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资料
第154集
由 正墩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弘法节目“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系列佛法讲座。
琅琊阁的主张基础,是认为修定的心一境性,心所缘的必定是静态的、固定不动的一个对象,在身体的一个部位,或者定在心所专注的一个对象,而且还认为修定时身体必须是定住的;琅琊阁认为相对于修定必须是静态的,若是修观时,心所缘的对象是动态的。但有关以上琅琊阁的说法,无论是修定或者修观,并不完全正确。
所谓修定的心一境性,重点是心止于一境性,心一境性的道理是因为心不散乱;若是说心要专注在所要专注的一个对象,这倒还算正确的,但这是由于心能够安住而不动摇的缘故,才说心专注在一个所缘上,能心一境性。这个令心得以安住的所缘境界,只是在修定上成就一心不乱的助缘;而这个定心所缘、心所要专注的一个对象,不是琅琊阁所主张的要限定外境身体的一个部位,更没有说修定时身体必定是固定不动的。更重要的是,修定要令心安住的方法,弥勒菩萨说是“于九种心住中,心一境性”(《瑜伽师地论》卷30),就是强调要让心安住而得定的方法,都是以如何次第地转变心念,而没有提到所缘与身根的规定。
在九种心住其中最初的内住来说,是要让意识心安住在所缘的一个行相中,如心安住在忆佛的念上,并让心往内收摄,令心住于内、不向外散乱。但如何能让心这样安住呢?这必须透过从不断地听闻善知识的教导,乃至进一步的不断地思惟的缘故,才能够达到离开种种的戏论、离开令心扰乱的作意,这样才能够令心安住,也才是心一境性的道理。因此,琅琊阁执著于所谓的修定的所缘不能太细,认为无相念佛的念太细而无法把握,因此难以修习成功;并拿无相念佛的念和持名念佛、观像念佛、念佛功德等来相比较,说这些都是指向佛,所以作用是一样的。但令人讶异的是,琅琊阁并且表示:取决到底哪一种当作念佛的所缘,是基于自己的喜爱,增进与佛的感情的缘故。若这是为了摄受初机学人,因为对佛法智慧的正知见还没有多少的熏习,著相攀缘心重,这倒无可厚非;但这是以对于如来殊胜功德因而发起的仰信、净信、正信来说,而不应是以修念佛三昧的重点。
但公开自诩已证禅定之人,批评正觉的见道是错误的人,要求正觉以最高标准的人,那是否也应当反观一下?正因为无论是哪一种方法所指向对象都是佛,所以抉择的方式是不是更要能符合佛法智慧修行的道理?照理说,应当以深心、至诚心、无攀缘心、回向心、无颠倒心、无相心来作为念佛的方便;而这样的念佛的知见,是无相念佛当中的重要观念。相反的,若是依着自己因为喜爱如来金身的色相,而抉择以这样的贪爱胜妙色相的心来念佛,是否能见真佛?岂不闻《金刚经》中 佛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只能说琅琊阁一方面批评正觉的法不正确,无相念佛的法不好,但琅琊阁本身对于佛法的基本精神、修定道理的认知却有很严重的偏差。因为由以上的说明便能够明了:只要令心降低攀缘,自然会向内收摄、不向外缘,自然对这个所缘外境会逐渐舍离,这才是进入定相的原则。更何况,修习定的方向本来就是要让心越来越清净、越来越少的系缚;学佛法应从散乱到专一,从专一中进入到清净的状态。
对一般已经有持名念佛而有心念心听经验的人而言,由于攀缘心的缘故,持名念佛的音声、名号、文字等,已经足够粗重地可以借此妄念来统一其他的妄念;不但是在专心念佛是如此,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念佛也是如此。相反的,对许多人而言,在念佛时舍去对佛号的攀缘,只单纯的忆佛反而较为困难。所以,无相念佛法门的教法当中就是施设了一些方便与次第,让学习的人可以从散乱攀缘的状态渐次进入专一清净的念佛。如果未曾学习持名念佛法门之人,是因为对于这个念佛是完全不熟悉的,所以才会在一开始练习无相念佛时较难掌握;虽然这个忆佛的念比一般日常生活之中不断向外攀缘的念还要细,但也并不是真的细到让所有的人都不能缘。况且修定的目的,总不能自我设限,一直停留在粗重的境界而自满、裹足不前,这样何年何月才能够修成定力呢?
何况针对较难进入忆佛念佛之人,在无相念佛法门中也有施设方便可以解决,就是平日日常生活当中持名念佛,心中也默念佛号,借助这样心念心听的方便,让人更熟悉念佛,并且也触探到心念与口念的差别;这是让念佛人熟悉心念的境界,借此帮助进一步能够统摄六根时可以心忆念佛、净念相继。而这个方便要到无相念佛十个次第的第六个阶段完成后才舍去,因为已经在无相念佛的功夫到达成熟,此时改为一切时中无相念佛。有智慧的菩萨从无相念佛完整的论述及实证经验方法,加上过去二十多年来已有许多人修习无相念佛成就,早已充分证明无相念佛法门的可行性是无须怀疑的。今时却有人以无相忆佛念所缘太细这个理由,而劝退大家放弃修行此殊胜法门,大家心中应当有一把尺好好去衡量。
琅琊阁说:【修观时,意识要跟着一个动态的所缘,观察这个所缘。】因此便以这样的立论说:【如果要用拜佛修观,心应该跟随着拜佛的动作,专心观察拜佛的动作。】(〈专题讨论:正觉同修会的“无相念佛”有什么问题?〉,琅琊阁。)琅琊阁这样的说法,呼应其他针对无相念佛的批评,围绕着无相念佛拜佛是无法成就定力的主张。因为在心中有忆佛的念,同时又进行拜佛的动作,这在琅琊阁的眼中是难以接受的;但事实刚好与琅琊阁所想的相反,无相念佛的功夫,就是必须透过无相忆佛、拜佛的权巧施设来进行动中定力的锻炼。
并且琅琊阁在贴文中所说相关的修观必定是要一个动态的境界,这也是不正确的。若要修观,当要对所观之境透过寻思,将其中的所有行相内容及道理一一厘清简择;又因为我们讨论的范畴都会是在佛法修证的前提,而不是外道的修行,所以对所缘境事的观察、观行必须要有正确的方向及依归,必须是在善知识的教导下“闻、思、修”所教授的一切善法,而不是随意寻找任何一个境界,在缺乏佛法智慧简择的前提下便进行观察。琅琊阁坚持修观的所缘必定是一个动态的境界,琅琊阁所根据的是佛法止观修行中的什么道理?若是根据 弥勒菩萨所说的修止观的四种所缘:【遍满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瑜伽师地论》卷28)有任何的说明提到必定是要以动态的境界才能修观吗?
琅琊阁又说:【如果要修定,应该好好坐下将心专注单一的一个与 佛菩萨有关的所缘境,不管是称名念佛、无相念佛都可以,但是必须将身体定住。】(〈专题讨论:正觉同修会的“无相念佛”有什么问题?〉,琅琊阁。)由此处琅琊阁的主张,不难看出琅琊阁坚持修定是必须透过打坐的,至少主张修定时身根是不能动的。由于琅琊阁只着眼在静中修定,这样的说法似乎直接的否定动中定力修行的可能;但这一点是与事实不符,因为修定的方法可分为动中修与静中修,而所获得的定力都是让心定止于一处的能力,本质上其实没有区别,只是定力获得的途径不同而有动中定和静中定的区别。动中定力的修行,不是只有拜佛可以达到,其他如朝山、经行、拜经、写经等都是属于培养动中定力的方式。连琅琊阁自己在其他地方都说自己会以经行的方式来尝试动中的定力,这也显示琅琊阁对“定”是否只能在“定中修”的态度很不一致。
修“静中定”容易入门,也容易获得定境,但这种静中修来的定力,在日常生活中就不容易保持,这样在防护根门的作用上便不如动中定力。在历缘对境时,若有动中定力,才有能力时时觉照着内外境界,心不被转移。此外,因为在动中没有办法有定力,这样便无法参禅,因为参禅要在动中参,在静中参禅则很难开悟。但我们在修定时,也得先去厘清在此阶段修定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在此阶段的修行,修定要配合的条件会是什么?静中修定的情形,所需要的客观条件比较严苛;意思是说,打坐修定所需要的静僻环境需要刻意安排,并不是随处、随时可得,除非本来就居住在离群索居的深山。但毕竟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社会群众,要想修禅定,却必须要远离人群,在空闲处不受干扰,在所谓的阿兰若处修习;因为这样减少外境的干扰,才能比较容易舍诸乱意。
如果修行的方法及心态是正确的,而且确实修习成功的话,因为阻断外界大部分的外缘干扰,在静中修定所得的定相,一般而言会是属于比较细的境界,但缺点是容易失去,定力相对的比较不好。因为平时正在修静中定时,是处在外缘干扰相对少很多的状态,所以就算修成而有定相出现,意识可以安住于这样定相的基础,是因习惯于离开五尘的;但对于制心而不对外境的攀缘,其实没有太大的力量,也因此很容易因为外缘的出现而让定境失去。所以绝大部分单靠打坐修定,即便辛苦修得,一下座便与五尘相应,定力不能够时常保持。除了修定的外在环境不易取得的因素之外,静中的定不见得容易修得,这也是由于个人的知见不足或者烦恼妄想的因素,连欲界定的细住都很困难证得,更不用说能证得到未到地定。
许多人借着打坐修定,但常常因为本身的烦恼妄想偏重,贪著执取六尘粗重的境界,对于清净细微寂静的定境反而不欢喜,觉知心老是向外攀缘很难收摄,因此不容易证得定。另一种情况,则是心虽然可以暂时安住所设定的一个六尘外境,借由更粗重的境界来压制妄想;如有人想借由与旋律唱诵的方式来锻炼念佛的定力,其实自己已被唱诵的音律所系缚而分心,大部分的专注力已不在所缘的念佛的念上,自己却没有发现。而有些人则是在修定的过程之中,因为习气烦恼的缘故,喜爱境界,便常会有境界出现或者身体会有感应,有人甚至会有幻听、幻觉,这也是修静中定的歧路。
而且修习静中定的人,由于也有因为喜爱定境,所以常常希望可以处在定境之中;但是能得到定境的机会却不是时常有,因为既要有修定的环境,且要在打坐时才有可能得到。因此也会由于得不到定而生起烦恼,所以只要得有空闲便想要入定。有些人甚至因此对于日常生活、工作便逐渐冷淡不理,乃至对于亲近善知识闻法、度众利生也会疏离。相对的,若是在动中所修得的定力,是在习惯于五尘俱在的环境中修成的,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一开始要进入这样的动中的定相比较不容易把握,看起来似乎比较不容易修习;但定力由于是在动中锻炼出来的,所以修成的定力会比较好,一旦修成就就不容易退失,因为可以优游安处于五尘的境界,心却能够止一境性而不动摇。因为已经有了动中的初步定力,而回过头来要修静中的定力也容易进入。
修习无相念佛法门,平时锻炼的就是在动中,而这个动中的境界——拜佛——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并不会对念佛的念有很大的干扰。因为透过无相拜佛的方便施设,一方面让念佛的念逐渐加强,一方面会影响专注力的最大来源会有效的阻断或者转移;因此即便在一开始学习时,念佛的专注力也不会因为拜佛而大部分被转移而失去了念佛的念。拜佛身根的行业,类似自己日常生活身行的缩影,转移到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实行念佛有较大的同质性,因此动中定力的成就可以有较少的障碍。
透过无相念佛的锻炼,既有动中定力,又有静中定力,这才是行菩萨道真正需要的有力工具。菩萨种性的修行者,虽也乐于清净境界,但却因为相应内心般若智慧种子、救护众生广大悲愿以及无上菩提心的缘故,为了同事利行救度无边众生、长劫菩萨道的完成以及成就无上佛道,对于修行动中定力更有披甲精进、无间精勤修习的善法欲动力。相对的,会特别喜乐于静中定力的境界而不喜无相忆佛拜佛动中定力的修习者,就需要观察是否本身是声闻种性偏重,或者是新学菩萨了;而这样的状况,是否对自己的菩萨道修行是好现象,就要好好地去深思抉择。
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一集的解说到此。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