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於施的不可思議行(二)

第030集
由 正嫺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您正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法與次法」單元。

菩薩戒的精神學習,首要是菩薩修學佛法以布施為第一要務。也在此強調:佛陀於布施像這樣開示的目的,是因為佛菩提道的修證,必須先修集見道、修道、入地、成佛所必須具備的福德;若福德不具足實證位階中,若想要求修道實證乃至成佛,即是不可能成滿的;是故菩薩以修布施為首,依序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然後才能證悟而發起般若智慧,進入大乘見道位中。

不是只有見道就是成佛,一路修學必須有福德資糧為助伴,乃至見道後修學相見道位觀行所得的智慧,也必須具備福德作為進修的資糧;像這樣次第進修諸地才如是如理;乃至即將成佛之前的等覺位中,尚須百劫專修布施,頭、目、腦、髓、舍宅、妻、子,無一不可布施,都無所貪著;以這樣百劫難施能施所得福德,才能成就佛地三十二大人相及無量隨形好,具足這樣廣大福德之後才能成佛。由是緣故,佛說菩薩六度乃至諸地所修十度波羅蜜,都以行施為首要。

然而布施與成就佛道的因果與關聯,屬於因果之了知,其中原理並非等覺菩薩所能全部了知,因此說因果之細、廣大,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了知。而菩薩盡未來際的修行,恆以布施為上首,若不先行了知施因與未來受果的關聯因緣,即不能了知布施與異熟果報間的關係;若不知道彼此的因緣,想要求諸菩薩盡未來際行施而成就佛果,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個緣故,佛為菩薩弟子四眾宣演有關菩薩布施內容,令得知悉行施與果報間的因果關係。佛為菩薩四眾細說「布施與菩薩世世出生的可愛異熟果之因果關係」,解說極為深入;若能了知真實義理者,即可不退於菩薩六度,是故可想 佛的苦心要幫助當代、後代菩薩四眾修行之正道,不斷演說菩薩布施之不可思議。

再者,配合詳說真實第一義諦,故於業行的說明中,宣講異作異受就是自作自受的真實義理。若能像這樣確實了知其義理,則於行施之際,既可不執著於未來世必將獲得的菩薩可愛異熟果報,繼續行施修集廣大福德,也不致因此而壞世間法,導致家屬及世間人的異語,令菩薩修施易得成功,道業因此而得利益。

此外,初機學人樂種福田,然而大多不知福田與毒田差別所在;往往正當種福田時,所種卻是破壞正法的毒田。像這樣求福反成助惡之因由,主要是在不知三乘菩提差異所致,是故聞說深不可測的如來藏妙法時,即是從布施為首要來接引一切有緣者,藉此護念眾生護持正法。佛所宣演三乘菩提異同所在的正法智慧力,令諸學人悉得了知真實福田與假名福田——毒田——的差異所在,像這樣而令修學菩薩行者所作布施,悉皆正得廣大福德。今對於三乘菩提的布施差異所在,讓學人知道,能進一步了知同異所在,以後修學佛道之時能建立正知見,能判是非、功不唐捐。

若諸大法師於廣建寺院精舍、廣作布施有情、廣建醫院救護眾生色身時,能同時宣演佛法中正確的解脫道與佛菩提道者,則所說的布施行善修定等法才稱名佛法,像這樣宗教方可名為真實佛教;則其行善與建寺等一切善行,便非世俗化的佛教。若不是這樣,即與世俗法一般,與外教的眾生而行善事蹟沒有什麼不同。

平實導師說:欲證得初地菩薩的境界者,必須依佛菩提道的次第而進修,不可不按次序而行道。須親於大乘佛法聞熏修道,建立正知見,並修習十善業道,具足十信位功德;然後始入初住位中廣修布施,成就初住滿心功德;次入二住位中勤學戒法,嚴持戒法,成就二住位功德;復入三住位中修習忍法,能忍眾生惡心惡行(此非指破壞佛教正法的惡行),能忍聞所未聞深妙正法,不致生起誹謗之心,方得成就三住位功德;次入四住位中聞熏正精進之法義,遠離邪精進,成就四住位功德;復入五住位中進修基本的禪定功夫(譬如未到地定、無相念佛、看話頭功夫),成就五住位的功德;然後入六住位,熏修解脫道真義而作觀行、以斷我見,進修般若實義,聞熏如來藏體性等正知見,聞熏參禪的方向與方法,像這樣具足六住位的功德已,才能親證如來藏。親證如來藏之後,加以體驗,並以三乘諸經加以比對觀照無誤,心無恐懼而能安忍——確認如來藏真是自己蘊處界等萬法的根源,才能成為第七住位的位不退菩薩。於如來藏能確實安忍之後,般若智慧便從此漸次出生,漸次轉進上位境界。若能眼見佛性,便入十住位中,世界如幻觀立時具足成就,圓滿十住位菩薩的功德。

而菩薩真正布施想要成為法財長者,要以四攝法來攝取眾生。四攝法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菩薩要利益眾生,首要先談的是布施:法布施、財布施、無畏布施。所以我們出來弘法,是法施;從來不收人家錢財納為己有,我們並且出錢贊助來買講堂,是財施;使人了知無餘涅槃中的實相,捨壽而面對生死時無所畏懼,就是無畏布施。四攝的第二法是為眾生說法時要和顏悅色,不要老是扳著臉孔看不起人;而且說話要柔軟,要慈愛,這就是愛語。然後,當眾生正在為佛教作事時,我們不可置身其外,要與眾生共行,這就是同事。所作的事情都是利益眾生的行為,並且又與眾生共同為佛教正法的永續流傳而作事,對於眾生有利,叫作利行。利行等事都不是為了利益自己,而是利益現在的佛教,也利益未來世所有佛門學人;但是作這些事情時不必單獨由自己作,可以與眾生共事一起來作,所以利行的事也可以同事。以這四種方法來攝受眾生,就是四攝法。

還有菩薩應該口言柔軟而不粗鄙。換句話說,菩薩說法時,接引眾生時都不會惡口、都不講粗鄙的話。惡口就是講話很不客氣而且大聲,若是禪師所用的機鋒另當別論,在禪法裡面沒有粗魯可說的,在如來藏中沒有粗魯!是您粗魯?還是我粗魯?在這裡面沒有粗魯的,但是在平常待人接物一定溫和親切。也就是說,接引眾生時口言柔軟而不粗魯,說話也不鄙俗。假使本身的戒行好,又具備四攝法來攝取眾生,而且說話柔軟不粗鄙,就可以稱為法財長者。

但是,佛說法財長者另外還有別的條件,菩薩摩訶薩另外具足三件事的話,也可以稱為法財長者:第一是能作大法之施。大法施是說,不以表相佛法來布施給眾生,講的一定是具體可證的法。如果一天到晚講四聖諦、八正道、宗門禪,講了一大堆,但都只是理念而沒有行門,或者有行門卻是錯誤的方向,就都不是大法之施了。又譬如,講的法有理念也有行門,但是那個法門是小法二乘菩提,那也不是大法施,大法之施一定是佛菩提的親證。佛菩提道除了實相般若的親證以外,而且函蓋了二乘菩提;有了般若的親證以後還要上進,提昇到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而作法施,才叫作大法之施。

真正菩薩是能作大財施。關於大財施有很多人誤會,以為要捐五、六百萬,或是二、三千萬,才叫作大財之施。但是諸位還記得一個典故嗎?有一位老婆婆要與別人一樣點燈供佛,當晚大戶長者點的燈又多又亮,這位婆婆很窮,她傾其所有就只夠買一盞燈的油;點了供佛以後,天亮時她的油燈還在照明;可是天亮時就用不著點燈了,免得浪費,有些人想要吹熄它,那老婆婆的燈總是吹不滅;後來大神通的目犍連尊者用威神之力來煽,也是煽不滅。因為那位老婆婆以至誠之心——以她所有的錢——買了那些香油來點,那個至誠心不是目連尊者所能滅得掉的,這才叫作大財施——傾其所有而布施——雖然數目很少,比起那大戶長者來說實在不成比例,可是因為有至誠心而罄其所有,所以成為大財施。

我們也可以從《法句譬喻經》卷2 佛為長者說四種施所記載,來理解一樣作布施為何所獲得的福報大不相同。如下語譯:

昔日,在舍衛國有一位婆羅門長者,名叫藍達(也叫羅摩達),他非常富有,有資財不可計數龐大。他以外道祈福方式作大齋會供養,以彰顯他的名聞聲譽,散盡家財用來布施,供養婆羅門五千餘人,在這五年之中布施供給無量衣服、床被、床榻、醫藥、稀有珍奇寶物、飲食物品、供具等,費心極盡其所愛護珍惜地去提供。而這些外道修行者也在這五年之中,為藍達長者,作大法會祭祀諸天、四山五嶽、星宿水火等處,無不遍及,用以持咒祝願長者方式,希望長者長夜受福。當五年快滿之時,就在最後一日藍達長者再作更極大布施,像以金缽盛裝銀粟、銀缽盛裝金粟,更準備了象馬羊車、奴婢和使用資財傢俱,有掛著七寶的服飾、散蓋履屣,鹿皮衣物、錫杖、踞床、洗澡沐浴罐盤、床榻席薦,只要有所需求,盡是滿足應得,數量八萬四千件極盡護持布施。當日皆來大會,鬼神、國王、大臣、梵志、高貴族人,悉來參與會坐,快樂無極莫不歡欣。

這時 佛見此這般情況,歎然言說:「此婆羅門長者藍達為何如此可憐愚癡?所作布施這麼廣大、這麼巨多,福報卻這麼薄少,若我不教化,終將長劫遠離佛道法門。」於是 世尊便起前往,以大神力變化從地湧出,放大光明普照眾會,許多人看見這奇怪未曾見有的景象,驚怖悚懼不知何方神聖。這時長者藍達及諸大眾,頭面著地為 佛作禮。【佛見眾人皆有敬心,因其恭肅便說偈言:「月千反祠,終身不徹,不如須臾,一心念法,一念造福,勝彼終身;雖終百歲,奉事火神,不如須臾,供養三尊,一供養福,勝彼百年。」於是世尊告藍達曰:「施有四事。何等為四?一者施多得福報少,二者施少得福報多,三者施多得福報多,四者施少得報亦少。」】(《法句譬喻經》卷2)

「何謂布施多得福少者?這類愚癡人以殺生祭祠,飲酒、歌舞破損財寶,他們是無有福德智慧可言。何謂布施少得福少者?這類人以慳貪惡意布施凡夫道士,這兩種全是愚癡,是故無福。何謂布施少得福多者?這類人以慈心奉行有道德的人,清淨修行者食已精進學誦,布施此類雖少物,但其福德彌大。何謂布施多得福多者?假使有賢聖覺世無常,這類有情以善心布施資財起立塔寺、精舍、果園,供養三寶衣服、履屣、床榻、廚膳,像這樣培植福德,有如五河流入於大海,福德之流像這樣世世不斷,這就是布施多其福報轉多,譬如農家耕地有厚、有薄,然而其所獲得收成就不同。」爾時藍達長者座中參加與會的人,見 佛陀神通變化,聞說法言皆大歡喜,諸天、人、神皆證得須陀洹道,五千梵志皆作沙門得應真實道理,主人藍達居家大小皆受五戒亦得道跡,國王、大臣皆受三歸依為優婆塞,亦得法眼。

由以上典故教導說明如理如宜的布施,所得廣大福德才會與真實修學佛道相應。故當真正菩薩有什麼不可思議呢?有四種:

第一,自己所珍愛、貴重的財物,能布施給別人。最珍愛的財物,世俗人都是這樣想:當然要留在身邊。世人最珍愛的是什麼財物?當然是錢財!有的人則認為寶物,有時是經過幾十年明查暗訪才找到的,花了很大的代價與人情才買回來的,常常是託付人情去幫忙才能購得;像這樣珍愛的寶物,在學佛以後也能捨了;為了眾生的利益,就拿出來義賣,這也是菩薩的不可思議。

第二,本身煩惱還沒有斷,這個是講菩薩還在因地時,連我見、我執都還沒有斷,就能忍於惡事,忍辱而不生氣,最多就是轉身之後自己捶自己、氣一氣自己,但是絕對不會氣對方,這就是菩薩還沒有斷煩惱就能忍於惡事,這也是菩薩的不可思議。

第三,譬如說某個團體、某個家庭已經快要壞散了,結果他想方設法去幫他們圓滿讓他們又和睦相處,以後不再吵架,專幹人家不願意作的好事,這也是菩薩的不可思議。

第四,有人臨命終時,生前雖然造作惡事,不斷地罵您、謗您、打壓您,但他臨命終時惡相現前,您還願意去幫他說法,轉變他的邪知邪見,這也是菩薩的不可思議;但是也得要那個人有好因緣,否則也不可能得利。

再說菩薩還有三件事,也稱為不可思議。第一,菩薩剛開始要布施時,心裡面就生起歡樂之心。為什麼剛開始要布施就生起歡樂之心呢?一般來說,世俗人要布施時總是有一點心裡不捨;這麼一大筆錢要拿出去,所以心生不捨。菩薩就是奇怪,總是跟別人不一樣;當他決定有一筆錢要布施出去時,心中就產生了歡喜心。什麼緣故有歡喜心呢?以一般的菩薩來講,他心裡想著:「今天能夠有錢來布施,不是比沒有錢而去接受布施的人好過很多倍嗎?」所以他因為有錢布施而很歡喜。難得有這麼好的投資理財方法,為什麼不歡喜?就算去布施給專門收養流浪狗的團體,狗兒們此世都不能回報您,但來世您也可得百倍之回報;且先不談功德,只談來世的福德回報就好。如果是護持了義而且究竟的正法,那可就是無量報了!但是菩薩因為了知布施的因果,所以布施時心生歡喜。菩薩面對笑罵無所謂,仍然是心生歡樂去布施,所以說不可思議。

第二個不可思議是說:當他在布施時不求果報,明知道布施以後有很大的果報回收,但他心中都無所求,根本不在意布施以後有沒有果報回收;因為菩薩心裡面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布施慳貪,布施了慳貪時已經是回收成就、道業成就了!所以菩薩布施時不求果報,這在世間人來說是不可思議。

第三,菩薩布施前心中歡樂,布施時歡樂,布施後也是歡樂。學佛的過程,經由外門的布施,把那個過程當作基礎,您的福德漸漸具足,才會遇到無上福田。無上福田不是隨便一開始學佛就可以接觸到,如果沒有過去無量劫的布施植福作基礎,就算遇上了無上福田,恐怕還要心生煩惱誹謗一番,所以都是累積福德時會經歷的過程,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假使以前曾布施到不如法的道場,最後布施到正法來,應該平等看待而心樂不生悔恨,因為他們至少也是表相三寶,也是很好啊!所以菩薩施時心樂,施前歡樂,施時不求果報,施已無悔,所以說菩薩於施不可思議。

因為時間關係,留待下一集解說。

祝願福慧增長、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點擊數: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