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知而住

第015集
由 正齡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節目。這個主題是因為最近兩三年來有一個名為琅琊閣的團體,對正覺教團不斷提出各種似是而非的法義上或事相上的質疑,正覺教團認為如果不針對他們所提的這些質疑作一些簡單的回應,將會無法阻止他們這種行為;不但會混淆視聽,也會導致他們誹謗三寶的極重惡業不斷成就,進而無法悔過清淨。因此這個單元主要針對琅琊閣在網路上貼出的文章作辨正,希望能釐清他們對法義的誤解,也能因此幡然醒悟,及時回頭懺悔改正,不再加重惡業。

今天我們要談的子題是:〈先有正念,再正知而住〉。這是因為琅琊閣在2020年8月10日貼出〈《琅琊隨筆》(59):以「正知而住」為前行重新學法〉,在文章中提到以正知而住作為實修的第一個次第。琅琊閣說:【「正知而住」是學法的重要前行。將正知融入生活,時刻帶著對心念的覺照,慢慢就能夠看清自己的起心動念,看到自己的動機、情緒、還有深層的心理活動,從而對自己內心的問題更加瞭解。】(〈《琅琊隨筆》(59):以「正知而住」為前行重新學法〉,琅琊閣。)這段文字看起來是在觀察自己的心念起伏,想要藉著隨時對自己起心動念的觀察而了知每一個行為、舉止的動機,以及其中摻雜的喜怒哀樂等覺受,乃至更深層的心理活動,進而想要更加瞭解自己内心的問題——這應該是想要更加瞭解自己的無明煩惱。琅琊閣這個覺照是正知而住嗎?他們這樣的正知而住,是否能達到 佛陀教導聲聞弟子的解脫道出離三界生死,或者斷我見證初果的解脫功德呢?

我們先來看什麼是正知而住。在《雜阿含經》卷37記載:【爾時,世尊晡時從禪覺,往至伽梨隸講堂,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坐已,告諸比丘:「當正念正智以待時,是則為我隨順之教。比丘!云何為正念?謂比丘內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外身身觀念處、內外身身觀念處,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法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憶念。】這裡是 世尊教導比丘們應該正念、正智以等待捨壽時候到來。也就是教導比丘們應該時時保持正念、正智而住;而正念是由四念處觀來修學,緣於內身、外身、內外身作觀察,精進殷勤地修習,觀察色身是不清淨,是會敗壞、毀滅的,有這樣的正念在心,就能有正確的智慧可以伏除對世間種種法的貪愛,不會因此而有憂愁煩惱。對於其餘的三個念處——內外受、內外心及內外法——也如是觀行,最後要確定:有受皆苦、心念變化無常、凡所有法都沒有真實永恆不壞的我。

接著 佛陀又說:【云何正智?謂比丘若來若去,正知而住,瞻視觀察,屈申俯仰,執持衣缽,行住坐臥眠覺,乃至五十、六十,依語默正智行。比丘!是名正智。】(《雜阿含經》卷37)正智是說:比丘對於來往行去能夠具正念,正確知道正在前來或者行去,仔細觀看及觀察,對於色身的屈伸俯仰等舉止行為,或者執持衣缽,及行走站立坐臥、睡眠覺醒等,甚至到五十、六十歲了,都同樣是依止靜默不發語言,正知而行。

從這部《雜阿含經》的經文的先後順序來看,可以知道 佛陀教導比丘要正念、正智以待時,是先有正確的憶念,接著才能依於正憶念生起的正智,而能正知——也就是正確地觀察、了知行住坐臥等等的行為舉止,這中間是包含了行住坐臥的威儀,也包含了正念;但這個正念是由正見而來,應先了知所有一切身行、口行乃至意行,都只是五陰和合運作的結果,都是有生有滅的。如果除掉色陰這個有根身,其實一切所觀察的事相都不可能生起;或者識陰不現行時,一切觀察及了知的功能也不存在,因為這所觀的一切法都是生滅無常的,是因緣聚合而成就的。而且這樣安住在觀察一切行住坐臥的行止,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要比丘們減少對五欲六塵的攀緣,不讓心念向外灑散,但是這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先具正見而有的正念;當心念專注於一切行止的觀察時,是可以不理會其他諸緣的,所以要有正見的正念作為先導,而且要專注一境。這個正念就是前面四念處觀的結果,帶著身心無常、無我的作意,如理地觀察身、受、心、法的確如 佛所教導的:是不淨的、是苦的、是無常的;如此,就能確定一切法無我,因為都是緣生性的無常苦空之法,怎麼可以依止這些無常的法呢?隨後就能除世貪憂。所以,要先有正確的憶念,才能正知而於行住坐臥當中以正憶念覺照一切行止。

所以琅琊閣貼文說:正知而住能「看到自己的動機、情緒、還有深層的心理活動,從而對自己的內心的問題更加瞭解」。依他們這種說法來看,是達不到 佛陀教導的結果的,只會讓心更加攀緣;因為他們在進行這個正知而住的修學時,所緣的念是不停地在變換的,就如在琅琊閣編輯的一篇名為〈正知而住、五蘊觀、六入觀、唯心識觀〉的貼文中,關於「解構正知而住」所說:【第一,培養繫念能力。正知而住的所緣,其實是不停地變換的,但是這個沒關係,你也還是在不停地繫念於不停變換的所緣,所以正知而住,對於你的念力的培育是非常非常多的,……。】(〈正知而住、五蘊觀、六入觀、唯心識觀(一)〉,琅琊閣。)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琅琊閣的實修方法——正知而住——並不是在修定,因為大家都知道:「修定」,不論是最粗淺的欲界定,或者往上的未到地定,乃至真正發起禪定的初禪到四禪、四空定等,都是要繫心一緣、要制心一處的。琅琊閣的正知而住,依其所說是要培養繫念能力,所繫的念是行止時對觸塵的了知,而且是不停地變換的。所以,如果要依他們的修法,是要先有小緣,他們所舉例子是緣於腳抬起踩地時,腳底的觸覺是要能清楚了知;先緣這樣的小緣,之後再擴大所緣,最後則可以同時緣於五塵法而正知不昧。

各位菩薩!看到這樣的修法,您覺得這是在捨世貪憂,還是在增長對世間法五欲五塵境的攀緣執著?顯然是後者。而且禪定境界是意識心安住的境界,在一般情況下,意識心無法同時遍緣六塵諸法而能夠清楚不昧;如果說這樣可以同時緣於五塵或六塵法,一定是會有先後剎那的分位差別;如果又要清楚了知,那至少得要有幾個剎那的專注力,才能完成分別確定。而不停地變換所緣,可以用一句成語來譬喻——心猿意馬。這樣的意識心是無法安住於一境、一念的。這種修法與禪定的修法是相違背的,既然與禪定相違背,就不是在修定;而不斷在攀緣五塵境則是在增長熏習五欲法的功能,對於解脫道的修行而言,是在增長觸食、意思食,必定導致識食的成就,則未來必會再去受生,不得解脫生死。

所以,琅琊閣貼文說的正知而住的實修方法,其實不是修定的方法,也不是聲聞解脫道修出離三界的方法。如果說這是他們開始修行前的方便,為何他們不採用 平實導師教導的無相拜佛呢?無相拜佛是確實可以修得動中定的功夫法門,才能完成前行的目的。而他們這種前行方法,真的會如他們自己說的「對於念力的培育是非常非常多的」,因為心念會一直不斷存在;而這種修法很像一些坊間教人修學的「動中禪」的修法——在動中覺知身心的變化,同樣都是不斷在了知、不斷有受,就不斷有喜厭。如果寄望以這種修法來了知自身的煩惱並加以斷除,或者要鍛鍊動中定,恐怕都無法成就的。如果能夠老老實實鍛鍊無相念佛功夫,當煩惱減少時,還有可能修得初禪的證量,至少無相念佛功夫是能夠在行住坐臥時都緣於一念,不任意攀緣的,對日常行住坐臥的觀行才是真實有助益的。

再說,貼文中對所緣的練習,在修定及解脫道的修行上會有幾個問題存在:ㄧ、不能時時練習:譬如以行走觀察腳底覺受的練習方法來看,人一整天中除了行走外,還有很多時間是非行走的狀態,這個練習就無法一直持續不斷;那麼,這時候要如何觀察腳底觸地而練習正知而住呢?所以這樣的鍛鍊是會中斷的。二、不斷觸境,就不斷有受產生:因為一直在緣於腳底的觸塵,有觸就有受——苦、樂、捨受,就無法制心一處,就沒有止可說;沒有止,觀的能力也無法增上。三、有受就會有貪瞋產生:除了第二點所說的有三受之外,為了保持正知——也就是知道腳底在觸地,除了有身根觸的身識了知外,還有意識的了知,必然會有意識心的苦樂憂喜捨受產生,就會有種種想出現——有語言文字或沒有語言文字的想。四、有種種受及種種想出現,就不可能不現起貪瞋等心行,種種的造作就會出現。五、種種造作完成了,後有業就成就了,難免再受生而輪迴下去了。由以上說明,可以知道琅琊閣實修的第一步正知而住的修行方式,是無法讓心念緣於一境不散的,想要做到動中定的功夫,恐怕是不容易的,之後也不可能因此發起初禪;對於解脫道應棄捨、厭患五欲諸法而得初果解脫的功德,及想要往上再修得更高層次的解脫功德就更不可能,因此是無法完成解脫道極果出離三界生死的解脫功德。

另外,在本篇貼文中琅琊閣又說:【事實上,正覺每日挂在嘴邊的阿賴耶識和意根其實根本不是入地前菩薩可以現觀的内容。佛法不是幻想,是我們現前觀察的内容,正覺同修會炫耀神異、散播蕭導師和「開悟聖人」的轉世神話,根本原因就是因爲「正覺佛法」將個人的妄想和境界當作是事實和現觀。這些妄想和境界不但滋長慢心,而且障礙修行,若不是正覺將之「秘密化」、「神異化」,早就被佛教界破斥得體無完膚。】(〈《琅琊隨筆》(59):以「正知而住」為前行重新學法〉,琅琊閣。)我們都知道每一位有情都有八個識,一般眾生則認為人只有一個心識,可以見聞嗅嚐觸知,而最主要的功能是能夠了別、思惟、判斷等等,其實這只是八識中的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識的功能;由於認為人只有一個心識,所以也不知道這些心識及其功能是如何現行運作的。等到有因緣遇到真實善知識教導正確佛法知見,又確實在修學佛法時,才慢慢開始懂得觀察六識心;對於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是要等到證悟時經由真善知識的指導,才知道如何觀察八識的和合運作,也才能開始慢慢現觀阿賴耶識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等等自性,以及能生意根、六塵相分及前六識,但不了別六塵的自性;至於第七識意根對利根者來說,在證悟前就有可能觀察到,而通常是在證得阿賴耶識後,才能配合對第八識運作的觀行,及八識和合運作的觀行,而了知不斷恆審思量的作主心意根的運作。因此,對於阿賴耶識及意根,並不須要等到入地後才能夠觀察得到,只要真實證悟又不疑所悟之阿賴耶識,就可以觀察到了。

而琅琊閣認為在入地前不能現觀阿賴耶識及意根,認為正覺同修會對意根及阿賴耶識的觀行,是個人的妄想及境界。這是在指控 平實導師所傳法不真實,以及 導師所說對阿賴耶識與意根的種種現觀境界也是子虛烏有的。然而,如果從另一方面來看,由同修會出去的這些曾被印證開悟的琅琊閣先生們,顯然都是無法觀行阿賴耶識與意根的;自己不能觀察,不能說別人也同自己一般無法觀察。剛剛已說明了,不只前六識可以觀察到,阿賴耶識及意根也都是可以現前觀察到的;但是須有前提條件——就是對實相法阿賴耶識有正確的知見,有基本的未到地定的定力,足夠的福德與實相法相應的心性,還須要對善知識及善知識所說法信受不疑;加上自己努力修行,在七住前加修四加行雙印能取、所取空,最後在善知識的幫助下才能證得阿賴耶識,現觀八識及八識間如何和合運作。所以,琅琊閣這段話的指控是不如實的,也是不如法的。

同修會禪淨班的課程中,一開始就教導無相念佛的拜佛功夫,目的就是要同修們可以經由無相念佛功夫的鍛鍊修得動中定,並且調伏攀緣心、疑心——也就是對所修學的法不懷疑——是真實可證的。而 平實導師在很多講經的場合中都說過了:如果不修定、不調伏自己的習氣性障,即使聰明伶俐,或者在 導師的幫助下證悟了,般若慧也不容易發起。所以,如果悟後致力在經論上閱讀研究,而不願意轉變原有的心性、習性而轉依如來藏的清淨性,當有一天自覺對所有的經論都能讀懂了,其實是誤會經論意思的;如果又有私心,在私心不能滿足的情況下,就很容易藉種種說辭來否定善知識,甚至否定所悟實相心。

從琅琊閣的質疑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實他們有可能是不喜歡拜佛鍛鍊功夫的,所以沒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加上認為同修會對五陰的定義錯誤,導致他們對同修會教導的五陰的正知見不能信受,沒有正憶念而無法實際觀察、體會五陰的虛妄。因為無法對五陰作正確的觀行,所以可能也沒有斷薩迦耶見,仍以五陰身為我;如此不斷薩迦耶見、不斷身見,即使在 平實導師幫助下證得如來藏了,仍會因為不斷身見而對所悟如來藏心懷疑惑,加上沒有定力相應支持其對阿賴耶識的現觀,才會說出「正覺每日挂在嘴邊的阿賴耶識和意根其實根本不是入地前菩薩可以現觀的内容」這句話來。

觀行的層次是會隨著個人的條件而有差異,也會隨著個人的修行程度而有不同的觀行結果,就如《維摩詰所說經》說的:「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維摩詰所說經》卷1)每個人的修學因緣不同,不是所有人都是一樣的證悟品質,所能觀察的層次顯然也會有差別;所以,同樣證悟如來藏阿賴耶識,有人只是七住,有人可以入地,而最後身菩薩則是成就佛地的功德,其中唯一沒有差異的是:所證都是同一體性的如來藏。所以即使修行層次不同,所證、所觀都是自性不變的如來藏。對於如來藏總相的現觀是在證悟時就可以觀察到了,以此總相智為基礎,之後才能作別相的觀察而發起別相智;而別相智的觀行,入地後才算通達,也就是唯識五位的通達位,所以通達位要到入地才能完成。既然是入地才能完成通達位,顯見這個階段別相的觀察及別相智的完成,並不是只在入地時就可以一下子完成的,一定是入地前就已經漸次觀行才能在入地時成就的。

修學佛法最忌自以為是,這樣很容易走偏而不自知,不僅浪費光陰,還可能誤導他人。有真實善知識出世,又有修學方法及次第,如果不知好好把握如此難得的機緣,就辜負了這一世空有的世間法福報及難得的正法緣。在此深心懇切地呼籲琅琊閣諸位同修們:不論是什麼樣事相上的理由,最多只是一世的不滿,而法的修習、實相的發現及後續智慧及解脫的開展則是無量世的,這個一世的面子與整個佛道的進程來看,真是微不足道。回頭吧!迷失的小獅子們!

時間的關係,說明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