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色、形色、表色之正理(二)

第139集
由 正翰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很高興又再跟諸位共敘法緣。歡迎您繼續收看正覺教團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主題是「顯色、形色、表色之正理」。

上一集中我們將顯色、形色、表色最淺顯的知見意涵,概略為大家來舉示,接下來 彌勒菩薩從更深一層次來為我們定義說明:【又顯色者,謂若色顯了眼識所行。形色者,謂若色積集長短等分別相。表色者,謂即此積集色生滅相續,由變異因,於先生處不復重生,轉於異處;或無間或有間,或近或遠差別生,或即於此處變異生,是名表色。】(《瑜伽師地論》卷1)這個是針對學人需要,作更進一步深入的解說,從顯色、形色、表色的種種變化別相而說,所以需要更深細的說法,這樣才能讓進階的學人更瞭解而契入。

我們來看看論文,彌勒菩薩怎麼來說的?「顯色者,謂若色顯了眼識所行。」意思是說,「色顯了」這一個色塵境被光明所照,沒有被遮蔽阻擋,有空間距離存在,這部分就是所謂的「光明等差別」。這樣色塵境就能顯現而被心——眼識所緣而了別,而且強調是眼識所行的境界是顯色,也就是眼識能在此運行運作,所以眼識只能了別顯色,故說是眼識所行。

而形色呢?彌勒菩薩說:「形色者,謂若色積集長短等分別相。」當中「色積集」是重點,顯示形色是在色積集的現象中產生,那就是說形色至少要有兩種不同的顯色積集才能顯現出來;由此色積集才有長短、方圓等等的分別相出現。色塵境如果有兩種以上不同的顯色積聚集合在一起,這個時候在兩種顯色的交接處,就會有一條不存在、但看得見的邊際線產生,這條邊際線就是形色,依於色積集長短的不同,那就有長短、方圓等等形色的出現,所以形色是依於顯色而假有的線。在《瑜伽師地論》第54卷這樣開示:【問:「諸長短等所說形色,當言實有?為假有耶?」答:「當言假有。何以故?積集而住,故名為形。唯有眾色積集可得,餘形色相不可得故。」】彌勒菩薩問:對於長短方圓等等的形色,我們應該說它是實有呢?還是假有的?彌勒菩薩說應當要這樣子回答:當言假有。為什麼呢?諸顯色積集安布存在的狀態稱之為形色。唯有多種顯色積集才能有形色可得,除此之外想用其他的方法顯現形色相是不可能得到的。

此段論文明確地告知我們:形色是依於顯色而有的假有相,是至少兩種顯色積集的延伸交會的邊際處所產生的長短、方圓等等的假有相,但是卻可以被領受感知到長短、方圓等等的「形色相」。世親菩薩在《大乘成業論》這樣子說:【即於和合諸聚色中,見一面多,便起長覺;見一面少,便起短覺。見四面等,便起方覺;見諸面滿,便起圓覺。見中凸出,便起高覺;見中坳凹,便起下覺。見面齊平,起於正覺;見面參差,起不正覺。如旋轉輪、觀錦繡時,便生種種異形類覺。不應實有異類形色同在一處,如諸顯色;若許爾者,應於一一處起一切形覺,然無是事。是故形色無別有體,即諸顯色於諸方面安布不同,起長等覺。】還有在《阿毘達磨俱舍論》第13卷,在論文當中多處也如此說:【形非實有,謂顯色聚。……如是依顯,能取於形。……是故形色非實有體。】在多部的經論中都是如此論述的,論述這一個形色的真實道理。

也許從文字上的表示不容易體會明白,我們就利用實際的道具來作解說:比如說這一個是一個黑色的面板,我們在這樣看當中就看到黑色,那如果我們找一個不一樣的顯色,比如說是白色,我們把白色從這個地方進入之後,你就能夠看到白色,因為它跟白色和背景色,產生了兩種對比色。不一樣的顏色,在這一個顯色——白色這個顯色它的安布,安布到這個地方是長的,和這個背景色交會的地方就會產生這一條線,這一條線就是所謂的形色。那它的安布在短邊這裡就會產生短的這種理解。所以說,形色是依於顯色的安布不同而產生長短、方圓的這一些形色相出現讓大家來了別。

那我們有說這一個形色一定要兩個顯色來積聚,積聚之後它才會顯現。那請問大家:現在看到了黑色、沒有其他顯色的時候,你能夠看到我上面有貼了一塊黑色的方塊嗎?看不出來,因為它是同樣一個顏色,同樣兩種顯色是無法顯現出形色的。你看喔!我現在把這一個我貼的這個地方的黑色,把它取下來讓大家看,是不是同樣兩種顯色的積聚是無法顯現形色的?所以說在很多的論述當中,就跟我們講得非常的明白,一定需要有兩種顯色的色積聚之後才有形色的產生;就是像我們這樣子所說的,還有這樣子形色會出現,因為有兩種顯色的關係。所以呢,因為它們的安布不同,產生了長短的這種形色相讓我們來了別,這是屬於顯色和形色的部分。希望大家從這樣子的說明當中能夠非常的容易來瞭解——瞭解這個顯色、形色它的真實內涵;還有祖師大德在論裡面為我們所表述的這些道理,其實都是真實的。

但是琅琊閣諸君可能有文字障的關係,或是他從來不讀經典,論典、經典他都不讀,所以就產生了這樣子在知見上的匱乏,使他們無法真實地知道顯色、形色、表色它的真實道理。所以說他才會舉出很多的名相來籠罩我們這些觀眾,認為說他懂得非常多,其實不然,其實都不是這樣的一個道理。他引述很多的名相,但是這些名相對我們的修學者其實並沒有真實可用之處,還是應該要切切實實地按照佛菩薩給我們的聖教量,依止於聖教量來修行,然後一一現觀來作觀行,這樣子我們的道業才有辦法不斷地增長進步。

因為琅琊閣的貼文僅僅是如何來說呢?他說:【「形色」:是眼識所觀察的不同顯色的組合,沒有添加概念,意識可以對此添加形狀等概念——意識的「隨念分別」與「計度分別」,屬於比量或非量的分別。】(〈《瑜伽師地論》將色塵分為顯色、形色、表色,其他四塵也可以用這樣的原理區分嗎?這種分類與修行有什麼關係?〉,琅琊閣。)如此對於形色內涵的解釋能夠利益學人嗎?我想各位學人馬上就能夠立判,無需贅言了。期望諸位學法的菩薩不要再受網路上這些籠罩人的虛妄想,以及天馬行空、言不及義的臆測佛法,而毀損了自己的學佛初心,結果與真實的菩提背道而行,這就是正覺教團最不願意見到的事情了。

我們再言歸正傳,那表色呢?論文上面是這樣說的:【表色者,謂即此積集色生滅相續,由變異因,於先生處不復重生,轉於異處;或無間或有間,或近或遠差別生,或即於此處變異生,是名表色。】(《瑜伽師地論》卷1)在這個地方,彌勒菩薩將表色的重點核心標示為「此積集色生滅相續」,這裡說「積集色」如果有「生滅相續」的現象出現,就會有表色顯現。也就是說,在顯色的色積集之後,並且是要在至少兩種色積集的狀況下形色產生,因此長短、方圓等形色具足成就以後,依於顯色、形色而有「積集色」的這個結果,這就叫作表色。這個積集色在一段時間的過程中,有了生滅相續的變化出現;那生滅相續的變化是什麼意思?比如從甲地不復重生,再於乙地出現,而且還有有間斷或是無間斷、或是距離遠近的差別相產生。

論文中舉出兩大分類,其一是處所背景的變異,其二是處所背景沒有變異的這種狀況,都會影響表色的差別相。我們舉例說明比較容易瞭解,前者,有處所背景影響的變異因,例如有一個物體從左邊移到右邊,或者從遠處移動到近處,因為有移動,所以你看到的時候就有了這個表色;如果物體沒有遮蔽,你是無間斷看到它在移動,這個所緣境就會不斷地被你了別看到;如果物體經過遮蔽物而被遮擋,您就會有一段時間看到,一段時間沒有看到,這樣間斷式的觀察還是可以分得出物體在左右移動、前後移動。不過不要忘記前提,就是你看到的都是內相分的影像,而且還要有顯色、形色為先;如果沒有顯色、形色的話,那你也看不出來有表色,也就是說,就算這個物體在移動,對你來說也沒有表色可說。例如一個黑色的背景下有一個黑球,也就是一樣的顯色狀態它在移動,你的意識是沒有辦法了知表色的,所以這裡說「差別生」。因為積集色有生滅相續的狀態,這就會有表色無間斷一直被看到,或是有間斷被看到的差別相產生;當然表色也會因為距離遠近的關係而產生了遠小近大的差別相,於此處滅彼處生,表示物體是在空間與時間的過程運作中所顯示出來的表色。

彌勒菩薩在論文中還提到表色產生的另一種情形,那就是說「或即於此處變異生」,如果沒有像前面所說有位置上的移動變化,但是因為成住壞空的現象,還是有表色顯現。舉例來說,有一根新鮮黃澄澄的香蕉放在沒有移動的桌子上,時間一天一天過去,這個「積集色」因有「生滅相續」的現象出現,就慢慢變熟了而變黑、變壞、變爛,這個即是「於此處變異生」的意思,它的顯色、形色改變了,表色也就跟著改變。

好,今天的節目就到此告一段落。

阿彌陀佛!


點擊數: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