不自知,但還未能親自觀察證驗。所以說這時候還在外門廣修六度萬行,只名為解行位,尚未進內門,還不是勝解行位。得要等到接下來證得如來藏了,進入內門廣修六度萬行,才能叫作勝解行位。

有什麼依據這麼說呢?在《成唯識論》卷9,玄奘大師說:【初資糧位,其相云何?頌曰: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於唯識義雖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門修菩薩行,……。】《成唯識論》很清楚說了,在唯識五位中的資糧位的菩薩,由於還未能確實了知能取、所取空,雖然對於唯識的義理深心信受理解,但還不能證實能取的六轉識及所取六塵都是緣起性空,二者都是空相之法,也都是從空性心如來藏所生的;這樣的菩薩其實就是還在外門,尚未進入內門修菩薩行。而且在《成唯識論》接下去的論文中,還說了在加行位要伏除能取、所取令不現行,又說:【此位亦是解行地攝,未證唯識真勝義故。】所以唯識五位中的資糧位及加行位,都還是解行地所攝,因為還沒有證唯識真實勝義。

所以要待證得如來藏了,才算是勝解行位菩薩。但是這個勝解行位,與《大乘起信論》說的第三個證發心,及《成唯識論》說的通達位,是還有一段差距的。接著來看 馬鳴菩薩如何說:【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大乘起信論》卷下)馬鳴菩薩的意思是說,第三個證發心位,從淨心地乃至到菩薩究竟地都算證發心位;這些位階的菩薩們證的是什麼樣的境界呢?所謂真如的境界。所以依《大乘起信論》來看,菩薩發心有三種法相,從最初修習對三寶具足信開始,中間經過解行位的發心,最後一個階段是證發心,函蓋了淨心地(初地極喜地)到菩薩究竟地(第十法雲地,甚至妙覺地)。在這兩個無量數劫中所修、所證都是真如。

將《成唯識論》資糧位、加行位及通達位,來比對《大乘起信論》的信發心、解行發心及證發心,《成唯識論》的三個階段,可以說是從十信位開始到初地見道通達,與《起信論》的三個發心前兩個階段大約一致,第三個階段則《起信論》更函蓋了整個菩薩地。也就是《起信論》的分位,是將整個入地後的菩薩地都包含了;而《成唯識論》只論到初地通達位,不包括後面的修道位及究竟位兩個位階。但是要能到達通達位,之前一定要先見道了,才能有見道通達。所以說,一定是要在進入初地之前,就先見道親證真如心了,接著才能對真如心作觀行得以驗證,才能藉由真見道親證真如心人無我發起的根本無分別智,修學唯識法無我有關的義理,配合心性、心量的改變,才能漸漸通達如來藏所生諸法的法無我性;這時候不是住解行地而已,而是已住勝解行地了。這就是《瑜伽師地論》卷78所說的:【諸菩薩先於勝解行地,依十法行極善修習勝解忍故,超過彼地,證入菩薩正性離生。】須先於勝解行地親證如來藏了,才能依十法行極善修習,對於所證如來藏生起的殊勝理解能生忍了,才能超過勝解行地,證入菩薩正性離生入初地。

由此來看,一定是要入地前就證得真如了,才能成為雙具人無我智與法無我智的淨心地菩薩。就如前一集中舉的例子,要先找到飛機,才能對飛機做分解及組裝;同理,先找到如來藏證悟了,體會唯識性,才能對如來藏種種別相作深入的觀行及證驗。對如來藏的性相通達,具足真見道與相見道了,才能算見道通達而進入唯識五位的通達位。所以七住位不退是:不退於所證如來藏空性心「人無我性」之觀行而生起的智慧,並不是琅琊閣所說的,是「退回二乘」,是「退失大乘發心」,是「退菩提心」。

另外,大家都知道禪門三關,所謂的破初關明心,親證無生無滅,離見聞覺知、離思量性,從不作主、也不於六塵境界中取相分別,本來無我性、遠離一切六塵境界,不同於七識妄心體性,不落有無二邊的如來藏心體。第二關破重關眼見佛性,可以用父母所生眼親見自他有情身中自己與他人的佛性,也可於無情上看見自己的佛性。第三關過牢關,參透末後句,即是禪門說的參禪事畢,可以斷除我執思惑,取證慧解脫。

請各位菩薩從禪門三關的次第來判斷看看,初關破參明心是在哪一個位階?顯然是在第七住位。為什麼呢?《大般涅槃經》卷26 佛為師子吼菩薩開示說:【復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復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這裡 佛陀清楚說明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而一般眾生乃至遲至九地都未見性的菩薩,信受佛說而不疑者,名為聞見佛性。如果聽聞有佛性可證,卻不相信經由修行可以親眼見到自己及他人的佛性者,就不名為聞見佛性。這是 佛陀金口所說,十住菩薩眼見佛性。

再來看 平實導師說過無數次,想要入地必須具備幾個條件,如修除性障發起菩薩性、聖性、修道性等,除凡夫異生性,永伏性障如阿羅漢,修集入地所需廣大福德,入地應有的初分道種智,並且於佛前發十無盡願而不悔退。所以入地必定具有的道種智,是要經由大乘真見道、相見道,證唯識性、觀唯識相,及修學唯識一切種智,還須種種條件的配合,才能見道通達入地。

各位菩薩是不是也可以依禪門三關,及《大般涅槃經》這段經文及 導師的開示,判斷出明心應該在十住位之前;而明心之後,經過十住位、十行位與十迴向位的修行,才能有資格說入地的事。所以,琅琊閣說六住位正觀現在前,入七住位不退,不是大乘見道,而大乘見道在初地,這是否定 佛說三賢位的所修、所證,也是否定大乘的道次第。

接著我們來看 平實導師編製了一張「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將佛菩提道與解脫道的修行次第及內涵作了很完整的對比,除了顯示佛菩提道修行內涵廣大及時劫長久外,也顯示出解脫道的內涵不僅有量,而且解脫道須依佛菩提道的根源「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存在,才能修證成就。而完整的佛法,是包含解脫道與佛菩提道二者;若修解脫道法而不修佛菩提道,只能解脫生死出離三界;而想要成就佛道,一定要具足佛菩提道與解脫道的修證。平實導師將三大無數劫的佛菩提,依經典所開示整理列出:遠波羅蜜多、近波羅蜜多、大波羅蜜多與圓滿波羅蜜多四大階段;每一階段的位階及應修習的內涵與應成就的功德,逐一詳細地羅列出來,只要依著這個次第確實修學,一定可以快速走完三大無量數劫成就佛果、廣利眾生。

依這張概要表可知遠波羅蜜多在第一大阿僧祇劫中完成,以佛菩提道五十二位階來看,包含十信、十住、十行及十迴向等四十位次;近波羅蜜多則是第二大阿僧祇劫,從初地開始到七地滿心;大波羅蜜多則是從八地開始到等覺位,是第三大阿僧祇劫;最後妙覺位圓滿波羅蜜多成就佛果。配合前面說到的唯識五位,其中遠波羅蜜多相當於唯識五位的資糧位、加行位與見道通達前的見道位,即是十迴向位以前的四十位。但是在六住位即將圓滿時,特別列出一個加行位,這是因為臨近大乘真見道而有的。近波羅蜜多則為初地開始的修道位,而大波羅蜜多則指八地以上的修道位,最後圓滿波羅蜜多就是佛地究竟位。然而唯識五位中特別列出一個加行位,含攝在遠波羅蜜多資糧位的六住位後,這是因為即將大乘真見道,為了讓修行者有足夠的見道資糧,除了須熏習參禪的正知見外,還須要確認能取的六轉識與所取六塵法都是假有的,都不是真實恆常不斷、不壞的,參禪時才不會錯將無念靈知或能取的意識妄心錯認為真實心。也就是說,四加行的目的在於讓參禪者堅定所觀結果——六識或意識都不是真實心,有這個現觀能取、所取空的觀慧現起,必定可以得大乘真見道。

平實導師也提醒大家,不只大乘見道前有加行,其實要證得每一位階前都須要加行。就像以前參加高中聯考、大學聯考,或畢業後的高普考前,每位考生都會自訂一個用功表,這就是在加強過去幾年來準備科目的複習。而大乘真見道前的加行,可以讓參禪者有一個正確的方向,不會錯將意識妄心或意識變相,當成是真實心而緊抓不捨。

另外,波羅蜜多是 平實導師自創的嗎?當然不是!在《解深密經》及《瑜伽師地論》中,都有同樣的開示如下:【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波羅蜜多、近波羅蜜多、大波羅蜜多,云何波羅蜜多?云何近波羅蜜多?云何大波羅蜜多?」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若諸菩薩經無量時,修行施等成就善法,而諸煩惱猶故現行未能制伏,然為彼伏;謂於勝解行地,軟中勝解轉時,是名波羅蜜多。復於無量時修行施等,漸復增上成就善法,而諸煩惱猶故現行,然能制伏,非彼所伏;謂從初地已上,是名近波羅蜜多。復於無量時,修行布施等,轉復增上成就善法,一切煩惱皆不現行;謂從八地已上,是名大波羅蜜多。」】(《解深密經》卷4)經中 觀自在菩薩請問 佛陀,什麼是三種波羅蜜多?其中的波羅蜜多,就是 平實導師所說的遠波羅蜜多。

佛陀是以能不能伏煩惱,來開示這三個階段各是怎樣的相貌。顯然可見煩惱現行的相貌為:在波羅蜜多階段,煩惱有因緣現行了,但我們不能伏煩惱,是被煩惱所縛,這是勝解行地,而且是有軟中品的勝解運轉了;近波羅蜜多階段,煩惱仍會現行,但有能力制伏煩惱,不是被煩惱所制伏,顯然這是永伏一念無明煩惱,所以是入地後了;大波羅蜜多階段則是指八地以上菩薩,一切煩惱都不會現行了,也就是三界愛煩惱習氣種子都不會再現行了,只剩異熟種子還會生滅變易。

從這段《解深密經》的經文,又印證了 平實導師所說的入地要永伏性障如阿羅漢;而入地前的十行及十迴向位等階段,則有修除習性、長養菩薩性,以具備修道性的重要課題須修行成就,這包含心性的調伏,及唯識一切種智的熏習才能入地。這清楚證明了 平實導師依《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正觀現在前:是大乘「般若正觀現在前」,是在六住位對所觸證實相心不疑,又不被惡知識所誤而退失,才能進入第七住位不退,是正確的說法。

時間的關係,說明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