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知而住

第015集
由 正龄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灯下黑之琅琊阁”节目。这个主题是因为最近两三年来有一个名为琅琊阁的团体,对正觉教团不断提出各种似是而非的法义上或事相上的质疑,正觉教团认为如果不针对他们所提的这些质疑作一些简单的回应,将会无法阻止他们这种行为;不但会混淆视听,也会导致他们诽谤三宝的极重恶业不断成就,进而无法悔过清净。因此这个单元主要针对琅琊阁在网络上贴出的文章作辨正,希望能厘清他们对法义的误解,也能因此幡然醒悟,及时回头忏悔改正,不再加重恶业。

今天我们要谈的子题是“先有正念,再正知而住”。这是因为琅琊阁在2020年8月10日贴出〈《琅琊随笔》(59):以“正知而住”为前行重新学法〉,在文章中提到以正知而住作为实修的第一个次第。琅琊阁说:【“正知而住”是学法的重要前行。将正知融入生活,时刻带着对心念的觉照,慢慢就能够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看到自己的动机、情绪、还有深层的心理活动,从而对自己内心的问题更加了解。】(〈《琅琊随笔》(59):以“正知而住”为前行重新学法〉,琅琊阁。)这段文字看起来是在观察自己的心念起伏,想要借着随时对自己起心动念的观察而了知每一个行为、举止的动机,以及其中掺杂的喜怒哀乐等觉受,乃至更深层的心理活动,进而想要更加了解自己内心的问题——这应该是想要更加了解自己的无明烦恼。琅琊阁这个觉照是正知而住吗?他们这样的正知而住,是否能达到 佛陀教导声闻弟子的解脱道出离三界生死,或者断我见证初果的解脱功德呢?

我们先来看什么是正知而住。在《杂阿含经》卷37记载:【尔时,世尊晡时从禅觉,往至伽梨隶讲堂,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坐已,告诸比丘:“当正念正智以待时,是则为我随顺之教。比丘!云何为正念?谓比丘内身身观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外身身观念处、内外身身观念处,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法观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是名比丘正忆念。】这里是 世尊教导比丘们应该正念、正智以等待舍寿时候到来。也就是教导比丘们应该时时保持正念、正智而住;而正念是由四念处观来修学,缘于内身、外身、内外身作观察,精进殷勤地修习,观察色身是不清净,是会败坏、毁灭的,有这样的正念在心,就能有正确的智慧可以伏除对世间种种法的贪爱,不会因此而有忧愁烦恼。对于其余的三个念处——内外受、内外心及内外法——也如是观行,最后要确定:有受皆苦、心念变化无常、凡所有法都没有真实永恒不坏的我。

接着 佛陀又说:【云何正智?谓比丘若来若去,正知而住,瞻视观察,屈申俯仰,执持衣钵,行住坐卧眠觉,乃至五十、六十,依语默正智行。比丘!是名正智。】(《杂阿含经》卷37)正智是说:比丘对于来往行去能够具正念,正确知道正在前来或者行去,仔细观看及观察,对于色身的屈伸俯仰等举止行为,或者执持衣钵,及行走站立坐卧、睡眠觉醒等,甚至到五十、六十岁了,都同样是依止静默不发语言,正知而行。

从这部《杂阿含经》的经文的先后顺序来看,可以知道 佛陀教导比丘要正念、正智以待时,是先有正确的忆念,接着才能依于正忆念生起的正智,而能正知——也就是正确地观察、了知行住坐卧等等的行为举止,这中间是包含了行住坐卧的威仪,也包含了正念;但这个正念是由正见而来,应先了知所有一切身行、口行乃至意行,都只是五阴和合运作的结果,都是有生有灭的。如果除掉色阴这个有根身,其实一切所观察的事相都不可能生起;或者识阴不现行时,一切观察及了知的功能也不存在,因为这所观的一切法都是生灭无常的,是因缘聚合而成就的。而且这样安住在观察一切行住坐卧的行止,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比丘们减少对五欲六尘的攀缘,不让心念向外洒散,但是这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先具正见而有的正念;当心念专注于一切行止的观察时,是可以不理会其他诸缘的,所以要有正见的正念作为先导,而且要专注一境。这个正念就是前面四念处观的结果,带着身心无常、无我的作意,如理地观察身、受、心、法的确如 佛所教导的:是不净的、是苦的、是无常的;如此,就能确定一切法无我,因为都是缘生性的无常苦空之法,怎么可以依止这些无常的法呢?随后就能除世贪忧。所以,要先有正确的忆念,才能正知而于行住坐卧当中以正忆念觉照一切行止。

所以琅琊阁贴文说:正知而住能“看到自己的动机、情绪、还有深层的心理活动,从而对自己的内心的问题更加瞭解”。依他们这种说法来看,是达不到 佛陀教导的结果的,只会让心更加攀缘;因为他们在进行这个正知而住的修学时,所缘的念是不停地在变换的,就如在琅琊阁编辑的一篇名为〈正知而住、五蕴观、六入观、唯心识观〉的贴文中,关于“解构正知而住”所说:【第一,培养系念能力。正知而住的所缘,其实是不停地变换的,但是这个没关系,你也还是在不停地系念于不停变换的所缘,所以正知而住,对于你的念力的培育是非常非常多的,……。】(〈正知而住、五蕴观、六入观、唯心识观(一)〉,琅琊阁。)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琅琊阁的实修方法——正知而住——并不是在修定,因为大家都知道:“修定”,不论是最粗浅的欲界定,或者往上的未到地定,乃至真正发起禅定的初禅到四禅、四空定等,都是要系心一缘、要制心一处的。琅琊阁的正知而住,依其所说是要培养系念能力,所系的念是行止时对触尘的了知,而且是不停地变换的。所以,如果要依他们的修法,是要先有小缘,他们所举例子是缘于脚抬起踩地时,脚底的触觉是要能清楚了知;先缘这样的小缘,之后再扩大所缘,最后则可以同时缘于五尘法而正知不昧。

各位菩萨!看到这样的修法,您觉得这是在舍世贪忧,还是在增长对世间法五欲五尘境的攀缘执著?显然是后者。而且禅定境界是意识心安住的境界,在一般情况下,意识心无法同时遍缘六尘诸法而能够清楚不昧;如果说这样可以同时缘于五尘或六尘法,一定是会有先后刹那的分位差别;如果又要清楚了知,那至少得要有几个刹那的专注力,才能完成分别确定。而不停地变换所缘,可以用一句成语来譬喻——心猿意马。这样的意识心是无法安住于一境、一念的。这种修法与禅定的修法是相违背的,既然与禅定相违背,就不是在修定;而不断在攀缘五尘境则是在增长熏习五欲法的功能,对于解脱道的修行而言,是在增长触食、意思食,必定导致识食的成就,则未来必会再去受生,不得解脱生死。

所以,琅琊阁贴文说的正知而住的实修方法,其实不是修定的方法,也不是声闻解脱道修出离三界的方法。如果说这是他们开始修行前的方便,为何他们不采用 平实导师教导的无相拜佛呢?无相拜佛是确实可以修得动中定的功夫法门,才能完成前行的目的。而他们这种前行方法,真的会如他们自己说的“对于念力的培育是非常非常多的”,因为心念会一直不断存在;而这种修法很像一些坊间教人修学的“动中禅”的修法——在动中觉知身心的变化,同样都是不断在了知、不断有受,就不断有喜厌。如果寄望以这种修法来了知自身的烦恼并加以断除,或者要锻炼动中定,恐怕都无法成就的。如果能够老老实实锻炼无相念佛功夫,当烦恼减少时,还有可能修得初禅的证量,至少无相念佛功夫是能够在行住坐卧时都缘于一念,不任意攀缘的,对日常行住坐卧的观行才是真实有助益的。

再说,贴文中对所缘的练习,在修定及解脱道的修行上会有几个问题存在:一、不能时时练习:譬如以行走观察脚底觉受的练习方法来看,人一整天中除了行走外,还有很多时间是非行走的状态,这个练习就无法一直持续不断;那么,这时候要如何观察脚底触地而练习正知而住呢?所以这样的锻炼是会中断的。二、不断触境,就不断有受产生:因为一直在缘于脚底的触尘,有触就有受——苦、乐、舍受,就无法制心一处,就没有止可说;没有止,观的能力也无法增上。三、有受就会有贪瞋产生:除了第二点所说的有三受之外,为了保持正知——也就是知道脚底在触地,除了有身根触的身识了知外,还有意识的了知,必然会有意识心的苦乐忧喜舍受产生,就会有种种想出现——有语言文字或没有语言文字的想。四、有种种受及种种想出现,就不可能不现起贪瞋等心行,种种的造作就会出现。五、种种造作完成了,后有业就成就了,难免再受生而轮回下去了。由以上说明,可以知道琅琊阁实修的第一步正知而住的修行方式,是无法让心念缘于一境不散的,想要做到动中定的功夫,恐怕是不容易的,之后也不可能因此发起初禅;对于解脱道应弃舍、厌患五欲诸法而得初果解脱的功德,及想要往上再修得更高层次的解脱功德就更不可能,因此是无法完成解脱道极果出离三界生死的解脱功德。

另外,在本篇贴文中琅琊阁又说:【事实上,正觉每日挂在嘴边的阿赖耶识和意根其实根本不是入地前菩萨可以现观的内容。佛法不是幻想,是我们现前观察的内容,正觉同修会炫耀神异、散播萧导师和“开悟圣人”的转世神话,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正觉佛法”将个人的妄想和境界当作是事实和现观。这些妄想和境界不但滋长慢心,而且障碍修行,若不是正觉将之“秘密化”、“神异化”,早就被佛教界破斥得体无完肤。】(〈《琅琊随笔》(59):以“正知而住”为前行重新学法〉,琅琊阁。)我们都知道每一位有情都有八个识,一般众生则认为人只有一个心识,可以见闻嗅尝触知,而最主要的功能是能够了别、思惟、判断等等,其实这只是八识中的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的功能;由于认为人只有一个心识,所以也不知道这些心识及其功能是如何现行运作的。等到有因缘遇到真实善知识教导正确佛法知见,又确实在修学佛法时,才慢慢开始懂得观察六识心;对于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是要等到证悟时经由真善知识的指导,才知道如何观察八识的和合运作,也才能开始慢慢现观阿赖耶识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等等自性,以及能生意根、六尘相分及前六识,但不了别六尘的自性;至于第七识意根对利根者来说,在证悟前就有可能观察到,而通常是在证得阿赖耶识后,才能配合对第八识运作的观行,及八识和合运作的观行,而了知不断恒审思量的作主心意根的运作。因此,对于阿赖耶识及意根,并不须要等到入地后才能够观察得到,只要真实证悟又不疑所悟之阿赖耶识,就可以观察到了。

而琅琊阁认为在入地前不能现观阿赖耶识及意根,认为正觉同修会对意根及阿赖耶识的观行,是个人的妄想及境界。这是在指控 平实导师所传法不真实,以及 导师所说对阿赖耶识与意根的种种现观境界也是子虚乌有的。然而,如果从另一方面来看,由同修会出去的这些曾被印证开悟的琅琊阁先生们,显然都是无法观行阿赖耶识与意根的;自己不能观察,不能说别人也同自己一般无法观察。刚刚已说明了,不只前六识可以观察到,阿赖耶识及意根也都是可以现前观察到的;但是须有前提条件——就是对实相法阿赖耶识有正确的知见,有基本的未到地定的定力,足够的福德与实相法相应的心性,还须要对善知识及善知识所说法信受不疑;加上自己努力修行,在七住前加修四加行双印能取、所取空,最后在善知识的帮助下才能证得阿赖耶识,现观八识及八识间如何和合运作。所以,琅琊阁这段话的指控是不如实的,也是不如法的。

同修会禅净班的课程中,一开始就教导无相念佛的拜佛功夫,目的就是要同修们可以经由无相念佛功夫的锻炼修得动中定,并且调伏攀缘心、疑心——也就是对所修学的法不怀疑——是真实可证的。而 平实导师在很多讲经的场合中都说过了:如果不修定、不调伏自己的习气性障,即使聪明伶俐,或者在 导师的帮助下证悟了,般若慧也不容易发起。所以,如果悟后致力在经论上阅读研究,而不愿意转变原有的心性、习性而转依如来藏的清净性,当有一天自觉对所有的经论都能读懂了,其实是误会经论意思的;如果又有私心,在私心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借种种说辞来否定善知识,甚至否定所悟实相心。

从琅琊阁的质疑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他们有可能是不喜欢拜佛锻炼功夫的,所以没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加上认为同修会对五阴的定义错误,导致他们对同修会教导的五阴的正知见不能信受,没有正忆念而无法实际观察、体会五阴的虚妄。因为无法对五阴作正确的观行,所以可能也没有断萨迦耶见,仍以五阴身为我;如此不断萨迦耶见、不断身见,即使在 平实导师帮助下证得如来藏了,仍会因为不断身见而对所悟如来藏心怀疑惑,加上没有定力相应支持其对阿赖耶识的现观,才会说出“正觉每日挂在嘴边的阿赖耶识和意根其实根本不是入地前菩萨可以现观的内容”这句话来。

观行的层次是会随着个人的条件而有差异,也会随着个人的修行程度而有不同的观行结果,就如《维摩诘所说经》说的:“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维摩诘所说经》卷1)每个人的修学因缘不同,不是所有人都是一样的证悟品质,所能观察的层次显然也会有差别;所以,同样证悟如来藏阿赖耶识,有人只是七住,有人可以入地,而最后身菩萨则是成就佛地的功德,其中唯一没有差异的是:所证都是同一体性的如来藏。所以即使修行层次不同,所证、所观都是自性不变的如来藏。对于如来藏总相的现观是在证悟时就可以观察到了,以此总相智为基础,之后才能作别相的观察而发起别相智;而别相智的观行,入地后才算通达,也就是唯识五位的通达位,所以通达位要到入地才能完成。既然是入地才能完成通达位,显见这个阶段别相的观察及别相智的完成,并不是只在入地时就可以一下子完成的,一定是入地前就已经渐次观行才能在入地时成就的。

修学佛法最忌自以为是,这样很容易走偏而不自知,不仅浪费光阴,还可能误导他人。有真实善知识出世,又有修学方法及次第,如果不知好好把握如此难得的机缘,就辜负了这一世空有的世间法福报及难得的正法缘。在此深心恳切地呼吁琅琊阁诸位同修们:不论是什么样事相上的理由,最多只是一世的不满,而法的修习、实相的发现及后续智慧及解脱的开展则是无量世的,这个一世的面子与整个佛道的进程来看,真是微不足道。回头吧!迷失的小狮子们!

时间的关系,说明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萨:色身康泰、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点击数: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