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之無諍無執

第150集
由 正益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還是在「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單元,這一集要說明的是「佛法之無諍無執」。

所謂的「諍」,就是互相之間有諍見,但是從佛法來說,只要你沒有這樣的執著,實際上可以遠離種種的諍見。然後這個執著不是在說明,說你一切的知見都不受,這樣你一切知見都沒有接受,並不叫作沒有執著;就像是眾生他不學佛法,就算他不受於邪見,可是無始以來他所熏習的薩迦耶見——我見、身見、斷見、常見種種——他不用再多熏習,那您說他沒有執著;這樣沒有執著,怎麼會墮入到這樣的田地?墮入到三有之中呢?

所以,眾生之所以說他沒有執著,然後說他的修行上不戀於法,都是在因中說果,都是以意識境界來揣摩聖者的種種境界。這樣的話,不是真正的沒有執著,這樣只是將「沒有執著」變成他的口頭禪,變成依世間言語來說佛法;以世間的言語來入佛知見,這樣是不可能證得無上菩提的。因為真正的佛法在說明:一切都是無二、無二法,世、出世間是無二法。為什麼呢?因為一切世間法,既然是第一義諦如來藏所出生的,當你全部都攝歸回如來藏的時候,就依如來藏來說第一義諦,也說世間一切諸法;所以,世、出世間都是統攝於如來藏,所以說世間和涅槃它本身並沒有差別,一切的世間法都有涅槃性。真正實證的菩薩,你都可以觀察到這如來藏在運行的時候,祂一樣流露出祂的清淨無為真實性與如如性,這就是真如法性。

所以並不能夠說,沒有親證第一義諦的人,他會沒有諍見,因為他對於這個法不能信受,他必然與第一義諦有諍。尤其凡夫他不肯親近於善知識、不肯修學,他反而自己以為他就是善知識,師心自用;他認為他可以來解釋所有的大乘經典,他的想像中他只要會世間的因明邏輯,一切的法都可以解釋。所以一切的法都可以解釋好以後,他就是要出來當老師、當善知識,他就要出來當法師,在網路上的種種,然後以現在世間上寫書、造論無所不為;但是實際上,他無法離開我們一直說的有相法。所以沒有親證無相法,他是不可能知道如來藏真實境界,如來藏真實境界就是沒有境界可說;因為如來藏沒有境界可說,可是你可以知道祂這種沒有境界不是世間「無」的境界,而是不可思議過一切你的思惟、尋思、揣度種種境界;因為祂一法也無,所以才更難思議。

世間人如果是依六識論者來追尋,勢必空無所得,都會墮於因中說果;甚至有人認為他已經親證了第一義諦,這樣就變成大妄語。所以真正的無執無取,就是離於能取和所取;可是世間的人他只會想:「有啊!我就是不要取這個法,就算是我已經真正有修行了。」可是這樣還是沒有辦法契入第一義諦。因為所謂的取,有能取與所取,能取的這些心識,從五識到第六識,乃至於我們說末那好了,這樣的七轉識就是能取的心;然後不能夠完全契入末那,至少也要能夠知道意識心祂本身就是能取,就是我們現在當下這見聞覺知的心。真實的心是離於「能取」的這個心識的,也離於這個能取心「所取」的五塵以及法塵,所以才說這樣的心體不可思議。因為這個心體不能夠直接觀察,所以才說眾生無始以來就會墮在三界中、墮在無明境地中,依自己的所取墮在這樣所取境界中;然後在所取境界裡面又會再自己去反觀自己意識心:「啊!是不是真實或種種。」然後取為我。其實這樣將意識心當作是我,不過是將世間的無常心體當作是真實我,這樣當然是顛倒了。

我們依於相來作種種的分別,可是如來藏祂本身是無相的,祂本身也不落在世間的有相中。所以真正殊勝的是找到這個無相心,依慧眼所見,而不是依世間的一切思惟所見。可是你見到這個無相心體、這個如來藏的時候,你可不是又重墮回世間的有相法;這個法是能夠出生一切的諸相,所以一切的萬象崢嶸全部都歸回這一相,這一相又是無相——如來藏。因為以法來說有「生因」和「了因」,「了」就是您證得這如來藏,知道說:喔!原來就像是光明;這樣一下子讓你看清楚這種種的相。可是從「生因」來說,這些因緣所生法就產生了諸相,這諸相它們都是虛妄不實,然後說這樣是無常;可是從「了因」來說,這如來藏是常啊!常恆不變,祂一直存在。

第八識也不受汙染,雖然說祂能含藏七轉識染汙種子,然後含有種種的業報種子,含有種種的煩惱種子;可是第八識你親證的時候,祂可不受這些煩惱來影響,所以祂叫自性清淨,依祂是心體而說祂是自性清淨心。而如果說要從另一個層面來講,這根本因可以出生一切諸法,因為如來藏界這個界就是因,所以說離開了如來藏就沒有一切的真實的因可說。所以,以這樣來說這無相法如來藏,就是一切諸法真正出生的根本原因。因為祂就是本識,就是有「因性自性」,所有的因祂能夠來處理;「緣性自性」,所有的緣祂能夠來處理;所以祂能夠「成性自性」,圓成一切諸法;然後在圓成一切諸法,能夠顯示一切相,所以祂有「相性自性」;然後因為世間有色法,所以色法是四大所成,所以如來藏有「大種性自性」;因為世間有三界的集,造這種種的業產生集,所以如來藏有「集性自性」;依這樣來說如來藏還有自體的「性自性」,祂的清淨自性是一直存在的。所以如來藏有這樣許許多多的功德與自性,祂不是世間人所可以理解的。

我們再從如來藏角度來說,祂自身沒有相,也不取一法,祂沒有分別於諸法。所以這樣的不生不滅的心體就是涅槃性。不能夠說我的涅槃是離於第八識如來藏,如果這樣的話,那涅槃性就是獨立於一界;這樣的涅槃一定是空幻的,祂只是意識思惟心所想像的,這就是不可思議的如來藏法。我們再來看下一段經:【大慧!言涅槃者,見如實處捨離分別心心所法,獲於如來內證聖智,我說此是寂滅涅槃。】(《大乘入楞伽經》卷5)這意思是說,涅槃祂不是自己想像中:「我滅掉一切諸法,將滅止生以後我就可以趣入涅槃。」不是!涅槃是依內證的這個聖智,不是從外法求得的;依所內證的這個法——如來藏,然後發起智慧,這樣來說這是寂滅涅槃。因為這個法不取一法,然後祂本身是常恆不變,所以祂也不會受任何一法。因為這樣的寂滅性而說涅槃,因為祂的不生不滅從本來就如此,來說明祂就是涅槃性,所以不能夠離於這無相法來說有涅槃。

然後,二乘的涅槃是如來的方便來攝受二乘者。因為二乘根器的人,他們有涅槃貪,可是要他們修學到能夠親證這個涅槃心體是很困難的;所以就直接請他們依於世間的這些緣起,或是依於世間的種種諸有來作審讀。當他們發現這些都是無常、都是苦空,沒有一個真實我;因為如果是「我」,他不應該一直在受苦,也不應該一直在生滅,也不應該種種變異。我如果要設定這樣的一個「我」的話,他應該是如如不變、常恆不變,難道有誰需要或是希望獲得一個一直痛苦、生病、年老、衰老,又經歷世間種種苦的「我」嗎?實際上沒有人需要,沒有人這麼想要,但是卻困惑於世間的種種,墮於能取、所取;所以親證者可以見「如實處」,他就真實地找到了、親證了這個法。

所以他知道他目前的分別心,他目前的心的這功能性的心所法都不是真實的,它們只是工具,只是由第八識如來藏心體所出生的七轉識。所以從這樣他就知道這能取識,實際上和這無分別識是不一樣的,所以透過這樣的慧眼所見,他證得這個聖智。這個聖智意思是說,他可以入七住位不退;繼續得到善知識攝受,才有辦法在七住位不退轉。這聖智不是說他證得聖人的階位,不是!是說他證得聖人同樣所依的根本無分別智的心體,這無分別心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因為說祂是無分別心,世間人又覺得非常的困惑:「那如果這樣,祂為什麼能夠出生諸法?」世尊或是菩薩們就用鏡子來作譬喻,鏡子它能夠顯示一切前來者的相,不管你是胡人、你是漢人,你是哪個世界的人,來到鏡子面前,然後你都可以在鏡子中看到您的身相;這就在說明如來藏像個鏡子,祂可以因眾生所有的緣來現起諸法——祂不但能夠出生七轉識,也能夠出生一切的器世間,乃至於眾生的色身。

這就像是緣起法裡面有說到,阿難有一次覺得這緣起法很簡單,就到 世尊面前來說,那 世尊就阻止他繼續說下去,說這個法並沒有那麼簡單。為什麼呢?因為有一個入胎識,這入胎識祂可以讓名色增長,所以能夠住胎,乃至出胎以後變成兒童,這個識還是一直在;也就是說,和名色一起存在這個識,是十因緣法所說的這個識,這就是「本識」。因為六識在一世以後就會斷滅,可是這個第八識、這本識是一直存在的,這就是無相法。然後 世尊又說到,這個識祂就是名色的因、習、本、緣,所以因和緣都是要由這個第八識的「因性自性」以及「緣性自性」,然後才能夠促成這樣的因緣的緣起。乃至於說集,就是這個「習」(習氣這個「習」),集眾生所有的「集」,也必須要有第八識的「集性自性」,然後來儲存,然後來將這個種子能夠一直到無量劫以後,都還可以保持這種子的勢力,以便因果可以相符;所以這「集性自性」也是由第八識所成就的、所具備的。乃至於說這個「本」,到底一切的根本都是基於誰呢?能夠出現一切的諸相,能夠出現一切的器世間四大種;所以從四大皆空種種,就告訴我們這都是空性如來藏第八識心體所成就的,所以這就是「成性自性」,能夠圓滿成就一切諸法;乃至於諸法出生的時候有諸相,所以這就是「相性自性」。

所以我們這樣來說明的時候,大乘法可以在唯識種智的時候,把這個說明到非常的清楚詳細;詳細什麼呢?詳細說《阿含經》所說的法沒有那麼清楚的地方,那就是因為 如來一樣有很廣大的悲心想要攝受二乘人,所以還是在二乘小法中,有將這些種子——大乘法——讓大眾可以一起熏聞,有菩薩在現場,當然就知道這是菩薩法。那我們有幸遇到 平實導師,師父可以將這些法一一說出來,這就證明說大乘法它本身才是真正的法界真實義,從大乘法流出二乘方便小法。

所以從這樣來看《楞伽經》,如果有人認為它只是一個體系、兩個體系,甚至說這樣子揉雜在一起的體系,他就是在誣衊這一部經典。像琅琊閣認為它是由兩個體系所構成的,就是如來藏和阿賴耶識;但我們就知道,經典已經說這阿梨耶識就是如來藏,名如來藏。那在這種情況下,他為什麼還要切割這兩個名相,來當作是不同樣的法呢?因為這些屬於六識論者,他們對於大乘所說的第一義諦,不論是真如,不論是如來藏、阿賴耶識,他們都希望一個一個加以切割出來;他們要做的就是讓你不要把祂當作是一個真實的法,因為他認為真實的法就是常見。他們依世間法來揣度出世間法,其實他們心目中從來沒有出世間法的存在,所以才說他們用了很多的佛法名相,結果堆砌而成的還是自己的外道見;只是他的外道見組合而成的,變成有佛法的字眼——有真如、有阿賴耶識、有如來藏,然後他在這個地方起了「諍」見。因為他認為如來藏祂有問題,所以他認為這叫外道神我;他認為阿賴耶識有問題,說祂虛妄識。

可是從阿含部的《央掘魔羅經》已經說了,這如來藏是常恆不變的。「常」就代表是說一直存在,「恆」就是恆久,「不變」就代表是沒有變異、如如,永遠是像祂那個樣子。不論眾生要不要去找祂,每一位眾生要不要繼續輪迴,這個真如心體祂沒有辦法消失,甚至經典直接用諸佛來譬喻:一切的諸佛如來,傾盡所有的、極盡可能一切的力量,也沒有辦法來摧毀、來令這個如來藏消失。或是說想要找尋眾生,有哪一位眾生他就是沒有如來藏,他很特別,結果也找不到。

因為這個如來藏不可思議,這如來藏絕諸諍見;因為祂是法界的真實理,所以不論你要說有、說無,都是說不著祂的,你要親證祂。就像琅琊閣他認為一切應該都回到無我,可是如來藏也是無我啊!那他為什麼不相信呢?當要說無我,他就覺得說你們還是想要說「我」;可是就算是說「我」,也不是他自以為那個我,因為真正的我這個法,應該是常樂我淨的法。有誰要一個就是一直受苦的我呢?那既然如來藏祂本身可以至於佛地還是這個心體,為什麼不稱為「我」呢?好,所以要真正無諍之見,就應該依於善知識求取正法。

好,我們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