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眼見佛性、初地看大乘見道在七住位(上)

第017集
由 正齡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節目。我們今天要講的子題是「從經論中眼見佛性及初地的位階看大乘見道應在七住位」。

這個子題主要是因為這三年來,琅琊閣在網路貼文中一再指稱大乘見道在初地,大乘見道一定是入初地了,否則就不是大乘見道,而且引用《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菩薩瓔珞本業經》等經文,證明其所主張大乘見道必入初地。如2021年8月29日貼文:〈佛法問答:《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的六住位「正觀現在前」到底是什麼樣的「正觀」?〉這篇貼文主題在說「正觀現在前」的「正觀」及其位階。

我們都知道大乘修行有五十二個位階,也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位等。什麼叫正觀?正確的觀行與觀察而能清楚明白所觀是如理如法的。如《雜阿含經》卷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是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我;非我者,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是名正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段經文大家都耳熟能詳,如實觀察色陰無常是苦,苦即是三界中法,定非真實我;雖然不是真實我,一切的五陰,不論過去、現在乃至未來的,遠近、美醜、粗細等等的五陰,與真我不一、不異、不相在,能夠這樣如實觀察,確實知道所觀無誤,且不背離 佛所說內涵,名為正觀。其他受、想、行、識四陰也如此如實觀察,才名為正觀。甚至在有些經典裡還會說:作是觀者是名正觀,若他觀者名邪觀。要如理、如法、如實作觀察才能叫正觀,否則就叫作邪觀——就是錯誤的觀察。

能夠有正觀,之前一定要有正見、正思惟,以及因此所得的正念、正定等,也就是要先熏習五陰苦、空、無常、無我的正知見,經過自己反覆思惟確定無訛,接著作粗相觀察及細相的觀察確認後,才能安住於所觀而不退。以二乘法來說,這是四聖諦、八正道的修習過程,最後能夠安忍五陰的自己是無常、無我的生滅法,永遠都不可能常住不壞、不滅;而且心不畏懼死後會灰飛煙滅,因為相信 佛說還有一個本際恆住不滅。這是二乘法對於五陰虛幻無常所作的現觀,並且相信除了五陰假我之外,還有一個與五陰不一不異又不相在的真實法存在。所以,當二乘聖者確定自己可以不受後有時,其實是基於確信這個真實法永恆存在,不會隨著此世五陰的壞滅而消失不在這個正見。

同理,大乘法的修行也須有正見的聞熏、觀察、確認而安住。從五十二個位階的位次來看,要先完成十信位對三寶的具足清淨信後,才可能進入初住位;這個時劫的久暫因人而異,經中說一劫至一萬大劫。可見一劫能夠完成是很有善根也很精進的人;而一萬大劫完成的人,相較起來算是不精進或善根淺薄者,才會進進退退至萬劫才完成了。進入初住位就會開始依著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度的次第修習。雖然六度互攝,但要具足圓滿六度的功德,確實是要完成六住位的修習才能成就,才可能進入七住位。就如《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所說:【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在十信位中修行一劫乃至十劫後,得以進入十住修行,這個人從初住布施度修行到第六住,如果修第六般若度而正觀現在前,又有佛菩薩或善知識的守護,就可以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也就是從六住位進到第七住位不退。

這個重點是要從初住的布施、二住持戒,一直修到第六住,在第六住中修第六般若度而正觀現在前,可知琅琊閣「不是絕對在第六住中正觀現在前」的貼文,是錯誤的說法。琅琊閣怎麼說的呢?【一般來說,從初住開始修習般若,但以佈施波羅蜜為主,二住位修習持戒波羅蜜為主,等等,到了第六住以修習般若波羅蜜為主,所以通常在這個六住位中「正觀現在前」,但是這並不是絕對,因為六度般若的修習,不是彼此獨立的,是互相含攝的,從初住位開始的修習,其實就已經包含第六度的般若波羅蜜的修習了,而六度的修行,永遠是以第六度的般若波羅蜜做為統攝和指導。也就是說,修習般若波羅蜜的「正觀現在前」,最遲是在【六住位中】。】琅琊閣這裡強調的是六度的修行,是互相含攝,前五度的修習就已經包含有般若度了,所以修般若波羅蜜的正觀現在前,最遲在六住位中,意思是在前五住位中也有可能正觀現在前。這個說法很明顯與 彌勒菩薩所說有異。

在《瑜伽師地論》卷39說:【菩薩次第圓滿六波羅蜜多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謂施波羅蜜多、戒波羅蜜多、忍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靜慮波羅蜜多、慧波羅蜜多。】彌勒菩薩說:大乘菩薩次第完成六波羅蜜多的修行之後,能夠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所以,六度是要次第修行圓滿的,其中般若度是在第六度,這意味著大乘法的修習,必須福德具足,才能順利修學般若度;而布施、持戒及忍辱度的修行,純粹屬於福德資糧的修行,精進及第五度的靜慮或禪定度,既屬福德也攝屬慧的修行;而第六度般若度則屬於慧的修行。如《瑜伽師地論》卷36云:【云何為福?云何為智?謂略說福即是三種波羅蜜多:一、施波羅蜜多,二、戒波羅蜜多,三、忍波羅蜜多。智唯一種波羅蜜多,謂慧波羅蜜多。精進、靜慮波羅蜜多,應知通二分:一者福分,二者智分。】

所以,雖說六度互攝,但六度的修行應該是次第修進,才說六度的前一度是後一度的基礎;且要善能簡別,要以正見、正思為先,若沒有正確的知見及正確的思惟,一定會成為迷信、盲信。又沒有正確的思惟,就不是如法修行六波羅蜜;而要如法修行,一定是依著佛說的次第,一度一度完成,最後才能圓滿該具備的福德與慧力二種資糧。依 佛所施設的次第來看,六度修行完成後,才能具備大乘見道的資糧,所以《菩薩瓔珞本業經》佛說「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有前面五度的修行次第完成,才能進到第六度而有般若波羅蜜多的順利修行,才能夠般若正觀現在前;否則可能是福德不夠,也可能是所修偏斜,就都無法成就第六度該有的功德。

所以,請各位菩薩判斷一下,如果真的是琅琊閣說的那樣:通常在這六個住位中「正觀現在前」,但是這並不是絕對,……最遲是在六住位中。如果真的每一度位階中都能夠有般若正觀現在前,那麼 佛施設六度的次第有什麼意義?又在入地後也是依著六度的次第,再加上方便、願、力、智等四度在七地至十地的階段修行,不也沒有什麼意義了嗎?因此說,這個般若正觀在六度中每一度都有可能現前,而最遲在第六度的說法,真不知琅琊閣諸君是如何理解這段經文的!

再說,前前與後後的關係,如果有人布施度沒有完成或者修得不夠,那麼這個人他會想到要去受菩薩戒嗎?連外我所都捨不得丟棄的人,會想要受戒來約束自己的身口意行,來清淨自己的身口意行嗎?顯然是很不可能的!再接著能修忍嗎?當然也不可能,尤其是無生忍的部分。或者布施度都沒有完成的人,要他跳過持戒及忍辱二度而精進不放逸於法的修行,他做得到嗎?再讓他收攝心念不任意打妄想,甚至制心一處不亂攀緣而修定,可能嗎?都不可能啊!因為眾生心都是很放逸的,要一整天不亂想,眾生會受不了的。所以,琅琊閣這個說法明顯就不是正見,也就有不正思惟產生,那麼所說、所行也就會有所偏斜。他們的所說還真的不能相信啊!

接著我們來看第六住正觀現在前。第六住位因為已經具足六度的功德,在見道前還須再加修四加行,經由四尋思對蘊處界一切法的思惟觀察,發起四如實智而完成煖、頂、忍、世第一法,雙印能取、所取空,確定能取的六轉識及所取六塵諸法,都不是真實永遠存在的緣起生滅之法;同時於心中建立自身中確有一個真如,因此也具有不論是能取之六識或所取六塵法,都是真如空性心所出生的正知見;只是因為尚未親證這個真如心,因此都只有聞熏而有的聞慧與思慧,尚未能真實觀察到真如性。等到經由參究而一念相應找到真如心時,才能夠觀察及體會真如心的真實存在,而又不在六塵法上作分別的真如性。這時就是禪宗的破初關,大乘真見道般若正觀現前。所以般若正觀現前,講的是對所證真如心,能對這個真如心作真實的現觀,能對真如性作觀察而生起實相智慧了;這是如法、如理的正觀,不是想像的。

這時如果對所證真如心阿賴耶識不疑,又沒有遇到惡知識,甚至有諸佛菩薩、善知識的攝受守護,就能夠進入第七住位成為位不退的菩薩。這就是上面所舉《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的:【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在六住位般若正觀現在前,又有佛等善知識的攝護,才能進入第七住位而不退。這個不退顯然是不退於所證的真如心,不會再退回二乘法,更不會退墮到外道法了。為什麼可以不退二乘?因為親證真如心,現觀體驗真如心的真如性,又知道大乘法的修行都不離這個真如心,如今已證、已知成佛之道確實可行;加上有悲心願助眾生也能成就佛道,就不像二乘行者懼怕再受生死苦,而急於斷盡三界愛煩惱,以便捨報時可以不再受生。這就如窺基大師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卷下所說的:【勝解行住信等,第六心信生不退,不斷善根;十住第七心,居位不退,不作二乘;至極喜住,所證不退,永無忘失;至無功用無相住,修行不退。】在初住前的十信位的第六心,對三寶淨信不疑,而勝解行住的十住的第七住,由於親證真如心又不退轉,安住不退,就不會有二乘行者之所行而想要入涅槃。

琅琊閣在貼文又說:【(2)要到十住位的第七心(第七住),才能【居位不退,不作二乘】;所以此第七住位的不退是「位不退」,是【不退回二乘】;】這裡顯然琅琊閣不相信六住位的正觀現在前,是親證真如心阿賴耶識,所以不認為六住圓滿入第七住而不退是大乘說的真見道位不退。因為真見道才能不退回二乘,不然就會如同六住前進進退退。有一個典故說:二乘阿羅漢帶著徒弟行腳,因為徒弟心中作意要行菩薩道而讓阿羅漢師父搶回行囊自己揹;之後徒弟又覺得光是行腳就很累了,何況行菩薩道!又退卻這個發心,於是師父又丟回行囊讓徒弟揹。相信大家從這個典故就可以看出來,大乘發心是會進進退退的,因此能夠說居位不退,一定是確定要行大乘道了,這難道不是對大乘道有勝解才能有的勝解之行嗎?這就是窺基大師上面所說的「十住第七心,居位不退,不作二乘」。所以「不作二乘」,是不作二乘的心想——想要斷盡三界愛入無餘涅槃,不再受生死苦。這個前提是知道大乘道真實可行,也願意依四宏誓願修行下去,直到成佛,因為親證了知自身中確實有一真實法存在的緣故。

所以,琅琊閣在貼文中的【結論1:依《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從初住位到七住位、乃至十住位,都是【只修人空,未入法空,未證法空】;所以這些都不屬於唯識中所說的「真見道」;】這個結論是錯誤的。七住確實是真見道明心,而十住則是以父母所生眼親見如來藏的另一個性用,再一次體會如來藏的體性。下一集我們再舉經論來說明七住及十住的見道,都是唯識中說的真見道。

平實導師曾說過:【明心後,若不遇大名聲之假善知識攝受,不被其邪見所轉而退失;亦不自我否定所悟者,即不退失見地,能入第七住位,常住不退,名為證得大乘無生忍,獲得法智及與類智,成位不退菩薩。】(《宗通與說通》,正智出版社,頁24-25。)所以大乘真實見道而不退失,當然於所見境界不會退失,也就是於己所證無疑,差別只是知多知少的問題。而這也是《楞伽經》所講的人無我智發起了,所觀是如來藏的人無我,與二乘從蘊處界所觀而有的人無我也有不同,而這正是琅琊閣所說的人無我觀;但是他們不相信大乘真見道所證就是如來藏人無我性,卻說大乘見道要雙具人無我及法無我,因此結論說七住、十住都只修人空,未入法空,未證法空。這又與 佛陀唱反調。

在《大乘入楞伽經》卷2,佛對大慧菩薩說:【菩薩摩訶薩當善觀察二無我相。何者為二?所謂人無我相,法無我相。大慧!何者是人無我相?……云何為法無我智?】佛這裡的說法次第是先說人無我相,再說法無我相。由之後經文也可以看出,能夠善於觀察人無我相,就有人無我智,這其實就是七住真見道開始所觀的如來藏人無我性的部分;親證如來藏有這個人無我智——根本無分別智發起,接著才能熏習如來藏「法無我」相關的法,而有了法無我智才可以入初地,才能次第進修到十地。但這不是琅琊閣貼文中說的,要修到初地人空觀與法空觀時,才是真見道。

那麼請問各位菩薩:如果要求大家對飛機進行解體再組裝,是不是要先讓大家學習飛機的相關構造及機體每一部分的組合成分,才能進行這個工作?但是前提是要有一架飛機,讓大家親手操作。找到飛機就譬如找到如來藏,要先找到如來藏,才能對如來藏作人無我及法無我性的觀行;可是法無我諸法的修習要到十地才能具足,而人無我則是在入地前就須證得,才能在地前的三賢位階段中熏習法無我而後入初地。如《大乘入楞伽經》卷2說:【大慧!云何為法無我智?……如是觀察一切諸法,離心、意、意識、五法、自性,是名菩薩摩訶薩法無我智;得此智已,知無境界,了諸地相,即入初地。心生歡喜,次第漸進乃至善慧及以法雲;諸有所作,皆悉已辦。】

法無我的修學須依人無我,所以必定是先證得人無我,才能以這個基礎作法無我的熏修,才能漸漸修證法無我,最後才能入初地。所以,找到如來藏前所熏習的有關如來藏的一切內容,常常會以自己的想法理解,有時會錯解;同樣,即使六住正觀現在前了,接著下來的法無我的修學,若只是閱讀經論,也常常會錯解,只有等到確實觀察體驗了才不會錯解,這是發起初分道種智入地後的事了。所以琅琊閣說:【淆訛6:正覺同修會蕭平實居士誤解瓔珞經之六住位正觀現在前,說是明心開悟或者大乘的真見道,這是錯謬之說!】這樣的說法才是錯解經論之意的錯謬之說。

時間的關係,說明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