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154集
由 正墩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系列佛法講座。
琅琊閣的主張基礎,是認為修定的心一境性,心所緣的必定是靜態的、固定不動的一個對象,在身體的一個部位,或者定在心所專注的一個對象,而且還認為修定時身體必須是定住的;琅琊閣認為相對於修定必須是靜態的,若是修觀時,心所緣的對象是動態的。但有關以上琅琊閣的說法,無論是修定或者修觀,並不完全正確。
所謂修定的心一境性,重點是心止於一境性,心一境性的道理是因為心不散亂;若是說心要專注在所要專注的一個對象,這倒還算正確的,但這是由於心能夠安住而不動搖的緣故,才說心專注在一個所緣上,能心一境性。這個令心得以安住的所緣境界,只是在修定上成就一心不亂的助緣;而這個定心所緣、心所要專注的一個對象,不是琅琊閣所主張的要限定外境身體的一個部位,更沒有說修定時身體必定是固定不動的。更重要的是,修定要令心安住的方法,彌勒菩薩說是:「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瑜伽師地論》卷30),就是強調要讓心安住而得定的方法,都是以如何次第地轉變心念,而沒有提到所緣與身根的規定。
在九種心住其中最初的內住來說,是要讓意識心安住在所緣的一個行相中,如心安住在憶佛的念上,並讓心往內收攝,令心住於內、不向外散亂。但如何能讓心這樣安住呢?這必須透過從不斷地聽聞善知識的教導,乃至進一步的不斷地思惟的緣故,才能夠達到離開種種的戲論、離開令心擾亂的作意,這樣才能夠令心安住,也才是心一境性的道理。因此,琅琊閣執著於所謂的修定的所緣不能太細,認為無相念佛的念太細而無法把握,因此難以修習成功;並拿無相念佛的念和持名念佛、觀像念佛、念佛功德等來相比較,說這些都是指向佛,所以作用是一樣的。但令人訝異的是,琅琊閣並且表示:取決到底哪一種當作念佛的所緣,是基於自己的喜愛,增進與佛的感情的緣故。若這是為了攝受初機學人,因為對佛法智慧的正知見還沒有多少的熏習,著相攀緣心重,這倒無可厚非;但這是以對於如來殊勝功德因而發起的仰信、淨信、正信來說,而不應是以修念佛三昧的重點。
但公開自詡已證禪定之人,批評正覺的見道是錯誤的人,要求正覺以最高標準的人,那是否也應當反觀一下?正因為無論是哪一種方法所指向對象都是佛,所以抉擇的方式是不是更要能符合佛法智慧修行的道理?照理說,應當以深心、至誠心、無攀緣心、迴向心、無顛倒心、無相心來作為念佛的方便;而這樣的念佛的知見,是無相念佛當中的重要觀念。相反的,若是依著自己因為喜愛如來金身的色相,而抉擇以這樣的貪愛勝妙色相的心來念佛,是否能見真佛?豈不聞《金剛經》中 佛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只能說琅琊閣一方面批評正覺的法不正確,無相念佛的法不好,但琅琊閣本身對於佛法的基本精神、修定道理的認知卻有很嚴重的偏差。因為由以上的說明便能夠明瞭:只要令心降低攀緣,自然會向內收攝、不向外緣,自然對這個所緣外境會逐漸捨離,這才是進入定相的原則。更何況,修習定的方向本來就是要讓心越來越清淨、越來越少的繫縛;學佛法應從散亂到專一,從專一中進入到清淨的狀態。
對一般已經有持名念佛而有心念心聽經驗的人而言,由於攀緣心的緣故,持名念佛的音聲、名號、文字等,已經足夠粗重地可以藉此妄念來統一其他的妄念;不但是在專心念佛是如此,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念佛也是如此。相反的,對許多人而言,在念佛時捨去對佛號的攀緣,只單純的憶佛反而較為困難。所以,無相念佛法門的教法當中就是施設了一些方便與次第,讓學習的人可以從散亂攀緣的狀態漸次進入專一清淨的念佛。如果未曾學習持名念佛法門之人,是因為對於這個念佛是完全不熟悉的,所以才會在一開始練習無相念佛時較難掌握;雖然這個憶佛的念比一般日常生活之中不斷向外攀緣的念還要細,但也並不是真的細到讓所有的人都不能緣。況且修定的目的,總不能自我設限,一直停留在粗重的境界而自滿、裹足不前,這樣何年何月才能夠修成定力呢?
何況針對較難進入憶佛念佛之人,在無相念佛法門中也有施設方便可以解決,就是平日日常生活當中持名念佛,心中也默念佛號,藉助這樣心念心聽的方便,讓人更熟悉念佛,並且也觸探到心念與口唸的差別;這是讓念佛人熟悉心念的境界,藉此幫助進一步能夠統攝六根時可以心憶念佛、淨念相繼。而這個方便要到無相念佛十個次第的第六個階段完成後才捨去,因為已經在無相念佛的功夫到達成熟,此時改為一切時中無相念佛。有智慧的菩薩從無相念佛完整的論述及實證經驗方法,加上過去二十多年來已有許多人修習無相念佛成就,早已充分證明無相念佛法門的可行性是無須懷疑的。今時卻有人以無相憶佛念所緣太細這個理由,而勸退大家放棄修行此殊勝法門,大家心中應當有一把尺好好去衡量。
琅琊閣說:【修觀時,意識要跟著一個動態的所緣,觀察這個所緣。】因此便以這樣的立論說:【如果要用拜佛修觀,心應該跟隨著拜佛的動作,專心觀察拜佛的動作。】(〈專題討論:正覺同修會的「無相念佛」有什麼問題?〉,琅琊閣。)琅琊閣這樣的說法,呼應其他針對無相念佛的批評,圍繞著無相念佛拜佛是無法成就定力的主張。因為在心中有憶佛的念,同時又進行拜佛的動作,這在琅琊閣的眼中是難以接受的;但事實剛好與琅琊閣所想的相反,無相念佛的功夫,就是必須透過無相憶佛、拜佛的權巧施設來進行動中定力的鍛鍊。
並且琅琊閣在貼文中所說相關的修觀必定是要一個動態的境界,這也是不正確的。若要修觀,當要對所觀之境透過尋思,將其中的所有行相內容及道理一一釐清簡擇;又因為我們討論的範疇都會是在佛法修證的前提,而不是外道的修行,所以對所緣境事的觀察、觀行必須要有正確的方向及依歸,必須是在善知識的教導下「聞、思、修」所教授的一切善法,而不是隨意尋找任何一個境界,在缺乏佛法智慧簡擇的前提下便進行觀察。琅琊閣堅持修觀的所緣必定是一個動態的境界,琅琊閣所根據的是佛法止觀修行中的什麼道理?若是根據 彌勒菩薩所說的修止觀的四種所緣:【遍滿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瑜伽師地論》卷28)有任何的說明提到必定是要以動態的境界才能修觀嗎?
琅琊閣又說:【如果要修定,應該好好坐下將心專注單一的一個與 佛菩薩有關的所緣境,不管是稱名念佛、無相念佛都可以,但是必須將身體定住。】(〈專題討論:正覺同修會的「無相念佛」有什麼問題?〉,琅琊閣。)由此處琅琊閣的主張,不難看出琅琊閣堅持修定是必須透過打坐的,至少主張修定時身根是不能動的。由於琅琊閣只著眼在靜中修定,這樣的說法似乎直接的否定動中定力修行的可能;但這一點是與事實不符,因為修定的方法可分為動中修與靜中修,而所獲得的定力都是讓心定止於一處的能力,本質上其實沒有區別,只是定力獲得的途徑不同而有動中定和靜中定的區別。動中定力的修行,不是只有拜佛可以達到,其他如朝山、經行、拜經、寫經等都是屬於培養動中定力的方式。連琅琊閣自己在其他地方都說自己會以經行的方式來嘗試動中的定力,這也顯示琅琊閣對「定」是否只能在「定中修」的態度很不一致。
修「靜中定」容易入門,也容易獲得定境,但這種靜中修來的定力,在日常生活中就不容易保持,這樣在防護根門的作用上便不如動中定力。在歷緣對境時,若有動中定力,才有能力時時覺照著內外境界,心不被轉移。此外,因為在動中沒有辦法有定力,這樣便無法參禪,因為參禪要在動中參,在靜中參禪則很難開悟。但我們在修定時,也得先去釐清在此階段修定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麼?在此階段的修行,修定要配合的條件會是什麼?靜中修定的情形,所需要的客觀條件比較嚴苛;意思是說,打坐修定所需要的靜僻環境需要刻意安排,並不是隨處、隨時可得,除非本來就居住在離群索居的深山。但畢竟絕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社會群眾,要想修禪定,卻必須要遠離人群,在空閒處不受干擾,在所謂的阿蘭若處修習;因為這樣減少外境的干擾,才能比較容易捨諸亂意。
如果修行的方法及心態是正確的,而且確實修習成功的話,因為阻斷外界大部分的外緣干擾,在靜中修定所得的定相,一般而言會是屬於比較細的境界,但缺點是容易失去,定力相對的比較不好。因為平時正在修靜中定時,是處在外緣干擾相對少很多的狀態,所以就算修成而有定相出現,意識可以安住於這樣定相的基礎,是因習慣於離開五塵的;但對於制心而不對外境的攀緣,其實沒有太大的力量,也因此很容易因為外緣的出現而讓定境失去。所以絕大部分單靠打坐修定,即便辛苦修得,一下座便與五塵相應,定力不能夠時常保持。除了修定的外在環境不易取得的因素之外,靜中的定不見得容易修得,這也是由於個人的知見不足或者煩惱妄想的因素,連欲界定的細住都很困難證得,更不用說能證得到未到地定。
許多人藉著打坐修定,但常常因為本身的煩惱妄想偏重,貪著執取六塵粗重的境界,對於清淨細微寂靜的定境反而不歡喜,覺知心老是向外攀緣很難收攝,因此不容易證得定。另一種情況,則是心雖然可以暫時安住所設定的一個六塵外境,藉由更粗重的境界來壓制妄想;如有人想藉由與旋律唱誦的方式來鍛鍊念佛的定力,其實自己已被唱誦的音律所繫縛而分心,大部分的專注力已不在所緣的念佛的念上,自己卻沒有發現。而有些人則是在修定的過程之中,因為習氣煩惱的緣故,喜愛境界,便常會有境界出現或者身體會有感應,有人甚至會有幻聽、幻覺,這也是修靜中定的歧路。
而且修習靜中定的人,由於也有因為喜愛定境,所以常常希望可以處在定境之中;但是能得到定境的機會卻不是時常有,因為既要有修定的環境,且要在打坐時才有可能得到。因此也會由於得不到定而生起煩惱,所以只要得有空閒便想要入定。有些人甚至因此對於日常生活、工作便逐漸冷淡不理,乃至對於親近善知識聞法、度眾利生也會疏離。相對的,若是在動中所修得的定力,是在習慣於五塵俱在的環境中修成的,所以對大多數人而言,一開始要進入這樣的動中的定相比較不容易把握,看起來似乎比較不容易修習;但定力由於是在動中鍛鍊出來的,所以修成的定力會比較好,一旦修成就就不容易退失,因為可以優游安處於五塵的境界,心卻能夠止一境性而不動搖。因為已經有了動中的初步定力,而回過頭來要修靜中的定力也容易進入。
修習無相念佛法門,平時鍛鍊的就是在動中,而這個動中的境界——拜佛——對於大多數的人而言,並不會對念佛的念有很大的干擾。因為透過無相拜佛的方便施設,一方面讓念佛的念逐漸加強,一方面會影響專注力的最大來源會有效的阻斷或者轉移;因此即便在一開始學習時,念佛的專注力也不會因為拜佛而大部分被轉移而失去了念佛的念。拜佛身根的行業,類似自己日常生活身行的縮影,轉移到行住坐臥的日常生活中實行念佛有較大的同質性,因此動中定力的成就可以有較少的障礙。
透過無相念佛的鍛鍊,既有動中定力,又有靜中定力,這才是行菩薩道真正需要的有力工具。菩薩種性的修行者,雖也樂於清淨境界,但卻因為相應內心般若智慧種子、救護眾生廣大悲願以及無上菩提心的緣故,為了同事利行救度無邊眾生、長劫菩薩道的完成以及成就無上佛道,對於修行動中定力更有披甲精進、無間精勤修習的善法欲動力。相對的,會特別喜樂於靜中定力的境界而不喜無相憶佛拜佛動中定力的修習者,就需要觀察是否本身是聲聞種性偏重,或者是新學菩薩了;而這樣的狀況,是否對自己的菩薩道修行是好現象,就要好好地去深思抉擇。
由於時間的關係,這一集的解說到此。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