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相应之法(二)

第024集
由 正慈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这个主题我们是依据 平实导师所著作的《法华经讲义》这部书来为大家说明。

前一集 文殊师利菩萨为大众说到,在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前的 日月灯明如来演说正法,是初善、中善、后善,而且其义深远,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然后为求声闻果的人说相应于四圣谛的法。

那这集接着来说“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如果是为了求辟支佛果的人,就为他解说能够相应于十二因缘的法。十二因缘大家都会背,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一直到生缘老死忧悲苦恼。但问题是,为什么都无法成为辟支佛?因为与十二因缘法不能相应。大法师们一生为人讲十二因缘,也讲很多年了,为什么他们自己一样不能成为辟支佛?这都因为与十二因缘相应的法,他们还不懂,自己不懂就无法为人演说。世尊就是能够为人讲这个相应法,怎么样相应呢?当十二因缘法宣讲的时候,都会先告诉大家说:名色从哪里来。都会先解说:“识入母胎、识住母胎、识出母胎时,如果没有这个识,能有名色不?”佛陀都会先这样讲,让学人先了解名与色都是由另一个识所出生;然后才会正式开讲十二因缘,这样的教导就是“‘应’十二因缘法”。

那么从这句经文表示,佛陀在世,一样是有缘觉辟支佛。我们有时候听善知识开示,说有辟支佛的时候不可能有 世尊出现于世,有时候说 世尊出现于世间就不会有辟支佛。但是,这里面有一点小地方要说明,就是大阿罗汉们有没有辟支佛的证量呢?佛陀在世,所有大阿罗汉都有辟支佛的证量,但都不能称为独觉的辟支佛,都称为缘觉辟支佛,或是依旧称为阿罗汉,都不叫作独觉。因为大阿罗汉们一定是随从 世尊学到因缘法,他既然成为阿罗汉而修学因缘法,当然可以同时具有辟支佛的证量。不过这些大阿罗汉们不能称为独觉,但有资格称为缘觉,可是却仍然被称为声闻;是因为他没有能力自己悟得因缘观,都是从 佛说法的音声来闻声而悟得因缘观,证得辟支佛的证量,因此称为因缘觉,简称缘觉。

因此说佛世的大阿罗汉们一样有辟支佛的证量。如果不是这样,《法华经》这一句就讲不通了:“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既然是为求辟支佛果而来见 佛请法,佛就会为他说与十二因缘法相应的法。那么,与十二因缘相应的法,就是“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这里的识指的是本识,也就是说明七个识与色身都是缘于本识才能出生,本识也缘于名色而互为所缘,才能在三界中显现出本识的存在,否则就找不到祂了。这个“识与名色互缘”的法必须要信受、理解,如此修学十二因缘法时才能相应而得实证。

另外一方面,世尊又演说十因缘法,演说这个十因缘法时,目的是要追究名色之所从来,所以从现前的老病死忧悲苦恼往前推究,推究到了名色之所出生时,当然一定是由识所生,名色不可能无因生,也不可能由物而生,更不可能是共生、他生、自生,一定是有另一个七识以上的识来出生名色。推究这个出生名色而由名色所缘的识以后,再往前追究时即无一法可得,已经都没有任何一法可得了 ,所以 佛陀就开示说:“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这就是说,因缘所生的诸法全部由本识而出生,所以 世尊教导因缘法时,一定会在世俗谛法中解说名的内容、色的内容之后,再接着演说“名色缘识,识缘名色”以及名色是依于所缘的本识才能出生,这就是“‘应’十二因缘法”。必须要有这样的前提,如实了知这个前提,才能与十二因缘法相应。否则十二因缘法再怎么学、再怎么观行,都不可能相应的。

此外,观修因缘法时,犹如观修声闻法解脱道的实证一样,要有能力能够安定自心,也就是必须先选择五停心观中的某一种预作观修。五停心观,就是为调伏意识心的攀缘散乱,让心能安住止息的五种观修行门。这里作简单的说明:第一种是不净观,可以对治贪欲心。若对欲界六尘之法,包括男女淫欲总是贪爱不已,则可观察食物不净、国土不净、身根不净等等不净观来作对治,以降伏粗重的贪爱。第二种是慈心观,可对治瞋恚心。动不动就会起瞋动怒的人,就应多多长养对众生的慈爱和悲悯,来消除瞋恚的习性。第三种是缘起观,可对治愚痴。也就是对于五蕴诸法都是借缘而有的虚妄本质,不能如理了知而生起种种的执著烦恼,则可一一去观察五蕴的每一蕴都是因缘和合而有,无有真实不坏性,皆是有生而终归坏灭的生灭无常之法,以此观修则能减轻或消除各种的执著。第四种是界差别观,可以对治憍慢。应观察众生的五蕴身心都是由地、水、火、风、空、识这六界所组合而成的;界就是功能差别,这六种界的功能差别本身没有男女相、没有美丑相、没有尊卑相等等,这样去观修,就能消除对于五蕴表相而生起的高慢心。第五种是数息观,借着观呼吸的入息、出息来算数,可让心不向外攀缘、令烦恼止息。这是对治意识心总是妄想纷飞、寻思不断。这五种观修行门各有其所治与对治,懂得运用便能调伏心性,进而令心安止,渐进能生起欲界定乃至未到地定,然后观修十二因缘法时才能成功,这也是“‘应’十二因缘法”。

末法时代修学因缘法的佛弟子们,数如庵摩罗子,但是竟无一人得证。追究大家不能与十二因缘法相应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先修学“‘应’十二因缘法”。一定要有一些法与十二因缘法是相应的,然后你才能证得十二因缘法。事实上是不是如此呢?诸位可以从这三、四百年来的中国佛教界观察出来:有没有谁是真正懂十二因缘法的?如果真正懂了,他就一定已证辟支佛的果位而成为缘觉。但为什么至今没有人实证呢?就是因为没有人为他说“应”十二因缘法。

所以只要能够与十二因缘法相应,辟支佛是可能修成的,而且他的智慧不是尚未学因缘法的阿罗汉所知,这样才能称为辟支佛。所以刚成为阿罗汉的时候,对因缘法还是不知道的,当然 佛陀随后就会为他们解说应十二因缘法。这个道理其实也已经失传很久了,21世纪初的今天,这样的真实义理,平实导师又把它宣讲了出来,已经写在正智出版社《阿含正义》中了。因此说十二因缘法要如何才能相应?这个大前提就是本识常住。一定基于这个本住法来演说十二因缘法,才能叫作“应十二因缘法”;否则的话,以六识论来讲解,那一定“不应”十二因缘法——不能相应,就无法真实地观修而证得十二因缘法。

接着经文又说:【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妙法莲华经》卷1)日月灯明如来还“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既然是说“应六波罗蜜”,那一定有个跟六度波罗蜜相应的法,要以这个法作为前提来修六波罗蜜,才有可能成就见道的功德;因为“六波罗蜜”是在真见道位之前以及之后所修的,不是在入地后的修道位中修的。大乘的见道是在地前,地后才是修道。那么 世尊“说应六波罗蜜的法”,诸位菩萨想想看是什么法?如来藏!因为修六波罗蜜时,如果不是以如来藏作为实证标的,不是以八识论的大前提来修的话,六波罗蜜一定不能成就;因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加上禅定,这前五度还勉强可修,可是到了般若这一度就完全不通了。

到了般若这一度,若以六识论来修般若波罗蜜,一定会退转;为什么会退转?因为在探究般若的时候,了知般若就是法界实相,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本际,因此还得要先理解二乘菩提。当他理解二乘菩提的时候,依据圣教所说,入涅槃时要把十八界我全部灭尽;既然入涅槃时要把五阴、十八界全部灭尽,而他心中认为人类总共只有六个识,一定会想:“那我入涅槃时,把自己识阴六个识都灭尽,而我总共就只有六个识,当六识都灭尽时,那我不就变成断灭了吗?”于是他心中就很挣扎;可是师父明明这么说,因此心中不但挣扎,也很不甘愿啊!

谁愿意断灭?本来每一世都去流转生死,再怎么苦也都还有一点快乐可得,苦中作乐至少都比断灭空要好啊!这是人之常情。所以后来想一想:“那我不要学佛了,我还是去流浪生死算了。”所以就离开佛教而投入外道法,甚至可能很快投入密宗修学男女双修的乐空双运享乐去了。因此,大师们弘扬的好像是正法,但六识论只是害众生痛苦,如果大众都不精进学佛,倒也不会痛苦;要作义工时就去,高高兴兴行善,就说法喜充满,虽不晓得是法喜什么?总之就是快乐。可是等到真的跟随师父努力修学佛法以后呢,心里想:“糟了!这不就变成断灭空了吗?”于是开始不快乐了。这时候就需要深思!照理来说,越深入修学佛法,所知越多、越有智慧,应该就越快乐才对;结果竟然反而不快乐。那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他所说的法不能“应六波罗蜜”,因为与六波罗蜜相应的一定是如来藏,而他否定第八识的真实存在,于是永无实证之日,实证当然遥遥无期,怎么能快乐呢?

如果不是第八识如来藏本住常住、性如金刚、永不可坏,永远都是妙真如性,那么所谓的六波罗蜜都行不通的。譬如,有人如果学的是六识论之法,当他到了修学般若度的时候,他学到后来会变成断灭空的想法,因此他会想:“那我还布施做什么?我为什么不留着钱财自己享用,为什么要送给众生去花呢?最后归于断灭空,而众生快乐,我在这边痛苦,那我布施了也没有因果作用,最后还是断灭啊!那我何必要布施呢?”于是在布施这一度他就退转了;然后再想:“反正到最后都是断灭空,那我何必持戒?何必那么辛苦?我还是可以享乐,借着吃、喝去享乐等等。”所以他也不想持戒了。那么忍辱度更是想:“我为什么平白要让人家羞辱?为什么众生对我恶劣,我就要接受?”接着当然更不能精进了。至于静虑与禅定也就别修了,因为那么辛苦盘腿在那边熬,定力就算熬出来了,将来取得涅槃时还是断灭空,就会想:“我干脆不要修了,我只要在世间不造恶业,有一点小善事的因缘,每一世多多少少作一点,不会堕入恶道就行了。那我就继续行善,继续轮转生死就好了,我又何必学佛!”

这就表示,以六识论的行门,努力去修六波罗蜜,永远都是跟六波罗蜜不相应的。因此,“应六波罗蜜”的法一定是以八识论来说,要以如来藏为中心来修六波罗蜜,知道所修的功德都功不唐捐,这些功德都在如来藏中收藏得好好的,而且借着因果律的实现,未来世还会有可爱的异熟果报,可以继续在佛菩提道修学增上。以这样的前提才有可能与六波罗蜜相应,而愿意努力实修来圆满六度波罗蜜,之后才能够使得修学的菩萨们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关于“应六波罗蜜”之后,能使菩萨们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就留到下一集再继续为您说明。感谢您的收看!

祝愿您:身心安乐、学法无碍、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点击数:188