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157集
由 正墩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系列佛法講座。
琅琊閣自我定義施設的「正知而住」,在《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中有出現這個名相,然而這兩者在修行的定位、意趣及修行的方法有很大的差異,在此單純就《瑜伽師地論》中所說正理提出來簡單說明。「正知而住」是屬於聲聞法中要成就出離地資糧的其中一種,是聲聞道的修行方法,並不是菩薩的修行的主要內容。聲聞地的出離,有分成兩個部分:一種是世間離欲的修行,是共外道,禪定的修行,修行的成果是證世間四禪八定;而另一種是出世間離欲的修行,不通外道,是聲聞解脫道的修行,而修行的成果是斷見思二惑,通向涅槃解脫。
要能修證世間、出世間這兩種出離需要許多的條件,所謂的世間及出世間諸離欲道趣向資糧,是解脫道修行的修道資糧的一部分,也稱為涅槃法緣。這包括了自圓滿、他圓滿、善法欲、正出家、戒律儀、根律儀、於食知量、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正知而住、樂遠離、清淨諸蓋、依三摩地等等。以上這幾種涅槃法緣是屬於所謂的劣緣。這意思是說,這幾種條件針對證解脫或者禪定修行雖然相關,但並不是直接的作用。另外還有兩種涅槃法緣:正法增上他音及內如理作意,是屬於所謂的勝緣;意思是說,歸依在佛菩薩座下,聽聞善知識熏聞正法,以及以解脫智慧正見如理作意。簡單地說,就是透過佛法聞思修所成就的智慧,並且保持著智慧的觀照,這對於能證出離道是直接幫助的作用,所以說它是殊勝的法緣。以上所說屬於這兩類的修行的資糧,若是沒有滿足,會導致修行的人不能證涅槃,所以稱這些資糧為涅槃法緣,或者稱作資糧道。
在《瑜伽師地論》卷24中 彌勒菩薩是這樣為我們開示:【云何名為正知而住?謂如有一,若往、若還正知而住,若覩、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正知而住,於覺寤時正知而住,若語、若默正知而住,解勞睡時正知而住。】也就是說,正知而住所要去關注了知的對象範疇,是包括了修行解脫道的比丘在他的日常生活種種行為,比方說往返、覩瞻、屈伸、衣食、行住坐臥、睡眠覺醒、說話靜默等等。
緊接著,對於這些日常生活行為的內容以及如何在這些行為的正知而住,彌勒菩薩也為我們作了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舉其中的一個例子來說:以比丘身行相關的往還,先解釋了實際的行為是什麼,就是:比丘前往聚落、前往聚落與聚落之間,前往拜訪家屬家、前往家屬家與家屬家之間,前往道場、以及前往道場與道場之間;同樣的,比丘從以上所說,相同的這些處所返回。然後說明對於往還的這個行為的正知而住應當要如何作:比丘對於前往某個聚落、從這個聚落村莊返回的這個行為,到底是誰所作的,要有明確地認知。如果是我自己前往,要明確地知道是我前往聚落村莊;如果是我從聚落村莊返回,也要明確地知道是我返回聚落村莊。這是說比丘就依止在托缽乞食的聚落村莊的某一個地方居住,便要這樣明確地思惟:「我今日應當前往這個聚落村莊去乞食,乞食後便返還本來居住的地方。」
並且對於應當前往的及不應當前往的處所,也要能夠正確地了知;對於應當返回的處所以及不應當返回的處所,也要能夠正確地了知。要思惟簡擇:「在我去托缽乞食的聚落村莊之中,或許也有我不應當前往的地方。」是什麼地方不應當前往呢?這就是所謂的 如來禁制比丘不應往的「五非所行」,也就是遮止乞食之人前往、停留站立的非所應行五處:殺羊的人家、酒館、妓女戶、國王宮殿、屠夫家及監獄。相反的,「這一些處所是我應當前往,哪些處所是我應當前往乞食的?」這包括了王公貴族大族姓家、婆羅門大族姓家、各種在家居士大族姓家、或者官僚家、或者財富豐饒的人家、或者長者家、或者是商主家。並且對於應當前往的及不應當前往的時間,也應當正確地了知;應當返回的及不應當返回的時間,也要能正確地了知。要這樣思惟:「有些處所雖然我應當前往乞食,但是在時間上我不應當太早或者太晚前往;而若是施主有緊急的事要處理時,也不應當前往;如果施主家正有人嬉戲歡樂時,或者家裡的房子正在建造裝修時,或者正在作世間的弊穢法時,或者家中有發生諍訟時,都不應當前往。」對於諸如此類的林林總總相關應當以及不應當前往及返回的行為、狀況、自我正確心態,也都能正確地了知,這就稱為「正知」。
比方說,前往乞食時,要能夠正確地了知不於有潛在危險的情況之下前往,如不與性情凶惡的象、馬、牛等動物同行,也不涉足危險的路況。還要面對施主時要以怎樣表現令施主不起煩惱,自己要如何調柔謙卑的態度,以及接受到施物時要以如何的歡喜滿足的心態。前往施主家時,面對施主不能夠明瞭如何是有智慧布施時,自己又要抱著怎樣的態度來調適自處。若前往施主家,對所受施物要能夠自己衡量合適的分量;要能夠做到不應當為了想要得到供養,而表現出來虛假的一面來欺騙別人;而獲得布施時,要以怎樣清淨無貪染的心來受用。
接著 彌勒菩薩便強調成就這個正知的作用,就是當你能這樣正知的作意之後,就能在自己有正確地認知要前往及返回的目標處所這種作意下,去作前往或返回的這件事;會前往應當前往的處所,以及返回應當返回的處所,而不會前往不應當前往的處所,也不會返回不應當返回的處所;會在應當前往或者返回的時間點去作前往或者返回這件事,而不會在不應當前往或者返回的時間點去作前往或者返回這件事。諸如此類種種相關的返還的行為,由於色身行動有關的軌則、禮儀、威儀等因素,而有應當要前往或者要返回的,以及不應當要前往或者不要返回的,同樣也要依照著這樣的原則作前往或者返回的行為。
「正知而住」所關注的比丘種種行中,歸納起來有五種業,以上所舉的正知而住的往與還這兩件事,因為是身根的造作,所以是將它屬於行時身業。其他的行時的業:覩瞻是行時的眼業、屈伸是行時一切肢節業、持僧伽胝以及衣缽是行時衣缽業,食、飲、噉、嘗則是行時飲食業。除了行時的五業,住時也有身、語、意、晝、夜等五業,行、住、坐是住時身業,語是住時語業,臥、默、解勞睡是住時意業,習覺寤則是兼具住時晝業、夜業、身業、語業;臥是住時夜業。
什麼又是行時正知而住的業、住時正知而住的業呢?各有兩種,那就是在造作這兩種行時業、住時業,各有安守正念、不放逸住這兩類,所以正知而住總共有四種業。以上所說的對種種業的正知,如果這樣的安守正念、不放逸住的善品尚未達到成熟圓滿的階段,這只能說是正知,還不能說是正知而住。如果內心興起加行,如理作意,伴隨著勝妙的智慧,這個正知在行時、住時一切都能夠成辦,沒有缺損,這就叫作正知而住了。
這個正知而住的作用的發揮,就是這些的行時業也好、住時業也好,在對於這些業應當要做的事、應當要造作發生的處所、應當要造作的時間點,以及相應這些業的如量、如理、如其品類所應當作的,就當依照這些事、處、時,如量、如理、如其品類依著正知而去造作。因為這樣的正知而作的種種業的結果,就能在現世當中是無罪無犯、無有惡作,也是對這樣的正知而作的一切不會變異,也不會後悔了;而在未來世也沒有罪,因此死後不會墮入惡道,不會出生到任何地獄當中,並且獲得本來沒有得到的資糧,並且累積。這就是正知而住的所有略說。大家聽了這段說明,是否覺得這些道理有些熟悉?這個正知而住與戒律是有相關的,因為時時以正念來防護自己的身口意根門及所發起的種種業,不令放逸,這是幫助持戒不犯的因緣之一。正知而住與其他幾個前面提到的涅槃劣緣:根門密護而住、於食知量、初夜後夜常不睡眠勤修勝行等,是同屬於這一類避免犯戒的因緣之一。
佛弟子所有造作的業,都必須因為有正知而住的前提下去進行,因此說這個正知而住是正智。如《雜阿含經》說:【云何正智?謂比丘若來若去,正知而住,瞻視觀察,屈申俯仰,執持衣缽,行、住、坐、臥、眠、覺,乃至五十、六十,依語默正智行。比丘!是名正智。】(《雜阿含經》卷37)而這樣的正知而住的正智,卻必須要有正念為前導,精勤無間地以四念處慧觀的正念來當作方便,才有對身口意行觀照的正智。這個道理,就是前面所說的要以「安守正念,不放逸住」的基礎下,所作種種行才算是正知而住的業。所以《阿含經》這段經文之前,是這麼說的:【云何為正念?謂比丘內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外身身觀念處、內外身身觀念處,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法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憶念。】(《雜阿含經》卷37)
如果從另一個方向來看這件事,具有這樣正知而住所造作的種種業,則是在八正道當中屬於正業。如 彌勒菩薩說:【若如法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於追求時,若往、若還正知而住;若睹、若瞻、若屈、若伸、若持衣缽及僧伽胝、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或於住時,於已追求衣服等事,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而住;是名正業。】(《瑜伽師地論》卷29)而由持戒清淨能引發定的道理,以攝心繫念在四念住的隨念作意來守護根門「正知而住」;由於隨順於定的緣故,正知而住也是定的所行之依處。
以上的解說內容因為比較長,但還有許多正知而住的實際行為,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不能為大家一一地詳細說明,若觀眾們對於修學聲聞法有興趣,對各別的行時業或者住時業,請自行參考《瑜伽師地論》〈聲聞地〉的內容,依聲聞道的修行精神自行思惟。只是要提醒大家一點,正知而住只是在許多的世間及出世間諸離欲道趣向資糧之一,若想要修行順利,還有許多的部分必須同樣的去滿足,不可偏廢。尤其這其中與佛法修證更直接關係,還有先前所說的勝緣——那就是要依止善知識,聞、思、修正法——更值得所有學法的人關注與重視。不可妄想只要一招半式,就可以闖遍修道的天下;並且要瞭解,這個部分是聲聞法的修行方式,菩薩在大部分的修行階段及時間的作意並不是如此。
因此,從以上根據《瑜伽師地論》、《阿含經》的說明,很明顯地看得出來,比對琅琊閣自己定義施設的正知而住,琅琊閣所說的修行方法以及修行的標的與意趣,實際上與經教所說的是有很大的差距;而且琅琊閣所說的,與所有佛法修行道理也是相違背的。針對琅琊閣自我定義施設的正知而住,我們也必須說,除了不能當作是修定的基礎,也不能當作修觀的基礎,也不會因此有止觀修行的成果。甚至因為不是以佛法智慧的正念當作先導,所以也不能成就戒的功德;尤其心處於散亂的狀態,也不利於身心的健康,更不用說有助於證解脫。
至於琅琊閣高舉說這是一切修行中最重要的一個起點,可以斷我見、我執的,甚至想要證果、破參、未來際成佛;他們這樣的主張,實在說是太牽強。若是目的為了宣揚聲聞解脫道的修行法門,也應當如實依止善知識、遵照經典所說的道理來修習。若任由自己四處截取資料,再自行拼湊增刪,然後再以自由意志來創新,但最後所呈現的卻又不符合聖教量三法印的原則;這樣只是讓自己浪擲生命、自誤誤人。在此至誠地呼籲,切莫作如此不智之舉。
由於時間的關係,這一集的解說到此。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