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道功德

第017集
由 正齡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節目,今天我們要談的子題是:〈斷我見的功德〉。這個主題主要是因為2020年6月23日〈琅琊隨筆(42)〉貼文的回應中,有人提出《瑜伽師地論》的兩段論文,質疑同修會中所謂斷我見者並沒有論中所說的功德,今天我們將針對這個問題來大概探討一下,斷我見應該有什麼樣的功德。

隨著每個人在不同修證情況下,斷我見時所得功德也會不同,就如《瑜伽師地論》卷34及卷86中,彌勒菩薩開示證聲聞初果得法眼淨,乃至三果會有種種的功德。而這正是琅琊閣這篇貼文中的回應人,所列出質疑同修會沒有這些斷我見功德的證明。我們就以《瑜伽師地論》卷34及卷86這兩段論文,來看看到底他們的質疑有沒有道理?在看這兩段論文之前,先來看《瑜伽師地論》卷34中,彌勒菩薩開示證聲聞初果的觀行内涵與次第。首先,彌勒菩薩開示應先觀察四聖諦如下:由於對四聖諦作了如實的觀行而了知苦的真實道理,也能夠觀察以貪愛為因就會產生種種集,繼而了知真實滅苦的境界是永遠寂滅不再有生的,最後則是了知如何以八正道滅苦的修行方法。又說:如果先前對於四聖諦不能善於觀察,如今因為能如實生起作意、並以種種方便法確實觀察,因而能以微妙慧而於四聖諦正確悟入;這是對四聖諦作了觀行後,已能確定 佛所說四聖諦的道理而發起觀慧了。

接著,由於對觀行四聖諦的微妙慧能親近、修習、多修習的緣故,於是能夠了知能緣、所緣四聖諦的智慧平等平等,因此真實正確的智慧得以生起;由這個智慧生起的緣故,能斷除以前會障礙愛樂涅槃而產生的所有粗重品的欲界心所現行的我慢。又由於對涅槃境界深心願樂,所以能夠迅速趣入涅槃,從見道中快速完成修道,心無退轉,遠離諸種怖畏,繼而可以心得決定而安住於這個四聖諦觀行的智慧境界中。這一段講的是聲聞見道前的四加行,透過煖、頂、忍、世第一法的加行過程,對於能緣的六識心及所緣六塵法的觀行,生起了能緣、所緣都是無常而說能緣、所緣平等平等,生起下忍、中忍及上忍的智慧,乃至證得世第一法的真實智慧。

由於有這個真實智慧從此無間,對於先前所作觀行四聖諦的真實理能夠憶念,因此得以於心中生起作意;更由於這個作意無間,而可以隨順先前次第所作的觀察、或是現前現量所觀察到、或者雖非現量而觀見四聖諦中,依其次第,各個都有無分別決定智現前的觀察智慧生起,並非想像的。由這個「無分別決定智現見智」的智慧生起之故,屬於三界所繫聲聞見道所斷及其附屬的各類煩惱的一切粗重煩惱都可以永斷。這是說斷了聲聞見道所應斷的見惑煩惱。由於永斷這些見道所斷粗重煩惱的緣故,如果是先前經由世間法的修行已經可以離欲界貪愛的人,如今既然可以進入如是諦現觀,就可以證得聲聞三果不還果。這位證得不還果的人與本論中前面所說離欲者的功德相貌,應當知道是無有差異的;但是在這之中還是稍稍有差別,也就是有見道者未來世將化生於色界天中,也會在色界天中而取涅槃,是不會再來受生於欲界人間了,所以說不還果。而如果是先前加倍修習離欲界貪的人,如今既然可以進入這個諦現觀,那麼就可以證得一來果——還會再來欲界人間受生一次。如果先前是未離欲界貪愛的人,此時既然可以進入這樣的諦現觀,對於欲界貪的粗重煩惱可以永遠息滅而證得預流果——預入聖人之流——這是因為尚未如實修斷煩惱故,不能算是真正的二乘聖人。

接下來就說到琅琊閣所舉的卷34的論文,等一下再來看内容。從《瑜伽師地論》前後文的開示,我們可以知道能夠確實證得四聖諦現觀,加上先前經由世間法的修行,對五欲貪愛所作伏斷欲界貪的情況不同而有證得三果、二果、或者初果之差異;可知觀行四聖諦及見道前的加行,再加上伏除性障,是一般聲聞見道的必經歷程。因此,由論文開示也可以知道:欲證得聲聞初果,必須先熏習四聖諦的正見,並作如理的思惟與觀行,生起觀行的智慧,心得決定安住在觀行的智慧境界中,之後才能心心無間而證得初果乃至三果。

平實導師在《識蘊真義》書中有一章專門講述證初果的觀行方法。書中說到證初果應斷三縛結,而要斷三縛結必須先斷我見;我見斷了,隨之就應確定疑見及戒禁取見是否有斷;如果確實已斷我見,那麼疑見及戒禁取見一定也可以斷除的。所以,一旦我見斷了,能取與所取真實不壞的見解就可以斷除,疑見也可隨之斷除,因而對於眾生是否真實可以證得初果,以及對於他人是否有斷我見等等,都能夠明確判斷而無所懷疑;既然疑見也斷了,就不會接受不如理施設的禁戒,那麼戒禁取見也可以跟著斷除;到此,讓眾生流轉生死的三種繫縛結使就斷除了,就實證聲聞初果了。所以三縛結最主要的是我見這個結使,這個我見雖然含括五陰在內,而一般人最容易執為我的卻是識陰六識心。因此 平實導師在書中從不同層面說明了識陰相應的不同境界相,這些都是想要斷我見、斷三縛結證得聲聞初果,所必須確實觀行、而且必須確認虛妄不實的內容。

所以斷我見有什麼功德?由聲聞法斷三縛結來看,可知我見斷了就會有斷疑見與戒禁取見的功德產生。如果以大乘斷我見來看,則是惡見五利使——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及戒禁取見皆可斷;這五利使的斷除,關鍵也在我見,我見一斷,其餘四種惡見也會跟著斷除。所以,斷我見首先有的功德就是不會再落入惡見中,而這些都是見道所斷的無明煩惱,聲聞見道或大乘見道時,都會有這個遠離惡見的功德。歸結來說,有了觀行、斷結的過程及修斷的內涵之後,才會有斷結證果的功德顯現出來。

接著,我們來看《瑜伽師地論》卷34中,彌勒菩薩將證得預流果的功德分為十二種相狀,也就是十二種功德。這十二種功德與聲聞解脫道證初果而斷三縛結、五利使之間有密切的關連。說明如下:

一、「獲得四智,謂於一切若行、若住諸作意中,善推求故,得唯法智、得非斷智、得非常智、得緣生行如幻事智。」這一個相狀大意是說:在行住的種種作意中,由於善於觀察推求的緣故,可以得到四種智慧:第一種,對法的觀行得到確定而能安忍的智慧;第二、確定無餘涅槃不是斷滅空;第三、確認欲界及色界中的五陰,以及無色界的四陰都不是常住法;第四、證實一切法都是藉緣而生,一切行猶如幻化之相。這是由於對三界五陰虛妄非常住法的確認而斷我見,同時斷了邪見及見取見。

二、「若行境界,由失念故,雖起猛利諸煩惱纏,暫作意時,速疾除遣」。在身口意運行的過程中,由於忘失正念而生起猛利的煩惱,但是只要生起一個正念的作意,就能很快將猛利的煩惱纏除遣掉。表示正見堅固,時時可以安住在正見智慧中,不會因為猛利煩惱而造作不善的身口業行;所以是離邪見、也不會有見取見。

三、「又能畢竟不墮惡趣」。由於遠離邪見,不非戒取戒,所以不會違背佛戒而造作各種下墮三惡道的惡業,就可以永離三惡道。這也是因為實證聲聞初果,已經了知「我見」的內涵,發起見地了,即使非常懈怠,七次人天往返也可以斷除五下及五上分結而究竟苦邊,因而永遠不會下墮三惡道。

四、「終不故思,違越所學,乃至傍生亦不害命」。因為有正見,知道一切眾生都是眾緣聚合的五陰身,由此平等見故,不會故意犯戒而殺害一切有命的眾生;也不會依止外道所施設不如理戒法,因此不非戒取戒,所以不會故意起意傷害任何一人,乃至傍生也不會傷害。

五、「終不退轉棄捨所學」。遠離邪見故,對所學信受不疑,不會因為不順心的事由而棄捨所學,對法信受的正見堅固不移。

六、「不復能造五無間業」。因為證得聲聞初果,若不疑不退,就可以遠離二乘異生性了;連三惡道的不可愛異熟業因都不會造了,何況是會再造作殺父、殺母、殺阿羅漢、殺聖人、出佛身血等無間地獄業?

七、「定知苦樂非自所作,非他所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無因而生」。雖然聲聞見道不必實證涅槃本際如來藏心,但是他們能夠確認五陰我非真實我,還是得依於信受「佛說有一本際常住、不壞、不滅、不斷、清涼、真實」的正見,才能棄捨我見而不落邊見、見取見、邪見等不如理見解中,因此也具有了知萬法不是自作、他作或無因作等的正見。

八、「終不求請外道為師,亦不於彼起福田想」。具正見故信受三寶有真實功德,以真實三寶為歸,就不會再跟隨心外求法的外道師修學,也了知他們對於三乘見道皆無分,當然不會對他們生起真實福田的想法。

九、「於他沙門婆羅門等,終不觀瞻口及顏面;唯自見法、得法,知法、證法源底,越度疑惑,不由他緣;於大師教,非他所引,於諸法中得無所畏」。既然可以斷我見,也可以斷疑見,對於其餘的出家眾或外道等人是否有斷我見,可以正確判定而不疑,自然不會對他們瞻仰恭敬;只有親自所證的法,知法、探得諸法源底,不疑所證,不必別人為其印證已證初果,猶如阿羅漢可以自知自作證;且對於如來大師的教導,不必別人指導,可以自己引用,於所證法得無所畏的智慧,這顯然是發起初果見地了。

十、「終不妄計世瑞吉祥以為清淨」。因為具出世間法正見,所以不會將世間人所認為的瑞相、吉祥事等當作是清淨法,因此不會信受外道所施設不如理的禁戒——不非戒取戒。

十一、「終不更受第八有生」。這是說最最懈怠的初果人,最多也只須再來人間受生七次,就可以不再受生而取無餘涅槃。

十二、「具足成就四種證淨」。對三寶及佛戒具足清淨信。

由以上說明,可以歸納出 彌勒菩薩所說的這些功德,其實都不離斷我見所引生的斷疑見、戒禁取見或者是五利使的其餘四種惡見。

接著我們來看貼文中,另外舉出的卷86是怎麼說的:【復次,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時,當知即得十種勝利。何等為十?一者、於四聖諦已善見故,說名見法。二者、隨獲一種沙門果故,說名得法。三者、於已所證能自了知:……我證預流,乃至廣說。由如是故,說名知法。四者、得四證淨,於佛法僧如實知故,名遍堅法。五者、於自所證無惑。六者、於他所證無疑。七者、宣說聖諦相應教時,不藉他緣。八者、不觀他面,不看他口;於此正法毘奈耶中,一切他論所不能轉。九者、記別一切所證解脫,都無所畏。十者、由二因緣隨入聖教,謂正世俗及第一義故。】

卷86所列斷我見功德與卷34大同小異,時間關係,在此不再說明。從這些功德中可以知道:聲聞見道者是可以自知自作證的。就如《阿含經》所說:「自身作證、自作證成就遊。」尤其在卷86明白說了「隨獲一種沙門果故」,又說「於已所證,能自了知:……我證預流,乃至廣說。」很清楚可以看到聲聞證果是可以自知自作證的。但是要提醒大家:這是因為聽聞如來或者善知識說法後,如理作意思惟理解,如實作觀行後確定不移,才能自知自作證。

所以,在琅琊閣這篇貼文中對同修會提出質疑的這位同修,當讀到這些功德時,是否應該去反觀自己有沒有這些功德?而不是去質疑別人。如果真的沒有,就應該誠心好好與善知識請教,到底問題出在哪兒?是自己觀行不足?或者是深心中沒有接受自己是虛妄的?又或者是福德不夠、心不得決定,對於觀行的結果,還無法下定決心完全信受五陰我是虛假的?或者打從心底就不相信自己可以證果?又或者最嚴重的是根本就不相信 佛說可以證果這件事?相信這位師兄一定可以找到正確的答案而對症下藥。畢竟大家都尚未成佛,一時誤解也是正常的事。

雖說斷我見只是知見上的事,卻是應該將這知見轉為見地;想要轉為見地,則必須對我見的全部内涵都作如實的觀行,而且對自己是否斷我見毫不懷疑,否則光是疑心,就會讓自己無法接受五陰我的虛妄而無法安住所觀行的結果及所得的智慧境界中,這樣心不得定,就沒有初果的功德受用。其實斷我見證聲聞初果,除了以上所舉功德外,依 平實導師《識蘊真義》書中所示,還可以此為基礎,進求大乘見道發起實相般若智慧,永不退墮於意識我見中;退則可保解脫生死之進程,最遲歷經七次人天往返,必定可以究盡苦邊,得以永盡三界生死苦。

對識陰虛妄這部分的觀行,各位菩薩可以請閱 平實導師所著《識蘊真義》一書,平實導師對於各種識陰的境界相及觀行與勘驗的方法都詳細地解說了,如果無法確認自己是否有斷我見,可以從書中所說的各點下手檢查。但是要提醒大家一點,對識陰的種種變相的觀察與勘驗法,只是二乘人所觀修的聲聞菩提,相較佛世的修行人性障較輕微,依之觀行很容易就能夠斷我見;然值此末法之際,學人性障較重,福慧淺薄,如果以這個方法求斷我見,心中仍將有疑而無法棄捨本有的知見,故難以真實斷除我見,因此務必配合對識陰虛妄的觀察,以五無心位意識會間斷的觀察,現觀識陰虛妄才有可能斷我見。另外,不論是對五陰或識陰等法,切記除了詳細閱讀經論或 導師所開示的内容外,還要如理知解,進而如理思惟,才能歷緣對境而現前觀察證實識陰虛妄;如此現觀證實後,才能真的斷除我見,那麼三縛結也可隨之而斷,最後轉依所現觀的五蘊無我智慧境界,親證聲聞初果的分證解脫境界;也就是如實觀行,於實證後才能夠依五蘊無我的智慧境界而安住。

最後,以 平實導師書中的咐囑與大家共勉:【絕非閱讀此書(也就是《識蘊真義》這本書)而理解已,即是斷我見者;不應於閱畢此書時,心生增上慢而障自己修習解脫道之實證,而障自己之佛道前路;已如實依書中所授知見觀行,而且皆是如理作意之觀行者,亦須於事行上自我檢束:所思、所言、所行,是否符契初果人之證量?是否仍被我見所囿而不能跳脫其侷限?是否未斷我見而誤認為已斷我見?是否仍在抵制大乘如來藏妙法而落入「我厭惡平實居士的所有法義,絕不信受」之我見、邪見中?已經如實諗細觀行而斷我見者,應以三縛結而自觀察判斷:究竟自己之三縛結已斷?未斷?應於各個層面中長時間加以詳細現前觀察:自己之所思、所言、所行,是否已經永離我見?】(《識蘊真義》,佛教正覺同修會,頁381。)

時間的關係,說明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