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踊出品〉(二)

第010集
由 正娴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为诸位观众菩萨们准备的“三乘菩提法华经讲义”,导读 平实导师所讲解的《法华经》法义。

我们紧接着看下列经文说明如下,经文这么说:【是诸菩萨从地出已,各诣虚空七宝妙塔多宝如来、释迦牟尼佛所。到已,向二世尊头面礼足;及至诸宝树下师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礼,右绕三匝,合掌恭敬,以诸菩萨种种赞法而以赞叹;住在一面,欣乐瞻仰于二世尊。是诸菩萨摩诃萨,从初踊出,以诸菩萨种种赞法而赞于佛,如是时间经五十小劫。是时,释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诸四众亦皆默然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诸大众谓如半日。】(《妙法莲华经》卷5〈从地踊出品 15〉)

各位菩萨,以上这样的说法,您们看这样像不像神话?真的很像。但是它是不是神话?不是的。圣 平实导师于费时十九天后破参明心,同时眼见佛性,才刚刚破参后,刚好是一周七天〔编按:平实导师因往世因缘,于今生被诬告;破参后接到地检署“不起诉处分”公文〕。又过大约一周左右,世尊召见,这回不是在定中被召见,而是在清晨的梦中。召见的时候,一开始就好像3D电影一样,把圣 平实导师上一世整个一生的过程显示出来,可就巨细靡遗一一地出现,也就是很有条理巨细靡遗全部出现。所以您们想想,若要修道也得要有智慧,很多人修行无法真实分辨善恶,人家说这是善事,然后就跟着去作,事实上也许是被人家利用了,那么未来世还是会有果报的。

平实导师就是这样说的,当您真实修行中,真参实修就能看见过去世中的一些事情,如果睡前进入等持位中,那是彩色的情境;可是如果打坐进入等持位中看,有时里面没有声音,只有影像,而且是黑白的,可以一件件串起来以后就知道自己的来历,这不必要宿命通。老实说,就算有宿命通,也无法看见那么多劫以前的事。所以古人说:“每一只鸡,它们一生的每一饮、每一啄,莫非前定。”还真的是这样。圣 平实导师曾在一次梦里 世尊召见的情形,就把某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整个都显示出来。可是只有短短五、六分钟的时间,怎么可能把一生的事情,包括发生事情的每一个细节完全显示出来呢?显示上一世自己在那里面造作了某些情境,结果是善心竟被人利用。但是那些事情是很长的时间,光是造那一件业就是好几个钟头的时间,加上前面那一世的那一些重要事项,全部加起来需要多久的时间呢?可是醒来的时候发觉,那个梦其实只有五、六分钟而已。这样的一下子到底要怎么定义“时间”?所以啊,时间是您没办法定义的,时间是一个相对的东西;依这个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来界定时间,这是人们所定义的时间,正是人们约定俗成而定下来的时间定义。可是在不同的法界当中,时间的定义跟地球运转的时间定义是不同的。例如梦中的那一个时间的定义,跟您清醒位的时间的定义也是不同的;而诸佛都有这种威神力,所以“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不是虚言假语;因此这一段经文所说的是一个事实,不是虚构或者神话。

我们同修会里面有很多同修悟了,可是悟了以后接下去要入初地,乃至要入八地,要怎么修呢?要依照《楞伽经》进修;那么您要到八地、要到十地,更重要的是《解深密经》与《成唯识论》。您看《六祖坛经》里面又讲“心直即弥陀”,如果心地直爽而不歪曲,那就是弥陀了;那如果心不弯曲就是弥陀,那是不是表示:西方就没有弥陀世尊了呢?不是!《六祖坛经》这样的说法,是一个方便的说法,他有他的时空背景,为了破斥当时以定为禅的北宗,所以他必须要这样讲,借以摄受那些人,这是一个方便说法。

《六祖坛经》里面有许多言句,都是方便说法,但是他所讲的明心与见性,是真正一点儿都没有差错的。可是刚刚讲到说“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就像某些人问说:“好像一生就可以到初地,那么简单,那一生就过完了一大无量数劫,是不是大妄语啊?”世尊在《解深密经》里面即将讲完的时候,祂有交代,祂说:三大无量数劫是怎么计算的呢?有的人是以一劫为一劫;那就是悟了以后很懈怠的人,不肯精进修行的人,他的修行成佛之道,一劫就是一劫,时间不能缩短;精进一点的人,他“以一个小劫为一劫”,缩短了许多了;再更精进的人,福德因缘更具足的人,他可能以“一年为一劫”;甚至有的人以“一个月为一劫,一天为一劫,一个时辰为一劫”;乃至以“一时、一分、一剎那为一劫”。如果您是以一时、一分、一剎那为一劫的话,那么一大无量数劫,不必说一生,可能五年、十年,您就过完这第一大无量数劫了。所以啊,这个劫是指什么呢?就像菩提达摩大师所讲的,说您要度过三界的境界,怎么度?把贪欲断除了就是度过欲界了,您把瞋心断除了就度过色界了,您把愚痴断除了就度过无色界了,就出三界了。所以断三毒就出三界哦!所以说,时间的长短依凭不是个定数。

我们以断贪欲来略说,例如难陀尊者仍有先看女众的习气,但是当他的意识发觉到这个现象的时候,就会纠正末那;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纠正,而消除染污末那的习气以后,才能渐渐成为清净的末那,习气才算是真正的修除了;在尚未完全消除之前,都还有少分染污性存在。为什么第七识末那的这种染污习气会存在很久呢?这是因为末那是遍缘一切法的。因为祂是遍缘一切法的缘故,所以当您睡着无梦、意识断灭时,祂还是借五尘上的法尘而遍缘一切法的;当五尘上的法尘有了剧烈的变动时,祂就会唤醒意识来作分别和判断。在睡着无梦时、闷绝时、正死位时、无想定中、灭尽定中,祂都是这样不休不息地遍缘一切法,更何况是醒着的时候呢?祂又有一个特性,就是思量作主的体性,这种思量作主的体性,是分分秒秒都不休息的。所以大阿罗汉的末那,在意识尚未加以检查的时候,祂就已经在依过去的习气运作了;必须到了究竟佛地,才算完全消除,转换完成;所以在未成为究竟佛时,末那识多多少少还有染污的种子存在。想要转变为究竟清净的末那识,必须在悟后经历长时间的历缘对境中,一分一分去转变祂,并非一悟就可完成的;但也不是像世间法上所讲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要有决心努力去做,时间久了,还是可以有成绩的。

又例如夜间作梦,在清晨醒来时,为何有时记得、有时不记得?只依稀觉得好像有作过梦。夜间作梦醒来以后,有时不记得,是因为您的意识当时已经判断,这个梦不重要,不太需要记住,所以醒过来以后就不太记得。有时记得很清楚,是因为您的意识当时认为这个梦是很重要的,应该记住它,就像电脑的存档一样,因为认为不可以忘记它,所以就自动的把它记住了,醒来的时候就会记得;这是因为意识的判断,认为必须记住它,末那了解了、同意了,就会在这件事上用心,就把它储存起来,醒来的时候就会记得。

梦中的情境,如何判别是过去生的事,或今生曾习境的延伸?或含有警示、机锋之梦境?或者只是天马行空之幻想、无有意义?梦中的情景,俗语有一句话说“尿床梦”,就是即将梦醒而尿急时乱梦一场,那种梦是没有条理的,乱七八糟、张冠李戴的,那就是一种无记的妄想;如果是有条有理的,而且它所示现出来的过程是很清明的,往往跟您周遭的人有关系,而且与他们的状况和个性都相符合,却不是今生的事情,那都属于过去世的事情。

有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一定要眼见为凭、耳闻为证。问题来了,没有办法被证明的就不存在吗?其实科学上有很多东西是无法证明的,科学是有局限的;所以没有亲眼看见的,不能就定义为不存在。就像以前有人说:“如来藏是外道神我。”或者说:“如来藏只是缘起性空的别名,没有一个心叫如来藏,所以不可实证。”因此佛教界都以为如来藏是不可实证的法,只因为他们都无法实证;但他们那样主张,是否是在指控 玄奘菩萨的法义错了?可是圣 平实导师出来弘法在正觉约有三十多年,也证明〔他〕已实证了,也教导大家实证了。

有的是您今生曾习境的延伸;这是说,有一些事物是今生所不曾熏习过的、不曾接触过的,但却是过去世曾熏习过的,它有时会在今生的梦境中反复出现。例如过去几年所遭遇的逆境,或者非常重要的事,或者让您非常快乐的境界经历,事后在梦境中出现,那就是曾习境的延伸。有时候,您会梦见正在研读某一部经,经文的表面意思也能读懂,醒过来之后才发觉到今生根本不曾读过这部经,也没有听过这部经典的名称。后来去问别人,才知道真的有这部经;这就表示您过去世曾读过这部经典,那么这个梦便是显示过去世的事情,在梦境中由于见道的功德而现前的。因此说,不知道的或者没有看见的,不能就直接认定它不存在,因为有很多法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知的。

以现在来讲,佛教界虽然已经相信如来藏是可证的,现在也相信我们说的佛性可以眼见;但是单讲一个如来藏的实证,佛教界就不懂了;他们不懂,而我们又不能勉强帮他们实证,因为他们实证的法缘还不成熟!但他们不能够因此就说“如来藏是不存在的”。假使如来藏是不存在的,那我们所说的都是凭着想象而编造杜撰出来,那么所说的一定会有前后矛盾的地方;但您如果是实证的,所说的就不会前后矛盾;不管怎么样讲,不管讲了多少遍或多少内涵,全都不会自相矛盾。

同样的道理,没有亲自体验到的,不等于不存在;还没有如实理解的,也不等于是虚构的。因为经典中,佛陀所说的三乘经典,我们确实可以实证啊!佛陀并没有欺骗过我们一次,例如《阿含经》中所说的断三缚结、薄贪瞋痴,以及断五下分结、五上分结,我们都可以实证啊!例如第二转法轮般若诸经所说的八不中道,或者无量不的中道,以及证真如,我们也实证了啊!第三转法轮说的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五法三自性、二种无我,我们也实证了!《解深密经》讲的三种性自性,以及三种无性,我们也实证了,证明 世尊从来没有骗人,所以这段经文说的那些事情全都是真的。那么会外那一些没有实证的人,他们不可以说:“这是不可能实证的,所以它不存在。”不能这样讲。

所以这一段经文所说的:化长劫入短劫,也就是说在短短的时间里,去过完很多劫的时间,并非不可能。在世俗人的梦中就已经可能了,例如以前讲那个黄粱梦,他梦见自己成亲一年后进京赶考,然后中了进士当官,最后当到宰相告老返乡。这样整整一生,等到他醒来的时候,黄粱都还没有煮熟呢!那才多少时间啊?所以这些事情是说,在不同的法界里面,它是可以这样的,而诸佛有大神力可以加持,使人在很短的时间里了知很多事情正在过去;也能使很多事情在很短的时间里快速过完,实际上可以这样完成。

回到经文来说,这一些菩萨们“从地踊出”之后,就直接飞到虚空中,来到虚空中的七宝妙塔面前,面见了 多宝如来与 释迦牟尼佛,到达之后当然首先要“头面礼足”。见了 佛陀可别像那些善根不够的众生,点个头就坐下来听经;修行越好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总是“头面礼足”,也就是五轮着地,就在虚空中像我们五轮着地一样礼拜;礼拜完了,还有诸方世界召回来的 释迦如来的化身佛,也得要一一都去礼拜,并且一一礼拜后还得各绕三匝。绕三匝并不是像回教徒去麦加朝圣的时候,在广场绕三圈;而是在原地小小的地方,右绕三圈,表示至诚,这是一个礼仪。

这样右绕三匝之后,还得要合掌恭敬,用菩萨礼赞诸佛的种种妙法,来赞叹两尊 如来跟其他的 释迦佛的化身佛。诸位想一想,六万恒河沙数的菩萨摩诃萨,每一个人带有六万恒河沙数乃至二恒河沙、半恒河沙,下至只有独自一个人,像这样的菩萨数目是多少?您要怎么计算?这一些菩萨一一都向所有化佛去礼拜,也都去赞叹,全都去右绕三匝,那要花掉多少时间?那时间当然要很长,不可能三五分钟、一两个钟头就完成;因为那个数目是无量无边,所以时间一定是很久。

最后谈修行道业长短,若计执时间,那就是对于假设安立名相产生错误理解而偏离道业。

今天就说到这里,接续后面未说完的经文,再由下一位亲教师为诸位菩萨们介绍,谢谢收看!

阿弥陀佛!


点击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