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鼻根功德(三)

第090集
由 正元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上个单元讲到色界天人的身香,接着说,从初禅天开始都没有饮食,都是以禅悦为食。初禅天身会坏,是因为他没有打坐继续保持定力,初禅天身才会毁坏;他如果有继续保持定力,他的初禅天身就不会坏,一直到寿命终了。

这就是说,色界因为没有饮食,所以他们身上没有臭味。可是从初禅天开始,一直到色究竟天为止,还是有不同微细的香味,而那种香味是因为定的功德而散发出来的。因为色界有情的定境不同,他的香味就会不同。这就是说,从初禅天开始,一直到色究竟天为止,因为禅定境界不同而有身香的差异。那么五不还天也有差异,虽然他们同样是在第四禅天中,但他们的四禅是跟解脱相应的无漏定,所以会有不同。受持了义的《法华经》,并且修到鼻根清净,他就可以嗅闻到空居天和色界天天人的身香。

“并闻诸天所烧之香,及声闻香、辟支佛香、菩萨香、诸佛身香,亦皆遥闻,知其所在。”诸天,是从四王天开始一直到他化自在天为止,因为色界天并不烧香。他们没有香可烧,所以色界不点香,只有欲界天之内才有香味可闻,他们也才有各种香可以烧。从初禅天开始,他们的境界都是以禅悦为食,所以他们没有鼻识、舌识;纵使有香可烧,也不会有人闻到。只有欲界天以下,到人间、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才会具足识阴等六个识,才能闻香;如果到了色界天,这识阴六个识就少掉了鼻识跟舌识,因为他们以禅悦为食,不食人间烟火,当然就不需要鼻识跟舌识。所以这里所说的“并闻诸天所烧之香”,指的是欲界天之内有情所烧的香。

接着说到“声闻香、辟支佛香、菩萨香、诸佛身香”,这个是指法香。前面讲的是因为五戒、十善的功德,所以生在欲界天中会有不同的身香以及所烧香。也因为禅定以及无漏定的功德而会有色界诸天的身香,这里说的四种香是佛法中的圣者才有的香味,就叫作“声闻香、辟支佛香、菩萨香、诸佛身香”。那么声闻香跟辟支佛香的差异,是因为所证的法不同。

声闻香其实不一定比辟支佛香差,因为声闻阿罗汉大多数也是缘觉,因为他们没有慢心,所以愿意在这一世成为辟支佛,而不当独觉。如果有慢心,他听 佛说法以后,就不会想在佛世成为辟支佛,他会故意留着思惑,等到无佛时,自己再去参究因缘观,然后成为辟支佛,这就是有慢心;有慢的时候,他这个独觉的身香跟声闻、缘觉就不一样。佛世的阿罗汉同时都是缘觉,没有一个不是缘觉,所以当然也是辟支佛,同样有辟支佛的智慧、功德。但是他们没有慢,正因为没有慢,所以他们跟独觉的身香是不同的。

接下来,菩萨香跟辟支佛香、声闻缘觉香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原因在于有恐惧或者无恐惧。菩萨修行自在而无恐惧,声闻、辟支佛很怕遇见菩萨要跟他论法,他们虽然解脱了三界的生死,但心中依旧有恐惧。所以当 佛陀一一点名去探病 维摩诘菩萨的时候,十大声闻都没有人敢去,因为有恐惧,怕去见了 维摩诘菩萨,会被菩萨问难责备说心量、智慧狭小!因为 维摩诘菩萨证的是佛菩提,讲的是佛菩提;声闻、缘觉证的是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对佛菩提的内涵还不了解,当然有恐惧!不说声闻、缘觉,下位菩萨遇到 维摩诘菩萨也还是会有一些恐惧的,只是心里面知道说:“维摩诘菩萨会体谅我,因为我毕竟还不是等觉、妙觉菩萨,所以他不会怎么骂我。有时候被他骂,也只是骂给别人看,只是演一场戏而已。”

接着,诸佛的身香不同,是因为祂们福德圆满、智慧圆满,菩萨们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一些香味是依什么道理而有差别?是从法的差别而产生的。已经修到鼻根清净又受持了义的《法华经》,有了无生法忍,像这样的菩萨,对于这一些香味,是因法的不同而产生的香味差别,他们是可以分别的。

世尊接下来作一个结论说:“虽闻此香,然于鼻根不坏不错,若欲分别为他人说,忆念不谬。”像这样诸天所烧的香,四种贤圣所烧的香,以及四种圣人的身香,这位菩萨在人间都可以闻到并且知道他们的所在。虽然闻了这样的香味,然而对他的鼻根并不会损坏也不会错乱;他若是想分别而为别人演说时,也能够忆念、受持而不会讲错。接着 世尊以重颂的方式再讲了一遍。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人鼻清净,于此世界中,若香若臭物,种种悉闻知:

须曼那阇提、多摩罗栴檀、沈水及桂香,种种华果香,

及知众生香,男子女人香,说法者远住,闻香知所在;

大势转轮王,小转轮及子,群臣诸宫人,闻香知所在;

身所著珍宝,及地中宝藏,转轮王宝女,闻香知所在;

诸人严身具,衣服及璎珞,种种所涂香,闻香知其身;

诸天若行坐,游戏及神变,持是《法华》者,闻香悉能知;

诸树华果实,及酥油香气,持经者住此,悉知其所在;

诸山深崄处,栴檀树花敷,众生在中者,闻香皆能知;

铁围山大海,地中诸众生,持经者闻香,悉知其所在;

阿修罗男女,及其诸眷属,鬪诤游戏时,闻香皆能知;

旷野险隘处,师子象虎狼,野牛水牛等,闻香知所在。

若有怀妊者,未辨其男女,无根及非人,闻香悉能知;

以闻香力故,知其初怀妊,成就不成就,安乐产福子。

以闻香力故,知男女所念,染欲痴恚心,亦知修善者。

地中众伏藏,金银诸珍宝,铜器之所盛,闻香悉能知;

种种诸璎珞,无能识其价,闻香知贵贱,出处及所在。

天上诸华等,曼陀曼殊沙、波利质多树,闻香悉能知;

天上诸宫殿,上中下差别,众宝花庄严,闻香悉能知;

天园林胜殿,诸观妙法堂,在中而娱乐,闻香悉能知;

诸天若听法,或受五欲时,来往行坐卧,闻香悉能知;

天女所著衣,好华香庄严,周旋游戏时,闻香悉能知;

如是展转上,乃至于梵世,入禅出禅者,闻香悉能知;

光音遍净天,乃至于有顶,初生及退没,闻香悉能知。

诸比丘众等,于法常精进,若坐若经行,及读诵经典;

或在林树下,专精而坐禅,持经者闻香,悉知其所在。

菩萨志坚固,坐禅若读诵,或为人说法,闻香悉能知;

在在方世尊,一切所恭敬,愍众而说法,闻香悉能知;

众生在佛前,闻经皆欢喜,如法而修行,闻香悉能知;

虽未得菩萨,无漏法生鼻,而是持经者,先得此鼻相。”】

(《妙法莲华经》卷6〈法师功德品 19〉)

接着用白话来解说这一段经文:【这时世尊想要重新宣示这个道理,就以偈颂的方式重新再说一遍:

“这位菩萨由于鼻根清净的缘故,在这个世界中,或是香的、或是臭的,各种不同的物品全部都能嗅闻而知道它的味道与所在:

譬如好意花、金钱花、藿香、牛头栴檀、沈水香及桂香,乃至各种花以及水果的香味,并且也能知道众生身上的香味,例如男人香、女人香、童子香、童女香,甚至于说法的人即使在很远的地方,只要嗅闻到上面的这些香味,他都能够知道香味的所在;

有大威势的转轮圣王,或者小转轮圣王以及他们的千子,和他座下的群臣以及他所有宫殿里的人,这说法者只要闻到香味,就会知道他们的所在;这些大小转轮圣王身上所穿的衣服,以及所佩戴的珍宝,乃至于伏藏在地下的宝藏,或者转轮圣王所有的宝女,这位说法者嗅闻到香味时,也会知道他们的所在;

这些人身上所佩戴的种种庄严器物,以及身上衣服的香味,和胸前佩带的璎珞,以及身上所涂的种种香味,这位演说《法华经》的菩萨,只要嗅闻就能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欲界诸天的行住坐卧,或者游戏以及神通变化时,这位受持《妙法莲华经》的菩萨,闻到香味时也都能够知道;所有树木的香气,各种奇花异草所散发出来的香气,树上所结果实的香味,以及酥油等香气,受持《法华经》的这位菩萨,虽然在人间,他只要嗅闻了,也都能知道这些树木、花草、香物的所在;乃至于人间各种深山幽谷的处所,若有奇特的栴檀木,或者一些树花开放,众生在其中行来去止,这位说《法华经》的菩萨闻到香味,就能够知道他们的所在;甚至于铁围山四周的香水海,和铁围山里面大地中的一切众生,这位受持《法华经》的鼻根清净菩萨嗅闻香味时,也都能知道他们的所在;住在大海心的阿修罗等男女,以及他们的眷属,有时斗诤、有时游戏,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味,这位菩萨嗅闻了也都能知道;在人间宽阔的荒野或者危险的山隘处,其中有狮子、大象、老虎、野狼、野牛和水牛等等,受持《法华经》的菩萨嗅闻到香味时,也都能知道它们的所在。

人类如果有人怀孕了,还不知道所怀的是男生或者女生,也不知道所怀的是无根的孩子,或者有非人在人间出现了,这位受持《法华经》的菩萨,他嗅闻到香味时也都能分别出来;由于他有这种闻香功德力的缘故,所以经由他的嗅闻,就能够知道这些有情刚怀孕时,将来会顺利生产或者会流产,乃至于将来是否能够安乐地生下他们的子女。

由于这种鼻根清净而嗅闻香味的功德力,闻香的时候就能够知道这些被闻的男女心中所想念的是什么,这些男女的心中是有贪欲或者有愚痴、有瞋恚,或者说他们是修学善行的人,闻香以后也可以了知。

甚至于大地中各种不同珍宝的伏藏,所谓金银等等的珍宝,或者远处铜器中所盛装的物品,只要他们在此嗅闻香味也都可以知道;各种不同的璎珞,世间人没有办法知道它们的价值,但是这位菩萨嗅闻了香味,就能够知道什么是最高贵的、什么是比较轻贱的璎珞;乃至于这些璎珞是从什么地方出产的,如今是在什么地方,他都能够闻香而了解。

至于忉利天上的各种花,所谓白花、红花,以及波利质多大树王的香气等等,他只要嗅闻到香味,也都能够知道它们的所在;在忉利天中有各种不同的宫殿、园观,那些宫殿、园观虽然有上中下不同的等级差别,同样也都有各种不同的宝花来作庄严,这位菩萨只要嗅闻了,就能够知道它们是什么样的宫殿而以什么样的宝花来庄严;

在忉利天上各种园林里面,或者游戏的宫殿等等,乃至于各种不同的亭台楼阁,或者演说大乘妙法的法堂中,当忉利天人在其中娱乐或说法的时候,这位菩萨嗅闻到香味时都能够知道;忉利天宫的释提桓因,以及他所率领的诸天,如果在妙法堂听闻妙法时,或者在园林享受各种五欲的时候,他们的来往行住坐卧,这位菩萨嗅闻到香味时就能够知道他们所作的事情。

忉利天上的天女所穿的衣服,以各种香花来作庄严,并且涂抹各种的香味,他们互相来去游戏的时候,演述《法华经》鼻根清净的菩萨,闻到香味时也都能够知道。”】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个单元就先介绍到这里。

阿弥陀佛!


点击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