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资料
第053集
由 正仁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今天我们要说明的是接续上一集的内容,解释以下这一句经文的意思:“我常知众生,行道不行道,随所应可度,为说种种法。”(《妙法莲华经》卷5〈如来寿量品 16〉)这是说,众生到底行道或不行道?世尊都在观察,什么人是可度的,应该如何度?世尊也都在观察,然后“为说种种法”。
例如有一天,世尊说法完了,跟弟子们游行人间时,祂经过一个地方,看到一群人堆了木头在那里焚烧,人们围绕在火堆旁边唱歌、边跳舞。世尊看见了,就到旁边一个空地坐了下来,也让大家全都坐下来,世尊说:“你们有没有看见啊?对面那些人们围绕着火堆,在那边边唱歌、跳舞享乐啊?”大家说:“有!”世尊说:“譬如有一个人跳入火堆里,整个人都烧烂了;又譬如有一个人是跟亲爱的人在一起唱歌跳舞。这两种人,哪一种快乐呢?哪一种痛苦啊?”世尊的方便善巧,就从这里切入。
世尊接着就说:“出家修行人如果耽著于五欲,就是虚受信众供养。虚受供养的出家人死后,就会像一个人在火堆里面被燃烧焦烂;因为死后要下地狱去受苦,比那个还要痛苦啊!”
世尊除了以上这个譬喻,还接连说了六、七个譬喻,敦促出家弟子们要努力修道。结果当时就有六十位比丘心得决定而断除五上分结,证得阿罗汉果。可是后面也有记载,因为听到 世尊开示以后,害怕接受信众的布施,但无法实证而下地狱,因此有六十位比丘舍戒还俗。
这是很鲜明的对比,六十位比丘证阿罗汉果,六十位比丘舍戒还俗。这就是 世尊的善巧方便:“随所应可度”就度他们,于是“为说种种法”。随所不应度、不能度的,就说种种法,让他们舍戒还俗,死后就不会下堕。这就是“随所应可度,为说种种法”。
最后 世尊作了一个结论说:“每自作是意,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慧,速成就佛身。”这一段经文中,世尊说:“我常常自己生起这样的作意,应当要用什么样的法、什么样的善巧而可以帮助众生,能够进入无上的智慧之中,将来可以快速成就诸佛的三身——也就是法身、报身和化身。”
以上为〈如来寿量品〉第16的内容。接着我们进入〈分别功德品〉第17的经文:【尔时大会闻佛说寿命劫数长远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得大饶益。于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复有千倍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乐说无碍辩才;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百千万亿无量旋陀罗尼;复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不退法轮;复有二千中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清净法轮;复有小千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八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四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四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三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三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二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二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一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妙法莲华经》卷5〈分别功德品 17〉)在这一品中,世尊要让大家知道演说《妙法莲华经》有什么样的功德,就好像大家来听《法华经》也有功德一样。
如来说法时如果能够亲身值遇,真是大福报!就怕值遇的时候,自己所修集的善根福德还差太远。就像说:佛法甘霖如果像豪雨那样降下来,那就只有身量十丈、二十丈的菩萨们不会被淹死,而且还说:“这大雨下得太好了,再也不怕缺水了!”可是如果像我们这样身材矮小的人类呢,早都淹死了。因此说,同是一场法雨,对于不同的人,收获就有所不同。佛陀说法时,同样的一场说法,有的人可以证得无生法忍,但有的人却只能产生信心而已。差别在哪里呢?就在于各人的善根、福德具不具足。如果善根福德都具足了,那么同样听了那一场法,所获得的实证就比别人多。
所以,世尊演说了〈如来寿量品〉以后,大家知道“如来寿命无量”,因此就会联想到一件事:如来既然寿命无量,是因为成佛前的三大阿僧祇劫就曾经利益很多人了;然而成佛以后还是寿命无量,继续利乐众生永无穷尽,那一定会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因为 如来而获得大饶益。这还不是普通的饶益而已,以无量无边钱财布施给众生,众生所得的不过是一世的福报;可是 世尊给众生的是法财,可以利益众生未来无量世,远远超过世间财宝的珍贵,因此 世尊这个才真的叫作“大饶益”。
接着 世尊告诉 弥勒菩萨摩诃萨说:“阿逸多!”“阿逸多”就是慈氏。“我演说这个如来寿命长远的事实,有六百八十万亿不可数恒河沙数的众生,证得无生法忍”,也就是进入了初地。
除此之外,还有千倍的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闻持陀罗尼门是说,对于法的总持已经获得了,他能够记诵佛法里面有哪些法,以后就不会忘失,因为那个总持就可以使他把佛法记住。这应该是三地满心位的事了。
接着,“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乐说无碍辩才”。这是说 世尊在开示诸佛如来寿命长远,特别是在说明 释迦如来寿命长远的时候,大家是个个成就道业,因为有许多我们看不见的菩萨摩诃萨们同时在听受《法华经》。这一句是说:还有一个世界,尽大地磨成微尘以后,与那些微尘数量相同的菩萨摩诃萨们,他们都得到了“乐说无碍辩才”。这个“乐说无碍辩才”,我们也只能高悬为目标,因为那是很难到达的。怎么叫作“乐说无碍”呢?在“乐说无碍”境界时,不论是什么法,也不论是什么人来问法,他都“乐说无碍”。
但是在“乐说无碍”的前面,还要有三个条件:法无碍、义无碍再加上辞无碍。要先具足这三个无碍,才有办法“乐说无碍”。真正“乐说无碍”是哪一地的境界呢?是九地菩萨的境界。像这样一世界微尘数的菩萨摩诃萨们,这些人都能够得到“乐说无碍辩才”,已经是快要满足第三大阿僧祇劫的摩诃萨了,因为这是九地即将满心才有办法作到的。
接着下来说:“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百千万亿无量旋陀罗尼。”一个世界微尘数的菩萨,是跟前面得九地胜解具足成就的菩萨数量一样多,他们得到的是百千万亿、而且是无量的“旋陀罗尼”。也就是说,他们得到百千万亿无量运转的总持。“旋”就是运转的意思,它可以不断地旋转,就是不断地运转。这个“旋陀罗尼”表示可以把佛法总持不断地运转,意思就是说,一切法都可以时时运作而现在眼前,随时随地都可以把一切法宣说,而且口若悬河,犹如天上的云不断地飘过来,无穷无尽。这究竟是哪一地的境界呢?这是法云地。这就是第十地快要满心了,所以才能够为大众说法,如河如云滔滔不绝。说法犹如大云一样没有止尽,这样才能叫作“旋陀罗尼”。
我们今天的内容就说明到这里,非常谢谢大家。敬祝各位菩萨:
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