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焰

第010集
由 正元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這一個單元,我們繼續跟大家介紹 平實導師所寫的《勝鬘經講記》〈如來真實義功德章〉。

上一集我們談到,勝鬘夫人她講這部經的時候,是從四住地煩惱以及無始無明煩惱兩方面來作比較說明的,所以她說的「降伏心過惡及與身四種」,是指一念無明的四種煩惱,因為一念無明所攝的四種住地煩惱,都是跟色身及覺知心等七轉識相應的;「難伏地」三個字說的就是無始無明的上煩惱已經全部斷盡。勝鬘夫人說這部經的目的,主要就是讓學佛人能夠知道佛菩提是含攝了二乘菩提,佛菩提不僅僅是二乘菩提解脫道的法義而已;所以單修解脫道只能成為阿羅漢,永遠都不可能成佛的。這就是她講這部經的最主要目的,所以才會稱為「師子吼經」,才會稱為「一乘經」,才會稱為「大方便」的「方廣經」,原因就在這裡。

因此這一部經的本質,其實就是要破邪顯正;藉著破斥錯誤的說法而顯示出真實正法的義理,這樣佛法的內涵就可以讓佛弟子如實的瞭解。這是因為二乘聖人不懂大乘佛法,所以他們只講二乘法的解脫道;然而二乘法中的凡夫,不單只是愛講二乘法的解脫道,也很喜歡不懂裝懂來講大乘法的佛菩提道。所以勝鬘夫人在 佛的加持下,講出這部勝妙的經典,來破斥二乘凡夫所亂說的佛法。佛法講的是成佛之道的佛菩提法,聲聞法講的卻只是《阿含經》中的解脫道,那只能讓人成為阿羅漢,不能使人成佛,所以只能稱為阿羅漢法,不能稱為佛法。因此,勝鬘夫人這四句偈中的前兩句所說的四種過惡,講的必然是一念無明的四住地煩惱;後兩句講的難伏地,必然是指無始無明的煩惱已經全部斷盡,勝鬘夫人因此而恭敬禮拜法王 釋迦如來。如果有人對佛法跟阿羅漢法的分際不懂,那他就會將阿羅漢道當作成佛之道來解說,那樣的說法和註解都是完全錯誤的,也是完全背離佛菩提道的。

由這四句頌的內涵來看,顯然等覺菩薩也當不起法王這個名號,只有諸佛才能稱為法王。所以等你開悟明心以後遇到藏密的上師,如果他是法王,你就可以問他:「解脫道所斷的三縛結以及我見,你有沒有如實瞭解呢?」他雖然沒有如實瞭解,卻一定會說他已經如實瞭解。其實他們都不是真的瞭解,因為他們都把離念靈知當作真如佛性,都是落在意識心上,沒有斷我見。你如果問他:「如來藏在哪裡?你既然是法王,應該已經成佛;而且你們也標榜即身成佛,請問你:佛地的功德在哪裡?且不說佛地功德,我先問你:你的如來藏在哪裡?」只問這個就夠了,因為他們都不知道如來藏在哪裡,怎麼可能有大乘佛法的見道智慧。

也許他會跟你狡辯說:「有,我有證如來藏。就在我的中脈裡,那個明點就是如來藏。」那你應該給他一棒,因為他根本就是以假亂真。所以法王這個稱號,不管他們自稱為四大派法王,或是五大派法王,都是僭越的行為,那是天下第一等的大妄語,你給他一棒以後,就教他要懺悔。他如果懂得懺悔,就有救;如果不懂得懺悔,就沒有救。所以先問他:「你既然自稱法王……」或者說他的位階沒有那麼高,譬如說他叫作喇嘛或者仁波切、格西,「請問你:斷了我見沒有?」只要先問這個,其他的以後再說;先看有沒有斷我見,是不是落在意識的粗心或細心,不管是一念不生、離念靈知、直覺、清楚明白,或是中脈明點,看看他們所修的法有沒有離開識陰境界或色受想行陰的境界,是不是以定為禪,這是學佛人要有的基本知見。可以事先判斷的是,他們一定都還沒有斷我見,因此法王這個名號是不能隨便使用的。

所以對法王這個名號,大家要有個基本的瞭解,特別是在《勝鬘經》講完以後,就不應該再讓一般眾生隨便使用法王的名號。假使你有因緣遇到密宗的法王,你就要勸他把法王的封號取消掉。你要為他說明,讓他們自己去取消,這樣你便救了他們。如果他們能得救,菩薩道中,我們就多了一個伴侶,所以這個是很重要的事。

另外有一位已經往生的大法師,寫了《妙雲集》影響了很多佛弟子,他主張的成佛之道其實就是阿含佛法的聲聞解脫道。他所說有關般若的道理,也都是用解脫道的緣起性空來解釋,而不是依第八識如來藏的真如佛性來說,而且他所說的解脫道是離開了本際、實際的斷滅性質,因為他沒有證悟涅槃本際、實際的第八識如來藏。既然這樣,他就無可避免的會被人家質疑:「你的意思,是不是主張佛跟阿羅漢是完全一樣的?」他為了避免這個質疑,就另外作了說明:菩薩證得解脫果以後不入無餘涅槃,生生世世繼續在人間受苦受難度化眾生,功德圓滿所以成佛。阿羅漢是死了就一定會入涅槃,所以不能成佛,所以佛跟阿羅漢不同,永遠不會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是斷滅空了。

這就是寫《妙雲集》的這位法師所建立的理論基礎,他認為,釋迦佛的修證也是解脫道,阿羅漢的修證也是解脫道,實質上沒有不同。有所不同的就是:諸佛成佛之前都有菩薩性,所以不取無餘涅槃,世世在生死中度化眾生,因為這個功德圓滿而成佛。如果這樣的說法正確,應該 佛所說的法就只有解脫道,不應該講到般若,也不應該講到一切種智。而阿羅漢他們是沒有證如來藏的,依這位法師的判教,佛也應該同樣沒有證得如來藏;阿羅漢也沒有般若智慧,則 佛應該也沒有般若智慧。如果 佛等於阿羅漢,那麼《華嚴經》中所說的五十二個菩薩階位又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解脫道的修證圓滿以後,不管是阿羅漢或辟支佛都仍然不能證得這五十二個菩薩階位?這就表示佛法有兩條路:一條是佛菩提道,另一條是解脫道;兩條路並行去修的才是菩薩所修的成佛之道,如果單修解脫道而斷盡我執的則是阿羅漢,單修因緣觀而成為辟支佛的則是緣覺道。如果有佛在世的時候,所有阿羅漢雖然同時聽聞佛陀所說的因緣法,但仍然不能稱為辟支佛,只能叫阿羅漢。在這部《勝鬘經》裡面,有針對這個部分的法義說明,大家應該要留意一下。

第二個偈頌【知一切爾焰,智慧身自在;攝持一切法,是故今敬禮。】(《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爾焰是什麼呢?爾焰在阿含中叫作渴愛,就好像口渴的時候貪愛清水一樣。很多人學世間法的時候,心都無法安住下來,原因就是爾焰作祟;他們一心想要追求,可是不知道自己究竟要追求什麼,永遠都不能滿足;所以有的人摸索了三、四十年,才決定要走上藝術的路,走工藝的路,走工程的路,走文學、美術、音樂、科技等等不同的路,一般人在三十歲以前往往是摸不清楚的。可是這一些人都共同有一個特性,他們共同的爾焰就是想賺錢,希望錢越來越多。可是你問他:「賺了那麼多錢作什麼?」除了日常生活所需,其他就不知道了,有了五百萬就想一千萬,有了三千萬就想要一億,只要錢越多就好,他不會設定有了多少錢以後,準備作什麼;只是希望越來越多,財產越多就好,這也是爾焰的一種。等到後來遇到一些挫折,想一想: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開始想:只要心安就好。可是等到他開始尋求安心之道,他又覺得悶得慌,心中一直想要抓個什麼法;但是到底要抓個什麼,他自己也不知道。

菩薩也有爾焰,菩薩一出生就開始想:「我到底生下來要幹什麼?死了以後要到何處去?」世間法中混來混去,已經五子登科,卻始終都不滿意;直到後來終於遇到佛法——原來我要的就是這個,知道這是他往世熏習過的,也是他生生世世都想要修學的,於是就一頭栽了進去。

聲聞人就是厭惡世間的爾焰,所以急著了脫生死,所以當他得到聲聞法的時候,就會很精進努力地降伏爾焰。可是他們對爾焰的瞭解,其實很有限,只是知道一小部分而已;但是菩薩證悟以後知道爾焰的內涵非常多,從世間法爾焰的瞭解,進而尋求五明的了知;所以菩薩對解脫道的無明、佛菩提道的無明,也開始深入的瞭解,慢慢有次第的進修,一分一分地斷除無明,最後才能了知一切爾焰。

爾焰的範圍是很廣的,對解脫道的修行者來說,爾焰就只是外我所的貪愛、我見的存在,以及對自我及內我所的執著,這就是他們所有的爾焰。但是對菩薩來講,過恆河沙數修道所斷的上煩惱,也都是爾焰。但是這些爾焰,對一般學佛人來說是很不容易懂的。因為沒有證悟如來藏以前,他們都不會跟這種爾焰相應。

很多人打禪七名為修禪,其實都只是在修定,都是以定為禪,跟禪宗的「禪」實在沒有關係。他們每天打坐,在打坐中希望不會有語言文字的妄想,不會有妄念。努力修了許多年,經過千辛萬苦,後來終於可以一念不生;可是往往突然有一天卻不想再打坐了,沒來由的就是煩悶,就是不想坐。按道理來說,可以一念不生、常住在離念靈知當中,應該身心會有輕安,是很喜歡打坐的,因為靜坐的滋味、定中的滋味已經出現了。可是為什麼他有時候會覺得煩悶、就是不想坐?當你問他:「你為什麼最近很煩,都不想打坐?」他會說:「就是不想坐,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安不下心來。」那這個也是爾焰,對他而言,這是莫名其妙的爾焰。

又譬如有人想要常住在二禪當中,卻住不了,因為常常會有一個妄念,一個連語言文字都沒有的妄念突然會跑出來,他就退回了初禪。很努力再修,好不容易熬了半個鐘頭而進入二禪,沒有幾分鐘又跑出一個不知道什麼意思的念頭,讓他又離開二禪等至位,這也是爾焰。他想要讓這個爾焰斷掉,就是斷不掉;所以他要不斷地去降伏,藉著修定的方法讓自己的意根習慣不起任何妄念,最後才能常住在二禪等至位中,然後繼續往四禪進修。

那在四禪、四空定當中難道就沒有爾焰嗎?還是有的!所以經過一萬大劫乃至八萬大劫以後,當心中一念出生時,無色界天人就會下墮,這個心念也是爾焰。這些爾焰全部都叫作一念無明;只要爾焰沒有斷就會有一念出生,色界、無色界的天人就得要下墮。這些都屬於一念無明,但一念無明並不是只有這一些。因此凡夫有凡夫的爾焰,修行人有修行人的爾焰,聲聞、緣覺、菩薩也各有他們的爾焰。佛法三乘菩提中的聖人所有的爾焰,可就沒這麼簡單了,因為太深奧了!所以不容易瞭解。聲聞聖人不能夠知道自己的爾焰,緣覺卻知道聲聞聖人的爾焰;而聲聞跟緣覺聖人的爾焰,菩薩也是能夠了知的;只有佛是具足了知一切爾焰,而且永斷一切爾焰。

那爾焰到底是什麼?爾焰是印度話,翻譯為所知;所知指的是心識所了知的境界,境界對心識產生的惑亂就是爾焰。「知一切爾焰」就是如實了知一切境界,對一切境界不會有迷惑,具有真實義的智慧能夠不被一切境界所障礙。那什麼是一切境界?一切境界有分世間和出世間兩種,世間境界指的就是蘊處界的一切法跟三界六道的有情。「我」就是世間境界,不知道「我」的真相,就是爾焰;不知道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真相,就是爾焰;不知道男女的真相,不知道一切眾生的真實相,這個就是爾焰;不知道財色名食睡的真實相,不知道汽車、房子的真實相,這個就是爾焰;不知道山河大地,不知道世間萬物,不知道三世十方的真實相,這個就是爾焰。眾生因為不知道一切爾焰,不能如實了知世間境界的真實相,因此有迷惑,在世間境界中心出生了無明煩惱,有了貪瞋癡,造作了種種業行,因此不斷地在世間生死輪迴;不知道這一切世間境界其實就是自己真心第八識如來藏的流轉相,誤認為心外有真實的法,誤認為心外有真實的人,誤認為心外有真實的萬物,誤認為心外有真實的境界,這個就是世間的爾焰。

那什麼是出世間的境界?出世間的境界是指四聖法界,也就是三乘菩提的修證內容。希望出離世間的修行人,不能如實了知三乘菩提,這也是爾焰。這是指修行人不知道四聖諦、四正勤、四念處、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的真實義;不知道十二因緣、六波羅蜜的真實義,不知道四禪八定、四無量心、六神通、八背捨、九次第定,一切處觀的真實義;不知道菩薩五十二階位的真實義。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個單元就先介紹到這裡,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