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正法——我與無我之真義

第152集
由 正益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這單元是「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我們今天要講的子題是「實踐正法——我與無我之真義」。

真正的「我」和真正的「無我」,那到底是什麼呢?佛法不是都說無我嗎?那為什麼還會說我呢?當知《大般涅槃經》已經說了:「我者即是佛義。」(《大般涅槃經》卷2)如果沒有「我」,那到底修學一切所得是誰在受(誰在領受)呢?所以這一個「我」,就是要常住不壞、常住不滅,常住的心體來說我。所以「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0)這是在《華嚴經》所說的;「心、佛」,既然心是佛,這一個是未來的佛果的心體,這個心一直可以延續到未來,然後成佛之後這個心體又不會滅失,那你不說這個心體是我,那你到底要說哪個心體是我?而且這個心體就是法身,祂擁有無量無邊的功德,那你說這樣具備所有的功德,你又不說祂是我,那你要說哪一個心體是我?而且這個心體從來不取於法,成佛後也不取於法,祂就任運自在能夠出生一切諸法攝受眾生;這樣有廣大的功德性,又不取於法的心體,你不說祂是我,那到底要取哪一個法作為我?所以這個「我」是不可思議我。

所以在《央掘魔羅經》有說「無我性」,要求一個無我性,就是我要找一個真正無我的這個法性,是不可得的。就是努力去找,看一切眾生到底有沒有無我性,有沒有無如來藏,然後有沒有無真實自性都不可得。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心體就是《華嚴經》剛剛所說的,祂就是與佛無差別的心體。既然與佛果常恆於未來,永遠永遠都不會變異的心體無差別,所以這個心體就叫作真如。只是這個心體(在因地的真如)祂一樣含藏有染汙的種子,雖然祂自體性是清淨、無為無作,可是一樣祂具備有其他的性自性,可以來出生一切諸法,所以才說這個心體非常難以思議,不是凡夫愚人所能夠瞭解的。所以大乘義理,沒有辦法由二乘者來契入,就這道理,因為第一義的我與無我,是沒有辦法從一般人這樣來思惟的。

所以「真非真恐迷」,到底你說這心體(因地的阿賴耶識心體)是不是真呢?你要是說祂真,那眾生就說:「那好啊!反正就是這樣啦!那我何必修行呢?」可是你又說祂不真,那窮盡於未來要再找一個這樣的心體也不可得;所以祂就是真非真的道理,必須要透過大乘法中實證這心體的善知識,然後來與大眾解說。所以從這樣來說,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個心體非常難以思議,不是從二乘法陰、界、入、無我這樣可以來解釋。因為世間法就是可以證、斷,證世間法的無為性,然後知道有苦、空、無我、無常,然後來斷世間法一切的有;所以這就二乘人所修的,所以他無人無我。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會滅一切諸有來得到涅槃。可是實際上他並沒有得證涅槃啊!因為這涅槃性就是世間性,世間性就是涅槃性,這道理是愚人所不能理解的。

二乘之所以愚,在於說他執意要斷滅一切諸法而入涅槃,卻不知道世間一切諸法都具備涅槃性。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佛法要說明、點出世間一切法都是如來藏所生的,所以攝歸於如來藏,那當然就是有涅槃性;因為如來藏就是寂靜涅槃性。如來藏不取於法,然後猶如虛空,祂的體性不會有任何的受到染著,這第八識心體祂就是這樣的清淨;不論祂含藏了多麼染汙的種子,這個眾生多麼頑劣不靈,祂還是不會受到其汙染,所以就是這個心體。這個心體到了佛地的時候,我們就稱為我;那因此在因地中,你說祂是真和非真,就要透過善知識來解釋;然後你要說我與無我也是要如此,不能夠說只偏於世間法,說這樣是無我而言不及義——不及大乘第一義。然後說一些相似佛法,乃至於來否定大乘法,說大乘經典是後人編造的,這樣的話是自己造苦果。

因為從《阿含經》裡面就有說到「如來所依識」,就是如來一樣有一個所依的心識,這是梵天他們以及他們的眷屬想要找都找不到的。為什麼?因為這些梵天他們有聽過 如來有說這個如來藏第八阿賴耶識的法,所以他們也想要找到這個心識,然後成為明心證悟的菩薩,或是說不一定說是菩薩,而是只想要找到;可是這個心體不容易找,他必須要經過修學,必須要是菩薩,因為這是菩薩法,所以梵天他們沒有那麼容易來得證。所以這一段話就在說明,如來所依的這個心識是存在的,一切名色也是與這個「識」是同處同在的。因為這個「識」能流注這個名色的種子,不斷剎那剎那生滅,所以稱為這就是「無始時來界」,就是法界的根本因,界就是因的義理。那「一切法等依」,一切法都是依這個如來藏而得以存在的。不論日本批判佛敎怎麼樣來形容,如來藏還是法界的根本因,只是這個法容易被眾生誤會,所以 如來不是一開始就會來演述這個殊勝的第一義諦法,而是先由二乘法來說,因為這個是娑婆世界的眾生根器差別的問題。

那我們繼續來看經典怎麼說?在《說無垢稱經》裡面說到:【復有菩薩名曰普密,作如是言:「有我、無我分別為二。若諸菩薩了知有我尚不可得,何況無我?見我、無我其性無二,是為悟入不二法門。」】(《說無垢稱經》卷4)就是說不論世間人怎麼分有我和無我,在名相上下功夫都不能夠知道這真實;但是證入這個實義的菩薩,他所見是我和無我這個根本的體性、法性沒有區別、沒有差別,這是無二法。因為這個如來藏祂沒有世間的我性,何況再去論述,既然連我都沒有,何況再說無我?所以不應該像二乘人這樣執取於無我,而一定要將滅止生,滅盡一切諸法。所以應當從世間去覓得菩提,世間雖然是一切生死,但是世間一切諸法,實際上從如來藏能夠出生諸法來說,攝歸於如來藏,就應當說世間一切諸法沒有真實生滅可說。為什麼呢?因為如來藏本自無生無滅,所以成就一切諸法,一切諸法攝歸如來藏就是無生無滅、不生不滅;所以一切的諸法雖然沒有真實自性,依於如來藏而說自性涅槃。不然如何說一切諸法是本來可以自性涅槃呢?所以這無二法就是屬於世間、出世間無二,因為祂是一切諸法的平等所依,這個「祂」就是參禪人所要找的如來藏。

所以,今天如果有人說「如來藏是同於外道神我、梵我」,這樣的論點、這樣的說法,都是在誹謗大乘法、誹謗 如來的聖教。甚至還說「如來沒有說過如來藏」,可是在第一轉法輪的時候,這阿含部經典裡面就有《央掘魔羅經》,如來有說如來藏——「如來之藏」;這樣如何說 如來沒有說如來藏?難道連第一轉法輪經典也統統要誹謗不是 佛所說?那如果這樣的話可以繼續說,就像釋印順一樣他認為《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增壹阿含經》都不是當年所結集的;也就是說,他要這樣來誣衊大乘法,也要同時來誣衊二乘法。他其心真的是沒有辦法特別來評議他,只能說四阿含本來就已經彰顯大乘義理,也都是所有現存的一切經論史料都證明,還有律本也都證明這就是當年所結集的,因此 如來就是有說如來藏。

而且就算是可以摒棄《央掘魔羅經》好了,可是其他的四阿含經還是彰顯出 如來所說的真如,如來所說的這一個本識;這個與名色同在的識,猶如「三聚蘆」是同時俱轉。所以我們應當來思惟,不應當如世間人來作種種的臆測,然後說無我,那就將如來藏否定;應當知道如來藏祂無我性是非常明顯的,祂清淨無為,不有世間我的任何一切諸法以及執取、我取種種。這些的話難道不是無我性嗎?可是你不能因為祂真實,然後就把祂說這樣就是我見,或是外道神我或種種。也可能琅琊閣不認為這樣是我見,可是他認為這就是屬於世間的種種不如理的法。不過不論如何,大乘法第一義諦就是基於如來藏,不論世間的人如何誣衊或是謬解,這個法還是一樣,就是一樣是每一位有情有這個心體。

那我們再看下一部經典怎麼說?《占察善惡業報經》有說:【如是一切法實不生滅者,則無一切境界差別之相,寂靜一味,名為真如第一義諦,自性清淨心。彼自性清淨心,湛然圓滿,以無分別相故。】(《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下)也就是說,一切諸法你要說它有生滅嗎?實際上它並沒有生滅可言,因為它都是如來藏所出生的。這個明心開悟者,他可以依慧眼所見人無我,到入地的時候可以證得法無我,然後可以證實;入地的菩薩可以知道說,從祂的自性(從他的這種觀行)來說,一切法都是由他的這個自心心地所流出的,這自心心地就是他的自性清淨心,就是這裡所說的真如第一義諦自性清淨心。

所以,這自性清淨心就是如來藏、就是真如,祂就是第一義諦。如果離開了這個自性清淨心如來藏,就根本也沒有什麼真如可以說了,也沒有第一義諦可以說了,也沒有一切諸法可以說,也沒有一切諸法不生不滅可以說了,乃至於說一切境界差別的相貌也都不可得。因為一切法之所以能夠出現,就是因為這個如來藏的心體,祂有七種性自性,其中有因性自性、緣性自性,然後構成這樣的諸法因緣,能夠作種種的鑑別,然後體性的種種這樣發起的功德;以及成性自性成就諸法的功德,以及成就諸相的相性自性種種功德,以及成就四大種造這個器世間,這樣的大種性自性的諸功德,以及這一個阿賴耶識如來藏,祂本身就有性自性的功德;所以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收歸於七種性自性。

因此來說,有哪一個心識有這樣的功德呢?並沒有啊!而這個心識雖然是如此,祂還是寂靜法,祂從以前到現在、到未來,祂還是一味寂靜,不論這有情墮在哪一趣;或是將來可以修學聖道,證得聲聞、緣覺無學果,乃至成就菩薩明心見性;乃至之後成就八地,然後可以更名為異熟識;或是說去掉阿賴耶識名,乃至最後成為無上正等正覺——大覺如來,祂還是寂靜性。祂的寂靜是難可思議,所以過一切眾生意識所尋思的境界,不是六識的境界;不論是六識所知於的六塵,都不是這個世間所能夠思惟啊!所以這個心體湛然圓滿,祂無分別諸一切法。因為祂以這樣的功德性,就是應著諸緣能夠任運;就像一個鏡子,到底鏡子要顯示什麼呢?這鏡子沒有去作分別,祂就是應當怎麼樣就怎麼樣;這個人長什麼樣子就長什麼樣子,呈現在鏡子裡面,如來藏也是這樣的心體。所以於無分別中,祂的功德可以廣分別,所以才這樣不思議;因為祂的分別性也不是世間所能想像,所以過於一切尋思所知。

好,我們繼續再來看,在《占察善惡業報經》裡面有直接說:【彼心名如來藏,所謂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漏清淨功德之業。】也就是說,這個自性清淨的心已經非常難可思議,而且祂還可以受諸染汙,還可以保持自己清淨,更難可思議;這兩個不可思議,這心體是什麼?就是《勝鬘經》所說的如來藏心,而且這個心是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漏清淨功德。也就是說,祂具足這些無漏法,不論我們怎麼樣修學、或是怎麼雜染,怎麼樣清淨或汙染,這無漏清淨的功德法,祂一樣具足;是從因地中就具足了,不是到果地的時候才具足,只是在因地的時候不能發起這樣殊勝的功德之業而已。所以這些功德法,就是法身本來具足的,每一位眾生都無有差別,所以如來藏又可以稱為法身。

我們繼續來看下一頁。那世間人有一些多所誤會,所以在《楞伽經》有說:【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也就是說,不論世間的外道或是一些人來誹謗大乘法,如來知道,然後還是要這樣種種來作這個說明。說因為這樣的空性的心體,祂本身無願、無相、無求,祂是無相法,祂沒有願求於世間一切哪一個法,因為祂不取於法;祂就是真如,如如而沒有變異;祂就是法界的實際,一切的法性都歸祂,所以法性就是祂;一切諸法所能夠成就的,都依於這個法,所以祂是諸法真正的本體;所以稱這個法為涅槃,因為這個法有不生不滅性;祂是實際法,祂是唯一的實相法,所以祂離開世間一切的自性,祂自性真實。因為祂有自己的自性,可離開世間一切凡夫所思惟的一切的自性,因為凡夫的思惟是顛倒,不能夠契入這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的如來藏心體;如是不可思議,所以說這個「我」無我,祂不是世間所能懂的。

如來藏到了佛地的時候,你就可以稱祂為真正的我啦!因為祂內外俱淨,一切的染汙雜染種子不再存在了,這時候就可以稱為「我」。因為我就應該是整個清淨的,有誰希望他的「我」是一直不清淨的呢?然而離開這個如來藏,也沒有其他的我可得啊!所以如來藏又稱為「無我」,因為祂沒有世間的我可說。因為 如來要這樣來說我性,以免眾生有種種的誤會或是雜染,然後又重新墮回意識心來當作我,所以說如來藏是無我,而且如來藏本來也是無我性。所以世間的我與無我,世間人是顛倒的,因為不知道他要的我到底是什麼?從來不知道他已經本來就有一個常恆不變的心體,這就是如來藏。所以,我們今天能夠得到這個法就應該珍惜。

那我們來看這個經典要如何來作一個說明。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裡面有提到,有十種事會讓眾生作種種增長他的癡闇,就是他:【近惡知識,造諸惡業增長無明。】(《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9)這就是目前許多的人他們做的;就像琅琊閣他親近釋印順的邪說,所以他也認為釋印順所說的是有道理的,可是釋印順從來就不接受大乘法,他認為 佛陀如來不是常住的,他所說的與大乘法嚴重悖離了;而且他也沒有辦法完整來解釋為什麼《阿含經》中有含藏著大乘義理,所以最後釋印順乾脆就把三部阿含把它說成這是第二次集結,要等到 世尊示現滅度後一百年後才出現的。所以,親近於惡知識這樣的過失,是大眾應當避免,不應該像琅琊閣一樣。

另外是:【我慢覆藏,雖遇善友不能諮問無上正法。】(《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9)就是他認為他自己很行,他認為他懂得這所有的法;或是說他自己有所憍慢,不論他是哪一種慢,他有慢心,所以他沒辦法來請問(低下請問)這樣的真正的法是什麼。那另外經典又說:【於大乘教微妙深理不能解悟,我慢自高,便生退屈。】(《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9)就像這樣來說,他一看「這經典怎麼這麼深奧啊」!然後他不能夠理解,他有時候就想:「這地方我就退掉,然後不要修學了。」或是說:「這地方,我就不要再去作解釋了,跳過去,然後我把其他的法來說是怎樣怎樣。」那因此這樣的話,他不問於善友,對於法寶又不願意來深入,然後不能夠親近有智慧的人。

再下來,第九點和第十點說到:【攻乎異端詐謂知見,有所論難皆涉邪徒。】(《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9)也就是說,他用種種的異義,然後假詐他懂得這些法;然後他有所問難,他都涉於是邪知、邪見、邪徒所傳播的道理。今天琅琊閣就是這樣,他自己說他知道這義理,可是他對於《成唯識論》所說這樣的種智,卻以他自己凡夫僧然後言不及義的來說他懂得 如來這樣的甚深的種智,這樣的話是不可能的,可是他是這樣的以輕慢心來看 如來的法。然後第十點:【於最上乘不生信樂,設有所聞,師心邪解。】(《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9)今天他不愛樂大乘法,所以當他覺得說,我還是要跟你辯論的時候,他就自己師心自用,然後來作種種邪謬的解釋,自己以為他就是善知識;這就是經典所預告的,這種會讓自己愚癡增長的學人。所以我們應當遠離這樣的過失,應當相信善知識,依從善知識的教誨,對於這最上乘應當生起喜樂;然後對於自己所不懂的法,應當時常親近善知識來諮問,不應當自己遇到不能解悟的地方,然後來退卻、退轉,或是信受這些惡知識的說法。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